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9 19:36:31| 人氣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給OK佛的一封信──2007寒假青年禪七



親愛的OK佛:

感恩您讓我這個業障鬼有福報的參加2007法鼓山冬季青年禪七。

禪 七恰巧與研修學院的招生說明會撞期,將造成我晚三小時報到;原以為這次的禪七會因此而因緣不聚足,沒想到,果弘法師將我的狀況詢問禪堂後,總護法師很慈悲 的首肯了。禪七前夕,我心中一直掛礙家中甫開完心臟手術的曾祖母,一度想打退堂鼓,不過,一想起法師們的慈悲,我決心屏除內外緣,終於,訂了北上的火車 票。

業障深如海,1/26晚上出發前,曾一度萌生退心,「乾脆不要去好 了。」、「趁現在,趕快去退票還來得及。」;不過,皆沒有付諸行動,時間一分一秒流逝,9:35一到,常輪法師催促我拿行李,匆匆把我載至台東火車站。就 這樣北上與會,到法鼓山的選佛場與赴一場與自己的約會。

一如計畫,甫聽完研修學院的招生說明會,我匆匆回禪堂。

禪 眾已至齋堂用藥石,我突然有一種孤零零的感覺,便決定不用餐,獨自先回寮房盥洗。浴室的水聲迴蕩在寂靜的空間中,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我討厭這種孤單的感 覺,甚至,當它揮之不去時,我感覺到我即將窒息的一股恐懼。長久以來,故意去忽視它,甚至自挾擁有「勇敢」與「獨立」來面對生活;其實,我是一個不夠堅強 的人,常常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常常受到環境的制約而活得很不自在。

盥洗完,發現常御法師在尋找我;原來,藥石結束後,眾人分配出坡工作,卻尋不到我;感恩負責分配出坡工作的外護義工,慈悲的不厭其煩的告訴我。

親愛的OK佛,報到的第一天,心是散亂與跳動不安的。

我拿著名牌步入禪堂,「2-11」,最前面的位置。

每當我深深頂禮您,一起身,即可近距離的凝視您慈悲的容顏。您雙眼微張、比著ok手勢的說法印和那慈悲的笑容,彷彿在我混亂的心中擲入一塊明礬,一次次的彎腰、拜下、翻掌等,散亂心逐漸收攝。

「嗯,既來之,則安之。」

我告訴自己,既然都來了,不要胡思亂想,好好的將心安住於當下吧!
就這樣,在「叩、叩、叩」的安板聲中,疲累一天的身心放鬆,沉沉睡去。
 
   *  *  *
 
一夜好眠,正式進入禪七期間。

我的擔憂與罣礙,就像古詩上說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心常常擺蕩在罣礙中。剛開始,擔憂自己因怠惰而久沒參加禪坐共修,導致在禪七中表現不佳,浪費了這次的因緣與福報。

然 而,心底的罣礙是多餘的;直到,總護果霽法師在禪眾聆聽師父的禪七開示時說到:不管開示內容是否聽過,通通讓自己回到初發心,當成第一次來學習。我懂了, 每一秒都是新的開始,何必將上一秒的過去枷鎖緊緊繫在當下的腳踝上?不必拿過去和現在相比,當然也不必拿別人跟自己相比。

原來,長期將過去的枷鎖和別人的目光牢牢牽絆住自己,難怪,我活得不自在,常常在心底深深吶喊:「我討厭自己習慣活在別人的眼光下、我討厭自己不夠有自信、我討厭表現不好的自己...。」

將擔憂與罣礙通通安止在當下,開始第一支香的打坐。

卸下心中過去的枷鎖,緩緩的調心調息,身體開始有些輕鬆的感覺。回想自己半年來,生活被課業、甄試研究所、個案學生教學以及撰寫教案給填塞,許多許多的工作忙得喘不過氣來,偶而還發生腸胃不適和肩膀酸痛的狀況。很久沒有享受這種身心放鬆的感覺了。

是的,「是故應捨諸遠慮,此心無復念今生。」
嘗試著練習將心安住在當下一刻,不受內外緣的種種牽絆,更不管此生將何去何從,通通都不想,將非關當下的一切通通打包,留在山門外來迎觀音的腳邊兒;只管當下,仔細體驗禪七中當下行、住、坐、臥中身心的感覺。

