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26 01:48:25| 人氣9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FUN風箏4------中國風箏的風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單元四、天箏歲月人箏壽-----風俗篇

一、中國風箏的風俗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舉凡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到農人樵夫唱山歌相褒,甚至市井小民、婦女兒童也都能說上幾句順口溜,果真是個充滿文字美的國度,因為這裡的人民有著豐富的想像力。當然表現在風箏上的藝術成就自然也不在話下,雖然我們找不到歷史古物做佐證,但從文人墨客所留下來的大量歌詠詩句、與民間技藝師傅口耳相傳紮制風箏的口訣,絕對讓你為祖先們的成就引以為榮。
接下來,我們將帶領看倌一起進入時光隧道,在中國歷朝歷代的文學作品中尋找風箏的行蹤,來看看流傳在大陸各地的精彩風箏作品,這將是一場激盪文學、藝術與想像力的風箏饗宴。


木鳶遙測未央宮

《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另外《鴻書》也記載:「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風箏的鼻祖「木鳶」,以鳥為形,以木為料所製成的飛行器,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西元前770---西元前221年)左右,開始登上中國歷史的舞台,地點大約在今日的山東省一帶,這也是為什麼山東濰縣放風箏風氣如此興盛的原因。
隨著絲織技術的進步,接下來的楚漢相爭,韓信與張良從南山之隱放起絲製大風鳶,「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後來韓信準備謀反時,再度派風箏上場,據《誠齋雜記》記載:「約陳稀從中起,乃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欲穿地入宮中。」 此時的造紙技術應該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所以才會有「紙鳶」這個字眼,這當然也是有史來第一次的空中測量。北齊年間拓跋皇室乘風箏滑翔逃離金風台,亦涉及風箏載人之說,當然要有這麼大承載能力的風箏,當屬大型的南通板鷂之類為代表。
接著在《獨異志》載:「梁武帝太清三年(西元549年),侯景圍台城,簡文縛紙鳶,飛空告急,搬取救兵解圍。」由以上記錄得知,風箏在中國古代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據說甚至能裝載火藥作為攻城的武器。


清明踏青放紙鳶

唐朝(西元618---907年)社會的安定與繁榮,使得傳統節日更為盛行,各類娛樂活動也跟著活絡了起來。這時候清明和寒食兩個節日被合而為一,朝野於清明時節盛行掃墓、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條等風俗,使得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的悲酸,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而紙鳶,也從軍事用途開始轉化成一種民間的兒童遊戲。唐代詩人唐采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游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象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唐書》裡也說此時的人們「以紙為風鳶」,可飛「高百餘丈」,故長安流行的是中小型的紙鳶類的象形風箏。而據《詢芻錄》記載,五代時期毫州刺史李鄴,在紙鳶上裝上竹哨,風入竹哨,聲如箏鳴,紙鳶由此而得名「風箏」。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唐 高駢


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
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為爾羽毛全。
風吹繩斷童子走,餘勢尚存獨在天。
愁爾一朝還到地,若在深泥誰復憐?-----------唐 元稹

北宋(西元960---1127年)畫家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畫出了當時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在清明時節繁榮熱鬧的景象。據《揮塵後錄》記載,寫了一手「瘦金體」好書法的宋徽宗也是一位熱愛風箏的皇帝,即位之初,曾在罷朝餘暇放紙鳶為戲,並曾主持編撰一本《宣和風箏譜》。所謂上行下效,朝廷內外上下的名人雅士當然也會跟著投入風箏藝術的行列,使得風箏的紮制和裝飾起了重大的發展,民間開始出現專門製作風箏的藝人能手,許多畫家與詩人都留下許多以風箏為題材的作品。蘇東坡曾為文記載著名畫師郭忠恕所畫的一幅長卷畫,起首處先畫一個梳著雙髻、拉著線軸的小孩子,紙卷的末尾再畫一隻風箏,中間只畫一條線,佈局清朗、簡簡單單,著墨不多卻讓人興味盎然。
既然放風箏如此普及好玩,自然要說出一番大道理來才不會被有心人譏為玩物喪志,所以我們在李石的《續博物志》中看到放風箏的醫學報告:「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兒張口望視,以泄內熱。」
南宋周密所著《武林舊事》,把放風箏與「書會」、「教走獸」、「使棒」等55種雜技放在一起,而且風箏藝人能在「瓦子」這般較大型的娛樂場所表演,充分說明當時的風箏在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中佔有相當的地位。杭州一帶也開始有「爆仗、起輪、走線」的鬥風箏遊戲,日後流傳於廣東福建各地。

