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22 13:31:54| 人氣1,2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Tuva, Bhutan vs Taiwandipa 擇法覺和末法燈明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裡有一個問題,要透過什麼管道了解外國的狀況........如果是媒體,通常會先接觸到當地民族主義的新聞觀點,通常又是自由經濟、拿「固有文化」作口號
所以他們得出一個結論:每個國度都是一樣的。只要有國家、有主權就爽了。

他們又所謂的「挑戰權威」,其實就是要避免去衝撞權威,搞搞所謂的「翻轉」----隨時可以反動回來,就像磁鐵的N-S極一樣!

佛教,沒有人將其當成「權威機構」,卻有人一直窮追猛打....這些機會主義者。拿佛教去陪襯基督教,「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但是在「打倒傳統」就避談耶穌教....可笑。

從鬼島媒體窄窄的窗看世界、甚至是只看台灣都不足了。雖然我家沒有第四台,沒有MOD,然而相信他們的眼也不會看得到更多。



自然資源愈多往往薪水愈低廉,就愈是「厄運之地」....可是民族主義的大義者只關心獨立。幾個"那裡斯文"就代表整個人民???nationalism一樣xenophobia,但是在貿易上例外。

 台灣談International Relation(國關)的人太多太多了,然而IR關於不丹(Bhutan)、圖瓦(Tuva)這些國家的卻幾乎是沒有。同理,至今也還沒有看到關於錫金(Sikkim)的政治文章....

不丹以GNH聞名世界,然而卻不曉得他們並不是「教育是教育,經濟是經濟」,你們讀了這篇來自皇家廷布大學的論文便能明瞭。GNH如果有表相是省吃儉用的一面,那也不是出於職業倫理與世俗道德。Buddha說沒有執著是自然的不理會六種境界,不想樂的同時也不追求吃苦,
和清教徒主義、苦行主義是不同的。

  今天的出發點是在伊斯蘭世界的南方與北方,兩個信奉藏傳佛教的國家,參見REFERENCE[1][2]
。其中  不只不丹,REF[1]也提到了喀爾馬克共和國(Republic of Kalmyk),一樣是佛教國家,說就跟Tuva-Mongolia的關係相似。
說到Kalmykia,在《亞太研究通訊》第八期裡有稍稍提到,請參照REF.[3]的註4。

前蘇聯裡到底有多少共和國啊???

雖然說前者切合政經主題而後者是教育議題,不過仔細閱讀卻沒有鬼打牆的問題....誰說政治與教育是完全分立無關的呢?

這也是從去年就欠到現在的文章(汗)。


   話說有一個機會親眼見到那個國家的人,是因為某年底的國際管樂節。原來圖瓦與蒙古國一樣,竟然是這樣的依賴mining(礦業)。

這些政治獨派往往就是經濟統派,比如說圖瓦要跟俄羅斯"統"好呢還是蒙古國"統"好呢?原來獨立(indepdent)就是要依賴(depedent)!然而,就跟這篇文章指出的,外資再怎麼多其實都無濟於事!靠蒙古也是不行的。

所以就是文化上的羈絆會比經濟的誘因來的重要。

相較之下,吾島民雖自詡「最美的風景是人」。在此表象之下,相處久了都會感覺到職業性的傻笑之下固著一種惡意。有這根深蒂固的「本土」本位主義,

很難說是international-friendly。只要別談效法外國,最美的風景就是這default mode。

然而,不丹卻很少依賴外來的投資REF.[2]s.152:

..... in Bhutan as there is little reliance on external donation.這裡副人們的捐贈活動實際上不是沒有目的的,通常是為了灌輸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

....they are not dangling money in fron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incentivizing the policy to become 'multilingual', nor is there any of form of intrnational aid bribery....

(黑體為筆者所加) 

  反動的NGO很多


World Bank的標準又怎樣?看看不丹堅持要當例外!頁149說到:

....argue that the Bhutanese system eschews standardization, privatization , and competition.然而不丹很少被貼上「希臘化」、「北歐國家」等福利的標籤,這又是為什麼呢。


頁152引用到: Bhutan has never really sought fame or popularity.
不知同樣為藏傳佛教的圖瓦是否也能走上Samma-Magga



不丹這點就與圖瓦等國不一樣,她並未被給資本主義陣營或共產主義陣營給直接統治過.....雖說是共產黨,然而早就已經背離了馬克思的初衷,變得重視動員人力與貿易分配額

馬克思如果造訪過不丹,他會說這是所謂的亞細亞嗎?

  關於不丹教育的"driglam  namzha",是有維基網頁的:點進此連結。←

其實這Buddhist Len看世界很少很少,而不是很多很多。看看印度現在的慘況......


  這裡還有我想要特別指出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吾島台灣人很喜歡強調小國、島國。 教育界的人滿口「招募人才」.....學生是學生,不等於來上班的。
甚至國人還提出了:都是因為李遠哲(教改)亂搞,家長都喜歡念私校。這裡面瑕疵多了,積非反而成是.......


島國也是,難道吉祥愣伽國不是島國?還有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都不是島國?就只有香港、新加坡是島國,所以我們凡事都要跟星加坡學習.....?

經濟的目標是什麼,說穿了那個是虛的。設定一個「向上」的目標,卻永遠也摸不到的。

馬達加斯加不是島國?算起來世界最大的島國是印尼。
Taiwan ia also an small state. However, its people hold different ideology from other small state....

