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24 09:05:27| 人氣1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活泉茶館116-永不放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活泉2年10月24日

◎「Our Daily Bread」-永不放棄
 ★馬太福音26章33-35節
33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34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35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
 ★馬太福音26章69-75節
  69彼得在外面院子裏坐著、有一個使女前來說、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
  70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說、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甚麼。
  71既出去、到了門口、又有一個使女看見他、就對那裏的人說、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
  72彼得又不承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
  73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人前來、對彼得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
  74彼得就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
  75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約翰福音21章15-19節
15他們喫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餧養我的小羊。
  16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17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餧養我的羊。
  18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19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
---------
  1979年春季訓練的最後一天,底特律老虎隊的棒球選手史蒂文.坡布的頭部被球擊中後,立刻被送到醫院但是很快地,在賽季開始時又見他意氣風發地接著投手的快速球,一個球都沒漏接,並且輪到他揮棒時,他揮出全壘打。
  比賽後,他接受訪問時說:「當我被球擊中後,我就告訴自己,我不能受它影響。如果我受影響,無論對自己或是球隊都沒有好處。」
  使徒彼得就是用這種態度來對待一段痛苦的經歷。他曾經被仇敵狠狠地打擊。他曾經下定決心要跟隨基督,哪怕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馬太福音26章33-35節)然而,就在他表白他的決心後不久,卻在突如其來的壓力下,他斷然否認自己的主(69-75節)。
  這痛苦的一擊可能使彼得從此放棄。但是,彼得並沒有放棄,因為主耶穌也沒有放棄他!彼得受到主的鼓勵後(約翰福音21章15-19節),更勇敢地傳福音,許多人因此信了主。
  你曾經受到失敗的打擊嗎?主會重新給你力量,使你再次發揮作用。Mart De Hann II
 當我們在試煉中徹底失敗,
    救主不會判我們三振出局;
    祂用無限的慈愛把我挽回,
    在主裏我們才會找到安息。D. De Haan
 ●上帝能將人生的悲劇轉成生命的凱歌。
************
  之前我在士林靈糧堂網頁上讀到一篇文章(註一),有幾句話令我蠻感動的──我覺得這些句子很能體會人的心,描述得蠻細膩的,而不純粹以成敗論英雄:

這份對主的愛,使彼得願意在耶穌被捉拿時遠遠跟隨,也使得他的信心受到考驗。解經家摩根說:「是彼得對主的愛把他帶到大祭司家的外院,尤其當其他門徒都逃離時,彼得仍跟隨了耶穌。」

就在這最令人難受的時刻,「主轉過身來看彼得」(路廿二61)。彼得想起耶穌的話,就出去痛哭。
主的那一眼是什麼樣的眼光?是責備說:「我不是早就告訴過你了嗎?你看你就是這種人,還誇口說就是死都甘願,還沒死就已露出原形......」或是委屈、不平?「彼得你為何這樣對待我?為何傷害我?我從來沒有辜負過你啊.....」主是什麼意思呢?
摩根說,耶穌的意思是說:「彼得,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這時彼得再也無法忍住,就出去痛哭。
在高危險、高壓力下的懼怕,使彼得對自己的信心說了謊。摩根說他違背了自己的愛,因為他內心是認識耶穌、也深愛耶穌,他同時也傷害自己的心靈。
每一次的犯罪都是傷害自己的心靈,使我們的心靈受到玷污和耗損。當第一次雞叫時,彼得並沒有意識自己的說謊,到第二次雞叫時,他才突然醒悟過來,逼得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他曾誇口自己永不跌倒,至死忠心,但現在,他正承受當時豪情壯語所帶來的羞辱。

此時你若問彼得本人是不是耶穌的門徒,他可能會回答:「不,我不是了!」因他的信心在黑暗的煎熬中。但耶穌特別要告訴彼得、擁抱他說:「你跌倒了,但沒有被擊敗;你不認我,我們的關係卻沒有斷絕;你犯了罪,但擦乾懺悔的眼淚吧!我愛你,彼得!」

耶穌第一次看到彼得時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可一17)最後對他說的話也是:「你跟從我吧!」(約廿一22)面對這二個跟從主的挑戰,彼得雖然失敗,但他卻一路跟隨到底,從未放棄過主對他的呼召。
************
註一:永不失敗的愛20020916──http://www.slllc.org.tw/
劉群茂牧師

經文:馬可十四27-31、66-72

從前有位受人景仰的佈道家北賓勞,年少時生活非常放浪不羈。一次,在講道之前,有人把一封信遞給他,內容提說他過去種種可恥的行為,信中並提出警告,若他膽敢站在講台上傳講信息,就當眾揭發。

北賓勞從容地拿著這封信走上講台,對會眾宣讀信上的內容,並對這件所謂恥辱的事直認不諱,然後他述說基督如何饒恕和改變他的生活,如何使他變成一個新造的人。他將過去可恥但已經悔改的行為,變成磁鐵般吸引人歸向神。這就是神永不失敗的愛!

