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06 07:00:00| 人氣4,3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傳奇的再生

黑暗中發現光明,光明中發現黑暗,黑暗與光明並存。”

雖然這三句話,是陳嘉上設定《四大名捕》三部曲的主題,但我以為拿來形容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系列也未嘗不可,黑暗與光明互相爭鬥的三部曲,本就是導演們熱中的題材,表現形式可以是武俠、警匪、英雄漫畫,劇情核心仍是『正、反、合』的基本套路,端看導演手法決定成績高下,難得的是,數度重拍的《蝙蝠俠》系列,卻在諾蘭手中玩得出神入化,樹立了新一代的經典,也再生漫畫迷心中的傳奇。

(聽說有劇透...)



《蝙蝠俠:開戰時刻》是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

《黑暗騎士》是蝙蝠俠變成黑暗騎士。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是黑暗騎士做回布魯斯韋恩。

每一次改變,都像殺死另一個自己般痛苦,但也因如此深刻的痛苦,英雄得以突破內心的恐懼再生。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接續上一集《黑暗騎士》八年後的劇情,蝙蝠俠(克里斯汀貝爾)承擔了被小丑利用的檢察總長丹特(雙面人)的罪名,成為被追補的『黑暗騎士』,本尊布魯斯韋恩亦隱居八年,高譚市在『丹特法案』推動下看似杜絕了犯罪,更大的恐怖行動卻是山雨欲來...


這一集有不少新登場的角色,然而沒有一個像《黑暗騎士》的小丑希斯萊傑,那樣光彩奪目,《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中帶起暴動的反派班恩(湯姆‧哈迪),除了表情受限於面具難有發揮,內心塑造又不及和首集串連的忍者大師之女米蘭達/塔莉亞(瑪莉詠‧柯蒂亞),個人認為班恩和塔莉亞互為表裡,人人有戲亦都戲份有限,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恐懼,才是最大的反派,它存在於角色心中,也貫穿了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

布魯斯韋恩之所以成為蝙蝠俠,緣自幼時對蝙蝠的恐懼,在目睹父母被殺後,將獨活的罪惡感化為懲奸除惡的使命感,帶上面罩用最恐懼的蝙蝠武裝自己。而新加入的角色神偷瑟琳娜‧凱爾/貓女(安海瑟薇)亦正亦邪,靈活善變身手不凡,一心想取得能漂白竊盜前科的程式,精明如她也被班恩利用欺騙,貓急跳牆只因恐懼無法擺脫過去。恐懼像把雙面刃,逃避它讓人消沉迷茫,面對它反能激發勇氣,曾經痛失所愛一蹶不振的蝙蝠俠,在經歷過塔莉亞一無所有的恐懼後,真正置之死地而『再生』。


(圖說:貓女騎蝙蝠車真的好帥!她和蝙蝠俠對手戲火花很夠,可惜戲分少,希望他們再合作演歡喜冤家:D)


《黎明昇起》中班恩的恐怖行動,實現了《黑暗騎士》小丑所言的『無政府狀態』,階級的對立是本集的核心之一,先是布魯斯韋恩的企業危機,班恩繼而由金融到武力箝制上流社會,凸顯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但當《開戰時刻》的稻草人變成法官,用下場一樣的流亡和死亡處決富人,新的階級並沒帶來公平,更令高譚市民懷念昔日的傳奇─蝙蝠俠。

無論體制如何翻轉,階級始終難以消弭,《黎明昇起》給了比較浪漫的答案,一是來自底層的瑟琳娜和富家子布魯斯跨越貧富結合/調和的可能性,或許瑟琳娜之於布魯斯,就像另一個高譚市,既依賴又背叛,但蝙蝠俠總相信她良知未泯。二是繼承使命的傳人,他和布魯斯同樣是孤兒,一個出身貧窮的熱血幹探,卻能看穿富豪布魯斯用玩世不恭掩飾的悲憫,超越階級和世代的共同信念,讓羅賓(喬瑟夫高登李維)成為蝙蝠俠的接班人。

(PS.『貓女』和『羅賓』都以本名現身,像是跟蝙蝠俠一樣,回歸有血有肉的『人』)



(胡說:我覺得想把一切給市民的黑暗騎士,根本是『快樂王子』嘛!立雕像紀念他:P)

蝙蝠俠雕像樹立,黑暗騎士退隱,用死亡寫下傳奇的再生,留給高譚市民相信的力量,放手讓他們成長,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蝙蝠俠!),而布魯斯也做回自己,如管家阿福(米高肯恩)所言,用他的資源和見識幫助高譚市,確保遺留的豪宅轉為孤兒院,不再只是以肉身之軀拼鬥,這也是他死去的父母希望的。

《黎明昇起》雖然沒有《黑暗騎士》『兩船只能選一船』的震撼,但我以為這集的人性考驗:橋上警方因班恩威脅,不肯接應逃出高譚市的孤兒們(『孩童』亦象徵了純真和希望),甚至炸斷橋樑不讓他們通過,更顯出掌權者的殘酷,那是以『集體利益』之名,犧牲少數/弱勢者的生存權,呼應了戲中階級反轉後的不公平審判,也諷刺了戲外權力可以抹滅良心的現實。


(圖說:導演要拍imax,觀眾搶訂票!)

三部曲的最終章《黎明昇起》,諾蘭再度以imax帶來觀眾值回票價的大場面,情節更悉心與《開戰時刻》、《黑暗騎士》對應,難怪不少影迷要重看一、二集再接續完結篇,而我覺得諾蘭在三部《蝙蝠俠》之間拍的作品也可對照觀看,《頂尖對決》彷彿預告了《黑暗騎士》在自我和分身間的掙扎,《全面啟動》則先行展現了《黎明昇起》駕馭場景的能力,觀察這幾部片中重複出現的演員,亦可看出他們在諾蘭鏡頭下的一貫特質。

縱然為了兼顧三集眾多人物的呼應,《黎明昇起》部分設定難免刻意,作為系列故事收尾的『合』,發揮空間亦不及《黑暗騎士》,但完結篇仍是瑕不掩瑜的精采。從《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到《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光明和黑暗互相爭鬥最終並存,三部曲缺一不可,正反合的論述才是完整,諾蘭改編家喻戶曉的漫畫英雄,令傳奇得以於大銀幕再生,也為自己創下導演生涯的里程碑。


圖片來源及電影介紹:PChome影城《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相關文章:兩個只能選一個─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

安海瑟薇的《真愛挑日子One Day》哪有一天不想你

台長: Ocean
人氣(4,365)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歐美片 |
此分類下一篇:伍迪艾倫的《愛上羅馬》
此分類上一篇:生存是一場《飢餓遊戲》

瑪曲
感覺劇情很複雜,但是又很好看的樣子。^^
2012-09-03 19:56:43
版主回應
有人覺得沒有第二部《黑暗騎士》好看
因為這部完結篇要收尾,需要交代、呼應的事挺多的
無形中也是一種侷限吧

如你說的劇情複雜,但如果喜歡《黑暗騎士》,我覺得完結篇也值得一看
2012-09-04 19:16:2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