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24 00:26:46| 人氣1,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療傷系電影 - 父後七日(上)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令人傷痛的,是習慣。

失去親人,有一種將空間撕扯開的感覺,像是自己和所處的這個空
間,隔著厚厚的玻璃,聲音消失了一般。而過去的時間,開始和現
實的時間錯置,因為所有淡忘的記憶,會開始變得鮮明,同時在腦
海中翻攪。

習慣的稱呼,在那一瞬間,會有一種失落無力的感覺,因為沒有回
應,心裡知道卻很難接受,那不再回應的事實。

就如同電影開始,逝者的兒子在病房檢視有沒有遺落的東西,在面
對熟悉的名字卻有些發楞,那或許是第一個遺落的事物,而這樣的
遺落,才慢慢開始這重新找尋的過程。

女主角口中所謂荒謬的旅程,或許是一個逃避的旅程,在這其中,
可以看到台灣許多喪葬習俗及文化,一個接著一個的緊湊過程,
累得讓人得忘了該去悲傷,甚至在告別式時仍在找尋逝去親人的影
子。

在喪禮的整個過程中,兒子、女兒及親友間的對話,並沒有提及關
於死亡的字眼,用"以前"或"什麼時間"來強調,這是人之常情,卻
也是一種逃避。

可是壓縮機的聲音,卻打破隔開空間的玻璃,將撕開的空間重新聚
攏。而跳電,提醒著逝者往生的事實,一次又一次地跳電,讓主角
的心,也跟著一次又一次地收緊,象徵奮力抗拒這所謂的真相。當
過程中"哭或不哭"變得非關情緒,而是成為一種因應的選項,或許
也是另一個逃避的符號。

電影中借著事物成為時間或空間的相關連結。其一是騎著摩托車揹
著畫相,在來到橋上時,開始屬於父女共同過去的記憶,橋上的空
間連結過去和現在記憶,時間變得不再錯置,但這樣的記憶,卻讓
悲傷的情緒收得更緊了。

其二是小溪橋的畫面,是兒子和女兒去處理冥紙的灰燼,沒有在處
理後就離開,而是在橋上停留一會,先前的橋連結過去和現在,而
這裡的橋卻隱喻兩個空間無法相連,而帶有些許思念的意味。

女主角第一回面對且說出逝去的事實,是在接聽國外客戶的電話,
而思念和情緒,就如同受熱的飲料開始噴灑,直到罐頭塔倒下時,
飲料四射的嘶嘶聲都不會停止。而逝者兒子的第一次面對自己的情
緒,卻是在自己表弟的鏡頭下,直到在鏡子前發現臉上的髒污,才
知道已經在情緒上失控了,但卻有意無意躲著鏡子,也代表仍無法
去面對事實....。

最令人傷痛的,是習慣。而當試著告訴自己去習慣回憶時,才發現
自己害怕的是失去。

(下續)

台長: 咖啡光暈
人氣(1,204)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自我面向 |
此分類下一篇:療傷系電影 - 父後七日(下)
此分類上一篇:自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