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0 10:52:12| 人氣5,5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雨~71~認識~詩佛~*王維*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詩雨~71~認識~詩佛~*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 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之一。與孟浩然並稱王孟。因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乃是當代詩匠,又精禪上理。

 

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裏,根據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薰陶,他與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係是說:維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可見王維確實跟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的後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早熟,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在詩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歲時寫成的有文字記載的資料。可見,他在十幾歲時已經是位有名的詩人了。這在詩人中是罕見的。當時,在那貴族世襲的社會中,像王維這樣多才多藝的資質,自然會深受讚賞。因此,二十一歲時就考中了進士。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穀,其間散佈著若干館舍。王維在這時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閒自在的生活。這就是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情況。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王維詩現存不滿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因而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與孟浩然並稱,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

 

王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絕造詣最高,同時其他各體也都擅長,這在整個唐代詩壇是頗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淨秀雅,為明七子所師法。七古《桃源行》、《老將行》、《同姚傅答賢弟》等,形式整飭而氣勢流蕩,堪稱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與其山水詩的風格相近。

 

山水田園詩源遠流長。早在《詩經》、《楚辭》中就有一些描寫這方面內容的詩句。陶、謝以來,山水田園生活已經成為詩歌創作的重要題材,並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王維在前人的基礎上踵事增華,學陶之自然渾成,取謝之細麗精工。加之王維有高度的文學、繪畫和音樂修養,因此,王維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詩作,成為詩壇上開宗立派的大師。此乃其山水詩形成的文學基礎。

 

縱觀王維的一生,大約可以四十歲為界,劃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仕途順利,政治熱情高漲,充滿濟世之志。並寫下了很多詠政詩,邊塞詩,風格也較為熱烈豪放。四十歲後,隨著李林甫執政,唐代政治逐漸走向腐敗,他的政治熱情受到壓抑,逐步走上一條回避政治鬥爭,追求的閒適的生活道路。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幟。

 

王維詩如畫卷,美不勝收。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志林》)。王維多才多藝,他把繪畫的精髓帶進詩歌的天地,以靈性的語言,生花的妙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靈、或淡遠的傳神之作。他的山水詩關於著色取勢: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有遠景近景,仰視俯視,冷色暖色,人聲水聲,把繪畫美、音樂美與詩歌美充分地結合起來。王詩的畫境,具有清淡靜謐的人性特徵。神韻的淡遠,是王維詩中畫境的靈魂。《鹿柴》云: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詩中著意描寫了作者獨處於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陽的斜暉,透過密林的空隙,灑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紛繁的自然景物中,詩人捕捉到最引人入勝的一瞬間,有簡淡的筆墨,細緻入微地給出一幅寂靜幽清的畫卷,意趣悠遠,令人神往。

 

王維山水詩寫景如畫,在寫景的同時,不少詩作也飽含濃情。王維的很多山水詩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表現自己的閒適生活和恬靜心情:

 

                      桃紅複言宿雨,柳綠更帶青煙。

                      花落家僮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在優美的景色和濃厚的田園氣氛中抒發自己沖淡閒散的心情。從細微處入筆,捕捉典型情節,抒發無限深情。王維寫情還多言及相思別離和朋友間的關懷,慰勉之情。王維詩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襯情的手法,使他寫景饒有餘味,抒情含蓄不露。寫離情卻無一語言情而只摹景物。在王維的詩歌中,有不少採用了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而且往往顯得自然流暢,蘊藉含蓄。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關懷體貼之情溢於言表。王維寫情之處妙處還在於對現實情景平易通俗的描寫中,蘊含深沉婉約的綿綿情思。王維寫情,又多隱喻比興。王維的詩滲禪意,流動空靈。有很多詩清冷幽邃,遠離塵世,無一點人間煙氣,充滿禪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學,含義而進入一種宗教的境界,這正是王維佛學修養的必然體現。王維的生活的時代,佛教繁興。士大夫學佛之風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幾度隱居,使王維一心學佛,以求看空名利,擺脫煩惱。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有些詩顯得更空靈,不用禪語,時得禪理。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如『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充滿一派親近自然,身與物化,隨緣任運的禪機。又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一切都是寂靜無為的,虛幻無常,沒有目的,沒有意識,沒有生的喜悅,沒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使人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詮。王維的山水詩大都寫於後期,與前人比較,他擴大了這類詩的內容,增添了它的藝術風采,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

