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4-28 00:46:06| 人氣1,0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爾虞我詐情義難─ *幻羽*題 ◎台版「冰與火之歌」上映中+美國與朝鮮的戲─漸入味+美國文化的五大謊言◎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靜觀世局風雲變

                         浪潮起落危鋒顯

                         生死存亡瞬瞬間

                         爾虞我詐情義難

 

                        *幻羽*題於末后香

 

      

             ◎台灣版的「冰與火之歌」在逐日上映中◎

中古時代科幻影集「權力遊戲」,原著叫《冰與火之歌》,演出了國王、權臣、大將之間的權位爭奪,邦國之間時敵時友的爾虞我詐,精采
倫。在現實世界,台灣版的「冰與火之歌」也在逐日上映,逼得老百姓每天要迫收看。

先說「冰」。「英」后與「德」帥的互動,從先前的「相敬如賓」,變成如今的「相競如冰」,已有不惜民進黨分裂之勢。當年籠統被稱「黨外」的各種反對勢力,在以「民進黨」名的這個加盟連鎖體系下集結運作,兩度倒國民黨這個「公敵」,並將對手推至「抄家滅族」的情節。而今,民進黨若因「蔡賴不配」而導致分裂,會不會也是時也運也,剛好而已?

再說「火」。只剩半條命的國民黨,竟因去年九合一大選升起的一股韓流,燃起了微弱的希望火苗。這條火苗究竟只是空中的幾縷狼煙,還是足以形成勢如破竹的燎原之火,依舊難料。看官沒轍,劇組沒譜。

權位爭奪這類的戲劇收視率一定高,原因是爾虞我詐。但正能打動觀眾心坎,甚至能昇華經典作品的,則是傳遞的訊息或標誌的信念:忠誠、互助、包容、寬恕、蒼生而戰,乃至眾生福祉而「怯戰」等。

台灣版的「冰與火之歌」大戲要怎麼演下去,終究會回到各個角色的訴求。民主只是近世的經驗,但人們對於歷史上的權謀遊戲與情義悲歌,倒是看了幾千年。不要輕忽看官的智慧!




                  ◎美國與朝鮮領導人的戲─逐漸入味◎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
20186月新加坡峰會時,特朗普和金正恩都充分利用了這次媒體盛會。他們那次歷史性會面只是一次破冰之旅,外界已經滿足。

但是會議後發出的聲明含義模糊,未能讓美國解除朝鮮核武器目標有任何實質行動,朝鮮也對美國拒放鬆制裁感到沮喪。

所以第二次會面的時候,他們必須拿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特朗普和金正恩已經把核對抗個人化了,他們喜歡直接與對方溝通,並已經通過交換信件和溫暖的話語這樣做了。美方擔憂這種安排對金正恩比對特朗普更有利。因眾所周知,特朗普喜歡依賴自己的直覺,而金正恩則善於發號施令。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在峰會前進行談判,解決細節問題。上次峰會沒有這一步,這次必須要做。

正的成果將是在峰會達成一項框架協定,並讓這項協議在專家層面上繼續推進。

在新加坡峰會中,美國和朝鮮同意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但是他們並未說明這意味什,而這正是能否達成協定的關鍵。

對美國來說,無核化意味著朝鮮單方面放棄所有核武器庫,並允許國際核員檢

對朝鮮而言,這意味著美國採取對等措施,並要求美方把可以威脅平壤的核武裝力量撤走。美方認朝鮮大部的要求都是不可妥協的,但也許不是全部。

讓特朗普的將軍們懊惱的是,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他想召回駐紮在韓國的美國部隊,但特朗普同時聲稱他目前並未有此計畫。

無論如何,金正恩並沒有正式承諾去核化書面意義。專家認美方應該督促他這樣做,並就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詳細路線圖達成共識。

這是一項正的挑戰。

但美國國務院朝鮮特使比根(Stephen Biegun)至少承認,兩國在裁軍目標上存在分歧,並表示與朝鮮達成協定需要逐步進行。

雙方發出的的信號讓人們更期待峰會中的一些動作。

比根表示,朝鮮已經提出,如果特朗普政府採取相應措施,朝鮮將摧所有制造核彈燃料的設施。

金正恩已經暗示,這些措施必須包括以某種形式減免制裁,以及某種形式的安全保障,比如正式宣佈結束朝鮮戰爭。

美國對於重大去核化步驟的要求似乎已經軟化,顯然更接受了金正恩宣導的以行動換行動的方式。

有報導稱,他們達成了一項協定,以解除部分制裁換取凍結朝鮮的核武器和導彈武器生。(朝鮮已經停止了試驗,並沒有停止生)。

如何確保朝鮮在凍結生核武后,平壤政府會以實際行動銷毀它已經擁有的核武器,將是一大挑戰。外界同時擔心,即使朝鮮未與美方達成一個楚的無核化路線圖,特朗普是否仍會與對方達成臨時協定。

