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9-07 21:06:27| 人氣2,0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京站B3炎麻堂:宜賓燃麵vs西藏路宜賓燃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想出國玩(1s),確切的說鼴鼠想去成都玩(喂!),去吃正宗的麻婆豆腐是鼴鼠的悲願啊!!!(敲桌)

不過!對!就是那個不過! 雖然預算沒問題(今年操作績效良好),時間也沒問題(失業中,超過一年),可是...好麻煩Orz

想到要拉到九寨溝,恐龍博物館等等景點,之後又要跑回成都到處吃吃喝喝, 鼴鼠就覺得很麻煩(死),而且好熱,汗流不止,一個人旅館又特貴.....啊啊啊!!雖然想去但是好麻煩啊!!!

好吧,九寨溝確實很棒,都江偃也很想讓人去參觀,但其實最重要的是美食對吧?陳麻婆,鐘水餃,串串香,兔肉兔頭, 擔擔麵,夫妻肺片,龍炒手,韓包子,還有川菜跟火鍋!!!好想吃啊!!(<==吃貨)


可是還是好麻煩(死)....


可以在台灣吃到成都小吃嗎?乾脆在台灣吃一吃就算了(鼴鼠老爸老媽的典型思考模式)!稍微估狗一下,有一家青葉集團的川菜小館!(<==得找一個人能去吃的) 是找大陸師傅過來教學指導的!口味正宗!!而且居然在京站地下室也有開!!(還是2016/9/1剛開張)好吧,所以鼴鼠就去吃了(喂)...

好像說了太多廢話,看圖吧!

開在B3的美食街裡,雖然說剛開幕,還是平日中午時間,客人非常少啊!台灣人似乎不太愛吃大陸地方美食,之前那個螺獅麵也是客人不多。


菜單與售價,套餐就是多了一碗湯,和兩樣小菜(多四十元)。



鼴鼠點的"宜賓燃麵"套餐(NT$130),加一份滷肉鍋魁(目前有半價,NT$65),鍋魁鼴鼠之前在大陸吃過,感覺相當不一樣呢....是各地差異的關係嗎?(鼴鼠在上海吃的)



宜賓燃麵套餐附贈的南瓜湯,味道實在不怎麼樣。


小菜很好吃,特別是那個腐竹(豆腐皮)!確實是中國的味道!跟台灣的豆腐皮很不一樣的,鼴鼠第一次在台灣吃到正宗腐竹的味道!(比較Q,也比較密實)



這是宜賓燃麵,燃麵類似於台灣的油麵,根據Wiki,它的水分較少,麵體較油,因此(煮之前)用打火機燒即可以點燃,因此叫做燃麵。炎麻堂的燃麵麵體很特殊,是捲曲的扁平狀黃色油麵,口感很Q彈,佐料有豬肉末,花生,和蔥,當然,還有花椒和辣椒。

口味過鹹了一點,料是很豐盛,但吃完感覺肚子都在燃燒....鼴鼠覺得鹽放少一點會比較合台灣人口味。




特價的鍋魁,鍋魁就是當年孔明帶兵打仗時,士兵用盔甲來當鍋子做飯時吃的食物(估計是類似烙餅?),基本上這應該是精緻化過的產物,滷肉帶一些辣味,麵包部分則略讓人有點失望。



裡面的滷肉是完整切片狀的,不過鼴鼠之前在上海吃到的可是會(把肉)切成絲呢!

這個是2016/9/10的炎麻堂補充:
在買完吳寶春麵包後,被大雨淋得慘兮兮的再次來到京站,這次不點套餐了,單點缽缽雞和麻婆豆腐麵:

缽缽雞單點一百五,麻婆豆腐拌麵是一百三。


紅熱滷是"串串香",白冷滷就是"缽缽雞",台灣似乎沒有賣串串香,不過嚴格說起來就是把火鍋料串起來滷就是了,跟吃麻辣鍋也差不了多少吧?



這麵條跟之前吃的燃麵似乎是相同的但是............仔細一看,其實這是白麵條耶!看起來是黃色是因為醬料的關係!!!應該之前的燃麵也是一樣的狀態XD

總之吃完後肚子有在燃燒的感覺,應該是挺麻的XD




吃完後,鼴鼠有點不滿足呢!因此找上了另外一家宜賓姑娘嫁到台灣後開的店:

直球!




宜賓燃麵招牌(一樣沒啥客人)。




黑色的是梅乾菜,一點點肉末都沒有,類似台灣的乾拌麵這樣,只是多了梅乾菜跟花椒。




這是菜單,相較之下,京站還比較便宜XD





說是嘴邊肉,不過吃起來比較像很Q的豬肝,說實話是一種很奇妙的口感。


紅油炒手,不太辣呢!看起來紅通通的,其實辣度相當普通。


ma....總之炎麻堂的菜色鼴鼠覺得有點過鹹,但C/P值不錯(這餐只要NT$160),西藏路的則味道經過台灣人適合的口味調整,比較清淡,但鼴鼠反而吃了NT$220,有點微妙。


聽說還有一家叫做"天府麵莊"也有四川麵點,改天有機會再去試試,看一些美食部落客都有推薦。 

嗯,晚上去天府麵莊吃了,還下了大雨,淋到全身都溼透了,真慘....

這家麵店在一味屋那條的巷子往停車場方向走的路上,之前經過很多次也都沒注意到,沒人介紹的話真的會錯過的小店....



天府麵莊的菜單,價格不貴(以台北市來說),上菜速度也快(客人也不多)。




夫妻肺片,基本上就是牛雜(牛內臟),鼴鼠也吃不出到底是甚麼東西,跟昨天在宜賓燃麵吃到的麻辣嘴邊肉有夠像的....這小小一盤要價NT$110,麻辣度尚可。




燃麵,某美食家說:"他的麵條煮的好!",鼴鼠不知道煮得好是甚麼意思?不過至少麵條是熟透的,而且很Q不會軟爛,另外兩家煮的麵條基本上都有點沒熟,芯都有點略生....(煮熟應該算很基本的要求吧?是鼴鼠要求太高嗎?)

口味方面確實三家中天府是最佳的,配料也是完全沒有肉味,只有青蔥,辣油熟油,和花生碎而已,吃起來口感滑順,麻辣鮮香,刷刷幾口就吃完了,確實不錯。

另外有個比較奇怪的事:天府的桌上有影印一些受訪的報章雜誌文章,他說黑色的那個菜是叫"芽菜",咦?為什麼宜賓燃麵那家說是"梅乾菜"?好吧...鼴鼠也糊塗了....(根據Wiki,是"芽菜"沒錯,上面還有說加肉燥就是葷的,所以不加就是素的?<==2016/9/14補充:鼴鼠問了鼴鼠老媽,她說酸菜,梅乾菜,都是芥菜作的!所以這個所謂的"芽菜",也是用芥菜做的一種醃漬蔬菜,製程差異造就不同的終端產品)



紅油炒手就比較普通了,還加了胡椒,有點微妙,也許應該試試生椒牛肉麵而非紅油炒手才對?

以上! 

台長: 鼴鼠
人氣(2,0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