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14 14:23:46| 人氣8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畢業季.....手上的外語學術資源一覽 網路上免費/非免費的(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唉,學生族群內正妹也是不多啊。畢業季既然到了,為這個系列做個收尾應該也是很適當的....各位可以在暑假看。已經畢業的學生也可以找一些讀讀....認清你在這個社會上究竟是什麼東西,會有哪種下場

M某家只有機上盒,所以看不到龍舟競賽.....或許第四台或MOD也都沒有吧。
想想端午節不再有划龍舟,我是要31歲就發覺這件事呢?還是要等老了才要去發覺這件事的意義.....



 我們經常聽過一種說法:「把OOOO當成提款機」。然而,提款機要提的出錢先決條件是要有帳戶,而且帳戶裡要有錢。資本主義卻可以無中生有,源源不絕的大賺特賺,於是提款機這個隱喻就不適當。
債,並不等於提款機。債可以滾債,提款機提完就沒了。

 為什麼要在世界上競爭?我們可以不競爭!挪威人怎麼不擔心....應該說怎麼不焦慮,著急著要增加競爭力?
先別急著搬出台灣是台灣....那一套,說新加坡「那樣的」自由島更是荒謬。

要像新加坡那樣,台灣人必須從今天起不得在罵政府..........................你做得到嗎?像汶萊那樣,就已經符合反烏托邦的標準了----人民過的很快樂,可是什麼都不知道,過著天線寶寶的生活。

  可是新加坡可是不折不扣的敵托邦(Dystopia)啊!言論自由被箝制,一如中國一樣啊!而且日子又過的不好....真是的,我不知道新加坡有什麼值得台灣學習?
還是有人Parsons唸多了,覺得像台灣這樣的準新加坡,本來就會變成新加坡?


南鐵迫遷居民,辯說要蓋社會住宅----這和A7何一住宅是一樣的道理吧?五年之後,就完全在財團的手上了。


  但是他們想說的卻不是企業炒作不對,資深股民如是說。他們想說的其實是:撙節、政府凡是花錢就是亂花錢、是政府做事都是惡、是一切的福利必不可取、是官商勾結錯都在官身上,都必須由官員來負起全責.....是反動的修辭。

遠雄至今還保存全部實力,因為法人做錯,只有一個負責人有事而已...而正好今天坐在這位子上的人是老闆本人罷了.....都沒人奇怪?如果官員涉案人數這麼多的話,為何遠雄集團涉案人數永遠都是1???

你可別跟我說所有事情都只經過趙藤雄一人,都沒任何他人經手啊!
原來趙藤雄一開始就是想規劃一個外勞村啊(根據公視有話好說)....原來趙藤雄與那些越南台商真的是心心相印。所以要讓外勞在航空城裡賺的錢,都消費在房租之上嗎?真是聰明wwww........

  這個航空城,真令人聯想到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版....空中之城。航空這個意象....漂浮在空中......假使整個航空城變成一種類似反烏托邦的存在!唔....拿來寫小說或許是個不錯的題材!!!



為什麼葉世文當不了林益世?為什麼高振利當不了趙藤雄?
  高振利是台灣數十年來唯一確定服刑的大企業家,非常罕見。

林益世則是因為他的半商半官身分,只要有商人的身分,在台灣就是無敵只要你是100%的公務員身分,你就死定了。所以這個「葉世」人生,可說是玩完了

 多數人是支持桃園航空城的,因為他就等於工作機會與產值。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在與少數人鬥
有人問:台灣要的到底是質還是要量?台灣人的答案當然是要量,何以故?失業率是量、產值是量,要衝這些數字就是在主張一種「正義刑」----所有社會因子全部不需要考慮,所有的information在轉換成數據後全部都遺失了

炒作一個根本就不會有人想住的地段?資深股民卻表示:只要肯炒房自然就會有人想住,這個叫「賽伊定律」。
  這些表達要支持航空城的人,真的在徵收區裡有土地嗎??還是在這塊土地住到膩了......不然他們怎能這樣沒要沒緊?人家在炒米粉,他們在喊熱。

還是說那些土地,他們是二胎、三胎....n胎的資本利得受益者,所以才在那裡支持呢?

一如師大夜市裡所謂的「住戶」,這些「住戶」並不單純。

  因為怕被人說共產主義,不然空屋問題有兩個解決方法:
(1)社會民主的解決:政府「強徵」空屋,就不必再強徵農地

台灣目前有太多空屋,而那些房地產、雜誌天天都在罵政府,怕的就是會走到這步...他每天罵,可是他還是要炒地皮、他還是堅持要賣屋,明明自己才是罪魁禍首卻永遠可以罵別人!

