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5-09 14:21:13| 人氣7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體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太陽還能活50億年,紅矮星一萬億歲才老+宇宙中出現“貪吃”的天體,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天體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太陽還能活50億年,紅矮星一萬億歲才老*

             2020年05月09日11:33 新浪網 作者-生活真的奇妙

在這個無垠的宇宙裡,我們目之所及,除了那廣袤的空間,最多的就是那無窮無盡的天體了。這些天體的質量,體積和軌道各有區別,科學家們因此將之區分成了不同的類型,從小到大依次是小行星,矮行星,行星,白矮星,恆星,中子星以及黑洞。 

對我們地球人類文明來說,這些天體幾乎是永恆不滅的,我們整個文明史這短短的幾千年,在天體的壽命面前簡直是不值一提。但是對於這個宇宙來說,一切存在都不是永恆的,它們都會走到盡頭,包括宇宙本身。 

這些動輒幾十數百億年壽命的天體對我們人類而言或許是偉大的,但是它們也有壽終正寢的一天,它們也難逃那最終的結局。那麼這些天體的壽命一般是多少呢? 

對於隕石,流星這樣的小型星際天體而言,它們沒有固定的軌道,所處的系統十分不穩定,它們是星際空間之間的流浪者。它們的壽命完全不由自己控制,當它們遭遇其它大型天體的時候,就是它們生命的盡頭。這些小天體會被大天體的引力所捕獲甚至撕裂,最後消失。 

而對於那些矮行星,衛星或者行星而言,它們的軌道系統總體來說是比較穩定的,但是它們完全是依靠其母恆星系統而存在的,這意味著它們的壽命完全是取決於其母恆星的壽命的。以我們所在的地球舉例,如果太陽能夠穩定存在,那麼只要我們人類自己不作死,地球的軌道系統就不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就能一直穩定的存在。

天體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太陽還能活50億年,紅矮星一萬億歲才老

對於宇宙間最常見的恆星而言,它們是宇宙的主角。處在主序星階段的恆星會因為質量的不同,而擁有不同長度的壽命。較小質量的紅矮星就比較長壽,​​因為其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相對來說很溫和,科學家們計算出它們的壽命能達到10000億年以上,可以說相當長壽了,因為我們的宇宙誕生至今也才138億年左右。 

天體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太陽還能活50億年,紅矮星一萬億歲才老

我們的太陽也是一顆恆星,由於其質量相對較大,它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相對於紅矮星而言短得多,科學家們計算出只有100億年左右的壽命。比太陽質量更大一些的是藍矮星,其壽命更短。距離我們25光年以外,我們熟知的織女星就是一顆藍矮星,它的壽命只有10億年左右。 

天體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太陽還能活50億年,紅矮星一萬億歲才老

除了這些天體以外,宇宙間還有一些比較稀少且極端的天體,如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它們的前身就是不同質量的恆星,它們的壽命區別很大。其實主要來說,天體的壽命長短主要還是取決於它內部的活動劇烈程度,一般來說,活動越劇烈,其質量損耗速度就越快,壽命也就越短。

對於地球,木星這樣受恆星控制的小天體而言,他們的壽命不是由自身決定的,母恆星的變化決定它們的壽命。而對於太陽,中子星,黑洞這樣的大質量天體而言,它們的壽命是取決於其內部變化的,比如太陽每秒就會損失400萬噸的物質,如今的太陽正處於中年,它還能活差不多50億年  

天體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太陽還能活50億年,紅矮星一萬億歲才老

比如黑洞,由於霍金輻射的存在,黑洞是慢慢蒸發的,但是質量越大的黑洞,其蒸發的速度就越慢,其壽命也就越長,反之其壽命就越短。 

相比於天體漫長的壽命,我們人類文明存在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不見如此,人類文明相對於天體而言,抵抗風險的能力實在是太弱了,太陽打個噴嚏,我們人類就會損失摻重,所以我們真的很渺小啊

       *宇宙中出現“貪吃”的天體,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全靠吃而來*

浩瀚的宇宙中,有一種天體非常奇怪,它們的密度很大,但體積卻很小,但儘管如此,它們的胃口卻不容小視。還記得曾經有一款風靡街頭的遊戲,叫做《貪吃蛇》,這種遊戲沒別的特點,就是一條小蛇可以肆意吞噬物體,然後不斷變大。而這種天體其實就和貪吃蛇差不多,也是喜歡不斷吞噬周邊天體的質量,從而充實自己。說起它們的名字,相信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它的名字就是黑洞。

這種天體是怎麼來的呢?究其來源,其實就是一些質量超大的恆星在爆炸時候出現的,因為這些恆星在垂死的時候,其內部的元素就會不斷變化,直至元素全部耗盡,就會開始從內崩塌,最後形成黑洞。這種天體別看它的體積挺小的,好像連個衛星都吞噬不了,但如果,你能站在黑洞的周邊,你會感到一種強大的吸力,正在將你從原來的位置上,拖進黑洞中心,看著那漆黑的一片,你會感到一陣恐懼在你心中出現。

宇宙中出現“貪吃”的天體,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全靠吃而來

或許,你看到的黑洞一開始都是很小的,但是,隨著它不斷的吞噬周邊天體,你會發現,它的樣子已經越變越大,達到超乎你的想像。不信的話,讓我們看看近期科學家所發現的黑洞,在去年的4月份,人類公佈了首張黑洞的照片,從圖片上來看,似乎這個黑洞也沒什麼嚇人的,只不過是周邊有一種橘紅色的光芒,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距離地球有將近5500萬光年的超級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這是什麼概念?

宇宙中出現“貪吃”的天體,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全靠吃而來

要知道,地球只是太陽的33萬分之一,因此,如果將地球放到這個黑洞中,根本會難以發現地球的存在。根據科學家的猜測,這個黑洞一開始可能只是由一個質量超大的恆星變成的,而後來,經由其餘黑洞的互相吞噬,最終形成了一個大黑洞。不過,這可能並不是宇宙的最大的黑洞,目前,只是我們的科技水平太低,而無法發現更大的黑洞,畢竟宇宙擁有著930億光年的直徑,所以,不排除未來,人類會發現比這更大的黑洞。 

宇宙中出現“貪吃”的天體,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全靠吃而來

想想都覺得可怕,要是這種天體出現在太陽系附近,那麼,地球的處境可想而知,在超強引力的作用下,太陽系會被逐步吸引,最終成為該黑洞的“食物”之一。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