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09 13:16:49| 人氣2,5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浙江潮~*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到浙江省錢塘江觀賞蔚然壯觀的江潮,已是當今旅遊的時髦選擇。蘇東坡先後兩次在杭州做官,共在杭州生活了四年零八個月,自然多次觀賞過錢塘江潮囉。

錢塘江自西向東流入杭州灣。每當杭州灣海潮湧來,江潮便自杭州市東北65裏處的海門掀起,在東流的江水面上滾筒似的向西卷來。因杭州灣和錢塘江口都呈喇叭口形,潮水受兩邊江岸的擠壓,在越來越窄的江面上逐漸抬升,潮頭便越來越高。有多高呢?蘇東坡說,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潮頭浪花把整個越山都淹沒了。尤其是峙立于江中的浮山與魚浦諸山相望,犬牙錯入,以亂潮水,洄洑激射,其怒自倍,沙磧轉移,狀如鬼神,往往於淵潭中湧出陵阜十數裏,旦夕之間又複失去……”“自龍山以東……潮頭西陵石磯所射,正戰於岸下……”蘇東坡的這番描寫,表明江中浮山、魚浦諸山、西陵石磯等複雜的地理環境進一步凶化了江潮。他若不曾沿江實地考察,怎麼能弄地理環境對江潮的作用?他若不曾多次仔細地觀察江潮,怎麼能把震天懾地的氣勢、威力描繪得如此出神入化?

錢塘江潮湧起來,確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陣仗。就連天地鬼神都不怕的秦始皇東游至錢塘,欲渡江,但見水波惡,亦畏之,不得不改從西邊一百二十裏的峽中渡過。

錢塘江潮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自然現象。但古人不明其因,便生一些傳奇故事。《越書》說,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勸吳王夫差拒越國求和並停止征伐齊國,夫差不聽,後竟賜劍命他自殺。他死後冤魂不散,便依附錢塘江潮往來,竟有人看見他素車白馬駕於潮頭之上。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否定伍子胥魂附江潮之說,認江潮是受月球引力作用所致。他按海潮的成因來解釋江潮,不如蘇東坡觀察分析得那具體實在。吳越時,江潮威脅都城,人們認是海神作怪,吳越王即令三千弓弩手朝潮頭射箭,與海神戰,潮水才終於退去。蘇東坡的詩句三千弩射潮低即寫此事。歷代還有祭祀海神或向江裏投置詩文以求平安的。解放初期,避江潮之害,有人想在海門修築閘門以攔阻潮水,這種愚事幸好黃了。

熙寧六年(1073)八月十五,身杭州通判的蘇東坡與杭州太守陳襄一同觀賞江潮。因是中秋節,深諳水性且以冒險樂事的江南踏浪兒(可能還有水軍參與)著小紅旗,齊聲唱著浪婆詞,駕舟張帆而弄潮。兩岸觀者則歡呼鼓噪,喊助威。壯觀的江潮和踏浪兒們動人心魄的精彩的弄潮表演激發了詩人的情思,當日蘇東坡便作了《八月十五日看潮五》,並題寫在安濟亭上,另外還作了一首詞《瑞鷓鴣·觀潮》。這表明觀賞江潮滿足了他的精神享受。

不過,蘇東坡不光觀賞江潮,還看到了江潮對人民的危害。他考察得知,衢、睦、處、、宣、歙、饒、信等州以及福建八州的人民往來時,都需在龍山附近乘潮渡江,但往往覆溺江中,老弱叫號,求救于湍沙之間,聲未及終,已潮水卷去能自全者,百無一二,公私財物一年要損失幾千萬;沿江各州人民生活必需的鹽、米、薪,也需借錢塘江運輸,但浮山一帶水勢險惡,船隻很難安全航行。蘇東坡此焦慮不安,多方尋求減少損失的靈丹妙藥。但是,在那個時代科學不發達,生力低下,要戰勝江潮平安渡江和順利運輸,談何容易

蘇東坡謀劃、尋覓了好多年,終於在元祐六年(1091)他將離杭州太守任前,才從前信州知州侯臨那兒訪知,在錢塘江上流名叫石門的地方開鑿一條運河,即可避開浮山之嶮。於是,他邀約轉運司官員葉溫叟、張璹一同前往石門一帶實地考察,考察後一致認
侯臨的設想是正確的。於是,他即請侯臨寫了《開石門河利害事狀》,命令觀察推官董華做了開石門河所需的人工、材料、錢米預算,又繪地圖一幅。然後,他撰寫了《乞相度開石門河狀》,連同預算、地圖及侯臨書狀一上奏朝廷,請求宋哲宗和聽政的太皇太后撥錢十五萬貫、允許差用軍人三千,用來開鑿石門河,還建議朝廷專差候臨監督開河工程,計畫兩年完成。他辦完這些事情的當月,即熙寧六年三月中旬,就起程離杭了。

 

錢塘江是中國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於安徽省黃山,流經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是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公里,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公尺,河口潮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72萬千瓦特。錢塘江潮被譽「天下第一潮」。

