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02 19:37:01| 人氣1,0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用無常正念克服意外打擊——[自我是什麼東西]3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東北仙台大地震加大海嘯加福島核災所構成的複合性災難,必將又一度引發直接受難者(災區難民)與間接受難者(日本國民、鄰國乃至世界各國國民)的心理衝激與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問題。包括看電視災難新聞太多引發的憂鬱焦慮,乃至中國大陸人民莫名其妙地搶購碘鹽,都是心理創傷的反應。

於此,親友的陪伴安慰、音樂藝術的安撫抒發、哀憐或祈福儀式的集體疏導與支持、宗教活動所提供的寄託與庇護等等,當然都是療傷止痛的良藥;但受創者的自我畢竟只屬於他自己,所有的外來撫慰支持都只是助緣,到最後還是得靠自己內心的力量,去完成最終也是最關鍵的救贖步驟。

這最關鍵的一步,無非就是在心理上重回受創的現場,而且勇敢地選擇面對(問題)、接納(事實)、承認(受傷),而非逃避、文飾、否認。有人說「時間是治療創傷的靈藥」,其實大錯,時間不能治癒任何創傷,它只是把創傷冲淡封藏,讓人誤以為它已不存在罷了!西班牙大導演索拉的作品〈情慾飛舞〉(Tango)中也有如此台詞:「事實不會消失,歷史必將重演,其一就是想消滅歷史。」「如果選擇遺忘,我們將何以自處?」

當然,在受創之初,暫時的逃避與撫慰是療傷的必要步驟,但回過神來之後,就該重建心靈的起碼自信,自覺地選擇去面對創傷,以尋求徹底的療癒。

但,人應該怎樣去面對創傷呢?當然不是暴虎憑河式的硬去面對,那只會觸景傷情,造成二度傷害。選擇重回現場去面對創傷的恰當時機,仍須與驚魂是否已定,撫慰是否已有成效密切配合。

現在假設人的心理建設已大致做好,那麼回到創傷現場要做什麼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對創傷經驗嘗試改用更剛健、更如實的觀點去重新詮釋。

原來,人的心理所以會受傷,常來自意外或說預期落空。而所以會意外、會預期落空,是由於人先有了「意」(臆測)與「預期」。所以,若沒有意就不會有意外,沒有對未來的任何預期,也就無所謂預期落空了!

但社會生活,本就是設計了許多穩定運作的法律規範、組織結構來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全的,即所謂「集體安全體制」。卻不知再堅固的防衛(可防幾級地震、幾公尺海嘯……)都不是萬全的,頂多只是降低災難發生的機率與發生後受損的嚴重程度而已。但人民的心理卻不知不覺全依賴這安全體制,錯以為萬全,遂在災難萬一發生時心理因意外、沒想到而受驚受創了!

所以,我們該認真反省這心理的依賴是否已過度?而在每一次心理受創之後作出合理的調整,而最關健的一點是還原「人生無常」的實存真理。我們當然可以也應該建設一個儘可能安全的社會,但永遠要記得這仍是「盡人事,聽天命」。若然,則在下一次意外發生時,我們的心理才可能在正確觀念的保護下安然度過,即使不免受創也比較可能不致太嚴重,也比較容易復元罷!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