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17 22:10:53| 人氣2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分禪淨界限(9)無禪有淨土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分禪淨界限(9)無禪有淨土

 

原文: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其人雖未明心見性,卻復決志求生西方。以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即蒙攝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

 

然此雖念佛無幾,以極其猛烈,故能獲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正)淨土決疑論

 

譯文: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種人雖然還沒有明心見性,卻能下定決心,發願求生西方。因為佛在過去劫中,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唸佛,則感應道交,即蒙佛攝受而得往生。用功修定慧的人,當然能夠往生;即使是犯五逆十惡之罪的人,臨終痛苦相逼,發大慚愧心,稱唸佛名,十聲、甚至一聲,也都能蒙佛的化身接引,往生西方。這難道不是萬修萬人去嗎?

 

這種大惡人臨終雖然只唸幾聲佛,但他因為地獄相現前,萬分恐懼,心情極其勇猛,至誠懇切到了極點,所以能夠獲得這樣大的利益。不能與平日裡那些泛泛悠悠,心不在焉的唸佛人,所唸佛數目的多少相比較的。往生西方後,見佛聞法,雖有開悟遲早的不同,但已是高高在上,進入聖流,永不退轉了。在西方,隨著各人根性的淺深不同,或漸修或頓悟,證得各種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就不用說了。這就是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的意思了。

 

分禪淨界限(9)無禪有淨土

分禪淨界限(9)無禪有淨土

分禪淨界限(9)無禪有淨土

分禪淨界限(9)無禪有淨土

台長: 淡雅
人氣(2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3-12印光大師文鈔 |
此分類下一篇:分禪淨界限( 10 ) 有禪無淨土
此分類上一篇:分禪淨界限(8)有禪有淨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