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02 17:12:28 | 人氣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月暈效應談客觀判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語課本第10課的主題是-〝果真如此嗎?〞主要是引導讀者要秉持懷疑的態度和實證的精神,探究事物的真相。我覺得這是引導孩子增進判斷力的好時機,心靈故事也是以〝深思考〞為主題,同時舉了很多例子和孩子們討論,其中,我也介紹一個新名詞-〝月暈效應〞,便和學生分享一些想法。
    
學生對這個新名詞無所知,就先邀請學生先以創意想法來推論月暈效應的解釋,引導學生運用腦力激盪的方法激盪出各種可能的答案,同時提醒孩子創意來自大膽猜測,鼓勵他們異想天開;孩子們的答案很有趣,例如:看到月亮就會暈倒、每個月都會暈倒一次、有些人會暈倒一個月...等等,因為孩子們大都是從字面上來解釋,我也鼓勵孩子們跳脫想法來思考,但名詞解釋只是用來訓練孩子們的創意,內涵才是最重要的分享關鍵。

     
肯定學生們的創意想法後,以一些故事或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月暈效應〞。其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位老翁的牛不見了,就開始懷疑可能是鄰居偷的,第一天只是懷疑的感覺、第二天開始認定鄰居就是小偷、第三天就一直胡思亂想,擔心鄰居會如何處理那隻牛;正準備去警察局報案時,警察已到家裡通知遺失的牛在警察局,身上還綁著繩子,原來是那隻牛掙脫跑掉,被人發現後帶到警察局。

     
透過這個故事,引導學生討論為何老翁會猜是鄰居偷牛,再請學生針對這個故事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才介紹所謂的〝月暈效應〞,就是對週遭人事物的判斷,很容易受個人主觀或先前印象所影響。我提出相似的語詞有以偏概全和先入為主。接著利用這個機會和學生討論如何避免受月暈效應的影響,整理腦力激盪的結果,強調平時就需要有客觀的判斷,而且盡量做到以下三件事。一.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 二、了解假設不等同於真相。三、從不同角度多方思考。
     
成長過程中,學生們會伴著可愛的天真概念和迷思概念,有些價值觀和觀念很需要大人適時的引導。所以,我會運用時機和孩子們分享一些想法,或許是最近發生在孩子間的互動故事,與其讓孩子覺得老師是在說道理,不如先以輕鬆的方式來溝通概念。
     身為孩子們的導師,我想,我正在播種,相信孩子們的成長會是有跡可循的。

  

台長: 振岳
人氣(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學日誌 |
此分類下一篇:510親師通訊201254(35)
此分類上一篇:510親師通訊2012426(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