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2-06 14:58:32| 人氣30,9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工夫到厝,要食就有」—記國文不採計分數有感與科大招生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中生與高職生哪裏不同,抽象思維與經驗思維不同

操作實務就是高職科大存在意義

「工夫到厝,要食就有」,高職生的未來。


最近一則新聞「頂大理工科不參採國文成趨勢 教授憂:先衝擊學習意願」(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6724840 )少子化影響國立大學的科系招生,個人以為尊重各學校的差異性,畢竟現在各個學校招生做法自主多元取才,個人以為若採計有最低門檻最好,像通過品管即可,也讓高中職學生將基礎學科國文科上當成一回事的上完吧。

國文採不採計,尊重各校科系的差異性。

招生策略,或學校依其發展,決定不需要或用其他方式,像本校從五專入學與轉學考國文是必考,而今科大招生困境,教學與生存的態度是,只有學生願意學,全力以赴教學

 

學生選讀高中和高職,二者差異是重視學科與實務,而學生的思維模式,個人簡單想像區分為抽象思維和經驗思維,高中生學習學科,輸入的該科的知識與抽象概念;而高職生必須熟稔技藝,操作操作再操作,實務過程建構理論,但發現問題找到答案的實踐過程,慢慢懂知識與原理。學科學習,雖對知識內容精熟,但没有實務為後盾,最後測驗結果,又没有日常應用,全抛諸腦後,或考試考得好,沒有一技之長?

 

無所謂好壞,只是優勢在哪,像我的孩子有學習障礙。

最近在選舉,路上有很多廣告看板或候選人舉牌揮手敬請支持。
我隨機問看板候選人的名字?

孩子答:蔡綿堅? (真正名字:蔡錦賢)

 他的詞彙庫字原本不多,綿與堅,若日常生活無法連結或經常運用,記憶更無法深根著地。日常生活裏棉花棒、棉花糖、棉被等俯拾皆是;但錦字,錦標賽、錦衣綢緞、錦繡山河,完全在生活之外,不認識理所當然。而我們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堅強一點、吃堅果,堅字使用的機率也強過賢字,一般人有邊讀邊,没邊讀認得的字,很正常,對學習障礙孩子,現實生命經驗,認字運用重要性,遠比強記其他不同詞彙更重要,硬記衣錦還鄉、錦繡山河,没必要,因為與生活無法連結。
不過當我機會教育,他也認識蔡錦賢在淡水地區的貢獻,數天後,再問:看板上候選人名字?蔡錦賢。答對了。

我再問,哪個呢,手指「張博堯」?
孩子「張博燒?」興高采烈的答。原來家附近燒烤攤商,天天走過,等於天天複習。燒字筆劃比較多,感覺難辨識,反而直接記得住,因為生活有連結。

學到用時方恨少,正好選舉,正好遇到問題,再學習找答案,這就是有用的學一學,没路用没必要學,堯與燒字引發我的想法。
所以,我的孩子,一生能專精一技,謝天謝地,有生存能力。話題岔開了。

學習當然是理論與實作並進,但若理論思維系統或經驗思維系統二取一,如招生之際,實務性強的,未必理論文字書寫也能到位,待須要文字論述時,發現詞窮無妨,合乎邏輯就好,或臨時抱佛腳,參考他人如何表述,不需要一開始就訂門檻,當然,這是個人想法。

 

個人也教過普通科高中生入學讀本校電機科,他數學學科好,但實作不行,後來,他很煩惱頭痛,我告訴他,他的優勢是學科,只是從没接觸電路等操作,所謂三年一小成,訂目標,很努力很努力學習熟稔操作,在大三趕上高職同學實務操作能力,果然,他可以做到了。

科技大學的學生大多都是高職學生,屬經驗思維型,有的技術純熟熟練,不諳理論也没興趣去理解,常聽學生說「老師只會講理論?」背後反應是對理論不感興趣,其實技術熟練,印證學理,自然水到渠成,可是學生就是對理論興致缺缺,而理論是隨時代與技術進步而在微調與修正,漫長的過程。

 雖然,我是國文老師,希望同學喜歡國文,也希望同學都好好學國文,(像和尚希望大家都出家,各科系教師心態也是希望同學喜歡該教師任教科目),但各個學校理工科系因應招生須求,決定國文不採計分數,(我的理解:理工科系招不到學生,找國文科出氣嗎?)其實,我們尊重各學校招生自主、多元取才與差異性,採計最低門檻,像通過品管即可,讓高中職學生將國文基礎學科好好在高中職三年上完吧。
若不採計,我們還是尊重各校科系招生的差異性。
可是我是靠國文學識吃飯的,為何不採計分數是別科?為何是國文?(哭哭,那中文系招生不好,找誰出氣?哲學系、教育系??)

現今大學是理工科視為基礎科無用,刪除計分?是基礎就可以忽視?招不到學生,拿基礎國文開刀?為何學科可以如此互不尊重。(哭哭) 

聖約翰科技大學,最初成立是五專,重實務操作,於是教室設備有機械工廠、電機電子配電管線教室一應俱全,如今招生困境,早就不太在意分數,還訂什麼國文門檻?獨招,只有學生願意學,我們盡力教學,室內配線、機電整合、自來水配管、堆高機操作、冷凍空調、電腦硬體裝修、電動載具修護,電子電路操作操作操作,乙級與丙級證照就是一技之長的身分證。「工夫到厝,要食就有」我們深信,聖約翰的科系,重視學生實務操作能力,具操作能力,就是「勝」約翰人。

 

聖約翰科技大學:入學招生網  https://www.sju.edu.tw/enroll.aspx

台長: 袖0
人氣(30,98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招生文案 |
此分類下一篇:夜色下的馴鹿—兼記樂齡系與校友企業辦學
此分類上一篇:長長的榕鬚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