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02 17:21:25|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搖滾樂和社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商業音樂跟搖滾樂之間的差別,大概是搖滾樂跟社會有種微妙的關係吧。這並不是乏低商業音樂的社會價值。若有人問:“商業音樂能反映社會嗎?”“能!”我答。但,與搖滾樂相比;搖滾樂便有種雄辯社會課題的優先條件。
可能就是這樣,搖滾樂往往給人有種強悍的感覺。但,強悍是有條件的。胡亂的宣洩情緒和莫名的頹廢,是會讓搖滾樂喪失原初的精神,甚至會弄巧反措。真誠的音樂內涵其實是最重要的。
話說回來,搖滾樂是60年代在西方作為工人階級的青少年文化而興起的。搖滾樂在那年代是正面的,特別是挑戰一些古板而森肅的階級文化的好工具。搖滾樂還起了些作為,就是助長基質社會群體的作用,而直接刺激青少年的新思維。或者這樣說來有點沉重,但搖滾樂在那年代就是革命思潮的代名詞。
畢竟還是商業的力量,一些搖滾樂逐漸染上商業色彩。一些樂隊更天真的認為憤怒和不滿便是搖滾樂的因素,這也為搖滾樂塑造了另一種音樂的主流。所以,有人說Green Day、Offspring、Moffat、Bon Jovi......的音樂是廉價的。這是可以理解的。

一些與社會划勾的樂隊/音樂人

1.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來自洛杉磯的Rapcore四人組,將Rapcore音樂提昇到雄辯政治及社會問題的工具。其中尖銳的歌詞和揚聲器的Che Guevara(古巴革命英雄)可見一斑。樂手們更有不低的知識水平,吉他手便是擁有哈佛學位的社會活動家。Rage Against the Machine也為Abu-Jamal伸冤,為選舉和美國反納碎聯盟而搖滾。

2.崔建

中國搖滾樂鼻祖。崔健一直認為他是藝術家,並非政治家或社會學家,儘管崔健歌曲中的很多內容涉及社會和個人感情問題。自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給中國的城市和鄉村帶來了生氣。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社會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崔健的音樂和歌曲唱出了在極速變化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下成長的年輕一代的彷徨、對真實和人性解放的渴望。

3.Sex Pistol

Sex Pistol創造了所謂的龐克(Punk)音樂。在英國,他們用音樂表達對皇室的嘲諷、對社會環境的不滿、失業率攀高跟貧富差距拉大的憤怒。塑立了一種龐克精神-反體制、反戰、DIY ...... 更強烈的表達清楚也更容易被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接受。更使知名的服裝設計師Vivian Westwood成名了。

4.Bob Marley

Bob Marley被喻為Reggae之神。他主要歌曲是環繞著愛,但卻比糖衣舨的商業歌曲多了些社會意識,並宣揚世界大同,及各種族和平共處的和平之音。Bob Marley出身於牙買加的家庭,信奉他們的傳統宗臈Rastafarian,深信不同種族的人應接受平等的待遇及和平共處的,所以社會問題、人權、自由等皆是他的創作靈感,藉歌曲作傳道之用。

文﹕俊峰

台長: gnuf
人氣(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