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
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北宋宰相寇准

中西文化「箏」相競逐

元代(西元1271---1368年),成吉思汗及繼承人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斷對外擴張,不但結束了中國三百多年來政權分立的局面,更將勢力範圍延伸至中亞、歐洲。疆域的擴大,進一步帶動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的天文學、醫學、算學等傳入中國,而中國的火藥、羅盤、印刷術等也陸續傳至西方,相傳風箏約在此時傳至少數民族居住的西藏、雲南等地,馬可波羅也在此時將風箏帶入歐洲。
但是蒙古人為了鞏固其統治權,建立裹甲制度,禁止民間私藏鐵器以防止人民反抗,甚至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人民過著如此貧困的生活,如何有閒情逸致,又哪來刀子劈竹子紮風箏?只剩下關漢卿這些有才華的戲劇家,在批露官府貪暴腐朽的文學作品裡,留下對風箏與民族情感的一絲思念。《緋衣夢》的少年書生就是以「一個風箏兒放著耍子」作為引子,描寫出民間放風箏時的熱鬧場景。

孤騫穩駕剡溪雲,多少兒童仰羨頻。
半紙飛騰元在己,一絲高下崺隨人。
聲馳空碧東風曉,影度遙天化日春。
誰道致身無羽翼,回看高舉絕紅塵。-----元 謝宗可

明代(西元1368---1644年),從洪武四年明太祖定都北京,南方民間習俗雖然不斷流傳到北方,但皇帝記取了韓信與陳稀用風箏測量未央宮準備謀反的教訓,下令禁止在京都放風箏。明初的《帝京景物略》記載:「燕,舊有風鳶戲,現已禁。」不過,放風箏在南方卻仍是清明節不可缺少的娛樂。著名畫家仇英所摹《清明上河圖》,就繪有汴梁兒童放風箏,而畫中的風箏造型已不僅止於單純的鳥類造型。在明《水平(今河北盧龍)府志》記載,清明時節「家家樹秋千為戲,閨人撾子兒賭勝負,童子團紙為風鳶引繩而放之。」明代著名詩書畫家徐渭甚至寫了三十多首詠歎風箏的題畫詩,似可說明中葉以後,清明節放風箏的風俗在北方又重新興起,民間有時還會將一長串的燈籠或梨花雪爆煙火掛上風箏,在晚上施放看起來就像繁星點點、又似高空煙火表演,為夜間風箏之先驅。王逵的《蠡海集》中也詳述人們利用風箏做測量風向與風力的工具,這段故事日後也經常被科學史學家所引用。

柳條搓線絮搓綿,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 明 徐渭

春風雨燕潑堤翻,晚笛歸牛穩背眠。
此際不偷慈母線,明朝辜負放鳶天。----- 明 徐渭

紙鳶一塊去飄綿,不及三朝颺木鴛。
更有大風君信不,能翻磨扇上高天。----- 明 徐渭

我亦曾經放鷂嬉,今來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駐游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 明 徐渭

