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文章數:185
附錄--《禪秘要法經》之-白骨觀、不淨觀修持法 (1) <第一>白骨第一觀法 ...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11 17:47:32 | 回應:0
雙身法,又稱事業手印(Karmamudrā)、羯摩手印、行印、演揲兒法、歡喜法、秘密大喜樂禪定、男女和合大定、男...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11 12:08:47 | 回應:0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中國禪宗的口號,也是禪宗的特色,而「見性成佛」更是禪宗所倡導的...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11 10:57:30 | 回應:1
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五)第四篇 深秋濃情蜜 遍染楓紅豔 映醉了紅塵 各個心舒暖 每個體相總有好幾面,會因所站角度...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11 07:42:02 | 回應:0
從社會學和文化學的觀點看,科學和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知識領域的空前擴張,深刻地影響了乃至規範著人類的心理傾向和...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10 16:29:01 | 回應:0
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五)第三篇 希望,是一道生存下去的力量,近年來全球的世局、政經,都不是很如意、很安定,導致許...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10 04:21:07 | 回應:0
唯識學的修行成佛是“轉識成智”,只有這一轉,就把你轉過來,就成佛!轉凡成聖,就只是這一轉! ...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9 14:10:45 | 回應:0
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五)第二篇 靜觀葉飄落 輕拂牆塵煙 生轉還滅緣 繫情境行果 站在這世間,總有無盡的境緣,猶若花...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9 09:39:28 | 回應:0
萬法唯識也稱"一切唯識"。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唯識宗的主要教義之一。唯識宗認為宇宙間的萬物,都不是...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9 05:49:18 | 回應:0
大乘佛教是佛教兩大教派傳統之一,源起於部派佛教時期,他們稱呼舊有的佛教派別為小乘佛教。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8 23:02:42 | 回應:0
"大天五事"是在佛陀滅度後大約一百年左右(公元前370年),因大天比丘提出在阿羅漢性質上的五種更正,後稱「大...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8 21:43:49 | 回應:0
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五)第一篇 秋色焰幾輪 松林寒霧漸 冷泉幽湮迷 四季的禪境各有其韻味,初秋、中秋、深秋亦...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8 17:34:33 | 回應:0
歷史上的中國佛教提出的「農禪並重」的傳統禪修與現今佛教界一部分人提倡的「商禪並重」或「工禪並重」的意義和...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7 20:39:26 | 回應:0
廣東省海幢寺為推動現代管理模式和加強文化建設,於2012年7月初,分別組織僧人和職工觀看上海玉佛寺和無錫開原寺現代...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7 15:37:29 | 回應:0
藏傳佛教的宗教生活層面--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宗教信仰、...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0-07 11:22:17 | 回應:0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6 / 13 頁 , 共 185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