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25 11:02:18| 人氣8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點投書:台灣主權問題一次講清楚*+*勿用主權掩護新威權,窒息台灣民主*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觀點投書:台灣主權問題一次講清楚


麻州獵鹿人*作者為旅美電腦工程師
2020年1月25日 上午6:30
檢視相片

台灣主權問題有許多誤解,多數是人為的.筆者希望能以直球對決的方式來破解這些問題。

首先,主權是一種對某地域、人民、或個人所施展的至高無上、排他的政治權威。簡言之,為「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也是對內立法、司法、行政的權力來源,對外保持獨立自主的一種力量和意志。近代主權的轉移有兩種方式:長期和平佔領或通過談判方式轉讓。

與台灣主權有關的國際法基本上就是以下幾個:

─1662年鄭成功與荷蘭人打仗,通過談判中國取得台灣主權

─1895年中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澎東北給日本

─1945年日本依照波次坦公告歸還台澎.中國開始行使主權

─1952年通過中日和約,台澎主權回歸中國

前兩項應該沒有太多爭議,讓我們從波次坦公告開始:

主張1:開羅宣言與波次坦公告日本都沒有簽字,對它沒有法律約束

在公告時確實沒有,但當日皇投降後以廣播來"玉音放送"並簽定降伏文書時,波次坦公告就具備法律效力。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在日本東京向議會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新華社)
檢視相片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在日本東京向議會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新華社)

作者認為,當日皇投降後以廣播來"玉音放送"並簽定降伏文書時,波次坦公告就具備法律效力。圖為日本天皇在日本東京向議會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截自新華社)

主張2:那舊金山和約呢?為何不談?

因為政治因素,當時兩岸的中國政府都沒有簽.也因此舊金山和約以一個整體而言,與中國沒有關係.該和約第26條留了空間,讓未簽的國家能單獨與日本簽.中日和約就是在這預留空間下成立,而且直接在條文中引用舊金山和約部分。

主張3:日本在舊金山和約裡放棄台澎,因此台澎主權未定

主權不會像棒球一樣敲到不見,即使沒有中日和約,中華民國在台執行主權達70年,在國際上沒有他國有意見,早符合先佔先贏的原則。

主張4:即使中國沒簽,在舊金山和約裡日本主動放棄台澎主權,因此沒資格在中日和約裡將主權交給中國

通常法律的簽定與生效並非同時。中日和約的簽定比舊金山和約的生效早了幾個小時,因此日本當然有資格在放棄生效之前簽訂中日和約。

主張5:中國接收台澎是根據麥克阿瑟發布的第一號命令,性質是託管,實際主權應該移交給美國或美國軍政府

沒錯,當時麥克阿瑟是盟軍最高統帥,而且中國軍隊是美軍艦送過來的,但是到了台灣以後馬上就開始執行主權,美國或美軍並沒有監督輔導權.二戰後日本與韓國都由美國軍政府暫時管轄,但台灣從來沒有,託管與軍政府這兩個情況不適用台灣。何況軍政府是暫時單位,即使在日韓也早已成為歷史遺跡。

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右二)飛抵厚木海軍飛行場(圖/維基百科)日本戰敗、投降、二戰
檢視相片
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右二)飛抵厚木海軍飛行場(圖/維基百科)日本戰敗、投降、二戰

雖然麥克阿瑟(右二)是盟軍最高統帥,而且中國軍隊是美軍艦送過來的,但是到了台灣以後馬上就開始執行主權,美國或美軍並沒有監督輔導權。(圖/維基百科)

主張6:馬關條約裡台澎是被「永久」割讓給日本,沒有逆轉的可能

承平之時這也許適用,但是到了戰時,沒有什麼東西是永久的。因為如果日本被滅了,那台灣主權歸誰?打敗就要服輸,該還的債一定得還。

主張7:1972年日本與中共建交時日本外相認為中共才能代表中國,因此中日和約無效

和約的簽定,尤其是有主權轉移的部分都是執行性的,一經簽字就沒有回頭的可能。中日和約是兩國為結束戰爭狀態的和平條約,也就是說日本二戰欠中國的債從這裡還。不可能在20年後被單方面推翻。

主張8:馬關條約是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簽定,中日和約並未明確將台澎主權交還中國