(2)民眾覺醒,要佔領空屋(Squat,中文維基條目為「佔屋」)。但一樣必須要檢討絕對私有制:就是說房子是「他的」所以要放任他閒置的思想。

但這是個可行的辦法,因為台灣人只會罵政府,只要不是政府做的都很有可能會成功。住宅問題的根源,不是政府的專斷獨行....馬英九快卸任啦,可是下任政府鐵定還是會被形容為獨斷獨行,不論是國民黨續任或再次政黨輪替。而且一直強調藍綠惡鬥,只會導致根本沒鬥到:
要知道不是競爭能帶來改變,而是鬥爭才能改變。

 有智慧的民應該放下市場倫理,支持政府去「強徵」那些空屋.....雖然會導致他們會開始輪流住這些房子。
即使要「浪費公帑」去徵收空屋,也比到處去徵收民地、農地,然後把產權移交給建商的三部曲還要好上百倍!何者才是真正的浪費啊????

一個錯誤的前提導致全部都是錯的。小資產的小倫理小道德會跟你說:財團也是人民阿、去賺錢繳房貸,總有一天會繳完阿.....台灣人若說出這句話,那就全完了,所以我說這並不是政府專斷獨行,尤其是在選舉式偽民主之下。

「不然要住不必自己賺喔」這句話已經從根本上否定了社會住宅(不必去計較是「合宜」、「社會」住宅諸多名相),還要在談什麼合宜住宅!

是小資才在住宅上有能動性,而非窮人。能動性是私有制,是說「我的,我的」....「房屋只租不能賣,那還能叫我的嗎?」、有房子,但是土地是國有,「那還能叫我的嗎?」。但是只要市場機制存在,早晚都會經由自由貿易而變成財團的


  黨一定要加入政黨政治嗎?我再說一次。黨一定要加入政黨政治嗎 我們太習慣了,習慣說黨等於選舉。

所以我們看到了台灣根本沒有半個工人黨,工會與民間團體根本不去想這件事。


  我很討厭《鋼彈OO》那種三分天下的世界觀,還不如鋼彈W那種不把世界整體圖像描繪清楚。若採用這種世界觀,你就永遠不能理解為什麼現在脫離歐盟的聲浪會這麼大了

革命機Valvreve的邊界看來更為細緻。我都沒有看動畫,可是光平這樣就不值得浪費時間....尤其在失去PC之後。鋼彈創鬥者怎麼不乾脆回歸BB戰士算了!幹麻又搞一個鋼彈版的紙箱戰機???


  我國人一向以為只有多數才能做決定,可是在歐洲少數政黨卻舉足輕重。這是因為台灣太相信二黨政治,導致政黨忠誠度太高所致。
菲律賓與泰國政黨經常解散、重組,政治人物也隨時可能跳槽換黨.....可是台灣人通常把紅衫軍與白衫軍視為兩個黨,這是由台灣眼鏡看世界的極大錯誤!

 柄谷行人給了一個很清楚的視野:一定要談他的A B C D圖表:
A即國家至上主義
B即國族至上主義
C即資本至上主義

 這三種人之中最多數、最肥大的部門是C。作為台灣人的基本盤,他們的特徵就是不必也不想要去看問題。想解決問題的人會去發展他們的思想,一部分會墮落到A,一部分會墮B,柄谷行人卻說D.....前二種人是堅決否認的。

我也相信有D,總之要同時消滅A、B、C,不然反資本主義者可能會墮A或B,反對國家者會墮B(成為台灣國族主義者)或C(市場自由派)。

台灣有沒有A???台灣沒有社民黨,可是蔡丁貴這批人讓我驚覺到台灣快要出產基民黨了。但是基督教的勢力其實遍在A、B、C並不是只有國族主義者才會有基督教勢力。基督教說:employment-friendly就叫做沒競爭力啦。

台灣有沒有B----這還需要講!多數決,又講民族主義,那就是法西斯主義阿還要強辯什麼!注意囉,統獨框架常常以為台灣人就只有兩種人:非統即獨───然而統與獨的核心成員其實都在國族主義者之中,只是他們鮮少會對資本主義顯露敵意罷了,統與獨的敵人都是A,即台灣政府。

台灣的C多半是幫助B攻打A的。

或許有人會指責我是「西方中心」,台灣是台灣外國是外國,不過真的台灣還真的沒有激進黨(
RadicalParties)而歐洲有很明顯的極左黨(Radical Left)與極右黨(Radical Right)。在台灣激進組織都不是黨。

題外話,D就D,唸什麼「豬」。而且更恐怖的是這種文化竟然不知道是透過甚麼途徑傳染到每個產業裡,竟然無所不在,比口耳相傳、比網路鄉民還快!!!


