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09 10:30:08| 人氣1,0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戒、定、慧上的修持- *幻羽*靜書於早板香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行者們在生活中一切的言行,能顯露出心境裏的道行,透過這言行的表述,不斷地來修正自己在戒、定、慧上的修持,使行者們的道行逐步地趣入更深層的階次!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亂自性定  心地無癡自性慧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如如自性本心光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非,就是沒有貪心,就是沒有惡心,就是沒有嫉妒心,就是沒有障礙心,就是沒有損人心,就是沒有利己心。這心地無非就是心地上沒有惡。自性戒說這個心地無非,也就是諸惡不作。可是那個諸惡不作,說是名戒,卻不是說自性戒。這心地無非,也就是戒,也就是諸惡不作。非,就是不對的事情;心地不要作惡、做出不對的事情,這就是自性的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癡,也就會眾善奉行。但是這個眾善奉行,和前邊神秀大師那個眾善奉行,是不同的。他那個是「名慧」,他沒有把自性提出來,所以他沒有講到心地上。這心就好像一塊地似的,種什,就出什,所以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的心地無癡,心地不要種愚癡的種子,就是自性的智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無亂,也就是自淨其意志。和神秀大師所說的,本來沒有什分別;但是名稱上不同。前邊那兒,他沒有自性,也沒有心地;六祖大師所說的法,都是從心地上、從自性上說起來的,不是從外邊說。六祖大師說的是自性,神秀大師所說的呢?是外邊的法,就著住到相上了。心地無亂,也就是自淨其意志,自淨其心。那不是「自淨其意名定」?一樣的道理,可是稍微有一點不同,就是一個在心外說法,一個是在心內說法。一個是一切法都著住到外相上;六祖大師呢,一切法都不離自性,都是在自性生出來的。 

不增不減自金剛:自性光明遍照,自性有妙湛總持,自性不增不減;自金剛,是說自己的身體,好像金剛不壞身似的。 

身去身來本三昧:的身到旁的地方去,的身又來了,這都是在根本三昧之中。身去身來,也就是行住坐臥;在四威儀之中,行住坐臥,都是在定中。 

五蘊是個幻身。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是虛妄不實的,身體也是虛妄不實的。身體本來是由四大假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風。行者們記得!不要把身體看得太認,又給找好飯吃,又給找好衣服穿,又給找好房子住,男人又給找一個好太太,女人就要找一個好丈夫,這樣來幫助,以這是不錯的,其實身體只是四大假合,地、水、火、風和合而成的。

是地呢?身體堅硬的性,皮、肉、筋、骨,屬於地大。有眼淚、鼻涕、吐沫、痰、大小便利,這有水的、津液的,都屬於水大。身體上有一股溫暖、熱力,這就屬於火大。身體上有這一種搖動和呼吸,這就屬於風大。

到死的時候,堅硬性,就歸於地大;潤性,就歸於水大;熱、溫暖的性,就歸於火大;呼吸的動搖性,就歸於風大。各有所歸,們各都回到自己的老家。可是到什地方去了呢?自己到什地方去了?不知道了!不知道?我們現在學佛法,就是想要知道這個道理,想把這個事情弄楚。所以這五蘊就是個虛幻身,五蘊假合,四大和合,幻化這一個身體。

修的道層次高階了,就能「去來自由」,願意來的時候就來,願意去的時候就去

              大家都提起正念來─!好好參─!

 

                   *幻羽*靜書於早板香

台長: 幻羽
人氣(1,015) | 回應(0)| 推薦 (1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冬禪 |
此分類下一篇:【禪者的風範】
此分類上一篇:-疑情下那個是誰- *幻羽*靜書於晚課香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