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26 00:02:25| 人氣6,29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近在玩SACD-ISO。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在玩SACD-ISO。

自從PS3被破解後,能自PS3直接Rip DSD音軌的程式自然而生,
多年無法被數位複製(無損盜版)的SACD也正式宣告被攻破,
只要願意花點時間尋找,基本上透過P2P都可以取得這些檔案。

SACD和DVD-Audio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一個採用PCM取樣,
一個則是採用DSD取樣,PCM取樣就是在單位時間內,
一個取樣點會將聲音量化成16~24-bits(目前雖然有32-bits的
錄音和後製設備,不過目前並沒有大量可取得的訊源),
也就是說24-bits/192KHz的取樣就是每秒取樣192KHz次,
每次的取樣深度為24-bits。

傳統的CD是16-bits/44.1KHz,也就是每次取樣的精度差了2^8=256倍,
每秒的取樣次數約為四倍。

原則上只要你的設備不要太爛,應該木耳也聽得出差別,
用影像比喻的話,就是一個是16-bits色的圖片,一個是24-bits色全彩,
也就是六萬五千色對一億六千萬色的差異,而取樣次數就是解析度的差異,
大概就是像640x480對1280x960的差異的那種感覺。

分不出來的話應該也不用去醫院檢查了,基本上都壞光光了(攤手)。

PCM取樣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這邊就不細談,
總之DSD的取樣概念跟PCM有點很不一樣。

DSD的概念是用1-bit來記錄聲音的變化,
也就是說,如果跟前一個單位時間比,聲音較大,那就是記錄成1,
如果是較小,那則記錄成0。

取樣的次數則為2.8MHz左右,應要換算的話,大概是24-bits 100KHz吧?
不過因為他本身就是delta-sigma取樣,所以跟PCM不同,不需要經過
Low pass filter,因此用正確的DSD設備重播錄製的音樂時,
就可以重現100KHz的頻率。

而DVD-A的192KHz經過low pass filter,理論上人耳可以聽到96KHz左右。

當然,這有點微妙,一般的設備可以放大50KHz以上的訊號嗎?
基本上那算是高頻雜訊了吧?好吧,就算可以,你的耳機或喇叭呢?
鼴鼠愛用的Grado SR80基本上只能重播最高至20KHz而已,
家中的ATH-W1000則可以到達40KHz,之前測試過的前輩的高檔Grado PS1000
則可以重播到50KHz的聲音,不過說實話,都不到100KHz呢!

話說Sony的SA系列耳機倒是可以重播到100KHz(聽說羊有一對是吧?<==羊是我的大學同學),
不過一般的評價都是那付高檔索尼耳機很吵XD

想也是啦....基本上人耳很難聽到16KHz以上的聲音,100KHz嘛.....超音波驅蚊器?(笑)

好吧,先撇開取樣數量的問題,位元深度則是有明顯的差異,
位元深度決定的是你可以錄製的最小聲跟最大聲的差異!

過去使用16-bits系統時,如果遇到動態範圍很大的錄音,
例如小聲的很小聲(琴弦震動,或是唇齒聲,以及一些細微的聲音變化),
突然又會有很大音壓動態的聲音出現(例如爆炸,或是銅管樂),
那你的音樂動態就會被壓縮,16-bits能記錄的範圍僅有六萬五千多而已,
而24-bits明顯的多了二五六倍!

其實當年有玩過HDCD的人應該就有很明顯的感受了,光是提升至20-bits,
整個音感動態和解析就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差了6dB),
提升至24-bits則提供了高達12dB的差異,鼴鼠個人認為這個的差異最為驚人。


好吧,囉哩叭唆了半天...

鼴鼠玩(正常的)SACD也有一段時間了,PS3當然是必備的,
鼴鼠也擁有過Pioneer DV-989A這台泛用旗艦機,
989A是台好機器,唯一的缺點就是HDMI沒辦法直接輸出DSD訊號,
類比輸出的SACD聲音鼴鼠說實話聽起來沒啥感動,因此最後就被鼴鼠賣掉了。
(後來有買了可以DSD直出的播放機,可是DAC本身也不直接支援DSD啊...就理論上來說DSD技術根本也不需要DAC)

因此鼴鼠實際在聽的SACD都是以DSD-->PCM為主,
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好好的享受了一下SACD可怕的動態與細節
(轉成24-bits 88.2KHz重播,使用Yamaha DSP-AX1配上W1K),
其細膩的音質與驚人的動態深深震撼了鼴鼠的耳朵!
(後來設備進化更大,效果更加明顯!)

沒想到Yamaha DSP-AX1被鼴鼠如此埋沒了十多年啊!!!

真是太可怕了!

最近MyAV有人在賣Yamaha DSP-AZ1,用很低的價錢賣了好久都賣不掉,
鼴鼠看的好心痛,真想把他買回來收藏!

這種當年的旗艦機拿來當DAC和耳擴隨便也幹掉現在的五六萬元的機種!
真不懂大家為什麼這麼不識貨?!

鼴鼠大大小小便宜昂貴的器材聽了這麼多,
真的覺得這種舊世代的旗艦買來當DAC和耳擴(甚至當擴大機來推家裡的第二套系統)
都相當超值,為何大家都不能體會其好處呢?

一直去追求那種CAT專用的DAC和耳擴,鼴鼠覺得實在是有點捨近求遠啊!

好吧,廢話又太多了,總之鼴鼠用DSP-AX1聽得很感動的24-bits/96KHz音樂,
拿到台北用所謂的現代設備EMU0404USB+真空管耳擴後....嗯....

好啦,雖然規格是24-bits/192KHz啦....不過感動什麼的完全就不存在了啊XD

當然,SR80的響應頻率是個大問題,不過用這個設備推W1K其實之前試過也不太好聽,
害鼴鼠超想去台中搬那台AZ1.....嗚嗚嗚嗚嗚....忍耐!忍耐啊!!!

總之事情就是這麼回事啦。

話說鼴鼠最近真是倒楣到了極點,愛叭DZ R3.8正式被鼴鼠搞壞掉,
鼴鼠最近可能得開始物色喇叭了.....

這將是一段艱辛的過程啊Orz

台長: 鼴鼠
人氣(6,29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好宅的文章啊…真是不知所云。
2012-06-30 10:12:27
鼴鼠
是你專業度不夠(指)!
2012-06-30 14:34: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