上個世紀末的思潮,都只能對付共產主義;所以蘇聯倒台了,沒人可以批評了,他們又不敢去針對資本主義。德希達對付不了資本主義,米沃什的《被禁錮的心靈》也不行。

霧月十八日到現在還沒有看到,像《共產黨宣言》這種本來就是小冊子性質的東西,應該要像結緣品一樣散佈阿...為什麼拿他來賣錢呢!

霧月十八日一旦要出版的話,請務必附錄柄谷行人在平凡社上做的附論....我很有興趣。他說無產階級與奴隸有什麼不同(我目前沒有分別過這兩種,都稱為「奴教」。)-----無產階級會依賴市場機制消費物品,而奴隸不會,所以資本主義打倒奴隸制是為了要製造更多無產階級。說到底,勞工還是只會為企業著想----馬克思只是輸在這點上而已


但是說這世上沒有人只消費的,那就是上上個世紀的貴族,也就是薩德侯爵。

邪教「方法主義者」(衛理教派)教會購買國土,趕走居住當地的貧民蓋所謂「福音新村」圖利財團蓋住商大樓-----這是6月10日蘋果日報,A10版所披露出來的---可是電視媒體沒有一個敢提這件事!
  這些教會人士還好意思說什麼「失業的因果」咧!

  我們不能放任未來台灣出現一個基民黨,卻完完全全沒有半個工人性質的黨....或許兩黨的局面會改變!誰知道!時程?三十年內?四十年內?
到時候一切"台灣的",除了最淺薄、最表面會留下來,當作「巫術」、「迷信」的嘲諷負面教材留下來之外,其他的都會變連根拔起:愈深的愈是有被鏟除的必要!到時候就只剩下"靈魂"與"上帝"----成為一個基督教-資本主義解烏托邦。

而且對於中共而言,扶植一個白狼張安樂當台灣總統,絕對比試圖控制國民黨還來的省事......教會也正訴求消除兩大黨的力量(而小黨從一開始就不在基督教的眼裡),所以才開始敲鑼打鼓說要「第三路線」。

  華人很容易去信基督教,你看中國那激烈的人數成長。從Max Weber來看是很清楚的,因這就是主流價值要的Lebensstil----生活價值



  像我這種老是要結構性健忘的大眾Recall的人,又想廢去集體利益的人,說什麼也要與國族主義者作對了。

因為受到點圖書館學的影響,老是覺得Book Review是圖書館員在看的.....然而歷史學似乎很重視書評,或者說想要了解國外學術動態的學科都會這樣。然而本人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要快速的學到什麼而是要增加點"角度"...所以還是略過書評而只取Article。

我不像專家們事先知道一份刊物、某個時期、特定卷期的價值才去使用它。專家們的目的當然是研究,所以他們有不使用近期出版卷數的傾向:不是19xx年,至少也是2005年以前的資料。

在此,M某不是。是瀏覽過一年份、二年份回溯過去,所以會是2010年~~2014年的例子會在這裡被介紹。

選擇有趣的下載來看,我也無法印出來看了....這些放在雲端上的paper何時能看,我也不知道了。


政治、社會{Politics and Sociology}


‧J. of Public deliberation[Open Access]

‧J. of Conflict Studies[Open Access]
(2005) pp.129《Islam and Nationalism in the formerly Soviet Central Asian Republics》


‧Asia Europe Journal
11(1), pp.53《Risk Communciation.......the Fukushima nuclear diaster: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Europe Asia Studies
54(1), pp.109《......in post-soviet Estonia


‧ Sociology {由SAGE出版的那個}
48(1),pp.20《Contradictions at Work: A Critical Review》

‧Contempoary Sociology[簡稱CS]

41(4), pp.474《C. Wright Mills' Struggle with our (shared) smallness》

研究米爾斯的人真的是很多啊,強烈建議巨流再版《社會學的想像》的時候可考慮選譯幾篇論文,翻譯後作為附錄
除了在CS看到之外,之前在「續」也提過了,International J. of Politics , Culture and Society以及
Theory, Culture & Society也看到一些關於Mills的paper。

當然編輯部與教授們會有更好的論文可以拿出來分享吧。


‧Political Studies
60,pp.44《Liberal vs Republican Notions of Freedom》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2), pp.326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 collective expressio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5(9), pp.159《Presidents, Parties and Referenda


‧J. of Politics
75(3), pp.701 《....Is online political engagement Really Diferent to offline?》

‧J. of Value Inquiry
47(1-2) , pp.49  Marx and Rawls: A Possible Synthesis?》



‧European J. of Political Research
51, pp.504 《The Paradox of nationalism.....radical right and radical left》

近來歐洲議會大選結束。可是國內媒體---連公視都一樣,都以為疑歐派一定是右派......

