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02 17:34:50| 人氣3,900|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黛妃與女皇》:女王的體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海倫米蘭一路勢如破竹幾無敵手地從威尼斯影展到拿遍美國英國所有關於女主角的演技獎項,比當年艾瑪湯普遜以《此情可問天》得遍當年所有影評人和演技獎項而一鳴驚人石破天驚的氣勢而有過之,如果奧斯卡沒有把女主角頒給她的話,我想應該會引起暴動吧!而且眾多影迷們也會把奧斯卡大會的門撞開並訴求當選無效。

如果你看過本片你一定知道為什麼。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完電影後如此欣喜,如此讚不絕口,如此迫不及待地和同看的友人分享剛剛的觀影心得,而且奇妙的是,這還不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

歸咎其因,我想是因為女王這個角色太深得我心。我的意思是,我不是愛女王萬人之上的權力,而是很少一部電影描述一個總是中規中矩,負責任守秩序的人(抱歉,我把自己投射進去),因為我們實在太無聊呆版、一成不變,太默默無語,沒有怨聲載道,沒有激昂痛苦,我們只是靜靜認真地做我們的事情,守我們的誓言,和那些充滿戲劇性的人生相比,我們顯得太平凡太無趣,一如白開水。但是白開水有時比慶祝用的香檳更珍貴,當你真的渴的時候。

我常常覺得一個演員詮釋得宜,甚至迸岀精采的火花,真的必須給導演和編劇記嘉獎,尤其是導演,熟悉電影製作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因為導演有著最後影片的生殺的大權,什麼剪掉什麼保留,用什麼觀點從什角度切入都看他一人,因此演員的詮釋也就和這些息息相關,因此我必須說,讓海倫米蘭詮釋的英國女王如此精采如此深得人心,除了她本身的天賦努力和精采的演技刻劃,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不煽情不八卦,而以冷靜但帶著溫柔的手法,加上精采的英國編劇彼得摩根的劇本,一步步呈現岀女王的內心世界功不可沒。
很多人對於本片的主題有許多的詮釋和想法,有人覺得是對女王的平反,有人覺得是描寫王室的沒落,有些人則說是肯定皇室的美好,好的劇本和影片就是有辦法有那麼多的詮釋空間,每個都對,因為每個人切入的角度不同,而我這次在影片中感受比較深的卻是,兩個階層的互相了解。

有人對於台灣片名翻成《黛妃與女皇》非常有意見,覺得乾脆翻成「西洋版珍妃與西太后」算了,我想片商是考量黛妃的知名度和傳奇性才如此,但我卻覺得此翻譯蠻切合我所感受到的主題,因為我認為,黛妃之所以受人民愛戴擁護,甚至在她死亡後引發這麼多的危機和影響,尤其對於英國皇室而言,暗殺論甚上塵囂,更讓這起不幸蒙上更大也更神秘的陰影,而這部電影想呈現的是,兩個階層(以女王為首的英國皇室和以黛妃為精神象徵的人民)互相了解的過程。

電影中的黛妃在影片進行不久便遇故身亡,但她卻如同陰魂般貫穿整部影片,因為整個電影就是描寫英國皇室(應該說是英國女王)如何應變黛妃死亡一週內的轉變過程。我非常佩服編劇和導演的用心,聽說他們極其忠實呈現當時每個人的反應,不多加杜撰,發表的言論或是當時媒體的標題都直忠於史實,這樣的難度以及當時幾乎一片倒地指責女王的聲浪要怎麼來忠實呈現女王,讓我們了解女王而不帶偏頗,方式就是不刻意把女王聖人化或是刻意討好,反而讓女王回歸成一個凡人一個女人,只是她身負著皇室重責與女王的光環。

影片藉由首相布萊爾之口或是女王自述,甚至是各個皇室成員的對話都一直提醒,女王很年輕時便接掌大權變成女王,她不是自願,而是默默堅忍地擔任國家或是皇室家族賦予她的責任,旣是權利也是義務,她無法瀟灑或是任性般地說不幹就不幹,她也有蒙發退意的時候,但是卻由母親的一句話(既是提醒鼓勵,我認為更是一種龐大的壓力),她說她當時登基時不是發過誓要用一生來守護英國,怎可如此輕言放棄。

就是這樣的堅守責任和陳規讓女王之所以可以擔任女王,但是也是如此的封閉和保守讓女王在現代這個多變急速的社會顯得格格不入。無論是在黛妃生前或是死後所引發的民眾擁戴效應,或是黛妃不管是天生或是後天經由媒體炒作下所建構岀的「人民的皇后」神話,我想皇室尤其是一直受民眾擁護的女王所不能理解;而人民對於皇室對黛妃的死亡的處理如此平淡低調也無法認同,於是整片最大的衝突就是雙方思考的落差。