門徒的失敗

耶穌被賣那天,與門徒一起領受逾越節晚餐。耶穌對門徒說:「今夜你們都要跌倒了......」(跌倒原意是跌到陷阱裡),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路加福音還記載他說:「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約翰福音又加上一句:「主,我願意為你捨命!」耶穌卻說:「我實在告訴你,就在今天夜裡,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但彼得仍極力地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不能不認你!」眾門徒也都這樣說。

過了幾小時,耶穌在大祭司的院裡被審問。這審問是不合法的,因為羅馬法律規定公會不可在晚上開會,也不可為審判某一人而在當天定罪。審問的情況很緊張,那些原來還跟著耶穌的門徒早已逃之夭夭。

彼得遠遠跟著耶穌,看著耶穌被捕、被審問,他在下邊的院裡與差役們一同烤火。忽然他耳邊響起一位女子的聲音,唉呀,你就是向來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這突來的聲音嚇得他本能的要保護自己,立刻說,我不知道妳在說什麼!接著他走到前院,這時雞叫了一遍。好不容易暫時脫困,沒想到聲音又響起來,他是跟他們一黨的!他又本能的再度說,我不是,你看錯了!然而他的口音使旁人又說,你是,你是加利利人!(耶穌也是加利利人!)這時彼得感覺事態嚴重,連口音都被認出來了,只好極力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人!這時雞叫第二遍,彼得想起數小時前耶穌說的預言,就出去痛哭。

耶穌的預言

從耶穌對門徒說「今天你們都要為我的緣故跌倒」來看,主耶穌早已知道這即將發生的事,而且對一切事早處之泰然,包括反對祂的人,誤會祂的人,宗教領袖的敵視,猶大的出賣,彼得的否認,還有十字架的痛苦......這一切主早有心理準備,且有無限的憐憫、寬容。祂深深了解人的軟弱,人會有怎樣的懦弱反應,即使極力說「我不會背叛你,就是死都不會......」

很奇怪,人類雖有無限的軟弱,卻常常懷有無限而虛浮的自信,就像彼得,如果他知道再過幾小時會否認主,他不會極力說此堂皇的大話。其實,很多時候人真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

一次,當耶穌與門徒經過撒瑪利亞,這城的人不接待耶穌,門徒看了很生氣,就說:「主阿,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嗎?」門徒雖是好意,大發熱心,但耶穌卻責備他們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

約翰說:「祂知道萬人,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為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還說:「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祂,誰要賣祂!」耶穌知道和了解我們,比我們了解自己更多,但祂仍然愛我們和接納我們,雖然我們極不可愛,常常衝動,答應什麼常常又食言,常常悔改,又常常再軟弱;然而主憐憫我們,一再給我們機會。

主對我們的愛是堅定的,是永不失敗的;祂不求回饋,因祂知道人的回報無法與祂的愛相比,祂知道祂的愛給出去會遭人踐踏、嘲弄,甚至出賣,但祂仍然堅持到底,因祂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彼得否認主

彼得不是信口說大話的人,他確實愛耶穌基督。他不只一次看到跟隨耶穌的群眾變得稀少,他仍願意跟隨;他也認出主是永生之道,所以當他說「我就是同你下監受死也是甘心」時,他是真心願意。這是他義無反顧的委身,也是對主的忠誠。只是他不夠了解自己,也不明白真正的忠心是要體會、順服神的意思。

這份對主的愛,使彼得願意在耶穌被捉拿時遠遠跟隨,也使得他的信心受到考驗。解經家摩根說:「是彼得對主的愛把他帶到大祭司家的外院,尤其當其他門徒都逃離時,彼得仍跟隨了耶穌。」其實,那晚是彼得一生最勇敢的時候,無論拿刀削了人的耳朵,或來到大祭司外院,進入這裡是必須冒極大危險的。然而,就在這種充滿無比勇氣之際,他跌到試探的陷阱裡。