‧European J. of Social Theory
17(1) ,pp.24《How Luhmann's Theory of Communciation complements Actor-Network Theory

天啊....真的有人想到要把這兩個人的學說湊在一起了!!!



‧J.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3(4) , pp.423 《Fostering in the welfare states of the US and Norway

‧J. of Social Policy
41(2) , pp.291《Insights for a new Poverty focus》

‧Critical
Social Policy
34(1) ,pp.46《The "living wage" low pay in Work Poverty: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s》


‧Renewal- a Journal of Social Democracy

21(4) pp.39  《What would a 40% Strategy for Labour look like ?》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4(2) , pp.142 《Against Post-Marxism: How PostMarxism Annuls Class-Based Historicism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evolutionary Praxis



‧J. of Conflict Resolution
57(4) ,pp.709《 ..... the role of Regime type in counterinsurgency outbreaks and outcome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49(1) , pp.98《Greenland: A post-Danish sovereign nation-state in the Making

格陵蘭脫離丹麥,你相信嗎?民族主義者們自然不相信。


‧International Theory
61(1) , pp.28《Choosing anarchy: institutional Alternatives and the global Order》

‧Millennium:J.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46(4), pp.436《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in India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14(1), pp.151 《........non-Russian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USSR under perestroika》

‧Democratization

14(4) , pp.554《Institutions of Direct Democracy......... Latin Americans' Presidential Democracies》

‧J. of Classical Sociology

10(4) , pp. 315 《Niklas Luhmann and the Sociology of the Constitution》

‧Social Problem
59(1) ,pp.94 《Certification........Fair Trade Movement》


‧Social Epistemology
25(4) ,pp.423 《......General- System model of Islamic ecomics》

‧Armed Force & Society
37(1) , pp.68《Accessing State and Societal Functions of military and War Experience in Doi Moi Vietnam

‧Theory and Society
42(3) ,pp.241 《Inventing the axial age: the origins and uses of a Historical Concept》



‧Alternative: Global, Local, Political
37(2), pp.87 《Premodern Southeast Asia as a........“Intersocietal Relations” in the Sejarah Melayu



其它{Others}

兩個德文資源:
‧ Soziale Welt

‧ Soziale Systeme

‧Forum der Psychoanalyst 少數可以取得的免費精神分析期刊,卻也是德文的....我的德文不行。

‧Empirica

39 ,pp.165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 from Large-scale photovoltaics up to 2050》
對於商界的動態雖然興趣不高....或許有人有興趣吧。


以下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期刊三本: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簡稱SSS]
46(5) , pp.659 《Introduction: STS and neoliberal science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簡稱STHV]
39(3) ,pp.397 Not Just Neoliberalism: economization in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East Asian S. T. S.

反正每一期能下的都固定在第一篇文章.........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 S. A.
這個網站有許多主題,要看什麼都可以。



  一直苦於找不到可靠的資訊來源,在巴西發生罷工事件,可是絕對不只這樣不是嗎?

本人知道,這四篇文章的學術性期刊,是不會即時性的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的....最終還是要靠媒體

面試不過是人資練功罷了,操練他們的SOP,製造更多異化的女性。政府官員,也是台灣人啊!所以他們可以很自然的說「是他們消極不出來找工作」---遠通云:你們不來面試,怪我囉?

何其有幸,這些一心只想找工作(因此不肯否定資本主義)的前收費員,竟然與我輩宅人相提並論了!!!

你看!這麼明顯的特定個案,都顯示了找工作是根根本本的是沒有用的!為什麼台灣人還不知覺醒!

這麼裸露而逾越的事實,竟然都可以推給個人不去找工作!!!!難怪整個台灣始終無感!

  加油站的新聞,太扯了。你知道為什麼說太扯了----整個大台北竟然只有200個工讀生?大台北少說也100間加油站吧??也就是說平均每間加油站只共1到2個工讀生

那一個工讀生工時是多少小時啊?這樣根本不叫時薪了吧,根本就該領日薪、甚至是月薪了不是嗎?發言人說出這個事實,心理真的都沒有發覺到這件事嗎......

人們為何不願意在當加油族?別再推給沒有大夜班可以加班,這種符合工作倫理(Working Ethics)的說法啦。相反的,正是工時太長、工作量太重。

而這種工時太長、工作量太重可是普遍的趨勢;但明明現在就是要對拆工作量的時代。

肯操肯奴的人進入職場,喜歡加班、加點小薪就范進中舉、拍手叫好的人....早早就進入了職場。如果說由著讓他們去奴也就算了,可是還要逼我們也得去工作(當然是藉由消費的壓力)!


 是為跋。



台長: M-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