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7 19:00:00| 人氣1,85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行走,儲藏愛》的書介 100-4-25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時間分割得片片斷斷地 文章的貼出往往也顯零碎 雖然終於有時間寫完 貼出來卻已經是一個月後了 但我想因為書介而且啟動的這段思索 仍是值得分享的

這兩天 收到主編錦淳寄來她編寫的 往後要放在網路書店頁面上的書介
很驚喜地發現 被選為〈內容試閱〉的是〈合歡東峰的哭泣〉那篇 並且錦淳告訴我說 這是她非常喜愛的一篇文字 而雪霸三期義解建曄在閱讀《行走,儲藏愛》時 也特別對這篇文章作出回應

合歡東峰的哭泣〉是2007年 由清大主辦第一屆[生命故事館] [感動 瞬間]徵文時 得獎的佳作 
我還記得收到徵文訊息當時已經十分逼近截稿日了 挑選照片時 心有靈犀地覺得就是這張了 靜心捕捉了流轉的思緒 寄出文章 沒想到能夠幸運入選

還記得自己寫稿的時候 幾乎是凝視著照片邊寫邊拭淚 貼出的時候得到許多朋友的迴響和鼓勵 許多人覺得 小咕嚕自己努力爬到山頂上 痛痛快快地放聲大哭 已是很有勇氣的表現!
知道得獎之後 又反覆讀過好幾次 同樣是淚水溢流不止

漸漸地 我慶幸當時寫下了這段心情 才能夠在往後的這幾年 一再地回味

家有兩個年齡相近的孩子 小的出生時 大的其實也還很小 仍需要生活的照顧與細心的帶領 剛開始因為有了妹妹而好奇 興奮 期待 開心 並且萬分地疼愛她
然而 當他開始發現 不管是爸媽注視的目光 陪伴的時間 爸媽身旁尋求安慰的位置... 事事都要跟妹妹分享 甚至平分時 他難免有些失落 甚至會有一段時間失寵的感覺 〈合歡東峰的哭泣〉就發生在這個階段的初期

首先是 媽媽不管在家或者外出 總是將還不會走路的妹妹抱著或揹在胸前 那曾經是他記憶中一人獨享的位置
而這一次又湊巧是小咕嚕首度自己行走全程的高山之行 當接近中午時分 接近他想睡覺的時間了 他渴望一個安慰的懷抱休息 卻連爸爸的揹架也都成了妹妹的位置
他的疲倦 混合著心中的失落感 氣惱 更是可想而知的被放大

然而我們並不習慣用食物引誘孩子 哄騙他上山 我們多麼希望孩子是被大自然本身的美與豐富所吸引

現在七歲和四歲的咕嚕和瑀魚 在自己的旅程中 更能夠感受和發現 也與我們分享著自然本身的豐盛
有時候我仍會回頭去想 現在是比以前更有經驗 更駕輕就熟的媽媽了 如果面對孩子當時的情緒 我會更穩定 更胸有成竹地 處理得比那個時候還要好一些
包括陪伴孩子好好面對身體的疲累 克服對山勢陡峭的害怕 經歷自己的情緒與意志... 然而 這樣的想法是後設的 這些林林總總的過程 都將是生命經驗的累積
寫下這樣的一段經歷 其實是讓做父母的我們 透過文字的梳理 跟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

越辛苦, 越美麗

然而這次旅程的記憶 並不僅只於這段哭泣和痛苦 還另有番外篇

在〈合歡東峰的哭泣〉之後的幾個月間 幼稚園的班級公佈欄貼出他們在〈認識宇宙的奧秘〉單元 每位小朋友畫的一幅以〈星空〉為主題的作品

陸續瀏覽著每一班貼出的畫作 小朋友們呈現的內容 幾乎都是以深藍色或黑色為天空底色 用蠟筆畫上許多星辰 有很高程度的雷同
不知道是否老師有給小朋友看過參考的範本? 或者讓他們先看過梵谷的名畫〈星空〉?

然而當咕嚕拉著我去看他的畫時 才知道只有他的畫跟同學的非常不一樣 我也才知道山行對咕嚕的創作 造成多麼大的影響和烙印
他在畫中呈現的是「高山上的星夜」 作品融入了實際的生活經驗與自己的想像  讓我蠻驚喜的
我有點兒了解 那些高聳 尖銳 連綿不斷的大山 或多或少標記著他爬山過程經歷的辛苦



小咕嚕畫的星空 (應該是小班 很抱歉圖說誤植為中班了)


然而 為什麼深夜裡聳峙的群巒會是如此繽紛的色彩? 我曾經嘗試著探詢 小咕嚕只是笑而不答
是否 那正是他透過紙上的塗塗抹抹 將那段爬山歷程的負面經驗釋放 轉化為對自然本身美好記憶的一段領悟呢?
我想 真正的答案 只有畫畫的小主人下筆的當下 自己知道了

小咕嚕要升中班的時候 老師請每位小朋友帶一張自己的照片貼在教室牆上 讓班上的新生彼此認識熟悉 小咕嚕竟然興沖沖地選了那張在合歡東峰頂上放聲大哭的照片
我和小咕嚕討論 為什麼是選這張照片呢? 他說 他現在覺得那張照片非常地有趣 很有特色 我想 他是真的早已對那次爬山的經歷釋懷了

不知道我能不能這麼說: 旅程越是辛苦 回首時的記憶越是美麗?


後記:
 
現在兄妹倆分別七歲和四歲了 在家裡爭寵的場面仍不斷上演 我已經不太需要去搭理或介入 他們憑著各自的蛛絲馬跡 感覺著爸爸和媽媽「比較愛自己」
想睡覺時 有時可以相擁而入睡 有時會搶著攻佔同一個覺得是留有媽媽味道的枕頭或衣服 事實上 我覺得自己對兄妹倆的疼愛是一樣多的 只是兩人個性不同
比較容易磕磕碰碰的那個 我對他的責備比較多 心疼也難免地比較多
而另一個則不太需要多操心 就能夠怡然自得地長大 我愛得多一些吧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 也時常回想起咕瑀兄妹剛出生的時候 他們被抱在大人懷裡 小小的手指緊緊抓著大人的衣服 好像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寶寶 深怕在母親樹冠間跳躍 在上樹下樹移動遷徙的過程中掉落 而本能地緊緊抓著媽媽的毛髮
原來人類離開了樹棲生活之後 仍保有許多來自靈長類祖先的原始的記憶...

 

而後 孩子漸漸開始展開探索的腳步 仍不時回到爸媽的懷抱 反覆地確認著愛與溫暖的存在 或者喝幾口媽媽自造的「食物」尋求安慰 之後 是不再吃媽媽「自產的食物」了 卻仍舊依賴著在爸媽的味道中睡著和清醒; 更大一點 喜歡上坐在爸媽的腿上看書 聽爸媽朗讀 說故事的聲音; 喜歡吃爸媽親手調製準備的餐食 因為裡面都蘊藏著綿密豐富的愛的編織 ;這一份愛的氣味 雖然隨著每個階段呈現的形式有所變化 本質卻是, 始終如一
 

台長: 玉山薄雪草

圓恩
哈,阿德躺的位置,是DUCK很想鋸掉的一根枝幹
還好沒被鋸掉。

我正感動緩慢拜讀中.....
2011-06-07 08:32:57
版主回應
謝謝圓恩~ 希望你會喜歡!

這幾天開始在看蛾類的那本書

蛾的世界對我來說充滿了詭變和奇妙 妳們做了觀察和紀錄 而且還出圖鑑書 真的太了不起了
2011-06-14 13:12: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