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28 14:55:42| 人氣1,30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賽德克 · 巴萊》電影的美中不足憾事 ( 29/10/2011 綠色短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賽德克 · 巴萊》電影的美中不足憾事 ( 29/10/2011 )

     由新銳導演魏德聖所拍攝的歷史電影《賽德克 · 巴萊》鉅片,係以「霧社事件」為題材的原住民抗暴事件,這也是他在《海角七號》電影一鳴驚人後之力作,由於片末未對日軍將事件領導人莫那魯道的遺骸製成骨骼標本,並懸掛於台大人類學系近四十年著墨不多,而且,對於「霧社事件」後倖存的五百餘位原住民在拘禁移送過程中,又遭日警暗中提供武器給另一族的世仇蕃社襲擊,導致雙方衝突後又有兩百餘人死於非命,史稱第二次「霧社事件」!嚴重分化了當地原住民間的感情,同時也暴露出殖民者製造蕃社矛盾之陰狠面也是在片內一筆帶過,導致外來政權對於這塊土地所做過的處心積慮負面教材沒能彰顯,誠乃賣座的《賽德克 · 巴萊》美中不足之憾。
 
    對於「霧社事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早於事件發生後的隔月,也就是一九三零年十一月便發表所謂的《告民眾書》,強調此一事件所代表的意義是「反抗帝國主義、追求獨立與解放的精神。蕃人的遭遇與帝國主義列強與國民黨掛鉤攻打紅軍的遭遇相同」。當時,中共隔海寄予同情並企圖轉化為中國革命力量反帝的做法,與目前北京當局卻是冷處理《賽德克 · 巴萊》的做法,實有天壤之別;事實上,當年在台灣奔走革命的台共份子謝雪紅等人,關於「霧社事件」的立場也曾在《對少數民族的工作》條文中加列「國內民族一律平等」為台共黨綱,於此不難管窺「霧社事件」在當年兩岸共產黨眼中,厥為影響台灣民族運動史之至為深遠的照耀青史一頁!但在秧歌王朝建政一甲子有餘的現階段,非但中國網民對「霧社事件」的《賽德克 · 巴萊》解讀說三道四,連中共也有著保留態度,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寫照。
 
    姑不論中國人翻來覆去的行止,回顧台灣民眾黨在蔣渭水領導下的表現,在「霧社事件」發生後的第四天,便已及時透過《台灣新民報》來詳加報導始末,而且新聞還一路追蹤到第二次「霧社事件」為止,期間,並特闢有「霧社事件」的民意專欄,讓朝野意見得以檯面化充分交流;結果,造成日本當局在《台灣新民報》印報前常常派員到廠將敏感字眼刪除,但編輯卻以各種巧妙文筆迴避閃躲闖關。譬如:有關總督府企圖封鎖空投毒氣屠殺原住民訊息,該報便經由披露「台灣自治聯盟」上書東京拓務省抗議使用毒瓦斯對蕃人出兵、嚴重抗議過去殖民理蕃政策錯誤、甚至於要求台灣總督引咎辭職等事來公諸於世。而台灣民眾黨本身也向拓務大臣直接拍發電報指控:日警對蕃人剝削、殘忍處罰才造成「霧社事件」、請速免去總督、警務局長、台中州州知事等人之職務、保證蕃人生活自由及不阻礙民族發展的政策為宜、還要求徹底改革警察制度的弊害!該黨不但拍發電報指控而已,黨綱還針此多納入「反對一切妨害蕃人民族自由發展」的條文,並且一狀告到日內瓦的國際聯盟,控訴「日本使用毒氣屠殺台灣霧社人民」,迫使東京方面的內閣不得不正視此一問題之嚴重性,因其儼然已轉化成棘手之國際政治事件;但也因為台灣民眾黨動作過大,造成總督府惱羞成怒,遂反撲得予以強制解散。
 
     這些在《賽德克 · 巴萊》一片中所未觸及的後續發展,顯示單從「霧社事件」中,便不難管窺台灣人與中國人之差異所在!因為,台灣人不止在高壓的日據時代先後有台灣民眾黨、《台灣新民報》、「台灣自治聯盟」接二連三為同樣居住在這塊土地的「生命共同體」原住民討公道,沒像中國人僅是口惠而實不至;即使到了終戰後,台灣省府更將日本人在霧社所立的「殉難紀念碑」拆除改建成「抗日紀念碑」,莫那魯道遺骸也終於返鄉歸葬在紀念碑後,中央銀行亦在政黨輪替後,由民進黨執政當局指示於二零零一年年七月打破傳統慣例,公開發行莫那魯道為肖像的二十元新臺幣銅板以資紀念,堪稱為這段原住民可歌可泣的史實留下肯定與見證,算是事前補足《賽德克·巴萊》電影賣座之餘的美中不足缺憾…

台長: 蔡漢勳
人氣(1,30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MD
感謝分享
Thanks for sharing

必讀的文章
沉默共業的代價
http://drmichaelfu.blogspot.com/
2011-11-09 04:44: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