你是否想過,假如你身處彼得境況,會如何反應?一方面愛主,想跟隨主,一方面又困惑不解,眼看跟隨三年、朝夕相處的老師,那個能斥責風海、能餵飽五千人、能叫人從死裡復活的夫子,怎會如此軟弱,願被人拘禁、服在人的審問之下?為什麼祂不救自己?眼看老師的性命危急,彼得也很害怕,擔心自己的生命會受到波及。

面對彼得的跌倒,他是膽小的懦夫嗎?我們是以同情的眼光看他,抑或不相信他怎會做出這愚蠢的舉動?或生他的氣,認為他不該忘恩負義?或覺得自己可能跟他的表現一樣?

這問題牽涉到我們對「害怕」的反應。害怕有許多種,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心中多少存有懼怕,只是懼怕的面向和程度不同。彼得在這裡所顯出的害怕是基於「怕人」的傾向;英文是fear man。「懼怕人」會使我們不能說出真實的話,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不能坦然與人、與神相交。

「懼怕人」不是從神來的,乃是從魔鬼來的。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時原本是快樂地和神同行,當有一天沒有聽神的話而犯罪時,他們就躲起來,亞當對神說:「我聽見你的聲音,我便害怕。」為什麼呢?

有一種怕人的原因是做了對不起的事,怕被揭發,就像亞當;一種是怕丟臉,沒有面子,不肯承認失敗;另一種是被對方轄制,像彼得,他知道自己是罪嫌,不久前曾把大祭司僕人的耳朵割掉,這時很容易被指認出來,成為殉道者。事實上,當他坐在火邊時,很可能注意到某些人就是方才在客西馬尼園看過他拔劍的人。在這種景況下,處處充滿危機。

在高危險、高壓力下的懼怕,使彼得對自己的信心說了謊。摩根說他違背了自己的愛,因為他內心是認識耶穌、也深愛耶穌,他同時也傷害自己的心靈。

每一次的犯罪都是傷害自己的心靈,使我們的心靈受到玷污和耗損。當第一次雞叫時,彼得並沒有意識自己的說謊,到第二次雞叫時,他才突然醒悟過來,逼得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他曾誇口自己永不跌倒,至死忠心,但現在,他正承受當時豪情壯語所帶來的羞辱。

有人說雞的鳴叫,使彼得從信心的高處跌下來,墮進心靈的深淵。他的軟弱,一下子被揭露出來,無所遁形,他的信心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痛悔、哀傷、難堪、自憐、懷疑、悲嘆等情緒,一湧而上。

彼得的回轉

1.彼得的痛哭

就在這最令人難受的時刻,「主轉過身來看彼得」(路廿二61)。彼得想起耶穌的話,就出去痛哭。

耶穌看彼得時,彼得是否也在看耶穌?主為何要回頭看彼得一眼?我們的主正受到世上最不合理、最不公平的對待;他們毫不留情的污辱祂,吐唾沫在祂臉上,又用衣服蒙住祂的臉,用拳頭打祂,戲弄祂,嘲笑祂,而且對祂的神性作最嚴酷的質疑和批評。

在這麼可怕、殘酷、不公平的情況下,我們的主沒有忘記要轉過身來看彼得。祂不是只看到自己的痛苦,肉體和心靈上受摧殘,祂依然記念祂所深愛的、那公然發咒起誓不認祂的彼得。

主的那一眼是什麼樣的眼光?是責備說:「我不是早就告訴過你了嗎?你看你就是這種人,還誇口說就是死都甘願,還沒死就已露出原形......」或是委屈、不平?「彼得你為何這樣對待我?為何傷害我?我從來沒有辜負過你啊.....」主是什麼意思呢?

我相信主是用憐憫、溫柔、包容和深深的愛,顯出祂對彼得的了解和接納,祂好像是對彼得說:「彼得,我了解你,你不要難過,這一切我都知道!雖然你很軟弱,使我失望,但不會令我驚訝......」

摩根說,耶穌的意思是說:「彼得,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這時彼得再也無法忍住,就出去痛哭。

你有否這種〝痛哭〞的經歷?不是為自己的委屈、被誤會、被不公平對待、不被人看重、自憐而哭,而是為因蒙受聖靈的光照,看到自己是如此膚淺、背信、敗壞的一個罪人!為辜負主的愛而哭?

