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28 05:05:39| 人氣3,18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永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7-09-28 01:54 聯合報 特派記者 林庭瑤/北京報導

行政院長賴德自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並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是互不隸屬關係。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天表示,台灣作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一個國家」。馬曉光調,大陸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台獨言行,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台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對於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談到兩岸時,指「情式的仇恨或一味地討好都無法誠實正視中國的崛起和發展」,馬曉光回應,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大陸的發展進步。對於蔡英文提出憲改是否「法理台獨」做準備?馬曉光說,「兩岸關係的紅線十分晰,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外傳中共十九大之後,大陸可能將解決台灣問題提上議事日程,馬曉光重申,大陸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和正確方向,反對形形色色的台獨分裂活動。民進黨只有放棄台獨立場,才能在兩岸關係上找到出路,只有堅持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才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政治基礎。

最近在台大行的「中國新歌聲」爆發流血衝突,有人稱「文化統戰」,馬曉光說,這個節目深受兩岸觀眾喜愛,今年第三次應邀赴台辦活動,把這場活動「泛政治化」的人,可能是缺乏自信,可能是出於特定的意識形態的偏見,說是「文化統戰」毫無根據,也昧於事實。

 

行政院長賴德(左)27日重申,台灣是國家,這是事實,希望任何國家都應該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行政院長賴2017926日在立院備詢時說:「我們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行政院長賴德昨天在立院備詢時表示,自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但也是務實的台獨主義者─「我們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會另行宣布台灣獨立。」

行政院長賴德說:「“親中愛台”是指以台灣核心,對中國伸出友誼的手,表現親善態度,並藉由交流增進彼此的諒解、和解、和平發展,而兩岸有共同目標,也有共同敵人,應該共同面對颱風、地震、愛滋病及傳染病,目標設定在增進兩岸人民福祉。」

27日在行政院記者會上重申,台灣是國家,這是事實,國家組成元素是人民、土地與主權,台灣的國家名稱是中華民國,有2,300萬人,有36,000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己選總統、立委和縣市長;人民有課稅,政府也有公共支出,不管從個角度看,台灣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批評賴的說法,調國民黨堅決反對任何型式的台獨,也不容許借中華民國殼子來上市的台獨作。前閣揆江宜樺則質疑,前總統陳水扁沒做到的台灣獨立,到賴德當上院長,突然就「早已經完成」,要賴不要玩文字遊戲。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回應,中華民國有外觀也有實質,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是一個殼,「難道(郝龍斌)不喜歡,要消滅中華民國?」他說,賴德院長的說法並非新論述,前副總統連戰就講過,國民黨的網站也寫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賴院長大聲說,我們是主權獨立國家,就叫中華民國」、「如果國民黨包括當過閣揆的江宜樺,認我們不是主權獨立國家,請他大聲講出來。」

對行政院長賴出的台獨論述,聯合報一則以「超出劇本?賴德表態台獨 府不樂見」標題新聞。總統府27日表示,總統府特此發出聲明澄指出,在總統府發言人已就相關議題有正式回應下,該報仍逕將非府方回應的內容做新聞標題,並指此府方立場,對於該報這種移花接木,誤導輿情的做法,府方表達高度遺憾;免錯假訊息淆誤輿情,特此說明。


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2017927日表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從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一個國家。

大陸國台辦27日上午行例行記者會。根據中國中央電視台直播,馬曉光回應陸媒提問時作上述表示。馬曉光說,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

馬曉光指出:「台灣作
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一個國家。大陸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言行,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台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馬曉光進一步指出,兩岸關係要有良好的改善發展,首先要明確回答兩岸關係的性質問題。就是剛才所講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所以只有在這個問題上有明確的回答,所說的善意、所說的誠意才不是口惠,才不是水中花、鏡中月。 

對於國台辦烈抨辭,行政院長賴27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再度調,台灣是一個國家,「是一個事實。」

行政院長賴德表示,因國家組成元素是國家、人民跟主權,「台灣國家的名稱叫做中華民國,有2300萬人、有土地,自己選總統、縣市長,並且有稅收。不管從個角度看,台灣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國家都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民進黨下午也透過發言人王閔生表示,民進黨始終堅持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就是中華民國,不容忽視。

行政院長賴德在昨日的質詢當中,表達自己無論在個職務上,都會堅定的維持台獨立場。王閔生在今日的中常會後表示,國台辦的兩岸定位論述,與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大相逕庭,無法獲得台灣社會支持。

因此,民進黨也呼籲,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用對話化解彼此的歧見。勿以政治前提,阻礙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

