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04 11:01:27| 人氣2,3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共十九大前夕~微觀當今中國政治的層層面紗】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揭開大下中國政治的層層面紗─鄧峰評論2015-07-23 03:53:46

觀察最近三年以來中國政治走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甚至可以視之一把鑰匙。從反腐、形象宣傳到九月的閱兵,再到世界舞台上的更加積極有的外交,運用可謂爐火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人乃至海外觀察者的政治認知。欲想看外界眼中迷霧重重、有著無數層面紗、居于紅牆之內的中國政治,理解未來中國政治之走向,必先對在中國几千年史上有著廣泛應用的有一個晰的認識。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孫子兵法》便記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于折者,節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機。可見,古人在行軍打仗乃至決勝于千里之外的時候,便已經的重要性,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正是因的恰運用,才會有以少勝多乃至百戰百勝,成就一代功名的大量案例,而在民間廣流傳的《三十六計》中的不少內容就是的具體運用。

然而,不單單運用于軍事上,更被擅于謀略的古人運用到了更廣闊的平台——政治。孫武之后,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到將置于法、禮之上,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缶賢者作從事政治活動的前提,再之后經過韓非的完善,法術勢一體,為历代政治家所借鑒和參考。然,不單單是兵家、法家的思想,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已經內化中國政治的重要因子。

集古代政治謀略之大成的毛澤東,經常造或者順——暫且不論的好壞,無論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適時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线,還是在建國后動大躍進、文革,有造的過程,更有基于時的政治社會氛圍順促成的結果。同樣精通謀略的鄧小平,對于的運用不亞于毛澤東。面對文革結束后整個國家思變之,鄧小平不僅恰好處地回應黨內外的訴求,而且頻頻造,在政協和知識分子群體里面造,在視察東北期間造,最終改革火把燃遍全中國,改革開放的史潮流變得不可阻

從古至今的例子可以看出,是一社會和時代的大趨向、大潮流,又是一手段和謀略。

社會和時代大趨向,如果整個社會朝向好的趨勢,運用恰,可事半功倍地推動社會進步;若運用不,則錯過大好機會,但因所在,不至于向壞的方向全面逆轉。反之,如果生的社會環境非常糟糕,整個國家到處彌漫極端思維和偏見,若再被人利用和造,其后果不可想象,德國法西斯之類的慘痛訓不可不察。

手段和謀略,植根于權力的邏輯與微妙的人性之中。根据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的理論,權威有三形式:傳統型(已經確立的習俗和習慣,常見案例有世襲君主)、個人魅力型(常見案例有革命領袖)、法理型(主要指現代官僚制)。現實往往比理論更雜,對于中國這類同時夾雜慣例、個人魅力和法理的國家來說,對于權威的分析還必建立在對人性的洞察之上。人類作理性人,有一追隨他們眼中的者的本能,因這是最算最經濟的生存方式。者正是靠普通人的追隨,才能成掌握權力的領導者。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權勢的得必要造,因正如流行于世界范圍內的美劇《權力的游戲》中所言:“Power resides where men believe it resides.”(權力存在于人們相信存在的地方)唯有造,才能讓人相信權勢掌握在自己手上,從而吸引更多追隨者和聚集更多力量。

基于以上對的分析,之前給人感覺迷霧重重的中國政治走向將會逐漸變得晰。習近平是在鄧小平之后中國再無勢領導人的背景下上任,他面對的是得利益集膨脹和分化后政令不出中南海非組織政治活動若隱若現和獨立王國日漸成風的政治現實。在這樣的現實下,他何以證明自己才是中國正意義上的最高領導人?他樣才能正做出一番事情來?