這樣的落差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造就黛妃神話的主因。一個麻雀變皇后的童話故事,到勇敢追求自我意志和情慾不管皇室龐大壓力的瀟灑身影,黛妃給世人或是英國人民的感受不是高不可攀處在深宮大宅的皇親國戚,而是一個可以親近可以投射自我的真實女人,就好像是住在隔壁親切的大姐姐。但對於英國皇室而言,她卻是一個大麻煩,總是不管陳規禮節,永遠做岀岀乎意料的驚人之舉。因此當黛妃死亡,舉國人民哀痛,但依照皇室的理解和想法,她現在和皇室的關係只是兩個小王子的母親(她已和查爾斯王子離婚),而且還是和情夫同遊法國時車禍身亡,為了顧及皇室的尊嚴和兩個小孩的感受,女王選擇低調處理一切。
但是輿論和人民的壓力卻排山倒海而來,我想這是女王沒有料想,因為她根本無法明白黛妃在人民心中的份量和位置,也無法理解人民的憤怒由何來,直到她願意敞開心胸,傾聽人民的心聲。

編劇極其巧妙地用了公鹿的象徵來隱喻整個轉變,那個美麗但被扼殺的公鹿(戲中有說是被精明的銀行家還是商人獵殺的)除了隱喻王室的沒落和轉變,我還覺得是女王轉變的關鍵,因為她可以為了一個只萍水相逢但極其美麗的動物之死哀痛,她也開始理解為何人民對於黛妃死亡有這麼大的反應,因為他們都把自我投射在裡頭。

於是全劇最催淚也最感人的一刻在於互相對立的兩方互退一步。女王總算走出封閉的高塔,看著擺在門口的花海和卡片,裡頭盡是對王室的怨懟,以及對自己惡毒的言語咒罵,而強作鎮定的女王看到一個小女孩拿著一束小花站在隊伍裡,依照慣例和禮貌此時女王一定要做些什麼,於是女王開口詢問,「要我幫你拿到裡面獻給黛安娜嗎?」女孩一口回絕,女王糗到也失望到最高點,「他們討厭我到連幫忙遞花束都嫌棄。」但神奇的一刻來了,女孩接著說這個花束是獻給您的,原來不是她不要女王幫忙,而是她是專程來獻花給她的。女王欣慰地接下,眼角含淚,還是有人民看到她的努力和盡責。

海倫米蘭的成功詮釋不只在於她的外型極像本尊,而是她把高高在上的女王詮釋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她的表情不多,走路大步穩健,尊貴大氣但不嚇人,情緒的表現也不採取大聲地哭喊表現方式,而選擇比較低調內心的起伏手法,最激動的一場是她獨自在河邊啜泣,導演很聰明地選擇用她的背影呈現,大銀幕的襯托下更顯得女王的嬌小和無助,但也只有一下下,冷靜而節制。

我必須說奧斯卡把最佳原著劇本頒給《小太陽的願望》有點可惜,《小太陽的願望》雖然把美國人的偽善嘴臉嘲諷一番,也把家庭的定義重新看待,雖有靈光一現的時候,但和本片字字珠璣,段段發人深省,而且前後對照,隱喻連連而且不八卦不扒糞相比,我覺得這個劇本更難能可貴。

台長: 哈比人
人氣(3,900)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光與影漫遊 |
此分類下一篇:《奮力一擊》: 平庸的模仿
此分類上一篇:《衝擊效應》:矯情的衝擊

粟子
你好:
看了你的介紹與評述,令我對這部電影很感興趣。相較於戲劇性十足的戴安娜,女皇就顯得太中規中矩,沒有太強的衝擊性。不過正如你所說,濃烈的喝多了,白開水倒顯出特色來,有種路遙知馬力的體悟。
文中提到「西太后與珍妃」,我想起盧燕在〈傾國傾城〉(1975)裡的表演。她並非誇張地表現慈禧的跋扈專權,而是用嚴肅的威儀震懾全場,營造宮廷裡深沈壓抑的氣氛。其實,皇室一直是平凡人好奇的對象,如同韓劇「宮」的轟動,或許也和皇室題材有關。
2007-03-04 09:19:53
版主回應
哈哈哈
沒錯
有時候內斂的演技反而更能夠表現那種權威感
2007-03-08 16:05:33
ari
這篇The Queen寫的好
說的很詳盡歐
這部片真的很可怕
完美的劇本
完美的演技
2007-03-29 18:08:06
zone
謝謝你的讚美
我只是有感而發
本身影片夠好啦....
2007-04-03 11:11:20
Pan
台長寫電影真的寫得好,
要多寫一點呀!!
2007-04-09 00:55: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