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16 20:04:06| 人氣3,9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蘭陽博物館(外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0 / 09 / 11。

緣由:想趁蘭陽博物館試營運期間(6 月 25 日 — 10 月 15 日 )提供免費參觀的機會來個半日遊,只因時間與天氣無法配合,直到該日清晨五點多由台北出發、六點多抵達,但見已有數組人馬已經開始攝影。


根據官方網站的介紹--

園區景觀-烏石礁遺址公園:

蘭博基地所在的烏石礁遺址,為清代的烏石港,因港域內有 3 大塊黑色礁石而得名,為宜蘭貨物進出之咽喉,萬商雲集,「石港春帆」為蘭陽八景之一。

光緒 4 年(1878)因洪水帶來泥沙淤積於河道,光緒 9 年(1883)一艘美國大型角板船於港外觸礁沉沒,堵塞港口,使烏石港失去功能而沉寂下來,連帶地使頭城的商業受到打擊。

民國 80 年(1991)漁業署有感於宜蘭縣漁業資源豐富,漁船眾多,但泊地面積狹小,於是動工興建烏石漁港。民國 89 年(2000)行政院核定在烏石漁港區興建蘭陽博物館,並指定烏石礁遺址並規劃為公園,結合各項海洋文化設施,連接頭城舊市區的歷史空間、東北角風景區等,形成一旅遊廊道,在區域行人文觀光資之源區帶上,扮演人文旅遊的窗口,展現宜蘭自然與人文的多樣性,再現烏石春帆的風華。

負責規劃烏石礁遺址公園的高野景觀公司以龜山島、單面山、烏石群為歷史與地景之積累,反映宜蘭歷史、人文及地景特色的環境。將基地規劃為一永續的溼地生態。

建築景觀-從土地長出的單面山:

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依據,傳達一種由土地中成長茁壯的感覺,藉由建築量體材料的變化來展現內部空間的自明性,同時因錯位而產生之縫隙亦可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與水域中的烏石相呼應。

為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以爭取最大的腹地範圍。建築量體的形式與意象始終緊扣著單面山與烏石的轉譯層次,材料與色彩也不例外。建築外牆以石材為主,其質感反映出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同時搭配玻璃、金屬等較科技現代的材料,希望在擬真的情境中取得平衡的美感。

 

歡迎蒞臨首頁:http://mypaper.pchome.com.tw/tiger_wpm

 

相機:OLYMPUS E-510。

鏡頭:ZD 11-22 mm F2.8/3.5。

ZD 40-150 mm F3.5/4.5。

 

記錄:Tiger Wu

E-mail:tiger_wpm@pchome.com.tw

 

資料來源>>>

http://www.lym.gov.tw/ch/Index/index.asp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普普
人氣(3,9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台灣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花博遊記(圓山公園區)
此分類上一篇:板橋林家花園 (林本源園邸) 遊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