國台辦的說詞,陸委會今早上午也嚴正駁斥,調中國大陸的片面說詞無法改變中華民國主權國家的客觀事實,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以及經濟發展等軟實力,都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中國大陸片面說法無法改變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的客觀事實,台灣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及經濟發展等軟實力獲國際社會高度肯定。陸委會也重申,台灣的未來及兩岸關係發展由台灣2300萬人共同決定,這是台灣民眾最大的共識。

 

【大紀元20170926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灣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賴
德上任後首次到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他重申行政院團隊是一個「做實事」的團隊,要以「廉、勤政、愛土」的信念及務實穩健的作,推動6項具體措施和5項施政目標。

26日表示,6大具體措施包括「政府帶頭加薪」、「優化賦稅制度」、「號召投資台灣」、「推動法規鬆」、「加速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持續推動『五加二』業創新計畫」,將有效控管各項重大計畫的執行進度及預算效能,務使有限資源用於刀口上,如期如質逐一落實。

5項施政目標包含「文化台灣」、「綠能矽島」、「智慧國家」、「公義社會」和「幸福家園」,指台灣應該學習以色列,立法、行政兩院團結打,壯大台灣,並善盡責任,促進區域的和平安全。

一例一休 勞工保權益企業給彈性

外界關注一例一休爭議,賴德答詢時指出,行政院將遵照總統蔡英文的指示,除了保障勞工安全與權益之外,也給予企業彈性。立法院總質詢後,會蒐集社會意見,盡速擬定策略送立法院審議,盼妥善解決問題。

另對於勞工權益,賴德說,不會讓任何勞工領不到勞保年金,每年都提撥新台幣200億元的經費,「錢的問題行政院會負責」,非常支持「勞保安心條款」入法,修法草案已送立法院,盼儘速審議。

談稅改 「一杯給台灣的雞尾酒」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詢及稅改,並指過去降遺稅,資金不回流反而造成淨流出。賴回應,以醫生角度來看,這次稅改如同「一杯給台灣的雞尾酒」,希望促進經濟發展、減少貧富差距。他說,「錢會長四處」,降遺稅是盼資金回流,但是否因此造成資金淨流出,財政部應出具完整報告。

此外,談及兩岸關係,賴德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多年來的主張就是求同存異,希望「以合作取代對抗」、「以交流取代圍堵」,透過交流合作,增進彼此的了解、諒解、和解,兩岸才有正的和平與發展。未來在外交及兩岸上,行政院將秉持總統「踏實外交,互助互惠」的理念,以及「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在壓力下屈服」的宣示,務實推動各項工作。

賴揆:不另行宣布台灣獨立

德說,「我是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之前提出的「親中愛台」是以台灣核心,向中國伸出友誼的手,表達親善態度。他表示自己是務實的台獨主義者,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會另行宣布台灣獨立。

針對「中國新歌聲」演唱會造成台大學生濺血,賴德表示,幫派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棍棒毆打台大的學生,事情非常嚴重。將請法務部、警政署相關單位一定要好好辦理此案,給社會一個交代。

調,鼓勵兩岸進行交流,但各種交流一定要把握住尊嚴、對等原則,「我們不接受任何的矮化」,目前看到台北市政府已檢討,班員警記過、所長調職,文化局長也提出未來會檢討改進,甚至台大也公開說明,未來校園不再出租或租借給類似活動。他認,事後做好檢討,避免同樣的事情再發生,事情的發展方向是好的。


附:─鄧小平30年立潛規則,習近平5年打破─2017/09/27 13:41

中共19大專題(中央社記者朱建陵台北27日電)中共前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及其後繼者江澤民,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年代中,耗費30年苦心建立的中共政治潛規則,在習近平接班5年之內被破壞殆盡。

受到毛澤東時代權力過分集中的
訓,鄧小平雖然提出「核心」論,將毛視中共第一代領導核心,他自己是第二代,江澤民則是第三代,但這是了鞏固江澤民領導地位的考量。鄧小平正的另一手,是安排了「集體領導」潛規則。

「集體領導」的體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裡,7人或9人不等的政治局常委,針對重大問題的決議,採取一人一票制。總書記的一票和餘人等
7人或9人的單數設計,就是希望能得出多數決。

其次,政治局常委每人各管一攤,井水不犯河水,裡面除了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軍委主席外,餘人包含國務院總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主席、中共中央紀律檢
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以及主管意識形態者等。這種政治局常委分工合作的模式,被海外評論者稱「九龍治水」。

