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21 07:54:59| 人氣6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未來人講述莫斯科聽起來是什麼顏色 ☆☆+☆☆俄羅斯生化人:沒了手腳,但不要放棄☆☆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未來人講述莫斯科聽起來是什麼顏色 ☆☆

          科技-作者:*伊利亞•貢恰羅夫* 2020年01月20日19:54 

“聽”到顏色、管理對時間的感知、不用張嘴就能交流,這往往都是我們在科幻影片中看到的。然而,由於有了現代技術,我們周圍的一些人已經在這樣生活了。在衛星通訊社記者撰寫的這篇文章中將介紹一些電子人的最新進展。 

英國畫家尼爾·哈比森(Neil Harbisson)出生時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在他的眼中,世界是黑白的。但是哈比森決定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成了一名美國學生的自願參與者。一根傳感器天線被植入了他的頭部,這使他有機會“聽到”顏色。 

尼爾告訴衛星通訊社記者,“顏色就是振動。我的天線會讀取它們並將其發送到大腦。我感覺到了這些振動,它們變成了聲音。” 最終英國政府也為35歲的哈比森頒發了頭頂帶有電子儀器的護照。他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正式註冊的電子人。 

頭部的這個奇特裝置不僅在街道上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且有時還會帶來一些不便。例如,充電問題尚未完全解決。 

哈比森說:“以前我直接從牆上的插座充電。後來我換成了電池。現在,我想植入一種新技術——從體內血液循環中補充能量” 尼爾·哈比森此次是來俄羅斯參加旨在推廣醫學領域的未來技術的第18屆“健康莫斯科“大會的。尼爾並不是第一次來莫斯科。今年他特別希望看到雪,但今年卻沒有這樣的機會。 

他說:“如果我能趕上真正的俄羅斯冬天,這裡將會非常安靜。白色意味著寂靜。莫斯科的特點是它的黃金顏色。這在其他城市很少見。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圓頂。黃金顏色聽起來像是很高的音符——So,而像克里姆林宮,則是音符Fa”。

他補充說:“莫斯科整個聽上去是灰藍色調的組合。”而衛星通訊社的黑橙顏色在尼爾“聽起來”,像是升F大調。

作為一名藝術家,尼爾經常去畫廊“聽”畫作,就像在音樂廳一樣。他說:“我最喜歡的畫家是馬克·羅斯科。也許看上去作品並不那麼有趣。但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它發出的聲音。我能清楚地聽到它的顏色。我也喜歡彼埃·蒙德里安。人們是在看達利和畢加索,而我卻喜歡'聽'這些畫家。在俄羅斯畫家中,我最喜歡康定斯基” 尼爾並不滿足於現有的成就。現在他正在為新手術做準備。 

他說:“現在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植入設備。我想把它戴在頭上。它會讓我感覺到地球的自轉。它的周期也是24小時。這樣一來,我將獲得另一種對時間的感知,最終我將能對其'管理'。” 例如,植入這種技術後,長時間排長隊或在銀行里等待時,我將只感到幾分鐘的時間。相反,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時,可讓美好時光拖久一些。 

哈比森於2010年成立了“半機械人基金會”,這是一個國際組織,其目標是幫助每位患者都成為半機械人。 

哈比森堅信,獲得的經驗將能實現醫學突破,讓一些人能夠恢復身體的某些功能。例如,已經有一種牙植入物,可以讓患者使用摩爾斯電碼建立通訊。這可以幫助尚未失去下頜活動能力的癱瘓者進行交流。

                   ☆☆俄羅斯生化人:沒了手腳,但不要放棄☆☆

           評論-作者:*伊利亞•貢恰羅夫*2019年07月27日20:30  

2014年,俄羅斯南部城市沃羅涅日的康斯坦丁·傑布里科夫在焰火秀中不幸失去了雙手。從那時開始,他與生物假肢相伴,大家都把他稱為“生化人科斯佳”。但即便如此,這位年輕人還根據自己的經驗,在努力幫助其他人。 

