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29 09:29:05| 人氣7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痕傳說》-3- *幻羽*題於早板香+**佛家「破執證空」與「涅槃佛性」淺釋**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痕傳說》-3-


               心無所緣真道活  心有所緣惑相生

               放下諸緣苦修行  任運禪法證得道

               破執證空道心明  禪心無惑佛道行


                     *幻羽*題於早板香





       **佛家「破執證空」與「涅槃佛性」淺釋**  -*韋韋*-

佛教為一以「慈悲為本、忍辱為行」之宗教。自釋迦牟尼創說佛法,其內涵無非在於剖析人生乃至萬物賴以生存之宇宙真理,其目的在於使眾生了生死、脫輪迴、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以冀同成佛道。

佛家之於宇宙人生奧秘,有其獨到之見解,自成一套學說。茲就佛教中心思想「破執證空」與「涅槃佛性」作一縷述闡釋,以明佛學精奧之一斑。

(甲)破執證空:

首悟「當体即空,當体即假,空假一如」之精義,並作透徹闡揚者為僧肇。僧肇為南北朝中國佛教哲理之首席理論家。其於南北朝佛教哲理之建立上,居功厥偉。

佛於說法時已說般若經,經中已具「破執證空」觀念。及至佛滅度後,行於南印度之大乘空宗,更將此思想發揮淋漓盡致。當此觀念傳入中國後,時人持道家之「無」以了解之,東晉時,所謂「六家七宗」者,即有此誤解。

「空」者為大乘佛學最基本原理也。佛學將構成現象之物,稱為「因」;聯系為「緣」。物体為「色」,本質為「性」。概念為「名」,現象為「相」。萬事萬物為「法」。鏡中花則為花和鏡子兩因緣和合而產生之現象,然鏡中花為暫時不真實者,故謂之假相。

事事物物既為許許多多之緣相互相待而現起,拆除下來,皆不可得,如剝芭蕉,葉盡則芭蕉失。又如拆樓台,磚瓦大石盡則樓台去。試問實物何在?實体既無,即屬不實在;不實在即為「空」。此謂「緣生性空」。

「空」之意義為「不實在」,並以「虛無」以解之,則大錯特錯也。佛教初傳入中國時,對「空」意義各有偏至,形成各種宗派,然對佛理終究未能有如實之了解。

直待僧肇出,始對般若性空有透澈之闡揚。(其說皆載於所著《物不遷》,《不真空》及《般若無知》三論中。)


《不真空論》云:「中觀云:『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尋理即其然矣。………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尋此有無之言,豈直反論而已哉?…………欲言其有,有非真有。欲言其無,事象既形。象形不即無,非真非實有。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

萬法皆即色而空,物皆即有而即無,非有而非無。蓋有若為真有而非無,則應為不待緣合而常有自有,無若為真無而非有,則應亦不待緣離而常無自無。

故有無皆為隨幻隨滅之幻現假象,物實當体即為虛假不真者。當体即虛假不真,是乃物皆當体即空者也。


於《物不遷論》中闡發「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要義,說明萬法本無去來,為各性住於一世,非動非靜,而亦動亦靜者。

常人未能契悟此實相,而謂物有動靜往來,乃虛妄不實。

「果」可緣「因」而有,然「因」「果」並不同時俱存在,「因」必存在於昔而不來於今,「果」亦必存於今而不往於昔。

「因」之在昔為不須亦不來,「果」之在今亦不滅而不前至於未來。故萬法原無動靜住來,遷流徙易。


常人認識上所見之動靜住來二相,皆可相與俱泯,從而見萬法之真相實相。為即動而即靜,非動亦非靜也。必盡去動靜之妄執,方能如實見萬法之真相也。

《般若無知論》主要闡述,直就物不遷,不真即空所言之即動而見靜,即色而觀空,以進一層言此所以能即動而見靜,即色而觀空之般若聖智之自体。

其要旨乃在說明般若聖智,不同於常人之惑智,皆緣既定知相架構之能所關係而來,所得者為經騐,科學等一切知性知識,是皆為例惑滯執之知。

般若聖智則不至,其為知無知相架構,為超越常人知識之上之覺照,為心起寂感之活動而智照萬化,非心起認識之活動而辨知萬物。


故此覺照非有特定之對象,並不產生知性知識,而僅產生證空之照功。而此證空直呈知而不知,不知而知,照不失虛,虛不失照之境界。

(乙)涅槃佛性:

佛陀曾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相,但以妄想執著,未能證得。」足見此一思想於佛成道時已俱矣。

涅槃佛性自傳入中國後遂成為晉宋之際佛家哲學一個中心問題。闡揚涅槃佛性思想最重要之理論家,為與僧肇同為鳩摩什弟子而稱為涅槃聖之竺道生。


竺道生重要之貢獻,乃在其孤明先發,在「涅槃佛性」學說之主要根源《涅槃經》尚未全部譯出以前,即能首先肯定並闡揚人人皆有佛性,而皆可成佛,縱「一闡提人亦可以成佛」之哲理。

竺道生著作多散佚不全。但其所言佛性當有,及一闡提亦有佛性可以成佛之說,仍散見於各典籍中。

竺道生注《維摩經》云:「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

《疏法華經》云:「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

其肯定人皆有佛性。佛性即成佛之根據,為眾生之所本有,為萬惑之本体實相也。故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性之存在雖超乎情見,無有言相,惟能掃除封執,滅惑證空,則此實相即顯。

實相之於萬象,涅槃之於生死,原無二致。蓋惑執則萬象為有,惑解則萬象為無。有則有象,無則無相。無相則一体如如。湛真無妄而佛性顯現也。

故佛性雖絕言象而無相,然實皆含生之真性,一切眾生皆源此而生者也。無有此性,即無有眾生,既有眾生,即有此性也。


闡提既為眾生之一,含生之類,即闡提亦當本有佛性。獨其恒為惑業所縛聚,則恒不能顯現耳。

闡提之佛性若一旦顯現,則必亦猶其他眾生之可以頓然大悟,封惑悉盡,名慮頓絕,煩惱即菩薩,生死即涅槃,皆見性而成佛。

成佛乃於生死苦海之浮沉中證成,故苦海中眾生皆當有佛性者也。


綜觀上述,破執證空與涅槃佛性之要義實乃特殊途同歸,蓋涅槃重顯佛性,殆須明乎般若以證成也。

兩晉以後,經僧肇,竺道生等人對般若涅槃學說作精確而大力之闡揚,佛教思想方盛極一時,蔚為東晉南北朝隋唐時代之重要思想,終而形成中國哲學三大主流思想中之一大宗派。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