錢塘江其正源(北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徽州地區休寧縣芝埭尖,進入浙江後經過淳安縣,在建德市梅城會合錢塘江的南源蘭江。南源蘭江各段分別稱馬金溪、常山港、衢江、蘭江。兩江匯合後稱富春江,又流經桐廬縣、富陽區至杭州市區,杭州以下始稱錢塘江,此後蕭山區、海寧市、上虞區等的界河,在海鹽縣與慈谿市之間注入杭州灣。曹娥江被認是錢塘江最後一個大支流。

錢塘江的主要支流有蘭江-衢江、分水江、浦陽江及曹娥江等。

新安江水庫以上上游。新安江水庫至富春江水庫中游。富春江水庫以下下游:

上源馮村河流經皖南山地,到休寧縣鶴城,與源出懷玉山五股尖的梅溪源會合後,稱大源溪。大源溪沿途匯納的諸支流源短流急。從休寧縣流口合小源河至屯溪市間稱率水。到屯溪納支流橫江後稱漸江,在歙縣浦口,練江自北注入。浦口至浙江建德縣梅城間稱新安江。在歙縣街口以下屬山溪性河流。

新安江流至梅城,接納支流蘭江、桐江,三江會合成「丁」字形。蘭江錢塘江最大支流的一段,上游馬金溪源出安徽休寧縣南部芝埭尖北坡。至衢州雙港口納江山港間稱常山港。常山港多流經山區。衢州市至蘭溪稱衢江,蘭溪至梅城間稱蘭江。衢江流經金衢盆地,河道寬廣,水深流緩,出金衢盆地,河床漸見深邃。桐江梅城至桐廬的一段支流,梅城以下約7公里的烏石灘起,進入七里瀧峽谷,峽谷全長約22公里。富春江水庫建成後,七里瀧江面展寬,原淺灘沒入水中;蘭江、桐江部分河道形成水庫。出七里瀧後,江面開闊。

受潮水影響,屬錢塘江河口區。由桐廬到蕭山縣聞堰稱富春江,河床開闊穩定,水流緩慢,堆積顯著,河漫灘發育,基本不受海域來沙影響。聞堰至杭州閘口段,河床寬淺而河道迂迴曲折,形如「之」字,又稱之江。閘口以下始稱錢塘江,後泛指全河,涌潮洶湧。澉浦以下杭州灣。

錢塘江潮

首先,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錢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劇變窄抬高,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縮小,大量潮水擁擠入狹淺的河道,潮頭受到阻礙,後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發生破碎,出現壯觀場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湧潮的河口卻是少數,學者認,湧潮的生與河水流速度跟潮波速度的比有關,如果兩者的速度相近,勢均力敵,有利於湧潮的生,如果兩者的速度相差很遠,不能形成湧潮。

還有,杭州灣在東海的西岸,東海的潮差,西岸比東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東北進入東海後,在南下的過程中,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西岸潮差大於東岸。

一般而言,錢塘江潮在農曆每月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出現,而農曆八月十八的潮水最壯觀。宋人范仲淹曾詩云:「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海寧鹽官因有壯觀的「一線潮」而成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最佳地點。而每年都有人因觀潮而被潮水捲走丟掉性命。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蘇東坡詠贊錢塘江潮的千古名句。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前後,錢塘江口的海塘上,遊客群集,爭睹奇景。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海寧縣鹽官東南的一段海塘第一佳點,這裡的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特色。第二個觀潮佳點是鹽官8公里的八堡,可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第三個觀潮佳點是鹽官西12公里的老鹽倉,可欣賞到"返頭潮"。余亞飛詩云:「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裡,蘊藏能量可驚天」,潮頭初臨時,天邊閃現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以隆隆的聲響。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漸,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峰奔來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勢如萬馬奔騰。


地球北緯30°附近,許多令人驚歎的奇觀
景和文明之謎不約而同地彙聚于此,古埃及金字塔、遠古瑪雅文明遺址、百慕大三角、三星堆遺址……其中不得不說的,還有位於浙江省的錢塘江大潮。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天下奇觀,每當大潮來臨,巨浪洶湧澎湃,潮聲震天動地,如千軍萬馬。相傳在春秋戰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因遭人誹謗,被吳王賜劍而死,並被鞭屍三百,入錢塘江中。伍子胥怨魂不散,頓時化作洶湧怒濤,找吳王報仇,從此便有波濤滾滾的錢塘江大潮。傳說歸傳說,錢江湧潮究竟是樣形成的呢?

根據現代科學家們的究,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現象均是海洋水體受到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及地球自轉生的離心力而形成的一種週期性運動。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太陽、月球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日月引力合在一起,引發潮汐現象發生。而中秋節前後,是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時候,因此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世界上有湧潮的河流很多,但錢塘江大潮的度和潮景的千變萬化卻是獨佔鰲頭,無與倫比的。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這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有關。錢塘江入海處口大而江身小,潮水易進難退。每當潮起時,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湧入。由於江面迅速縮小,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以層層相疊之勢浩浩蕩蕩向上游挺進。加上浙江沿海一帶夏秋季節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這也助長了潮水的聲勢,世聞名的錢塘江大潮便由此形成。

錢塘江天天可觀潮,月月有大潮,尤以每月農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大,但最壯觀的還是農曆八月十八前後。特別提醒:觀潮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求刺激跨過安全界限!




