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4 11:50:54| 人氣2,93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響應竹筒歲月運動 竹筒仔師兄開啟竹筒工作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竹筒?台語一般說,錢筒仔!這不就是傳統的存錢用具嗎?積少成多,但是一隻竹筒能存多少錢呢?

可以很多,甚而無量!

四十一年前,花蓮有三十位婦人每天出門買菜之前在竹筒投入五毛錢。當第一個五毛錢「匡噹!」投入竹筒開始,成就了今日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

日前上人呼籲回歸四十一年前竹筒歲月的純樸,「以貧濟貧,以苦救苦」的克難修行生活。時時警惕自己善念不斷,「滴水成河、粒米成籮」進行再一次的竹筒歲月運動,期以日日存善念時時增長慧命。

「回歸竹筒歲月」的推動最需要的就是竹筒,此刻讓人不禁想起聞名全省,人稱「竹筒仔師兄」的鄭江山。

在林邊下了國道三號轉入大潭鄉間的村道,遠遠已見師兄騎著鐵馬出來尋找迷路的羔羊了。

這原本是個農具間,大約兩坪的空間成了竹筒仔師兄的竹筒工作室。

自謙小學只讀四年沒畢業,一生務農的鄭江山寫得一手好書法。曾在不少書法展中大發異彩的鄭江山發現,若在竹筒上寫上勵志文句,更能添加竹筒的藝術價值。

開始大陸賑災那一年,各地發起義賣籌款,東港地區的楊東穎師兄提議義賣竹筒。

當時,市面上的竹筒全是細瘦的桂竹竹筒,那能義賣出幾文錢呢?

師兄們買到了粗壯的孟宗竹,請人刨去竹皮打光讓鄭江山寫上靜思語,再請人篆刻成浮雕,打上亮光漆,一隻饒有價值的靜思語竹筒就這樣誕生了。

但是如此這般,一隻竹筒的除了寫字之外成本在一百元以上。

鄭江山「寫」了許多竹筒送上竹山參加義賣活動,當時同修師姊說南投有竹山產竹,這樣的竹筒能賣多少錢呢?

怎料,寫上靜思語的竹筒卻成了大家搶購的目標。

精美的「作品」到處流傳,爾後各地的賑災義賣會上,鄭江山竹筒總是十方矚目的目標。

人群擁擠的攤位前,甚而需要經過人龍傳遞方能「購」得竹筒,從此竹筒仔師兄的名號不徑而走。

高雄、台南甚而中部以上遠至宜蘭地區,大家都知道屏東有一位竹筒仔師兄。

不久,提供竹筒的上游不再提供竹筒半成品,雖然鄭江山不斷與之溝通,對方不僅不提供甚至也不願告之篆刻與刨光工具的名稱與購置廠商。

鄭江山從選竹材著手自行研究選擇適當的竹材,畢竟有些竹筒在去皮刨光之後才發生迸裂的情況,孟宗竹會發生腐爛產生粉塵的現像。

工具呢?

一生務農除了農具以外,鄭江山不明白這些去皮刨光的工具是啥名稱?往往在那工具行裡,只能和對方比手畫腳,甚至買錯不適用。老實的鄭江山有著農夫特有的憨直耐心與毅力,多次的錯誤的嘗試,終於找到適當的去皮刨光砂輪機與電動雕刻機具。

當回歸竹筒歲月運動啟動時,大家再度想起竹筒仔師兄,各地紛紛前來定製竹筒。

契種甜椒的鄭江山正處農閒,竹筒工作室再度啟動了。

夜間的農莊十分的寧靜,為了避免去皮刨光或篆雕時尖銳的機器聲響,打擾了鄉親的安寧,鄭江山選擇在白天製做竹筒。

同修師姊說:「師兄以使命作為堅持,休息時間不斷研究,只要慈濟需要即無所求的用心付出。」

正因如此的善念,鄭江山田間收成總比別人有更好產量與價錢,師兄師姊們前來請竹筒一概無償提供,他以此供養上人以此回饋慈濟。
竹筒製作的第一步驟就是去皮與刨光;手持式電動砂輪機很快的將竹皮刨除,當磨擦的高熱傳來陣陣的焦香氣味時,去掉竹皮的竹筒已經刨出光面同時也顯露出竹筒的紋路和色彩。