毫無疑問,適用于中國政治現實的造是他的最佳選擇。因此,三年時間以來,無論是打破常規的媒體報道方式和形象宣傳(比如,慶丰包子鋪吃早餐的轟動、習大大的稱呼、習近平和彭麗媛的歌曲、以他形象的年),還是超過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見報頻率和相書籍的出版,乃至內政外交的重大動(比如,周永康案、徐才厚案、令計案、調政治規矩),都在給外界烈傳遞信號——他正在成毛鄧之后中國最有權勢的人。暫且不論海內外的一些質疑和擔憂,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確實已經通過造外界眼中中國最有權勢的人。之所至,必然帶來實權力的擴充,二者是相互促進的過程——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他掌握毛鄧之后的最高權力,他自然會引來更多的追隨者和掌握更多的資源,從而能推出更多大動作,從而再次造。換言之,三年以來的中國政治呈現造勢——大動作——再造勢——再大動作的路徑。至于這個路徑是否存在阻力,實情況到底樣,外界不便確定,但中國肯定不會一直造,這不僅是因會有一個終結點,更是因是一手段,最終走向才是鍵。

欲想讀今日中國造后的走向,必楚今日中國的大。毛澤東之所以能夠发動文革,鄧小平之所以可以動改革開放,都與時特定的社會大密不可分。經過作反文革的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持續演進,中國社會管依舊帶有文革的某些印記,極左思潮時不時沉渣泛起,但整個社會環境和基礎早已遠遠不同于文革,因此任何理性的人都不會認中國有再次動文革的較大可能,任何理性的政治家自然不會逆大,因這不僅意味著與社會與時代敵,而且成本實在太大,成功的率極低。所以,管最近三年在意識形態有明顯收緊,但作文革時代特征的政治運動卻沒有出現,整個社會的基本盤還是照舊運轉。然如此,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深刻改變整個國家的基本盤的基礎上,新的矛盾日益突出且嚴重制約經濟社會進一步展,今天中國的大應該是一場朝向更好方向展的二次改革——全面審視過去三十多年中國轉型過程中生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以更適應于社會和時代需求的藍圖來推動整個國家的變革。

然,今天中國的大未到如破竹的地步,也未浩浩蕩蕩,但至少不可逆轉,況且還可以被引導被壯大,只要天時地利人和,中國的未來還是比較樂觀。不過,坊間的某些擔憂和質疑仍然注,畢竟理論與現實之間可能會存在落差。然而,即便如此,與其停留于質疑和擔憂,還不如在時代大力,壯大其力量,直到堅不可摧,才有可能正避免中國史上治亂循環周期律上演,也才有可能在某一天順一個人人期待的國家。



─揭開中國官場面紗的《我不是潘金蓮》─2017-02-05  

                     來源:非菩提者  作者:陳培永

囿于特有的政治文化環境,中國電影極少能呈現中國官場的實生態,極少能展示中國各層級官員的大螢幕形象。

近幾年,馮小剛導演、主演的電影不斷試探性地觸中國官場政治,從《私人訂制》范偉扮演的假領導,到《老炮兒》中一直未曾出面的南方某省省長,再到《我不是潘金蓮》中法院院長、縣長、市長、省長以及北京的首長等眾多官員集體亮相,從含沙射影、若隱若現到完全展現,不得不說一直未被觸的中國官場政治(現實版的而不是歌頌版的)現在總算在電影中出場了,在報紙和電視上不斷被報導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各式會議被演出來了,中國各層級官員的螢幕形象初步展示了出來。

但電影所呈現出來的官員形象基本上都是割裂的,總體上呈現出三個方面的對立:

第一,廟堂之人與山野之人。官員割裂的根源在於身居廟堂之上,幹著廟堂之事,卻又來自于山野,或者本性還是在山野,或者還是要處理山野之人的山野之事。高高在上的廟堂之人怎麼處理好山野之人的山野之事,又怎麼擺脫自己的山野本性呢?

第二,傲慢之人與卑微之人。傲慢是身在層級制中的官員的必然特質,如同卑微一樣。上級與下級必然是傲慢與卑微的關係,上級是傲慢者,只是相對於下級而言,相對於自己的上級則又是卑微的。關鍵是一個上級沒有上級呢?一個下級沒有下級呢?