這種「九龍治水」模式,確實可以避免權力過分集中的弊病,但也
生了不良後果,部分政治集團長期把持某一系統,形成尾大不掉的山頭。目前在監的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其勢力範圍的盤根錯節,就是一個明顯例證。

習近平上台之後的權力安排,首先是將政法委書記由政治局常委打落到政治局委員,降低政法委的政治位階。其次是透過人事安排及權力重新分配,讓這個主管百萬武警、全中國公檢法的體系,重新納歸中央領導人麾下。

除此,更重要的,透過黨內分設各類小組、委員會,並自兼組長、主任、主席、總指揮的方式,習近平將其他政治局常委的權力全數收歸自己。例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的頭銜,侵蝕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
的大部經濟職權;透過「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頭銜,極度擴充「國家安全」的念,侵蝕了所有政治局常委的職權。

在今年1月出任「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之後,根據統計,除中共中央總書記外,習近平一人已經至少擁有12個頭銜,管轄範圍無所不包。在「集中權力辦大事」之外,習近平還打破了鄧小平建立的「隔代指定接班」潛規則。

這項規則的目的,在避免某個政治勢力長期把持政權。鄧小平一口氣指定了江澤民、胡錦濤兩個接班人之後,胡之後的接班人(習近平),指定權在江澤民;習近平之後的接班人,指定權在胡錦濤。

這是外界視現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前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兩人
下一代接班人的原因。胡春華胡錦濤所喜,「(共團)團派」色彩鮮明;孫政才據信和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相善。但領導人和接班人之間的關係,從中國長遠的帝制歷史來看,即使是父子關係,都不必然和睦,遑論是上一個領導人指定的接班人。

在過去的5年中間,胡春華、孫政才兩人總是戰戰兢兢,
要努力工作、三不五時表態向習核心效忠,還要避免任何「震主」事故。但事故還是發生了。今年7月間,孫政才被以「涉嫌嚴重違紀」理由拔除中共重慶市委書記一職。「隔代指定接班」的總書記、國務院總理「雙接班」模式遭到去除一翼。

在中國共
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19大)中,胡春華是否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並出任中央要職,是觀察習近平是否在2022年交班給胡春華的主要指標。

如果習近平不準備交班給胡春華,一個可能是讓心腹陳敏爾不但取代孫政才的空位,甚至排名在胡春華之前。另一個可能,海外甚至揣測,習準備「自己繼續幹下去」,這又將打破領導人只做滿兩屆、10年的規則。

至於江澤民時期定下的「七上八下」(67歲繼續幹、68歲下台)潛規則,分析家多以此看待現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69歲)是否在19大下台問題。其實,習近平並不在乎「七上八下」,王是否繼續留任,習近平考量的是整體政治安排,並不受潛規則限制。

(習近平可以打破30年潛規則─那麼的「親中愛台」台獨論呢...)

 

台長: 幻羽
人氣(3,182) | 回應(1)|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略窺當今世局風雲 |
此分類下一篇:─牽動兩岸的弦響了嗎?─
此分類上一篇:※一切都在倒數─個人生命、國家命運、世界未來...※

幻羽
台灣追求正常國家,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而是1945年以來未完成的使命。二次戰後,台灣的主權處分,一直要到1952年生效的舊金山和約,不過該約也僅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沒有規定台灣歸屬第三國。遺憾的是,蔣介石軍隊來台受降之後,中國的國共內戰急轉直下,最終南京的中華民國被消滅。而國際民主陣營,為了防堵共黨勢力擴張,默認蔣介石政權「暫借」台灣。長期「暫借」,阻斷了台灣在戰後脫殖民風潮中建國的時程,久而久之也掩蓋了台灣獨立是獨立於何者的本質。
2017年8月15日在河南鄭州舉辦“第三屆港臺文化戰略交流研討會”,暢談兩岸統一議題,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生李明勳認為:『大陸武統最後時間點將會落在2045至2049年,因為1945年中華民國開始統治臺灣、1949年流亡(退守)到台澎金馬,到2045至2049年就是100年。國際公法上,在當地實質統治100年,就自動承認其國家地位。』
中共即將於2017年10月18日舉行十九大全代會,十九大之後:大陸用這三招統一臺灣,大陸已備好三套劇本:『一是強化促統,二是以融合發展,讓臺灣民眾優先感受到大陸的發展機遇,三是動用所有國際力量,打壓臺灣所有“國際空間”,包括“斷交”以及壓縮臺灣“護照”的政治能量。』
2017-09-29 20:32:19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