寫上怎樣的靜思語呢?寫好靜思語三個字,鄭江山問著前來採訪的明禧與心慕兩位師姊,眼明手快的本有師兄見著竹筒色彩樸拙,搶先說出:「心寬念純。」四個字,眼前這隻竹筒被本有師兄「搶」走了。

篆刻可以分成浮雕和陰刻兩種,浮雕就是將字的週邊刻除,陰刻則將寫上的字刻除,兩種方法工具一樣但工夫不同。

陰刻等於依著筆畫重「寫」一次,還要刻出原來字體的勁道,真可謂力透紙背三分了。鄭江山秀出「惜緣惜福」的竹簡,樸拙當中有著古意,讓人把玩捨不得放手呢。

鄭江山說,原本打算買一座鉗夾來夾住竹筒,如此固定方便於雋刻,但一直說不出該物的正確名稱。後來,自己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木座」卡在木桌上,後端的卡榫用釘子釘著隨時可依竹筒長短調整位置,如此就能安穩雋刻了。動動腦,簡單實用的工具真的不用花錢呢!

雋刻之後,需用砂紙去除毛邊,但看明禧與心慕兩位師姊,權充助手一人抓一隻竹筒,拿起砂紙用心的磨著翻捲的纖維呢。

小孫子跑進來了,看著大家的忙碌,直嚷嚷著說:「竹筒...」

「竹筒做什麼呢?」師姊們逗弄著他。

「存錢給師太..」一歲多的孩子,心中已然存有善念。

磨掉毛邊的竹筒,鄭江山拿起洗衣服的尼龍刷將粉塵刷乾淨。一旁的同修師姊笑著說:「這也是省錢好用的工具呢!」
最後一道步驟就是上亮光漆,一來增加竹筒的質感,二來上了漆後所有的毛細孔都封住了,蛀虫無法進入同時保持某程度的濕度,竹筒不易乾裂。

鄭江山說:「要先上兩次底漆,再噴一次亮光漆。」

果真當上好第一道底漆時,竹筒更顯得樸拙讓大家眼光為之一亮。在大家談笑風聲中,大約一小時當中鄭江山已經完成了五隻竹筒。
工作室的窗口上,一塊書著「感恩」的木匾也是鄭江山的作品。他以感恩的心為這竹筒歲月運動,在這窄小的空間中奉獻時間用心製作每一隻竹筒。

冬陽逐漸西沉,捨不得大家離去的鄭江山,從屋內搬出他的壓箱寶和大家分享。方竹做成的竹筒讓人愛不釋手,它是竹軒的殘餘廢料作品有限呢!半個人高長長的竹簡書著「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這正是鄭江山師兄的最佳心情寫照。

雖然存錢不一定得用竹筒,但是「回歸竹筒歲月」中竹筒卻是最令人懷念的。(95.12.09)

台長: Tellme

心寬念純
好個心寬念純.

感動與敬佩.

無十一遍使,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06-12-15 00:56:31
kht
請問台長是雕刻竹筒的師兄嗎?
可以請教幾件事嗎?
2009-08-18 01:18:59
版主回應
非我本人啦 呵呵呵
2009-08-18 09:19:33
kht
請問板主知道 如何去找這位師兄嗎?
2009-08-21 09:33:26
版主回應
您找他有啥貴事呢?能先說清楚嗎?或許您到屏東分會問問就有答案
個人不便未經該師兄同意任意告之還請見諒!
2009-09-03 23:03:2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