第三,肱骨之人與無奈之人。每一個官員都是重要人物,在縣裏、市里以及省裏都是足輕重之人,都是能會講大道理能去指導幹大事的人,說的話都是有人拿筆記本去記的人,但每一個官員在這種層級制中又都是無奈的人,他的指示得不到落實,他本身也無法解決自己所要求的事情。

不僅僅李雪蓮是無奈的,每一個官員也是無奈的。沒有人是正的主宰者、操控者,沒有人能解決這種看似荒謬的假離婚的事情。這種狀況不僅是科層制的問題,還反映了今天中國社會的現實,在政治文明發展的進程中,官員和普通大眾還沒能適應新的政治文明,所以只能在漸漸萌生的法治意識中似的無奈著。

《我不是潘金蓮》雖然展示的官員形象還不多不細緻,但這些足以保證稍有接觸官場的人一定會會心一笑,足以讓那些沒有接觸的人滿足了獵奇心理。

畢竟電影還是試探性的、破冰性、諷刺性的,其所使用的未占滿螢幕的小圓形和小方形的形式,似乎暗含著還有一些東西不能完全展示的寓意。這種欲說還羞、欲遮還現的矛盾糾結還是能窺探一二的。

重要的是,電影呈現出來的官員形象總給人一種很假的感覺,在把官員的神秘性去掉的同時貼上了同質性的能說不能做、能做做不好的標籤,官員實的面容和境況還需要更實的、更滿的呈現。

中國政治文明已經發展到了這個時代,政治的祛魅化必須程,官場的神秘化必須被打破,官員的妖魔化必須被祛除。官員也是人,也需要有血有肉、有理性有情,有正義有自私,需要更常態化地展示。



─從新疆到利亞:揭開中國聖戰者面紗─2017-04-22 美聯社

組織隱秘、與外界隔、戰斗力——利亞參加戰斗的突厥斯坦伊斯蘭黨成員大多是從中國出逃的維吾爾人,他們主要在北部活躍。對于北京來說,這個群體是隨時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定時炸彈。

盡管他們中很多人不會說阿拉伯語,他們在利亞所扮演的角色也很少外界所知,但是突厥斯坦伊斯蘭黨(Turkistan Islamic Party)中來自中國的武裝分子在利亞的確是組織有序且具備實戰經驗,他們的戰斗力在北部針對阿薩德軍隊的地面攻勢中受到了利用。

自從
利亞內戰20113月爆發以來,已經陸續有數以千計的中國聖戰分子進入該國。他們中一部分加入了基地組織在利亞的分支組織--被稱作"努斯拉陣線"的武裝。另外一些被"伊斯蘭國"招募,還有少數人參加了"自由沙姆人伊斯蘭運動"Ahrar al-Sham)這樣的極端保守伊斯蘭組織。

但這些來自中國的聖戰者大多數還是追隨"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其主要成員是來自中國新疆地區的維吾爾人。這一群體在
利亞日益壯大使得利亞和中國情報機構加了合作,因北京擔心這些聖戰分子有朝一日會回到中國,制造麻煩。

"
突厥斯坦伊斯蘭黨"的另一個名稱是"東伊運",該組織認
中國的新疆地區是"東突厥斯坦"。和在利亞活躍的其聖戰組織一樣,該組織的目標也是推翻阿薩德的世俗化政權,在利亞建立嚴格的伊斯蘭法統治。

中國政府指責"疆獨"勢力是在中國國內和海外針對中國人目標的暴力襲擊的罪魁禍首。北京指出,這些"疆獨分子"中一部分逃到國外,參加了聖戰組織。盡管批評人士認
,維吾爾人在新疆受到歧視,經濟上被邊緣化,他們只是希望逃離占主導地位的漢族對他們的壓制。

"
獅子一樣勇猛"

阿卜·沙米(Abu Dardaa al-Shami)是一個名
"阿克薩戰士"Jund al-Aqsa)極端組織的成員,他表示"突厥斯坦伊斯蘭黨"是最"意志專一視死如歸"的武裝。"他們在地面攻勢中簡直像獅子一樣勇猛",曾經數次和該黨武裝人員協同作戰的沙米回憶道。

中國一直與
利亞政府保持著以人道主義議題重點的正常軍事交流,但是據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從去年開始兩國官員開始每月定期行高級別會談,就利亞的軍事動態進行情報方面的交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
究院安全與軍控究所所長、恐怖主義究學者李偉表示:"這些人不僅參與國際恐怖主義在利亞的戰斗,而且還有可能回到中國,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設在倫敦的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主任阿卜杜拉曼(Rami Abdurrahman)認,目前大約有5千名來自中國的武裝分子在利亞參加戰斗,其中大多數都是跟隨"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北部活動。如果加上他們的家人的話,那這個群體的總人數可能在2萬左右。不過李偉認這一數字過分高估了,他推測中國籍武裝分子人數應該在300人左右,跟隨他們的家屬大約有700人。