目前,他在準備啟動自己的項目,做各種有關新型假肢講座,並向大家介紹,如何在俄免費獲得這些不可或缺的物品。有關如何與假肢共處,康斯坦丁·傑布里科夫向衛星通訊社記者做了介紹。

生活需要動力 "我從未把激勵性事情當成自己的目標,這是我如何對待生活和現實的結果。我很高興,我的態度得到其他人的反響是,他們非常喜歡,並從中找到動力的源泉。" 

在俄羅斯,每年都有數千人因截肢而失去肢端。其中50-70%的截肢是糖尿病人。

"很長時間裡,我都有親人、家庭、妻子和朋友們的支持。我們一起,才克服了最為困難的時期,這是各種力量的源泉。我想說的是,最為重要的是,不能放棄,不要氣餒。你有幾個肢端不重要,生活質量並不取決於此。"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未來規劃

"現在,我正在創建非商業組織,幫助在俄羅斯截過肢的人。目前正在設計網站,告訴大家如何選擇假肢,如何免費獲得假肢。" 

2019年5月,TNT電視台上映了一部名叫《機器人托利亞》的喜劇,講述的是一位普普通通失去雙手的年輕小伙子的故事。康斯坦丁·傑布里科夫做為顧問,同時也扮演了主角替身。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無論導演劇情有何優劣,但這是一個機會,讓大家知道有些人還帶著假肢,講述他們的故事,看他們如何工作。這是使大家不再把帶假肢者看成另類過程中的重要步驟。同時,也讓帶假肢者感覺到,他們是社會中的一員,沒什麼特殊的,無需特殊關照。" 

周邊人的反應 "在我們家鄉沃羅涅日,在公交車裡,我們經常看到周邊斜視的目光。這種好奇,有種讓人難以忍受的難過。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這方面要好些,因為大家都忙自己的事情。" 

自理能力強 "生活中,我幾乎所有事情都自己做,除了一些相當複雜的情況外。比如,我不能削土豆,其它的,比如做飯或打掃衛生,我都自己做。智能手機這方面,我和父親對假肢做了升級,打電話,我使用通常的按鍵,比較方便。" 

假肢各種各樣 "假肢各種各樣,有皮下仿製品。也有裝有特別裝置的、可解決體重過 量問題的。甚至,還有玩敲鼓的假肢,帶有彈回系統,讓鼓槌回彈。目前,裝的假肢越多,那麼從事各種動作的可能也就越多。"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生物假肢

"目前,生物假肢並不是特別發達。當然,最近幾年還是出現了很多不錯的假肢,設計的非常好,但控制系統依然處在1956年的水平上。當時,蘇聯開始研究第一代生物手,控制原則和現在的一樣。現在的假肢借助於電極,可檢測肌肉萎縮情況。但所有這些,都不是直接的。" 

據medgadgets.ru網站信息,英國Bebionic 3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生物假肢。可運用神經和肌肉系統電子信號。每個手指都有若干個自己的助力驅動裝置,以保障假肢平穩和清晰地工作。與此同時,假肢手指還裝有壓力傳感器,能拿一些硬物,比如脆的、軟的,類似水晶杯或者葡萄粒。使用者還可拿起不大的物體,從事書寫、使用電腦鼠標和建築用工具,甚至還能係鞋帶。總的算來,有14個抓拿動作。

"我無法將假體攥成拳頭,因為假肢不明白我想幹什麼。為此,我不得不在假肢上切換手柄。也就是說,系統不是主動意識的。現在已經有了使用大量電極和神經網絡的原型機,幫助讀取肌肉傳來的信息。第二步,是'反向信息'。也就是說,讓假肢有能力感受到物體的溫度和紋理,並將信息傳送給使用者。" 

假肢昂貴但可免費獲得 "現代化假肢都是奢侈品,但還是能夠獲得的。俄羅斯有法律規定,假肢由國家付費。但這需要時間和努力,比較複雜,但是有可能的。所有假肢都相當昂貴,通常100萬盧布起。"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俄羅斯生化人康斯坦丁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