 

             言入黃花川,第逐清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漾漾沒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襯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種內在的對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園詩著力渲染空寂意境與落寞情懷。情走淡薄,旨歸靜趣。王維具有多種才藝,不同藝術相互滲透對其詩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以畫入詩,使其山水詩形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基本特徵。王維詩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奏富於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音樂美。王維的山水詩無論從詩的題材內容,還是詩歌的藝術丰采上都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維的山水詩擅長利用線條來造型和傳情。線條是繪畫的最基本的構成之一,顯示的是事物形體的外在輪廓和運動趨向。不同類型的線條,有不同的表現功能,可以喚起不同的審美感受。對線條的把握,實際上體現了畫家的捕捉能力和構圖能力。王維也深諳此理,在他的山水詩中,優美、簡練、和諧的線條組合隨處可見。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一直被人們傳誦,詩人捕捉住了畫面最基本的線條:水平線長河與垂直線孤煙相交,在水平線與垂直線相交之間鑲著一個圓。從繪畫角度看,正是由於線條組合的恰到好處,才將大模的蒼茫一瞬定格成為永恆。正是有了這垂直線,才把人的視線從低處向上引去,讓人想像到孤煙之外的蒼天、白雲。正是有了這水平線,才讓人想到黃河千里一線、浩浩蕩蕩、永不停息地奔向前方。在垂直線和水平線相交處鑲的,讓人覺得紅豔的夕陽像車輪一樣緩緩滾入滔滔的長河。詩人在簡潔的線條中,創造了無限寥廓的空間。

 

繪畫離不開色彩,畫家常常運用不同色彩的相互搭配,賦予色彩以自身的思想感情,許多詩人也往往以畫法為詩法,採用富有色彩美的語言,間接地再現色彩。王維歷來被推崇為是善寫山水詩的大家,同時,又是人們公認的著色高手,在他的山水詩中,不僅善於捕捉山水景物的色彩,而且注意這些色彩的相互映襯、調和和對比,從而描繪出色彩鮮明的動人畫面,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如《山中》一詩: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在這首詩中,作者要寫出的,是冬日秦嶺山中的蒼翠。但開頭兩句,卻是用白石出”“紅葉稀來作為映襯。在滿眼的綠色中,幾顆白色的鵝孵石,幾片如花似火的紅葉,不僅僅是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更襯托和突出了那濃綠色的無所不在和蒼翠欲滴,為表現空翠濕人衣的感覺作了有力的鋪墊。畫面的整體和細節相互映襯,大大增強了此詩的藝術效果。

 

王維把繪畫技法用在詩的創作中,是他山水詩詩中有畫的主要表現。但我們一定不要僅僅將詩中有畫簡單理解為以畫人詩。我國的古典藝術,特別是詩與畫,從來都是強調傳神,要求以形傳神。如果僅僅把詩寫得逼真如畫,還算不上最高境界,必須在中飽含著人的氣質、性格、意趣,兼詩情畫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方可稱為上品。而王維的山水詩之所以詩中有畫,還在於他對詩歌意境的不懈追求,在形似的基礎上,達到了神似,達到了意境兩渾的境界。如,《鳥鳴澗》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野空曠,萬籟俱靜,亭亭桂樹,徐徐落花,忽然,一輪明月破雲而出,幽柔的清光灑滿山林,月色驚動了山鳥,音回空穀。青山月夜的美景,令人賞心悅目,同時,又透露了隱居的詩人並未完全忘懷塵世,他對大自然充滿著深深的愛戀。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王維詩在其生前以及後世,都享有盛名。昔人曾譽王維為詩佛,並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並提。以思想內容而言,王維詩遠不能與李、杜相提並論;而在藝術方面,王維確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蘇軾對王維詩中有畫的評價,只有放人形與神的對立統一中加以全面理解,才能真正感受到王維山水詩的高度藝術境界。

 

台長: 幻羽
人氣(5,511)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