李偉指出:"隨著土耳其和
利亞之間的邊境檢越來越嚴格,這些人想要渡進入利亞變得越來越難了。"

神秘而疏離的武裝組織

利亞反對派活動人士和親政府的媒體都曾報道稱,已經有數十名"突厥斯坦伊斯蘭黨"的武裝分子實施了針對政府軍及其盟友的自殺式襲擊,在過去兩年里,他們主要在該國北部進行戰斗。

上個月
利亞總統阿薩德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表示:"這些人比其人更了解們的國家,所以他們也能們的國家帶來更大的危害。"

與其
的反叛武裝不同的是,突厥斯坦伊斯蘭黨是一個非常隱秘的組織。據利亞北部活動人士稱,該組織成員基本不與其群體來往。他們主要活躍在西北部省伊德利卜一帶,包括該省的戰略重吉斯爾舒古爾,還有西部省拉塔基亞的庫爾德山區。

曾經在伊德利卜地區行醫的醫生拉馬丹(Abdul-Hakim Ramadan)表示,他的工作團隊成員曾經試圖進入那里的一座小
童注射疫苗,但是那里的突厥斯坦伊斯蘭黨武裝人員阻止了他們,說只有中國人才能進去。這名醫生說,和其進入利亞參加戰斗的武裝分子不同,這些中國來的聖戰分子沒有融入當地社會,其中語言是主要障礙。



─揭開大宋王朝如何被蒙古鐵騎征服的─2017-08-01歷史趣聞網

 “鬱鬱乎文哉的宋帝國是一個典型的重文輕武時代,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始終處於被動防守狀態。兵雖多而戰力弱,國雖富而兵不。在軍馬資源薄弱的困境中,宋朝只能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提高軍事技術水準。早在北宋初年,政府歲入就達到1600余萬緡。

太宗皇帝以極盛,兩倍唐室矣。北宋的經濟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盛唐,至王安石變法時期,歲入達6000余萬緡。南宋雖然偏安江南一隅,繁榮的國際貿易卻使歲入達到北宋的兩倍。兩宋時期的中國其經濟實力和科技水準對稱冠當時世界。這一切都與當時政治的開明密不可分。

與元明三代不同,宋朝官府不僅不禁止民間究軍事技術,相反還予以鼓勵和勵,於是吏民獻器械法式者甚眾。石歸宋獻弩箭,增月俸;木工高宣發明八車船,受賞賜;唐福獻火器,賜緡錢;馮繼升進火藥法,賜衣物束帛。了對抗蒙古這個當時世界最大的軍事政權,南宋不僅繼承和改進了古老的弩炮,並將火藥引入城池守衛戰中,使中國率先來到熱兵器時代。吊詭的是,這場熱兵器時代初期的軍事革命,最後竟然被冷兵器時代的蒙古劃上了句號。



─中國反腐高官涉嫌嚴重違紀2017-8-27 美國之音

在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之即,中國反腐最重要的部門中紀委內部又一名高官落馬。

中紀委星期天在官方網站上宣布說,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組長、財政部黨組成員莫建成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

莫建成除了負責駐財政部的中紀委紀律檢察小組外,還分管中紀委財政部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財政部領導層中排名第三。

中國高層最近不斷硬表示,要不惜代價打擊金融領域興風作浪的大內鬼,將金融亂像斬草還須除根。官方的資料顯示,1956年出生的莫建成從201512月開始擔任中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組長,是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的候補委員。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反腐打虎以來,中共所倚重的最重要的機構中紀委不斷曝出內鬼,如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袁衛華,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魏健等。中國官方媒體稱,整個紀檢監察系統總共處分7千多人。



─英媒:共
黨正在「重新定義」中華文化─2017-08-18 BBC中文網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文章說,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文化復興,但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導的。

818(周五)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發表一篇關於中國文化政策的文章,題“共黨正在重新定義身中國人的意義,同時掩蓋自己破壞中華文化的歷史

