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8 17:16:26| 人氣1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活泉茶館351-靈修分享-認識並遵行上帝的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活泉8年10月8日

 

★路加福音4:1  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旦河回來,聖靈將他引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

★創世記3:2~3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 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 

聖經路加福音第4章1到13節,提到耶穌受魔鬼的試探,最後得勝了!這讓我想到亞當、夏娃也同樣受到魔鬼的試探,最後卻失敗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路加福音提到耶穌基督用上帝的話語來抵擋魔鬼的試探,便有人說,「拿起聖靈的寶劍,就是 神的道」就可以勝過魔鬼的試探了。但從創世記3章2~3節我們也看到夏娃也是用上帝的話語來回應魔鬼的試探,但卻沒有勝過那試探。

何西阿書4:6 提到「神的百姓因為不知道神的律法而滅亡。」因此知道「神的話語」、「拿起聖靈的寶劍,就是 神的道」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會裡才會常常強調我們要靈修讀聖經。

雅各書1:14說:「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

原來在試探中,我們自己的私慾會被牽引、誘惑。

讓我們再來看創世記3:6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雖然夏娃用上帝的話語來回應魔鬼的試探,但她的私慾卻被牽引、誘惑,使她違反了她所知道應該做的事──「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最近經濟景氣每況愈下,股市大跌、大公司破產頻傳、毒奶事件的連鎖反應,商業經營日益艱困,讓我想起「真善美生活講座」中曾提到「上帝有貧窮和富有的循環」(這句話的意思等我查到後再跟大家分享)在查資料之前,我聯想到上帝的「經濟」原則:慈惠捐、一日捐、豁免年、安息年、禧年……

聖經──

-------------------------

★利未記23:22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利未記25:3~7六年要耕種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園,收藏地的出產。第七年,地要守聖安息,就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不可耕種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園。遺落自長的莊稼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這年,地要守聖安息。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當食物。這年的土產也要給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獸當食物。

★利未記25:8~28你要計算七個安息年,就是七七年。這便為你成了七個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當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發角聲;這日就是贖罪日,要在遍地發出角聲。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第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你們彼此不可虧負,只要敬畏你們的神,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我的律例,你們要遵行,我的典章,你們要謹守,就可以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地必出土產,你們就要吃飽,在那地上安然居住。你們若說:這第七年我們不耕種,也不收藏土產,吃什麼呢﹖我必在第六年將我所命的福賜給你們,地便生三年的土產。第八年,你們要耕種,也要吃陳糧,等到第九年出產收來的時候,你們還吃陳糧。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到了禧年,地業要出買主的手,自己便歸回自己的地業。

★申命記14:28~29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

★申命記15:1~2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定例乃是這樣:凡債主要把所借給鄰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鄰舍和弟兄追討,因為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

★申命記15:4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們中間沒有窮人了(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為業的地上,耶和華必大大賜福與你。)

-------------------------

    要解決貧窮的問題,不在於政府的福利政策,乃在於我們要「留意聽從耶和華的話,謹守遵行祂所吩咐的一切命令。」在這多災多難的世代,忽然來的貧窮必定會存在(註一),聖經提供了我們最佳的解決方案:

-------------------------

★哥林多後書8:1~15 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

聖經中的解決方案就是要我們「互相幫補」,在面對「貧窮和富有的循環」時,使「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讓「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只是現代人都害怕「將來」或「退休」後錢不夠用,就使命地囤積。前陣子公司一個同事問我小孩幾歲了?

我說:「快兩歲,現在肚子裡還有一個。」

他突然說:「現在養一個小孩就要花一千萬!」

我說:「怎麼可能,我都沒賺那麼多錢,怎麼可能花那麼多錢!」

他說:「要把你結婚前夫婦的存款都算進去。」

我算一算,如果夫婦兩人都從25歲工作到55歲,每人月薪3萬台幣,那這一輩子可以領到3萬×2人×30年×12個月共2160萬,養二個小孩剛好花光光,那我二妹養三個哪夠花?

拚命囤積的結果當然是不遵行上帝的話,慈惠捐,免了;一日捐,免了;豁免年、安息年、禧年……全都免談!錢囤積多了,當然就要做「投資理財」。

說到「投資理財」,最近國內有不少人踩「雷」(註二)或融資買股票斷頭,使得捐出去的(慈惠捐、一日捐……)和囤積下來的錢,最後在自己的帳戶上都沒了!而當中的差別是囤積下來的臭掉了(1),捐出去的卻為上帝所記念(2)。

