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9 09:45:41| 人氣1,1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雨~78~末法...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法共分為四個時期,即:正法時期、理法時期、相法時期、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再五百年為理法時期,再五百年為相法時期,再往後就是末法時期。

 

據佛教經典大乘同性經卷下、大乘佛法記載:到佛教末法時期時『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稱為末法。』末法時期一千年。

 

《大集經》中的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另外空間的神,要他們守護佛法護持養育佛正法眼,令得熾然。佛陀明確無比指出:佛教在經歷了五個五百年之後,也就是二千五百年之後,也就是現在,佛教將只剩下一個外殼,到時候眾僧人們,雖復剃除鬚髮,身著袈裟,但他們毀破禁戒,行不如法,都是一些表相了。

 

《佔察善惡業報經》中記載:於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少,所有修學世間禪定,發諸通業,自知宿命者,次轉無有,如是於後入末法中,經久得道,獲信禪定通業等,一切全無。

 

某時釋迦牟尼在天宮說法,當時有大魔王名潶瀧世人給他起名叫波旬也於眾中聽講,之後他起立對釋迦說:『我要壞你佛法。』佛答:『我法是正法,你壞不能。』潶瀧繼說:『等到末法時期,你法運衰時,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統統穿上袈紗,走進寺廟,壞你佛法。』本師淚下...良久後,佛陀堅定地說道:『那時我將率領我的弟子,脫掉袈紗走出寺廟,而且一世修成!』

 

五祖弘忍傳心法和衣缽與六祖慧能時說:『衣缽傳到你這一代,就不用往下傳了,那個時候是到了末法時期,聞佛著不少,真修著鳳毛麟角,末法法在人間,而不在寺院。』

 

末法時期,對佛法實際修、行、證的人非常稀有,佛教淪為求名聞利養、求平安無災無病乃至求陞官發財的法門!正如一副對聯:"經懺可贖罪,難道閻王怕和尚?捐財能超生,豈非菩薩是貪官!"

 

大陸各各名寺的高額門票入場,致使無錢信徒常常臨其門而難以拜佛禮敬!隨佛所教的三乘菩提也逐漸變成了交易,世界甚多名寺開口閉口"捐...",這些是佛教世俗化在世間的現狀。

 

其次佛教世俗化還表現為:以佛教作為心靈港灣、心理按摩等寄託,曲解『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之真義,重視色身之利養,輕視佛法的出世間法意旨趣!

 

如《楞嚴經》所說: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各種邪教打著佛教的旗幟,大行貪慾之邪法,又如《楞嚴經》所說:天魔及眷屬常以世界末日、天災人禍等言論籠罩愚迷眾生!大乘甚深微妙法變得越來越罕見,表面的興起掩蓋了佛法的真諦。

 

雍正親自撰寫《揀魔辨異錄》,他以天子之位不惜與僧侶辯論佛法真諦,卻被後來的史家譏為"好乾佛道",認為天子應該專註於政事,不該涉入宗教太深。現今人類認為修道者也應該是"六根清凈",所以若關切俗事的,也會被譏為"好乾世法"。

 

現今離佛滅後已近1500年,屬於末法時期,世間許多敗壞亂象層出不窮,且大多數修行人因智慧力不足,是否真的能得到佛法真諦,倘若是根本習氣不斷,不能離一切見惑之位,墮在貪、嗔、癡等三毒之毒海中,或修行滯留在空境裏,雖能有些許空悟,但一向背離本體佛性,雖有所見之處,卻偏向於空執,最後會使佛性靈覺枯竭,而易墮於偏有之執,禪機晦昧不清,因此若沒有真實的修證功夫,實難獲解脫...

 

                                                   *幻羽*

 

            

台長: 幻羽
人氣(1,122)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