文章說,在中共歷史上的大多數時間裏,共黨都希望摧中國文化,而不是讚頌中國文化。

在文化大革命中,共黨積極“破四舊”——即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許多寺廟、大宅和墓碑等都被破壞。

但是,共主義意識形態早已失去吸引力。近幾十年來中國社會急速變化,中國人普遍憂慮道德下滑,渴望傳統價的復興。

中國政府利用了這種情,開始打著恢復傳統的旗號來宣傳政府支持的價觀。

現在,中國各地都出現了授傳統文化的暑期學校,孩子們學習《弟子規》、書法和中國樂器等。

“忠實繼承者

文章說,自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當局化了促進“文化自信措。

黨違背了自己一貫反傳統的作風,把自己說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其中調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生活各方面

《經濟學人》認,中共試圖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宣揚一種經政府過濾並認可的“中華文化,其目的是要化共黨的統治能力。

文章說,習近平扮演一個傳統文化捍衛者的角色,是了利用社會中的保守力量。中國出現現在這樣的“精神,共黨難辭其咎,因此習也在通過宣揚傳統來轉移人們的視線。

另外,傳統價對共黨還有其他用處。了宣揚愛國主義,中國多年來一直煽動反日情,但反日遊行經常演變成騷亂。但是,用宣揚文化傳統來培養愛國主義,對政府來說要安全得多。

文章指出,共黨從傳統文化中挑出對其自身有利的成分,尤其是等級制度以及對命令和秩序的遵守。

而共黨認對自己不利的成分,比如宗,就不會被宣揚。共黨從自身的歷史中汲取這樣一個訓:任何社會運動,不管是革命、宗還是民主運動,都有可能會難以控制。

中國壞賬遠超官方數字

《金融時報》周五發表報道說,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分析家認,中國的壞賬比官方數字高出6.8萬億美元。

朱夏蓮(Charlene Chu)曾在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任職,是最早指出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家之一。

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金融系統中的壞賬高達51萬億元(7.6萬億美元),是官方界定不良貸款或關注類貸款金額的五倍以上。

也就是說,中國的壞賬率高達34%,遠遠高於5.3%的官方數字。



─雄偉北京政治中心揭開面紗 2017-09-07 21:32.

解決核心城區日益嚴重的交通擁擠,北京市加快位于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建設。在該區的北京市政府新辦公大樓,近日開始褪去包圍在外層的防護網,首次對外顯露容,進入裝修裝飾階段。据悉,今年底,首批北京市市級機、及部分市屬部門將按時搬遷至新大樓辦公。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于201512月底行奠基儀式,2017年初,各主要建筑陸續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目前已經完成內部主要設備的安裝工作。按照計2017年年底,北京市市級機和部分市屬委辦局將首批動搬遷。中央十三五規把京津冀協同展納入國家三大展戰略一。把通州副中心建設納入國家展戰略,意味著通州副中心建設,對京津冀協同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共高度重視。政治局會議公告提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模式的需要。換句話說,北京市副中心建設已經不單是北京市自己的事情,而是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析指出,行政副中心主要是把行政功能搬過來,城市副中心則是把几乎所有的城市功能都搬過來。中央政治局的提法顯示,不僅是行政中心搬過來然后建點配套,而是非首都功能全面搬遷,讓通州成北京的第二個中心,且成京津冀協同展的中心節點。隨著時機成熟,北京城市副中心或許將會升格新北京城市中心。



─十九大習近平一個人的武林─2017-09-16

李華球/國家政策究基金會國安組特約究員

1018將揭開中共十九大的序幕,論者分析,這場大會可說是習近平「一個人的武林」,其將顯示些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路,得關注。

1018將揭開中共十九大的序幕,這一場大會可以說是習近平「一個人的武林」。而這個「武林」將會顯示些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路,確實得期待關注。

一、十九大是習近平在201211月十八大召開後,擔任總書記五年來的治國理政總體呈現,所以是一個屬於習近平的時代(稱:「全習近平時代」)。而這個全習近平時代,正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受到兩極評價的時代。因此,習近平的政治報告,將會是一篇關乎中國未來發展全貌的報告,海內外各界正在引頸期盼一睹芳澤,浸潤其間,了悟其境。

