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02 01:19:22| 人氣1,82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板橋大陸新娘奮戰五老兵 解飢渴兼討生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李中後,平日來往「老戰友」們,三不五十就往家裡走動。其實,關心老友也是人情世故、理所當然,不過,當這五名好友先後看上他那風韻猶存的大陸新娘王婦,而王婦又忍不住難耐衝動,那麼探望好友健康的行為,最後變成一個藉口。

老榮民娶大陸媳婦晚年作伴,在兩岸開放探親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是再稀鬆平常也不過的事情了。既然稱退伍軍人為老榮民,自然年齡也有相當。俗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老家省親的老榮民,除了少許鄉音還真的變得不一樣的人之外,大多數人,依舊保有濃厚的「家鄉味」,只有台灣人聽不懂。

台北縣板橋市一位八十一歲榮民老李,在四年前回到安徽老家省親。回家省親之餘,老家晚輩當然關心自己在台灣的生活,發現孤零一人,自然就毛遂自薦當起了媒人,這個說王家媳婦剛死了丈夫無牽無掛,那個說馬家媳婦守寡了數十年,一生清白,總之在老榮民回台之前,身旁總會多出個人跟回來。跟回台灣來,棉被自然暖活些,一日三頓餐餐不缺,況且年紀也大,四年前也七十好幾,身體狀況當然不能與昔日相比,少不了病病痛痛,多一個人照顧,也就能多喘幾口氣。

於是老李在親友介紹之下,和村裡一位四十出頭的王婦成婚,老李依規定辦理依親手續,王婦幾個月之後也就來到台灣「團聚」了。不料在一年前,老李突然中風,不良於行,耳朵也重聽,一天臥在床上少說有十七八個小時,生活全靠老婆料理。
這對年紀相差將近一倍的夫妻,要不出事,還挺讓人驚奇。果不其然,四十歲的王婦正處狼虎之年,加上她稍具姿色,正所謂:「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四十歲的年紀看在台灣同年齡的男性眼裡,不過是「菜市場查某」,放眼望去俯拾皆是,但是看在老李的同袍眼中,那又是一回事啦!

老李中風臥病在床之後,平日和他一同閒磕牙消磨日子的「老戰友」們,三不五十就往家裡走動。其實,關心老友也是人情世故、理所當然,不過,當這五名好友先後看上王婦,而王婦忍不住難耐衝動,那麼探望好友健康的行為,最後變成一個藉口。

這五位老鄉中的老何,首先勾當上王婦。仗著老李重聽,這對野鴛鴦居然就在隔房「姘」了起來,當重聽的李姓榮民呼呼大睡時,絲毫不知他的老婆正在隔壁房間與老友「奮戰」。老何自從吃到甜頭後,總覺搞上老戰友的老婆會有些許報愆,於是每回完事之後,會給數百元至數千元的金額給王婦。

見到老何出手如此大方王婦也樂的人財兩得,毫不客氣的收下。至此,王婦知道自己屁股搖一下,自然就有提款機會吐錢出來,於是不斷使出渾身解數,讓老何不斷吐錢出來,直到老何數十萬元的積蓄被「搖刮一空」為止。

王婦見老何搖不出錢了,轉而向老林示好,而老林比較博愛,當他嚐到甜頭之後,居然「吃好道相報」,也邀同鄉老陳、老吳「共襄盛舉」,王婦反正也有需求,當然也樂於「兼差」賺錢。

人財兩失的老何,見到數十年老友竟成了他的情敵,憤而偷偷向老李及情敵的糟糠妻打小報告,並在他們經常出入的社區公園張揚,才使這起糗事曝光,但由於是家務事,當地里長、地方人士唯恐吃力不討好,大都不願調解他們這起不知該如何說起的感情糾紛。

不過同住一處眷村的老榮民們,對這種事情也就見怪不怪。「別人家的事,是別人的事,管好自己就行了,只要不出大事,一切都沒事。」對於記者四處打探,這裡的老人家火氣顯的相當的大,但至少還沒拿掃把趕人,多少都會和記者說上幾句。「一把骨頭了,還搞出這種名堂來,吃完了就把嘴擦乾淨,又沒有讓你吃虧。」四川籍榮民老劉說,難道不懂「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嗎?這群發情的騾子,不怕一命嗚呼。

且從實務上來看,在這近十年來,來台之大陸新娘中,有近二萬遠遠超過適婚年齡還能一再出嫁,這些中高齡新娘有七成以上甚至是第二次結婚,現在更由於這類大陸新娘在台結婚次數過多,而被稱為「黑寡婦」。

然而,「黑寡婦」的說法固然聳動,卻無法道盡現實人生中,女子為求生存的意志寫照。拋開兩岸意識型態來看,這些女子,其實正是一群為子女含辛改嫁的大陸母親。這些大陸母親在現代化的台灣社會找到生存的一扇窗,有意識地形成一股特殊移民潮,而渴望親情照顧的榮民便成為她們賴以生存的對象。

台灣社會對這類婚姻知之甚少,儘管這類婚姻可能潛藏假結婚、或是覬覦獨孤老兵遺產而引發犯罪行為,但都不能忽略歷史捉弄下,發生在台灣老兵與大陸母親間,一場似有情又無情的人生際遇。這類婚姻只是十五、六萬兩岸婚姻中的少數,但因其特殊性卻成為關注對象。

對無依老兵而言,既然在台灣無能力娶妻,年老時只能祈求從大陸新娘身上,得到老伴與人道上的依靠,但台灣有多少人能夠體會老兵需要家庭溫暖的迫切心情?獨居幾十年的老榮民,心裡非常容易接受任何一個陌生人。而且,當他們看到其他同鄉有不少人都娶了大陸新娘時,就會產生需要感,而已有結婚經驗的大陸新娘又一個介紹一個,讓許多貧窮大陸中年女性,紛紛以嫁給台灣老兵做為擺脫貧窮方法。

