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4-02 21:40:10| 人氣13,5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勸持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人要持法、傳法,將法能夠用在世間,這就是佛陀最大的目標。

眾生迷茫顛倒,唯有「法」才能夠糾正人生的方向,要指方向的人,若不懂地理、形態,是要如何為人指路、為人指方向?所以,佛陀很用心。希望人人要用功、了解,回歸真如本性的道路。

修行,將內心的雜念去除,。

做菩薩也很簡單,自己所走過的路,自己的感受,同時在人群中來帶人向正確的路走,這就是叫做「菩薩行」。

人生苦難偏多,「法有餘」,要跟人分享;「利有餘」,要去付出;「力有餘」,要去牽引人。

眾生千千萬萬苦不堪,要用種種方法,去應對眾生的苦難,叫做「菩薩大行」,「六度萬行」,那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修這些行,這叫做「菩薩道」。

龍女,過去生也修很長的行過來,也就是最後在龍宮,再最後來靈鷲山,藉這個因緣,轉一個身,往南方世界成佛了。

娑婆世界眾生,佛陀,釋迦牟尼佛教化的過程,又多一項,讓大家了解眾生平等的道理。

佛法不離世間法,在娑婆世界是一大事,實難堪忍。

佛陀會來人間,就是因為人間難堪忍,所以佛陀悲心難忍,他來人間,就是為眾生開、示、悟、入。

憍曇彌是佛的姨母。佛陀已經為他授記了,將來能夠成佛,是一切眾生喜見佛。

羅睺羅母,耶輸陀羅也是得佛授記,佛就向耶輸陀羅這樣說:「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

諸佛法不出修行一念心,每一尊佛都是一樣,同樣要經過發心行菩薩道,同樣也是要出家,同樣,很明顯的還是要菩薩行圓滿,這都是出於一念心,就是一切善,全都要修,「總一切法,修一切善」,經過陀羅尼門,那就是「總一切法,修一切善」,心要清淨,這叫做「善淨心法」。

一念的情,凡夫是迷情,凡夫都是念念無明,無明方向偏差,就必定有錯誤。所以就是在一念間,這個「迷」,就會衍生了情的絲,就像紗一樣,本來大地一顆種子,生出了綿花,或者是生出了瓊麻,人就將瓊麻、綿花,各自人去將它運作,它紡下去了,成紗了,這個絲就這樣一條一條起來,直的、橫的,就這樣一直就是紗、就是線、就是繩子等等。

這紗線就是要綁東西,除了織布的絲之外,繩子就是要綁,將它捆在一起,纏下去,就是綿綿連連這樣這樣一直纏繞下去。想要將它理開,也說不清。所以,這「源自一念情絲」,這樣一直纏綿下去,一直纏、一直結下去,一直綁下去,我們很自然不得脫離,有這個因緣關係纏縛住,這關係就這樣一直連續下去。

人間苦難偏多,有情、有苦,無常的人生,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在有情,那就是這樣纏著、關聯著,這就是眾生一念偏,迷情就這樣一直纏結。

「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轉」。不退轉,「心安住在不生滅」。修行者,總是一心向道,堅定志不退,這就是「阿惟越致」。

心要安住在不生滅,「趨果成佛道」,那個意義,就是必定要行菩薩道。

菩薩道,在「六度萬行」,應眾生所需要,去身體力行,去播種子,一直種子粒粒都發芽,成樹而大樹,而開花,而結果!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把握當下,恆持剎那」。

一法一如來,既然學佛,就是以如是法,要不斷用法在日常生活中。

在娑婆世界,佛陀辛辛苦苦教育,也就是為了娑婆世界眾生,為了這樣的一大事,來娑婆教化眾生。

學佛要誠懇,做人要誠懇,對人要誠懇,做事要誠懇。「誠」字,就是內心最懇切的誠意,能夠這樣,人才能成功。人成,佛才能成,要不然,做人都不像人,要如何能成佛呢?

「正念斷諸煩惱」,要正念。「六根門」要顧,「八正道」要行。這全都是修學佛法,最重要的道路。

愛的力量就是這樣,佛關懷的地方無處不在,佛陀所悲憫的眾生,是沒有一個人他願意放棄的。

聽法,也就是要入心,體會佛教法,然後要化為己有,發心立願,也要用功,也必定要有,學佛才「有法度」,法入心。

苦難的眾生,人間菩薩去為他們付出,了解他們苦的根源,體會人生無常,這苦難的地方是菩薩的道場;菩薩的道場,就是在種福田,去布善種子,去遍功德田,真正是用功就是在這裡。

佛陀,他的修德,那就是用身。他的身體力行,他清淨的口業,清淨口來講法。業就是動作,開口動舌,無不都是教法;身體的動作,無不都是典範;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微妙法。這就是佛,他的身口意三業,叫做「三輪」。

人人既然得到佛法了,了解娑婆世界是這樣這麼的苦,因緣一不小心,開口動舌、舉手動足、起心動念,身、口、意三業就這樣造成了。

「苦」是從「集」,「集」種種的原因,因緣而來受報。而「集」來的因緣,都是在身、口、意這三業中。「口」,簡單動一個口舌,話若沒說好,或者是語言出口傷人,或者是這「六根」,耳聞人語,耳朵聽人家的話,擾亂了心思。將話聽來,惡言惡語或者是綺語或者是兩舌,亂了心。

「未得謂為得」這就是全都是妄言。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時間要好好利用,若沒利用時間,時日空過,這是人生一大的損失;不只是損失了聞法,損失了體會道理,損失了我們修行。

身是載道器,年輕時,記憶力好,領悟力強,吸收佛法不困難。

願意身體力行,入人群中去付出,這更是容易。

修心,就是養性,過去的習氣要趕緊改除,好好培養這念道心。

四修:

一、 恭敬修

二、 無餘修

三、 無間修

四、 長時修

「四修」要住入心,願意在這娑婆世界,「四修法」住人心。

「三軌法」──「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

「柔和忍辱衣」,人生,世間剛強眾生難調伏,要柔和、忍辱。

佛陀就設種種法,隨眾生機,隨機逗教,所以用三乘教法,循循善誘,不離開「開、示」。佛陀三乘法,就是要啟開眾生的心門,指示大家一個方向,因為眾生的心門關閉了,眾生無明遮蓋了,佛陀希望,在眾生這個心的門打開,讓大家看到,前面一條正確的道路。

下定決心弘經在人間,這是佛陀在世,最後要講說的經典,就是《法華經》,暢佛本懷,是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就是希望將這個妙法留在人間。(2022.04.02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13,598)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勸持品 |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勸持品 讀書心得筆記(二)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