二、綜觀十八大的政治報告(近三萬字),是胡錦濤時代的政治報告,也是胡錦濤告別中國政壇的一篇報告。全篇可謂,四平八穩、言之有物、得期待、精彩不足、高潮少見。而屬於習近平的十九大,料將節奏有度、事事有據、遠近分明、得期待。這就是胡習性格不同、風格各異、路線有別的地方。

三、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要達到中國「小康社會」目標,眼看三年後就要交出這張成績單,但究實而論,以中國經濟、社會的目前狀態來看,要達到這個目標,恐怕不容易。由此預判,如果三年後中國要達到「小康社會」的目標,則十九大的政治報告必須有具體務實與可以期待的論據出現,否則將難以服眾。因此,這部分應該會是這篇報告的重中之重,得關注!

四、十九大面對的國際環境與挑戰,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艱鉅、最複雜、最困難的情勢與挑戰。但也是中國,最能表現與最能揮灑的時空環境,可謂成也此時,敗也此刻。相信習近平也了然於胸,點滴在心,面對史無前例的複雜國際環境,預料,習近平的政治報告應會有畫龍點睛或具體有力的論述。得一提的是,十八大政治報告並無國際情勢與國際安全的專項報告,是將其納在第九項的「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之內。此,美中問題千頭萬,國際情勢變化多端,北韓頻射導彈以及邊界問題交纏之際,若推出專項列出國際形勢與具體做法,一則安定軍民之心,二則正告國際社會莫要蠕動。

五、習近平十九大的政治報告,應該會務實具體地臚列中國兩個一百年要達成的目標與夢想。除前述第一個百年「小康社會」目標之外,應會就第二個百年(2049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目標,提出務實路線與方向,使百姓了解並深信得以實現,安定民心,鞏固政權。

六、十八大政治報告對台方面,歷經五年之後,已時移易轉,難望項背。預料,十九大政治報告對台部,很可能會出現「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兩岸一家親」;「一代一線(年一代,基層一線)」;「兩岸統一時間序列」;「反對台獨、遏制台獨」;「台版『一國兩制』模式」等軟硬兼施的對台政策路線。

一個多月之後,就可以知道這一場「武林」,將是習近平第二任期的宏觀治國與有效理政藍圖華麗現身之姿。正當國際各界高度關注之時,政府準備好了?有能力應變應處?全民都在看,日後即可見章!

日前有消息傳言,今年會議一反常態,未聚焦在選擇習近平的繼任者,習有意延長10年任期。此前,習近平曾多次打破中共不成文先例,一反中共"刑不上常委"的做法。

據說中共黨內高層不公開的北戴河會議正在進行中。據法媒《法新社》報導,中共高層正聚集在北戴河召開閉門會議,但一反過往慣例,不討論接班問題。

報導稱,在現任的中共政治局7常委中,有5人將在明年秋召開的中共十九大會上更換,而習近平有可能將在2022年後換屆。不過正在召開的北戴河秘密會議一反常態,未聚焦在選擇習近平的繼任者,習有意延長10年任期。

對此不少學者及分析家推斷,習近平可能會在任期屆滿後尋求留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分析員、華盛頓戰略及國際究中心專家詹森說:不少分析都認,習近平將尋求留任中共總書記。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專家林和立認,習近平尋求留任的幾率高達60%70%

習近平曾多次打破中共不成文先例。在今年北戴河會召開前,外界傳言,今年北戴河會將有三方面內容:一是取消中共政治局常委;二是取消七上八下潛規則;三是取消隔代接班人制度。

會議期間,多家海外媒體分別援引北京政界消息人士透露,今年的北戴河會議主要討論中共十九大高層人事、六中全會需要審議的中共《黨內監督條例》以及經濟政策三大議題。

上海學者楊魯軍曾對港媒表示,中國正走在十字路口,明年將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將面臨三大問題, 習近平會否打破潛規則另起爐,這將具有風向標意義。

1990年以來,中共憲法限定國家主席的任期數,但對中共總書記的任期沒有明文規定。但儘管這樣,這將打破鄧小平所立下的任期不超10年的非正式規定。

專家推斷,若習近平任期得以延長,將他實現改革的承諾,及加對南海的外交政策注入心針。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授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習近平留任雄心楚可見。"當前也沒有明顯的接班人"