不過,單是注意大陸新娘多婚記錄並無法理解事件全貌,榮民之多婚現象亦已隨之出現。退輔會調查得知,榮民娶大陸新娘的目的多數是為照顧自己與找伴侶等需要,但是這類婚姻卻極不穩定。許多單身或是鰥寡榮民怕寂寞,又無子女相伴,在碰到噓寒問暖的大陸女子時會很快結婚,也很容易發生離婚等事。

但因這些老榮民已經習慣有人照顧,而若干大陸新娘也有「騎驢找馬」的觀念,加上眷村圈子小,因此就會發生老婆在袍澤間換而換去的現象。這類婚姻雖仍難以獲得多數台灣社會的認同,但老兵的孤獨一人既是時代悲劇使然,大陸母親為子女改嫁又是為現實所逼,台灣在面對這場夾雜歷史與現實的人生劇時,實應以更大的理解出發,而非戲謔簡化。

根據台北市老人基金會的訪談資料,最近五年和大陸新娘結婚的一0一位老人中,合法結婚但已亡故,且女方不知去向的有十二人,合法結婚但不常在一起的有三十五人,懷疑為假結婚的有十五人。

家住在萬里一間小屋裡的王老先生,可說是家徒四壁,婚前原有兩百五十萬存款,從來捨不得花,如今卻被大陸新娘陸續要走兩百萬;前年兒子生病,匯了台幣四十六萬,去年老婆又說要在山東買兩百平方米的房子,他又出了一百萬。雖然十分心疼,可是不給不行,給了又擔心「床頭金盡」,老婆明年回大陸後不回來,想到這裡,老王哭得不能自己,似乎是為了「人財兩失」而老淚縱橫,但心裡更怕從此又是孤獨一人。

據行政院退輔會調查,目前娶大陸配偶的榮民人數為二萬餘人,在婚姻滿意度的調查中,滿意度為六十四.五%,尚可為二十二.四%,不滿意度比率僅十三.○三%。

像板橋眷村老李的際遇,其實在退輔會和老人基金會的檔案中,還有不少類似狀況。看在退輔會官員的眼裡,這群甘願嫁給年紀大一輪的男人作伴的大陸媳婦,大都是為了錢、為了過更好的生活。不過值得玩味的是,老榮民都相當滿意自己晚年的婚姻,深其究竟,還是怕孤單、怕無人收屍和上香。

「有人稱這群年過四十的大陸媳婦叫收屍隊,案例中也有一位大陸媳婦連嫁五位老榮民,最後所得的遺產,至少上千萬元。」一位金金會工作人員如是說。不過像板橋發生感情出軌的狀況,無論是退輔會還是老人基金會,還是頭一次獲悉。
「在老榮民的婚姻裡,沒有不可能的事。」退輔會官員早已看慣裡許多光怪陸離的婚姻,和其後續生活狀況,這些早年奔馳沙場為國殺敵的老兵,都是為了「一年準備、三年反共」而不敢娶妻生子,到頭來不是成為獨居老人、孤苦一生,再不然就是娶了大陸新娘,仍然孑然一身。他們在台沒有親朋,只有老成凋謝的袍澤,而且愈來愈少,生活清苦,有的連棺材本都被騙光光,身後事還得靠慈善團體或退輔會張羅。

BOX:
根據大陸兩岸人民條例,如果台灣配偶死亡,大陸配偶僅能繼承兩百萬動產,不能繼承不動產,少數孰知法條內容的大陸新娘,早早在先生死亡前,就想盡辦法用盡手段將老榮民的積蓄淘空。
退輔會主委鄧祖琳在去年十月份於立法院面對立委質詢時表示,根據調查,台灣的大陸配偶約二十萬人,榮民娶大陸配偶人數僅二萬餘人,其中只有六十一人是「人頭」老公。榮民對婚姻的滿意度高達六成四五,不滿意的比率僅十三.○三%。
這二萬餘名榮民的大陸配偶中有一千三百五十九人取得臺灣的身分證,但在一千三百六十八名與榮民離婚的大陸配偶中,僅有十二人取得身分證,目前在台大陸配偶人數為一萬二千三百七十人,暫回大陸者有八千七百人。而約有十八萬餘名大陸配偶都是「一般國民」所娶,為照顧大陸配偶及約三千一百四十名幼子,退輔會已輔導配偶職業訓練並在榮家內設置幼稚園,以妥善照顧其生活。
大陸配偶來臺人數分析統計表
一 配偶總人數 145,900
二 配偶已核准定居人數 9,451
三 已核准依親定居人數 23,228
四 已核准返台定居人數 11,478
註:配偶總人數統計至91.10.20日止
調查中還發現,娶大陸新娘的台灣榮民平均年齡七十歲,而大陸新娘平均年齡則為四十四歲,大陸新娘比老榮民多活了三十一年。

目前領取月退俸的榮民占全部比例約三成,娶大陸配偶並領取月退俸者約六二六一人,老榮民安養金每月近一萬四千元;如果老榮民不幸病故或往生,在台灣登記有名有分的大陸新娘,每月還是可以領取半數,約近七千元的安養津貼。根據入出境資料顯示,大陸新娘來台結婚次數,最高紀錄為九次,有兩人;結婚八次有三人;結婚七次有十四人;六次則多達五十六人;五次有一八二人;四次四九一人;三次更劇增到三千人,總計結婚三次以上者,竟達三七四八人。



台長: 翁世恆
人氣(1,82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日本藤素
2020-01-11 02:00: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