這就是詩篇五十一所說的「憂傷的靈」。當大衛犯罪蒙受光照後,他深深悔改,他說:「神所要的祭不是那些看得見的祭物和禮物,神要的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也許我們不會親口否認主,也不需否認主,但我們可能會用沉默來否認主。有機會為主作見證卻不敢開口,在公眾場合不敢謝飯禱告,或不敢承認自己是基督徒,這些都是另一種形式的否認主。

求主幫助我們,因為主曾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

2.彼得的回頭

主預言彼得會否認祂之前曾說:「西門西門,撒旦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廿二31)

主的愛實在偉大!祂不僅告訴彼得說他會否認主,祂還為彼得祈求,使他不致失去信心。

事實上,彼得正經歷信心的考驗和挑戰。過去他對主耶穌的信心是停留在感性階段,並非信心的高峰;只有當他發現感性的信心行不通時,他的信心才會另闢蹊徑而前進。

他信心的步伐不是在光明中邁步向前,卻是在黑暗中摸索難行。這信心的挑戰是彼得信心旅程中極重要的關鍵,他雖曾三次不認主,但他始終沒有真正離開主。

耶穌復活後,一群婦女到墳墓要膏耶穌的身體,只見一個穿白衣的少年人對她們說:「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祂已復活了,不在這裡。你們可以去告訴祂的門徒和彼得......」(馬十六7)這裡特別加上「和彼得」三個字。難道這些婦女不會主動告訴彼得嗎?

此時你若問彼得本人是不是耶穌的門徒,他可能會回答:「不,我不是了!」因他的信心在黑暗的煎熬中。但耶穌特別要告訴彼得、擁抱他說:「你跌倒了,但沒有被擊敗;你不認我,我們的關係卻沒有斷絕;你犯了罪,但擦乾懺悔的眼淚吧!我愛你,彼得!」

因著主的代求,因著彼得記得基督曾為他祈求,因著彼得看見主無條件的接納與挽回,彼得回頭了!

一位作者說,神的恩典從沒有離開過彼得。祂容讓彼得落在困苦的光景,是要提昇他的屬靈生命;這一連串事情是神在剝奪彼得原來的老我性情,也就是天然人的生命,雖然這被剝奪的過程相當痛苦,卻造就了一個脫胎換骨的新彼得。

所以當耶穌復活後,祂給了彼得三次表達愛的機會。耶穌三次問他:「西門,你愛我嗎? 」彼得心中有些憂愁,但仍三次肯定自己對主的愛。耶穌接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

藉著這些新的託負,彼得的信心恢復了!在初代教會、使徒行傳中,彼得大大被主使用,昔日的退縮、膽怯,被無比的勇敢及神的大能所取代。

結語

耶穌第一次看到彼得時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可一17)最後對他說的話也是:「你跟從我吧!」(約廿一22)面對這二個跟從主的挑戰,彼得雖然失敗,但他卻一路跟隨到底,從未放棄過主對他的呼召。

當耶穌進入彼得生命,這個原來極為平凡的漁夫,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人,帶著新的人生目標及新的人生優先次序。雖然彼得沒有因此變成一個完全人,但他從未停止改變,並不斷在進步中,這也是為什麼耶穌一看見彼得、就給這位充滿潛力的門徒新的名字--彼得,即磐石之意。

耶穌所呼召的,是那些願意因著愛被改變的人,甚至是一個失敗的人。神學家邁爾說,這是我們的主使我們成聖的方法;祂講出一些原本我們看不到的事,當人像彼得那樣有破碎、痛悔的心時,祂就說些安慰、鼓勵的話。當人只有極小的信心時,祂就算他為義。祂對我們說話,並不是因為我們已經得著了或完全了,乃是因為我們正在繼續前進。祂指出我們從未想到自己能做的事,來喚醒我們對自己的期望;祂在我們絕望時,向我們講論復活的生命。

邁爾說,我們的主現在仍是這樣對待我們。祂告訴我們,藉著我們性情的適當發展,和神恩典的運用,我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而且祂會將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賜給我們。我們若有神的理想和神的幫助,最軟弱的人都會變成像大衛那樣勇敢的人。這就是我們主的愛,祂的愛何等憐憫、寬容,有鼓勵,有能力!祂的愛是永不疲乏,永不厭煩!祂的愛永不失敗!


台長: Sam
人氣(1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