事實上,任何瞭解朝鮮的美國官員都認金正恩不會放棄核武器計畫。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Dan Coats)上周對參議院一個委員會表示,這種核威懾太重要了。他說,朝鮮領導人最終視核武器政權生存的關鍵,尤其是對抗美國推翻朝鮮政權的企圖。

專家們認,金正恩在創造外交氛圍,讓大家接受朝鮮是一個核國家。他在新年致辭中確實有一些引人入勝的說法,宣稱朝鮮不會製造或擴散核武器,這是其無核化承諾的一部分。

一些美國前國防部官員甚至認,更有意義的是就控制武器展開對話,而不是銷武器。

許多分析人士得出結論,除非朝鮮政權感到安全,並且金正恩可以確信他不需要核武器來繼續掌權,否則無核化是不可能的。



      ◎美國文化的五大言◎ *戴維·布魯克斯* 2019年4月26

四年前,歐巴馬擔任總統期間,我出版了一本名《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的書。當時美國文化狀態似乎不錯,我關注的是個人如何深入自己的內心生活。川普擔任總統期間,我在這個星期又出版了一本書,《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n)。很明顯,這段時間情況不是很好,我們的問題是社會問題。整個國家正在經歷某種精神和情感危機。

大學裡的精神健康機構人滿患,自殺率升,數千萬美國人容忍甚至讚美總統令人厭惡的行。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創造了一種基於言的文化。

下面是其中一些:

事業上的成功令人滿足。這是我們加給年輕人的言。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把他們當中地位最優越的人塞進大學錄取程式,把成就和地位焦慮置於他們生活的中心。廣告裡那句伴隨終生的格言開始了——如果成功了,生活會很美好。

每個正嘗到成功滋味的人都能告訴,這不是的。我記得我第一本書的編輯打電話告訴我,這本書進入暢銷書排行榜時。我……感覺也沒有。那是身外之事。

事實是,如果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成功可以讓從羞愧中解脫出來,但事業上的成功本身並不能帶來積極平和或成就感。如果讓生活圍繞著成功展開,那麼你的野心總會同的成就競爭,讓感到焦慮和不滿。

我可以自己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是關於自足的言。它謊稱幸福是一項個人成就。要是能再贏一把,減掉15磅,或者在冥想方面做得更好,那我就幸福了。

但人們在臨終時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告訴我們,幸福是在充滿愛的親密關係中找到的。通過克服自足,建立起一種相互依賴的狀態。存在於關懷的給予和接納中。

親密關係是人生的意義這種話說起來容易,但很難做到。其他人的複雜性是很難看的。進行發自內心的深入交流,而不是膚淺的溝通,是件難事。很難停止表演!沒有人過我們這些技能。

人生是一段一個人的旅程。這是蘇斯博士(Dr. Seuss)的《哦,要去的地方》(Oh, the Places You’ll Go)這樣的書講述的言。成年後,所有人都在做自己的旅行,積累一些經驗,經驗最多的人會勝出。這個言鼓勵人們相信,自由是沒有約束的。要獨立。保持流動性。保留所有選項的可能性。

事實上,生活得最好的人會束縛自己。他們不會問:接下來我能做什很酷的事情?他們會問:我在這裡的責任是什?他們會對一些問題做出反應,或者因一種深沉的愛召喚他們正的自我。

通過在一個社區、一個組織或一個使命中紮根,他們贏得了信任。他們擁有帶來的持續改變的自由。我們選擇的枷鎖讓我們獲得自由。

必須自己找尋理。這是對意義的私有化。學校或社會沒有義務去授一套一致的道德價觀。每個人都選擇自己的價觀。用自己的方式來回答生活中的終極問題!做自己!

問題是,除非是亞裏斯多德,否則可能做不到。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最終會有一些模糊的道德感受,但沒有道德明確性或目標感。

現實是,價觀是由大、自信的社區和機構創造和傳遞的。人們通過服從社區和機構,並參與其中的對話來塑造自己的價觀。這是一個群體過程。

比起窮人和不那成功的人,富人和成功人士更有價。我們假裝自己沒有說這個,但我們的整個唯才體制都指向了這一點。事實上,唯才體制當中包含著一堆言。

傳達的訊息是,的成就決定的一切。唯才體制的虛假承諾是,可以通過依附知名品牌來贏得尊嚴。唯才體制的情感是有條件的愛——如果表現出色,人們就會愛

唯才體制的社會學認,社會是圍繞著一組內部小圈子組織起來的,內部是有成就的人,外部是其他人。唯才體制的人類學認不是一個需要拯救的靈魂,而是一組需要最大化的技能。

難怪今天做年輕人這難。難怪我們的社會正在分裂。我們接受了超個人主義的言,並將們作不言而的假設,讓們支配我們的生活。

我們大談政治革命的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文化革命。 

((戴維·布魯克斯David Brooks2003年起擔任《紐約時報》專欄作者。))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