--------------

(1)出16:15~20

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

(2)箴19:17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

今天看到一篇報導,「去年11月榮膺全球最宜居住國家的冰島」「可能成為這波金融危機中第一個破產的國家。」(註三)當人不實行上帝的「經濟」原則時,以為愈囤積就會愈富有、借越多錢來投資就可以賺越多錢──所謂的富人賺錢術──用別人的錢來賺錢,但在這一波的美國次貸風暴影響下,「貧窮和富有的循環」再一次造成多數人的財富重分配──有錢的人不會永遠有錢。關於借錢(貸款)這個問題,我們從前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請參閱活泉茶館31-借貸(四之一)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ahsam/3/1275595/20020801152859】。華倫.巴菲特認為除非是百分之百的確定,否則他是不借錢來投資(註四);真善美生活講座認為貸款是一種「對未來邪惡的假設」,當時有人質疑房價這麼高,不「貸款」怎麼可能買得起房子(面對通貨膨脹,貸款買房子是一種投資)。最近我在雅虎奇摩新聞中,看到「1.75美元 美學生標到一棟房子」(註五),只要用零用錢就可買到房子了!另外,關於衍生性金融商品,巴菲特也是極力反對的(註六)

當然,適當的存錢還是很重要的,但要怎麼存,可以參考「活泉茶館347-保本藍圖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ahsam/3/1289577131/20070629092132/

活泉茶館93之後的富足人生系列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ahsam/3/1301179/20020808085328

********************

註一:

申命記15:1~11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無論哪一座城裡,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總要向他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你要謹慎,不可心裡起惡念,說: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你便惡眼看你窮乏的弟兄,什麼都不給他,以致他因你求告耶和華,罪便歸於你了。你總要給他,給他的時候心裡不可愁煩;因耶和華─你的神必在你這一切所行的,並你手裡所辦的事上,賜福與你。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所以我吩咐你說: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

-------------

註二:

5.1萬財管戶踩雷 跨海訴訟費 銀行全包

2008-09-18 工商時報 【薛翔之、彭禎伶/台北報導】

     5.1萬名投資雷曼兄弟結構債的民眾,未來跨海訴訟費,銀行全包!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17日宣布5大措施,要求銀行必須主動通知客戶,告知投資部位中有涉及雷曼兄弟者。據金管會統計,最終風險由雷曼兄弟承擔的結構型商品,共有5萬1533人投資,總投資金額近新台幣400億元,金管會要求銀行、銀行公會、信託公會全力協助客戶求償。

 

連動債賠光老本 投資人哭訴 - Yahoo!奇摩理財

 更新日期:2008/09/20 23:01 ( 2008/09/20 23:01 民視 )

美國雷曼兄弟宣告破產,對連動債投下了震撼彈,光在國內,求助連動債自救會成員已經累積到500多人,金額上看3000多億,不少會員氣的大罵銀行欺騙他們,更揚言要告金管會瀆職,放任銀行銷售連動債,騙光老百姓的錢。

拿著一大疊的連動債資料,王小姐氣炸了,因為她的父親原本是要把錢作定存賺利息,沒想到銀行理專卻把他騙進連動債裡,一生積蓄2500萬現在一毛不剩……

-------------

註三:

聯合新聞網 | 全球觀察 | 金融海嘯撲全球 | 冰島快破產 全歐恐遭波及

 更新日期:2008/10/08 07:50【聯合報編譯張佑生、朱小明/綜合報導】

去年11月榮膺全球最宜居住國家的冰島,不到一年時間卻風雲變色,不僅國際金融夢碎,還可能成為這波金融危機中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冰島總理哈德7日用「國家破產」形容這波金融危機對冰島的威脅。冰島銀行總資產竟高達全國GDP(國內生產毛額)140億歐元(約台幣6,190億元)的9倍,因此受到金融危機衝擊特別嚴重,由於該國銀行在整個歐陸大舉投資,全歐都可能遭波及。

……人口不到32萬的冰島的經濟曾經令人稱羨,近五年來家戶平均財富增加達45%,個人國民所得63830美元,高居全球第四名。但在冰島大舉放寬國內金融市場管制下,冰島銀行迅速擴張,再把資金投資到歐盟其他國家,冰島國內生產總值GDP僅140億歐元,而三大家銀行的債務竟超過1000億歐元。

去年以來,通膨率與利率雙高,冰島貨幣克朗快速貶值,熱錢撤出,外匯兌換幾乎乾涸;種種情形讓銀行備受壓力,令冰島經濟瀕臨崩潰邊緣。

冰島克朗從去年夏季以來已貶值一半,上周再急跌14%,貶值的速度在國際貨幣市場僅次於辛巴威幣。據報導,政府考慮讓有110億英鎊的退休基金出售40%海外資產以支撐克朗。

 

「冰」雪聰明 反被聰明誤

 更新日期:2008/10/08 07:50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知名投資人麥嘉華最近說,亞洲國家的銀行因為「太笨了」,沒有牽扯到太多複雜的金融資產,所以在次級房貸風暴中僥倖躲過一劫。依照這種看法,冰島就是「太聰明了」,才會淪為這場金融風暴中第一張倒下的歐洲骨牌。

