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2-25 10:04:29| 人氣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真正想往生,頭一個條件,這個世間要放得下。這個世間三樁事情纏繞著你,你不能成就,你依舊搞六道輪迴,你出不了輪迴。這三個頭一個,親情,這個不放下不能往生,這個不放下出不了六道。第二個,傲慢,傲慢是瞋恚。第三個是懷疑。這三個東西要放下。

那親情放下,是不是學佛的人無情?不是的,學佛的人有智慧。智慧跟情是一樁事情,迷了的時候就叫情,覺悟了那就是智。情會做錯事情,它會產生障礙;智,不會做錯,它會幫助你。所以佛法講慈悲不講愛。愛裡頭有情,慈悲裡頭有智。就是依智慧的愛叫慈悲,依照世間的人情,情的那個愛,佛法叫它做愛,有情執在裡頭。沒有情執的愛叫慈悲,就是理智的愛、智慧的愛,這個重要,愛他不害他。有情在裡頭,愛他就害他了,自己不能往生,也害得他不能往生。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生活就是修行,工作也是修行,待人處世哪一件不是修行?修什麼?就是把這三樣東西淡薄下去,不懷疑、不傲慢,把情執轉變成智慧,叫真修、真幹。用什麼方法?讀經。聽講經,行,可以,跟讀經是一樣的,這都是方法。讀誦很重要!你要真正想那個根紮得穩,不能夠不讀經。至少每天早晚讀一遍,一年也就有七百多遍,兩年就滿足一千遍,這是最少的。每一天讀三、四遍的人很多,他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讀滿一千遍。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一集)

恭錄自  臺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台長: 妙音
人氣(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
此分類下一篇:你知道上行下效的由來嗎?
此分類上一篇: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