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01 20:25:30| 人氣2,7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生如夏花 ~:~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生如夏花 ~~

《生如夏花》(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第82首。英文原文是:"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鄭振鐸譯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詩歌語言麗,意味雋永,將抒情和哲思完美結合,給人以無盡美感和迪。

 

生如夏花

生命,一次又一次輕薄過

輕狂不知疲倦

——題記

1

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複決,又重複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敗,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

樂此不疲

2

我聽見音樂,來自月光和胴體

輔極端的誘餌捕獲飄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著激烈,又充盈著純然

總有回憶貫穿於世間

我相信自己

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

不盛不亂,姿態如煙

即便枯萎也保留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3

我聽見愛情,我相信愛情

愛情是一潭扎的藍藻

如同一陣淒微的風

穿過我失血的靜脈

駐守歲月的信念

4

我相信一切能聽見

甚至預見離散,遇見另一個自己

而有些瞬間無法把握

任憑東走西顧,逝去的必然不返

請看我頭置簪花,一路走來一路盛開

頻頻遺漏一些,又深陷風霜雨雪的感動

5

般若波羅蜜,一聲一聲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還在乎擁有什

 

─鄭振鐸 譯─



英文原版

Life, thin and light-off time and time again

Frivolous tireless

one

I heard the echo, from the valleys and the heart

Open to the lonely soul of sickle harvesting

Repeat outrightly, but also repeat the well-being of

Eventually swaying in the desert oasis

I believe I am

Born as the bright summer flowers

Do not withered undefeated fiery demon rule

Heart rate and breathing to bear the load of the cumbersome

Bored

Two

I heard the music, from the moon and carcass

Auxiliary extreme aestheticism bait to capture misty

Filling the intense life, but also filling the pure

There are always memories throughout the earth

I believe I am

Died as the quiet beauty of autumn leaves

Sheng is not chaos, smoke gesture

Even wilt also retained bone proudly Qing Feng muscle

Occult

Three

I hear love, I believe in love

Love is a pool of struggling blue-green algae

As desolate micro-burst of wind

Bleeding through my veins

Years stationed in the belief

Four

I believe that all can hear

Even anticipate discrete, I met the other their own

Some can not grasp the moment

Left to the East to go West, the dead must not return to nowhere

See, I wear Zan Flowers on my head, in full bloom along the way all the way

Frequently missed some, but also deeply moved by wind, frost, snow or rain

Five

Prajna Paramita, soon as soon as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Also care about what has


 

生命要活的像夏季的花那般絢爛奪目,努力去盛開,可除了生命中的美麗,人生也難免會有不完美的地方和不如意的結局,即使是悲傷如死亡,淡然的看待,就像秋葉般靜美地接受所有的結局,最美的我已盡力去爭取經歷過了,那便沒有遺憾了。

夏花,就是指夏季的鮮花。夏花更深刻的比是起源于泰戈爾的名句生若夏花般絢爛、死若秋葉般靜美。泰戈爾用比手法來闡述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看法。夏日的鮮花,在盛開的瞬間便極力的展示自己的美麗,全部植物的生命在花開的一瞬間達到了頂峰,完美而又盛大的綻放自己的希望。意人生就要盡興而,不要壓抑自我的情感,對於所渴望的要極力的爭取。另一句就是講生命的離別,經過了夏花般的肆意綻放,縱情歡樂之後,對待死亡,要抱有平常心,安然的通過這樣的過程通往生命的永恆,就像落葉一樣,安靜、卻又義無反顧的撲向大地的懷抱。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泰戈爾在詩歌、體裁、語言及表現方法上能大膽創新,別具一格。體裁上把現實題材處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體裁處理具有現實成分;體裁上,詩人創造出故事詩和政治抒情詩的形式;還致力於創造自由體詩。泰戈爾善於學習和運用人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使詩歌的語言新活潑;在創作方法上,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是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分較重,在敍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多。

泰戈爾作品中的女性來自各種不同的種姓和階層,也有著不同的身。如童養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婦、被騙失身的幼女、印度傳統家庭婦女、受過高等育的名媛、擁有新思想的知識女性等,這些女性形象身或單一呈現,或揉合紛雜,往往被塑造成傳統陋習的犧牲品、美滿愛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

印度婦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慘處境是政、族、神、夫四權束縛的結果,是印度宗社會造成的種種弊端的反映。泰戈爾以寡婦們獨特經歷的關注以及其中表露出的鮮明情感,化作犀利的筆刀,直接指向了充斥著童婚制、包辦婚姻、少女守寡、寡婦殉夫、嫁妝制度等種種不合理、不人道、歧視婦女的印度傳統陋習,表現們境遇的淒苦、經歷的曲折和反抗的無助,控訴這些傳統陋習的積弊和給廣大印度婦女帶來的深重苦難。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孟加拉語:রবীন্দ্রনাথ ঠাকুর186157日-19418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反現代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的亞洲人。

在西方國家,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186157,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1911年擔任梵 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泰戈爾的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階級,是婆羅門種姓,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時代財運亨通,成柴明達地主。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社會活動家,在當時積極贊成孟加拉的蒙運動,支援社會改革。他的父親對吠陀和奧義書頗有究,是哲學家和宗改革者,富有民族主義傾向,由於與社會上的傳統習俗格格不入,被習慣勢力祝沒有種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爾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就是在這個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輩中頗出了一些學者和藝術家。由於生長在這樣一個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因而泰戈爾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

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同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裏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的作家。

1915年,他結識了甘地。他同印度國大黨早就有聯繫,還出席過國大黨的代表大會。但是,他同國大黨的關係始終是若即若離的。他同甘地,有很摯的私人友誼。但是,他對甘地的一些做法並不贊同。這兩個非凡的人物並不試圖掩蓋他們之間的意見分歧。同時從道義上和在社會活動中,他們總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援。


泰戈爾與愛因斯坦


泰戈爾與甘地
 



《生如夏花》是由朴樹作曲、作詞,張亞東編曲、製作,樸樹演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rwxj82CZI

  

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

也不知要有多難才能開雙眼

我從遠方來 恰巧們也在

癡迷流連人間 我為她而狂野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劃過天邊的刹那火焰

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

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

我在這裏

就在這裏

驚鴻一般短暫

像夏花一樣絢爛

這是一個多美麗又遺憾的世界

我們就這樣抱著笑著還流著淚

我從遠方來 赴一面之約

癡迷流連人間 我為她而狂野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劃過天邊的刹那火焰

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

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

我在這裏

就在這裏

驚鴻一般短暫

像夏花一樣絢爛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劃過天邊的刹那火焰

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

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

不虛此行呀

不虛此行呀

驚鴻一般短暫

開放在眼前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劃過天邊的刹那火焰

為你來愛我不顧一切

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

一路春光

一路荊棘呀

驚鴻一般短暫

如夏花一樣絢爛

這是一個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朴樹(1973118日-),原名濮樹,中國大陸音樂人,其父北京大學退休授濮祖蔭。200515日,與吳曉敏(吳岱凝)在北京行了婚禮。

樸樹用一種近乎苦行僧的迷狂,試圖漸抵印度大師泰戈爾--使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純然之境。

《生如夏花》是由朴樹作曲、作詞,張亞東編曲、製作,樸樹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于樸樹20031126日發行的專輯《生如夏花》中 2004年獲得第4屆華語音樂傳媒大十大華語歌曲--《生如夏花》。

 



台長: 幻羽
人氣(2,760)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秋禪 |
此分類下一篇:~:~凡人的這一線之隔~:~
此分類上一篇:※那攤於當下的--緣起緣滅※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