僅僅在18個月前,冰島的經濟還是全球政府看齊的對象,尤其是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國典範。這個原先靠捕鱈魚維生的迷你漁業小國,大力發展金融業,以高利率與低管制的開放金融環境,吸引海外資金。

冰島銀行大舉發展的作法與雷曼兄弟公司、美林等投資銀行一樣,在國際資金市場大量借入低利短債,投資高獲利長期資產。這種模式下要借得愈多才賺得愈多,冰島的財務槓桿因此延長到驚人幅度,總外債規模可能是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倍。

於是,冰島實質上變成一個國家級的避險基金。一連數年的超低利率資金環境,以及資產證券化導致的信用急速膨脹,讓這種套利模式獲利豐碩,讓雷克雅維克成為全球最貴的城市之一。但是一旦資金市場枯竭,靠大量借錢維生的冰島金融體系就瀕臨崩潰,而貿易經常帳長期赤字、人口僅有30萬人的冰島,沒有什麼財政備援力拯救這些資產動輒是全國GDP數倍的巨獸銀行,政府必須向外國乞錢來穩定金融。

這種以債養債的經濟模式怎能走到這步田地?因為在次貸風暴之前,世界最頂尖的的經濟體美國,就是在財政與貿易雙赤字長期擴大的險境下,倚賴源源湧進的國際廉價資金,操作金融煉金術,一連數年看來歌舞升平。「冰雪聰明」的冰島學了這一套買空賣空的招數,不料遇上百年一遇的信用緊縮危機。

-------------

註四:

1987巴菲特致股東函

儘管我們對於通貨膨脹抱持悲觀的看法,我們對於舉債的興趣還是相當有限,雖然可以肯定的是Berkshire可以靠提高舉債來增加投資報酬,即使這樣做我們的負債比例還是相當的保守,且就算如此我們很有信心應該可以應付比1930經濟大蕭條更壞的經濟環境。

但我們還是不願意這種大概沒有問題的做法,我們要的是百分之百的確定,因此我們堅持一項政策,那就是不管是舉債或是其他任何方面,我們希望是能夠在最壞的情況下得到合理的結果,而不是預期在樂觀的情況下,得到很好的利益。

只要是好公司或是好的投資決策,不靠投資槓桿,最後還是能夠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因此我們認為為了一點額外的報酬,將重要的東西(也包含政策制定者與員工福祉)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之下是相當愚蠢且不適當的。

 

巴菲特致股東函2003年版

特別要告訴大家的是,只有在罕見的情況下,我們才會舉債經營,基本上我們一向對負債採取迴避的態度

保護我們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使用財務槓桿,我們認為金融市場什麼事都可能發生,而聰明人被逮到的唯一可能就是使用槓桿,如果你在危機發生時可以控制住,那麼你就過關,但即使是最聰明的傢伙也有可能因為使用槓桿而突鎚,避免舉債是讓事情失控的最好方式。

---------

註五:

1.75美元 美學生標到一棟房子

 更新日期:2008/10/04 07:40 編譯季晶晶/綜合三日電

經濟不景氣,美國房地產價格狂跌,芝加哥一名女子竟以1.75美元在eBay拍賣網站標到一棟房子;全美最大房屋建商賀爾登(Horton)最近也賤價出售建地,估計最低下殺至一折不到。

主修財務的30歲大學生史蜜絲(Joanne Smith)標到的是一棟不折不扣的房子,只是油漆剝落、屋瓦殘缺、庭院雜草叢生。

史蜜絲原本只是上網比較PlayStation遊戲機售價,無意中瞄到這棟位於密西根州薩吉諾市(Saginaw)的廢棄屋求售。她未實地看屋,只覺得很划算就下標,原本準備最多付20美元,不料結果卻以不到2美元得標。

該屋最初從1美分起標,另有七個人出價,但他們更錙銖必較,因而讓史蜜絲在上周結束的拍賣中勝出。史蜜絲到現在還不清楚房價是否包含土地,也無意搬家。她告訴薩吉諾新聞報(Saginaw News):「我會試著轉手賣出。」

不過,該屋積欠稅金850美元,史蜜絲必須在3月底前繳清,免得房子被法院拍賣……

-------------

註六:

巴菲特致股東函 2005年版

很久以前,馬克吐恩曾經說過,「如果有人曾經想抓著貓的尾巴進門,他一定會留下慘痛的經驗,」我想要是馬克吐恩活在現代,他應該嘗試去關掉衍生性金融商品部門,我保證不出幾天,他寧可選擇抓貓進門,去年光是為了繼續退出通用再保衍生性金融商品部門的任務,我們就承受了1.04億美元的損失,累計的損失已高達4.04億美元,當初退出時,我們留有23,218件合約,如今則還剩下2,890件,或許你會以為,我們的損失應該可以就此打住吧,事實上,血流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止,去年光是為了終結741項合約就讓我們失血1.04億美元。

 

台長: Sam
人氣(1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