詳第四條 茲承認中國與日本國間在中華民國三十年即公曆一千九百四十一年十二月九日以前所締結之一切條約、專約及協定,均因戰爭結果而歸無效。

馬關條約的簽約國同樣是中國與日本國,時間是1895年,因此中日和約第四條使得馬關條約失效。

主張9:台灣的主權是人民共有的,非屬任何政府

主權的定義就是只能被政府所擁有,不屬於一般人民。政府(Sovereign) State基本上就有主權獨立的特性。

主張1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從沒治理過台灣,因此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沒錯主權是跟著政府,但政府是國家的一部分。照直翻Republic of China就是中國的共和政府,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就是中國人民的共和政府。不管是名義上還是實質上,兩岸都是中國的政府,也因此台灣確實是中國的一部分。

蔡英文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勿用主權掩護新威權,窒息台灣民主*

                                  聯合報 -社論- 2020-01-22

從勝選感言到國際媒體專訪,蔡總統不斷用兩個關鍵詞解釋選舉結果的意義:主權和民主。事實上,整個選舉只有一個主旋律,就是高亢的「芒果乾」,用來進行恐懼動員的主權牌。選後,蔡英文一則透過外媒專訪力嗆中共「入侵台灣的代價將非常巨大」,二則公告實施《反滲透法》,三則釋放有前提的「蔡習會」。抗中情緒激昂,民主則籠罩陰影。此際,重獲人民授權的蔡政府更應戒慎,不能藉主權之名掩護新威權,從而窒息台灣的民主。

選前蔡英文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說,北京最想看到的是台灣是一個分裂的社會,但「台灣人對於台灣的主權、民主、自由這件事情上,其實意見還算滿一致的」。換言之,面對中共對台政策的軟硬兩手,不論是一國兩制、惠台措施、統戰分化、甚或機艦繞台,蔡英文完全清楚,主權與自由、民主就是台灣人民不分藍綠的主流共識。

然而,無論國民黨如何強調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蔡英文都要故意把九二共識和習近平的一國兩制畫上等號;不論韓國瑜如何表明反對一國兩制,民進黨對韓國瑜的抹紅攻勢從未停止。相對的,蔡英文「護主權」喊得很大聲,實際卻是連丟七個友邦,邦交國創歷史新低。一個讓國家主權不斷萎縮的執政者,卻能因喊「護主權」所向披靡,可說是台灣民主實踐的莫大諷刺。

癥結在,「芒果乾」轉移了蔡政府掏空民主、遲滯經濟、社會安全網殘破等內政層面的焦點。從去年初提出建構民主防護網、反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到年底蠻橫通過《反滲透法》,其間不斷爆發以績效點數鼓勵警調「查水表」、以監察權對司法官開鍘、以國家資源豢養黯黑網軍等事件,違憲濫權、侵害人權、限縮言論自由、製造寒蟬效應。整個選舉年,卻是民主國家罕見的抗中選舉操作、綠色恐怖治理、新威權建設工程同步進行的一年。

蔡英文狂喜驗收成果,以歷史高票連任,同時掌握一個橡皮圖章的國會,並將回復黨政合一,繼續完全執政。但是,當蔡英文以「主權」和「民主」來註解這次選舉,她的新任期也將在這兩個問題上面對更大的挑戰。

經過持續的抗中操作後,兩岸冷對抗的情勢更為險峻。六年前蔡英文說,打好選戰,「連中國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結果卻是兩岸冰封。這次連任,蔡英文更叫中國「準備好面對現實」,國台辦則回以「不要自我膨脹,誤判形勢,把台灣帶向危險的境地」的警告。最近美中貿易協議的簽署,象徵兩強關係進入重新調整的階段,而台灣幾已喪失自主性,只能唯美國是從,主權尊嚴與國防安全外包美國護衛。這難道是蔡英文告訴外媒「兩岸關係已是區域問題和全球問題」、「戰爭風險最重要的是得到國際支持」的真實意涵?

但兩岸緊張,主權問題敏感,民主難道更要讓路?對蔡政府來說,民主的實踐只是其主權牌上的飾品,用來向美日與外媒賣萌邀寵。主權喊得越大聲,民主被恫嚇得越囁嚅。蔡英文安慰大家:《反滲透法》不是反交流,違法構成要件很嚴謹;但民進黨立委已開始獵巫,要量身打造違法樣式。要求各級機關都有主動舉發的義務,形同所有機關都須轉型為東廠,槍口甚至直指「紅色滲透媒體」。對蔡英文而言,八一七萬張選票究竟是回歸謙卑的指令?或是建立新威權的授權?

蔡英文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作為「蔡習會」的四前提;但若缺乏重建互信的共同政治基礎,對話難期,和平難保,主權尊嚴更可能受衝擊。但就台灣內部而言,「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也是朝野良性互動的關鍵;維護民主價值,蔡英文先從這裡做起吧!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