潮汐   

由月亮和太陽的引力驅動,以及地─月─日系統轉動和地球自轉的影響,海水呈現週期性的上下波動,這種波動稱作潮汐。潮汐對航海等海上活動以及近岸生態有著直接影響。

一天內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潮週期約12小時25分,稱作半日潮。一天內出現兩次不相等的高潮和兩次不相等的低潮,有時出現一個高潮一個低潮,稱作混合潮。一天內只出現一次高潮一次低潮,稱作日潮。

在一些水深逐漸變淺、海岸陡峭的喇叭形河口灣,漲潮時水宛如一堵水牆咆哮前進,這種現象稱作湧潮。中國錢塘江湧潮,水高勢急,潮端豎立,浪花四濺,濤聲如雷,聞名中外之奇觀。

我國潮汐觀測常用基準面有:習慣基準面、潮高基準面和當地驗潮記錄零點(即多年平均海平面)。 "目前我國的統一高程基準面是利用島驗潮站 年七年觀測的潮位資料,計算求出隨平均海平面。該海平面位於島大港驗潮零點上239米,命名"黃海平均海平面",作我國大陸高程起算面。其他各地的習慣基準面和潮高基準面多與黃海平均海平面有固定的常差,可相互換算。1949年以前我國許多地方了各自的需要,在這些重要港口進行了潮汐觀測,並建立了各種基準面。這些基準面有些還一直沿用至今,這樣的基準面我們稱它為習慣基準面。

主要的習慣基準面有:大連地區用大連基面;夭津塘沽地區用大沽零點。山東和江蘇地區用廢黃河零點;上海和浙江地區用吳
基面;福建地區用羅星塔基面;廣東地區用珠江基面。而海南島的林基面還沒有與大陸零點聯測。國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報究所、海軍航海保證部和交通部上海航道局等單位出版刊印的潮汐表中的潮高起算面均稱"潮高基準面"。該基準面與海圖深度基準面(海圖中的水深起算面)一致。但與該站實際觀測潮位的起魚面一般是不一致的,需要加上或減去一個常數。 了便於風暴潮的預報,己使天文潮預報潮高基準面與實測觀測潮位的起算面相一致。不需要訂正。

錢塘江大潮 每逢農曆818日,來浙江海寧一帶觀潮的人,成群結隊,絡繹不。這時的岸邊,人山人海,萬頭動,人們焦急地等待那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不一會兒,忽見人群騷動,只見遠處出現一條白線,由遠而近;刹那間,壁立的潮頭,像一堵高大的水牆,呼嘯席捲而來,發出雷鳴般的吼聲,震耳欲聾。這是: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摧。這就是天下聞名的錢塘江大潮。洶湧壯觀的錢塘潮,歷來被譽天下奇觀。人們通常稱這種潮湧潮,也有的叫怒潮。湧潮現象,在世界許多河口處也有所見。如巴西的亞馬遜河、法國的塞納爾河等。我國的錢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錢江潮成因 錢塘江海潮的形成與湧潮的壯觀景象與杭州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有關。

古時的錢塘江從富陽鸛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漲落,天長日久,北面的長江從上游挾帶泥沙逐漸在杭州灣北岸形成太湖沖積平原,與相對穩定的南岸形成獨特的河口形狀。現在,杭州灣口從北岸的南匯咀至南岸的
海相距有100公里,而往上游132公里至鹽官,江面竟縮小到2.5公里寬,在平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喇叭形,喇叭形的河口結構使得在每日的潮汐中有更多的海潮匯入杭州灣,推動灣口附近沉積的泥沙向灣內移動,慢慢地便在河口段形成沙,進入灣口的潮波遇到一個個沙的阻礙,前鋒變陡,湧出水面,不斷湧來的後浪又推動著受阻的前浪滾滾向前。與此相同,由於受喇叭口形狀的約束,河口越往裏縮,潮水與江面的落差就越大,湧潮就此形成。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長驅直入的潮水至達海寧鹽官附近時,潮頭最高可達3米以上,以每秒5-7的速度浩浩蕩蕩向上游挺進,勢如破竹,蔚壯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kRNkpd5E7c

走近科學 解惑錢塘江大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yTuZ_j9qM

神秘北緯30度線上 錢塘江「鬼王潮」來襲之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3vvZqgrFws

中國錢塘江浪潮 高1.15公尺超吸睛 2017108

台長: 幻羽
人氣(2,573)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塵弦禪音 |
此分類下一篇:※爐火純青─醫神~孫思邈─實乃得道的修煉人※
此分類上一篇:─廬山煙雨浙江潮─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