最 初的一、二天,我的妄念齊飛,想到下山要去吃好吃的素食壽司、找勻萱喝茶敘舊、和舒薇去鹿港玩、帶妹妹去吃蛋糕、不知道信行寺的大家好不好等,一大堆牽牽 絆絆的念頭;當師父開示時說到妄念,我不好意思的笑了出來。我仍是不斷練習方法的,每當覺察念頭起時,趕快止住;第三天開始,妄念終於減少了。我似乎更能 仔細體驗自己身心的感覺。

體驗身心的清安,我找回活在當下的自在。
 
   *  *  *
 
這次師父開示教授「止觀」。

「止 觀」是什麼呢?我學到的觀念──止是定、觀是慧,一切善法,都是從定慧而生起的。止能遮蓋煩惱,觀能夠斷滅。修止可以將煩惱降伏,讓它不再晃動,不再生 長,可是並不是完全把根本除掉,譬如雜草叢生,把雜草修剪一下,如果根還在,就會春風吹又生,所以必須有了「觀」之後,才能把煩惱這個惑,徹底地斷除修止 是降伏煩惱的開始;修觀是徹底斷除煩惱最重要、最正確的方法。其次,修止能夠保養我們的心識。也就是,我們一個人生命主體的心識,要靠修「定」來滋潤。心 識在透過「定」之後,變得清明,但是要能更有智慧之光去辨別一切智慧,那就要修「觀」而生「慧」了。

修觀,是激發心識慧解的力量。另外也可以說,修止是得到禪定最重要的原因,修觀是得到智慧的道路。

禪 七的後三天,心就像被您丟入一塊明礬,禪修中不斷不斷的沉澱自己。身的狀況也安好,單盤的腳不再容易起疼痛;我開始連香打坐。練習著讓自己增加定力。無 奈,第三支香時,腳總是會起強烈的痛;我練習將所緣境繼續安止於呼吸上,練習不為腳痛的外境所動搖,由於疼痛劇烈,只好投降。我不死心,嘗試用生死觀,觀 想自己正處於臨終時,練習不受身體的影響,專心於所緣境一境上。可惜,仍然被我的腳給打敗了。

不甘心自己被自己的腳給打敗,我決定個別找法師小參,解決我的困境。

個別小參的法師是果祺法師。一入小參室,向法師問訊後,即開口請益,法師聽完我的敘述,簡短只說了:「放腿啊」三個字。我有些震驚,彷彿被點住啞穴,當下說不出話來,不過也馬上懂了──我又掉入「執著」的漩渦中,腳痛當然放腳啊,何需執著一定要盤腳呢?
 
獼猴騎土牛。 ──拾得
 
我 想起拾得的譬喻,這譬喻真好;心總是像猿猴般的七上八下,無一刻定著,但身卻如土牛,土牛哪堪這般的傾翻?結果必是忙亂一場,分崩離散。「順境則樂,逆境 則嗔。」習慣心隨境轉,人,其實是被自己不安的心折磨死的。曾經綁我甚緊的學業、小學個案補救教學、老師專案計畫等等,之前,耗盡心力打拼,自是甚重,也 頗有成就之感,以後呢?只要人離開了,很快的就有人來取代之,老師的專案、學校與世界照常運作,自己並無原先想像的那樣重要。至於C,只在我意念中小閃一 下這麼個人,隨即淡忘;天哪,差點就
掉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止觀提到,妄念正是煩惱的源頭,修止可降服煩惱。止住妄念和心中的執著。
當心的活動越小,自性回到大寂無為,真正的智慧才能生出。得,不知無得的境界;歷代的祖師不就是這樣證著生命如亙古長空,因為彼此本質相同,不再生滅如泡,不再是一段段輪迴生死。

禪七期間,師父的開示還有「感恩」與「慚愧」。

雖然這兩卷開示在上次的青年禪七已經聆聽過,再一次聆聽,感觸仍然深刻。
長久以來,看待身邊的人、事、物,我總是覺得理所當然;很少抱持著感恩心,舉例來說,有時候在學校中,我認為自己的表現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很少去感恩耳提命面的師長和身邊的同學等。聆聽這兩段開示,我覺得非常的慚愧。當進行「感恩禮拜」時,我忍不住掉下淚來。

親愛的OK佛,真得很感恩您給我這次的禪七因緣,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心,感恩聖嚴師父親臨現場的開示,感恩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幾次的關懷,也感恩這次的內外護法師和義工的共同成就。感恩,阿彌陀佛。
 
                                           常憶合十

台長: 常憶
人氣(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