經常,而不僅僅是有時候,「小國」、「島國」都是在自我受限,都是在為了既有利益、既有的人力市場秩序服務、一再的自我引用、一再的背書、一再的套套邏輯!

有或者是只想強調漢字「國」的意義,著重在他所帶來的border(國境)的感覺罷了吧.....


一般鬼島人看到不丹拒絕「雙語」、三語教學,拒絕「開放市場」,便要把該用在他們自身的標籤給貼到別人身上:保守。卻不知道看似保守,卻不保守;而中國人卻是保守,而且反動



中國文化大革命發生時,西藏各大法王不約而同的走到印度。不丹王室曾經向竹巴噶舉求取僧眾應供,卻被康地法王給拒絕......

難道這表示說這教育裡其實還是有瑕疵嗎??

這篇文章說明Tuva雖然有來自全世界各國的投資,然而她還是與蒙古有non-business ties。然而這卻不是國人習以為常的「同文同種優勢」。不過....蒙古共和國裡一堆entrepreneur是怎麼回事?
蒙古有「劉鄧」這種人存在嗎?


  共產還是「自由」陣營的日常生活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有區分不過是因為所謂的身分政治罷了。

只要存在著競爭、存在有競爭,兩者的拓樸都看不出有分別......為何要用這個詞,數學家們很清楚。出賣、檢舉、清算.....自保,全部都沒有兩樣!

嘴巴上反共、反「歐洲中心」「西方」,卻回不去古代游牧民的思維方式了。再參考資料[4]這篇文章裡,對於所謂的"local",作者聲稱考古學的立場與人類學是不一樣的。

關於所謂的non-local或者multi-local(見頁310),這個是執著於國族認同、主權獨立的人想破頭也不可能理解的。


  話說,歷史上商業民族回紇老是改宗----一下摩尼教、一下佛教、一下伊斯蘭教,相對西藏歷史上Tibet Buddhism很穩固。
還是說現代化以後
,基督教也入侵了。還是與漢族一樣新興宗教了??

另外,Tuva確實是突厥系的民族。這裡順便提一下,在整個中亞都是蒙古-突厥人中竟然還有萬路從中一點紅.....因為歷史因素一直被鬼隱伊朗民族──塔吉克(Tajik)!

就與Tuva有不少人在蒙古一樣,因為要刻意創造出國家、國族....所以有很多塔吉克人都自稱為烏茲別克人,而且住在別的國家;反之亦然,一堆不是塔吉克人住在塔吉克斯坦。[5]某些人很愛談「不是台灣人就沒資格住在台灣」,但是族群認同、國家疆域全都是人為的東西........

 在此稍微提一下就好。此文譯出,恐怕Uzbek那邊要抨擊了?不過如果是美麗的錯誤那也是要還原的。

不過不知道一般只求工作的塔吉克人有沒有這份不滿?


 俄羅斯是在烏克蘭、克里米亞事件發生之後,才漸漸把眼光放回到遠東來。所以就少不了建築鐵路囉:

中國與俄國都很積極,但是一條Kuragino到Kyzyl(圖瓦的首都)的鐵路並不順利.....然而我又有什麼辦法可以確認這篇文章出版之後的現在,這條鐵路是否建築完成呢。

還有,最近又正好出版了一本很大本的、關於俄國中東鐵路的書....是聯經出版的。

想要取得可靠的資訊來源並不太容易,像REF.[1]經常引用〈Tuva Online〉,然而不是英文的就沒辦法了。
曾經有介紹過的網頁:
Eurasia Daily Monitor 點我進入
再提出來一次。



  結論是什麼呢?島國唯一的可能性非封閉不可嗎?我國人很害怕很害怕沒有聽到打拼之聲,只想要聽到這個、那個永遠是「你自己去想辦法」....這種社會究竟能有什麼累積下來的??惟有制度學長學弟妹「傳承」而已


  徹底否定個別性,當然就不會像不丹一樣Education For All了。強調一個人應該要不論根機的變換自己的身分、職業,可黑可白可彩虹。
結果台灣的產業最早的技術人員難道都是真正的專家嗎?不都是最早占缺罷了,所以土法煉鋼的功夫最重要!

大家都老生常談產業轉型,但是沒有人談為什麼產業不轉型???因為都套"公式"直接推給「教育界錯了,學非所用」,工夫主義。所以這樣的一個經濟體縱使再拼,也一定會有上限的----因為土法煉鋼有上限。

政治人物除了向企業請益之外,到底有沒有向旺楚克國王一樣有主見?

重點是,一個社會到底允不允許到了底線、上限就停止不允許───就空轉



--------
[REFERANCE]
1.〈Tuva and Mongolia〉,Russian Analytical Digest 161(30) pp.9

2.〈Inclusive Education in Bhutan〉,Current Issues in Conparative Education 15(1) pp.145. 

3.〈天安門事件後的法國人權外交:以達賴喇嘛訪法為例〉,亞太研究通訊 第八期,頁69。 

4.〈The Nomad as State Builder 〉 ,Journal of Prehistory 26 pp.283 

5.〈The Russian-Soviet legacies in reshaping the national territories in Central Asia: A catastrophic case of Tajikistan〉, 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 6, pp.79

 

台長: M-I
人氣(1,24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時事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中風復健滿一週年: 無力感
此分類上一篇:惡搞(同人作品?) 滅邪大天 大機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