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0-24 21:39:24| 人氣1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淨空法師:【煩惱即菩提】佛菩薩覺而不迷,凡夫迷而不覺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可能是 1 人和顯示的文字是「菩提就是覺性」的圖像

淨空法師:【煩惱即菩提】佛菩薩覺而不迷,凡夫迷而不覺

「佛」這個字,梵語叫佛陀耶,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簡單扼要,往往把尾音都省掉,佛陀耶,我們只稱「佛」,只用一個字,意思是覺悟,換句話說,佛陀耶就是覺性。我們中國人常講悟性,印度人講覺性講得多。小時候在學校讀書,老師與老師談話當中,我們在旁邊聽到,某個學生悟性很高,就是說他聽課能聽得懂老師所說的意思,甚至還有比別人更深入的體會,這叫悟性。

實際上,悟性從哪裡來的?當人自性當中本具的般若智慧,佛法也稱為佛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單單講這一分,叫佛性。如果總說自性,一般就用法性,自性,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的理體。萬法從哪來的?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自性能生能現。惠能大師開悟時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的這個能,今天科學家講能量,通常大乘經稱之為法性。諸位要曉得,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法性是從全面說的,佛性是單單從般若智慧講的,都能稱為佛,法性是佛,覺性也是佛,是一不是二。一切眾生不但有自性,一切眾生都有覺性。所以大乘經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華嚴經》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變成凡夫,變成愚昧,造業,受這些苦報,到底怎麼回事情?都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雖有佛性,你不能證得。

佛性有沒有失掉?沒有,不但沒有失掉,它還在起作用。不過這個作用扭曲了,歪曲,用邪用偏了,不得起正用。正用是覺了諸法,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了,這是正用。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把正用扭曲了。扭曲,佛就用另外一個名詞,叫煩惱,叫習氣。許多同學也經常看到,佛在經上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就是覺性。菩提跟煩惱是一樁事情,用得正就叫菩提,用錯了就叫煩惱。換句話說,你用心,夾雜著煩惱習氣,就叫凡夫。煩惱有三大類,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實在講不是菩提當家。如果是菩提當家,就不稱凡夫,就稱佛菩薩,用真心。我們現在是妄想、分別、執著當家,這就叫凡夫。所以聖凡稱呼是這麼來的,佛菩薩覺而不迷,凡夫迷而不覺。迷悟不二,是一體起了二種作用,覺的作用跟迷的作用。

----------------------------------------­­­­­­---------------------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368集
----------------------------------------­­­­­­---------------------
華藏衛視官網
http://www.hwazantv.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zantv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hwazantv
LINE
https://line.me/R/ti/p/%40dzi0277j
WeChat ID:hwazan-tv

圖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893895004105694&id=100004556376280

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duGIjCr5Y&list=PLR5DUbyeWwXRAoT9mulkp8I_B64bw1cUH&index=1361

恭錄自  HZTV華藏衛視

台長: 妙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