史宗瀚說,習近平自上位後,已多次打破中共不成文的先例,包括他發起的反貪腐運動,一反中共"刑不上常委"的做法。已把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拉下馬,上周還化對中共共團的控制。

有分析家認,習近平可能借鑒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通過輪流出任總統與總理已掌權15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BeEQP866c

一場假整頓、整肅大戲 中共十九大習近平江澤民20年恩仇大對決!
2017-07-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csVQrwmZo

習近平發!? 王健林.馬雲.等台港陸富豪剉哩等? 陸政經大雪崩
2017-07-31 (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0EF4gobq4

九門提督和禁軍!習近平死守北京防宮廷政變,十九大前軍隊變動頻繁2017-09-28


燕銘時評中南海內幕與中國變局  發佈日期:2017104

傳胡錦濤18大前深夜接獲密報 緊急下令對習近平超常保衛

中共十八大前,習近平曾離奇「隱身」十幾天,引起各種猜測。港媒日前傳出新說法,稱當年胡錦濤獲悉有人企圖暗殺習近平,因此緊急下令對習採取超常保衛,令其閉門不出,還成立專案組調

20129月中上旬,當時正十八大高層人事最後拍板期間。時任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媒體、內參和國內外社交活動上消失了14天,引起各種傳聞,包括習近平遇刺、重病、接班受阻等等。

港媒《爭鳴動向》合刊10月號報導,習近平「隱身」的實原因,是時任總書記的胡錦濤接獲密報,黨內即將發生特大政治事件,因此斷然對習採取超常保衛措施。

報導稱,習近平隱身前夕的某日深夜零時二十分,胡錦濤辦公室主任突然接到中南海警衛團第一大隊副隊長諸某「告急電話」,要求馬上向首長報告。胡辦主任立即安排在機要室聽取了彙報,感到事態嚴重,隨即叫醒已經入睡的胡錦濤。 胡錦濤聽取報告後,也認事態緊急,立即做出五點指示:

(一)用特級電話通知習近平,除非接到胡本人電話,否則不要外出,不要接待任何來訪;

(二)即刻召開中央政治局核心會議,討論事件發展;

(三)調派北京衛戍區保衛處特警中隊到習近平住所,保衛安全;

(四)晨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在京的黨、軍高層出席;

(五)會後向離退休的元老通報情況。 報導稱,凌晨的政治局核心會議上決定,將習近平和李克及其家屬接到中南海,並取消習近平近期的內外活動。

報導說,在晨的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胡錦濤還通報了黨內有「野心家、陰謀家」多管齊下,策劃暗殺習近平以及阻止習近平接班等政治事件,稱內鬼就在黨內、軍內。

這些政治事件包括:有人唆使中央委員、原福建省、浙江省黨政幹部聯署上書,反對習近平接班;郭伯雄和徐才厚串聯28名將軍「挽留」胡錦濤十八大續任軍委主席;同時,還有來路不明的資金被打入習近平的每月工資賬戶等。

報導說,中南海高層隨後成立了「729」專案組調此案。有關案情工作直接向胡錦濤和溫家寶等高層彙報,十八大換屆後向王岐山彙報。該專案組至今未撤,相關調仍在進一步進行中,最後的謎底未解開。

此前,有關習近平十八大前神秘隱身,曾傳出各種猜測和「內部消息」等。 有消息指,習近平遭遇未遂暗殺,重傷住院。 有報導稱,習近平閉門不出、拒絶參加各種內外活動,以此逼迫高層同意將政法委書記出政治局常委,以及用慄戰書替換令計劃任中辦主任等。

據《大紀元》報導,習近平還在當年8月底的政治局會議上正式向中共中央請辭「接班人」,並稱只願意做中央委員,並拒不參加外事活動。此震動中南海,中共元老們紛紛出面調停,最終答應習近平要求,同意無論從政治還是其方面,薄派都不能再「翻身」、系統地肅文革餘毒等。



台長: 幻羽
人氣(2,351)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略窺當今世局風雲 |
此分類下一篇:*~浪濤不盡~*~全球潮汐能的發展~*
此分類上一篇:【習近平如何將江澤民在軍方的根─拔了】(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