剡藤湘篾一片雪,彷彿孤飛野鶴雲
畫取此圖酬酒債,未有輕薄有錢人。----- 明 徐渭

初生犢子鼻如油,有索難穿百自由。
才見春郊鳶事歇,又搓彈子打黃頭。----- 明 徐渭


「箏」風吃醋放鬱卒

清代(西元1644---1911年),李漁在其戲曲作品《風箏誤》傳奇,以「書生韓世勳題詩於風箏上,放飛中,風箏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詩其上,因而結合。」放風箏的浪漫愛情故事,我們似乎又重回一個新的太平盛世。尤其是乾隆、嘉慶以後的政局穩定,農業生產與城市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朝廷結合民間節慶活動誇耀其文治武功,我國風箏的發展因而進入最繁盛期,許多地方誌和地方文獻都記載了清明時節放風箏的情景,「上自內苑,下至士庶,在清明節期間,俱立秋千架媳戲為樂,童子郊外放紙鳶。」尤其居全國文化經濟首善的北京、天津和以手工業著稱的山東濰坊表現最為突出。鄭板橋在濰縣當了七年的縣令,留下大量的風箏題畫詩,至今,你在濰坊到處都可以買到以鄭板橋為造型的人物風箏。
《臨洮縣誌》載:「舊志載寒食增墓土……時芳草鮮美,兒童放紙鳶于村外,春花絢爛,婦女戲秋千于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尋芳水濱,桃紅柳綠,日麗風和,一年節令此為最佳時也。」果真美不勝收,彷彿還得可以聽聞到少女們的巧笑倩兮,現在年青人談情說愛,實在應多參考一下古人這般有氣質的好方法。
此時的風箏裝飾性豐富,紮制技巧也更加精緻,民間藝人紛紛將貼紙、紙塑浮雕、剪紙、描金銀、刺繡、木刻年畫等手工藝融入風箏創作,從而激發了更多的型制,如象形風箏、人物風箏、動態風箏、立體風箏、和有著吉祥紋樣的造型風箏等等皆能扶搖上雲霄,並做出設計好的擬真動態,如蜈蚣風箏能昂首、龍型風箏能游動、老鷹風箏能盤旋、雙蝶風箏能左、右、上、下扑騰嬉戲。新穎的風箏形式和內容,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民眾觀賞放風箏。正所謂「新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繫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飛向碧雲端。」
當時民間還流傳著一個討吉利的風俗,人們在清明節這天會先將風箏放得且高且遠,然後故意把風箏線割斷,讓風箏隨風飄去。意思表示把一年來累積在身上的鬱悶之氣徹底釋放了出去,可保一年中身體康健不生病。所以春天放風箏又稱為「放鬱」。大名鼎鼎的曹雪芹,巧妙地把「放鬱」寫進《紅樓夢》裡眾家姑娘爭風吃醋的故事情節中,曹雪芹後來又針對中國風箏的歷史、名稱演變、種類、紮制工藝等作了大量的考證、研究,以一詩一畫的方式詳細紀錄了43種風箏的作法,寫就中國第一部關於風箏藝術的專著《南鷂北鳶考工志》,一舉將風箏藝術與文化帶進嶄新的領域。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爭上白浪河。
紙鳶兒子秋千女,亂比新來春燕多。--------清 郭鱗

橫空欲縱要遭擒,桂角高嶺月影沈。
安得姮娥宮裡去,碧海晴天話素心。---《斷線風箏》 民初 郭沫若




BOX北京宮廷風箏流派:
隨著民間放風箏的普及和發展,宮廷裡把放風箏當作一項娛樂來對待,各地官吏紛紛把民間製作精巧的風箏作為進貢禮品,並把紮制、繪畫的能工巧匠送入京都,為宮廷紮制風箏。不同於民間風箏的製作,宮廷風箏可以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因而選料、製作、繪畫等各道工序都極為講究,故所製作出來的風箏富麗堂皇,花樣百出,藝術價值頗高。同時各地風箏師傅亦雲集京城,在京城開設風箏鋪、紮制風箏出售,根據此地特有的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經過長時期的創造、演變和發展,逐步形成幾家知名風箏流派,其代表人物為金忠福、哈國良、孔祥澤、和烏普等人。
金忠福的風箏,以造型粗獷、色彩鮮明濃麗而著稱。他多能運用大色塊之對比色,而不用中間色,因此其風箏在空中放飛時非常醒目。過去,金家曾在火神廟前擺風箏攤,以「黑沙燕」最為著名。這種風箏,只著用黑白兩色,對比強烈、圖案分明、線條挺拔、放飛的效果也極佳。故北京許多風箏迷,至今還念叨著「火神廟的黑鍋底」。
「風箏哈」在北方享有盛名,從創始人哈國梁開始製作風箏至今已有四代了。哈家本來是做建築的出身,每當建築業淡季時,哈家便在琉璃廠製作風箏出售。第二代哈長英擅長製作大風箏,第三代以老五哈魁明的技術最為全面,繼承了袓業和袓傳技術,並把這門手藝傳給了他的兒子哈亦琦(第四代)。哈氏風箏多為絹製、選材講究、骨架堅固平整、畫工精緻,最為出色的是「瘦沙燕」。
孔祥澤也是畫家,於1940年左右在北華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因與日籍老師高見嘉十合編風箏圖譜,故曾到各地圖書館收集古今風箏相關書籍,同時向當時各風箏名師學習扎糊風箏。後來機緣巧合摹製了曹雪芹的佚著,而得曹氏風箏圖譜數十種。經過多年的鑽研,終於複製出具獨特風格的「曹氏風箏」,得使曹氏風箏以繪畫見長的傳統繼續得以繼承。



天津:
以魏元泰之作品為最佳,風格明快絢麗,有「風箏魏」的美稱。他的風箏製作運用了打眼、扣榫、錫焊、銅箍等技巧,也創造了輕巧的折疊風箏(約30厘米,可裝入盒裡)。在風箏彩繪上汲取了傳統年畫、剪紙、建築上的長處,重彩鉤勒,色彩鮮艷,具濃郁的裝飾趣味。

四川:
四川流傳的風箏多為半印半畫,先在紙上印好圖形墨線,糊在骨架上,再刷上幾筆粗放的色彩,顯得十分瀟灑流暢。另有一種名叫「羊尾巴」的風箏,型小無裝飾,將3到5之風箏串在一起,放飛時搖搖擺擺,如同羊群擺尾,這是別處所沒有的特殊風箏。

山東:
以濰坊的風箏最為精美,相傳始於明代,到清代乾、嘉年間已相當普及,鄭板橋便寫過數首描寫濰坊地區放風箏習俗的詩。濰坊風箏以造型優美、札工精巧、色彩鮮明、起飛平穩形成的獨特風格。清代時濰坊東城的城牆下已有30餘家風箏店舖聚集,每逢集日便擺出數百種風箏販售。在清明節時前後,來自附近楊家埠一帶的民間藝人也會齊聚市上設攤出售風箏,他們多是印年畫藝人,在冬天印年畫,過了正月便開始札制風箏,以人物風箏居多,風格比較粗獷。

揚州:
  揚州的風箏多出自泥水匠之手,每年冬季是建房的淡季,泥水匠們便去批購紙張、開始札製彩燈。到燈節過後,再札制風箏出售,這些風箏製作簡單,風格粗獷,多用五顏六色的色紙。
  

江浙:
江浙一帶,大人們都玩較大型的風箏,最常見的有六角、八角、大蝴蝶、大金魚、蜈蚣等,南通農村中人們愛放板鷂,其裝飾多採用工筆重彩技法,喜用紅、黑、青、紫色,以造成強烈的對比,圖案內容有八仙、鳳戲牡丹、三國故事等。兒童們則多放一些製做簡單的小型風箏,常見的是一名叫「瓦爿」,有些地區叫「二佰五」,大概是因它在空中總是搖擺不定,顯得憨頭憨腦而得名。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9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