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2 20:55:03| 人氣2,95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多情卻是總無情-紀念第200篇文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篇文章剛好是個人新聞台的第200篇文章,從2001年開台到現在總共6年多時間,伴隨著創業艱辛的路程,常常在半夜寫這些文章,也算沉澱紓解自己的壓力,竟然也慢慢逼近兩百篇文章。中間伴隨網路發展,從個人新聞台興起、發報台、無名小站、BLOG到現在最火紅的Web2.0,但念舊的我,雖然中間有幾度也因為個人新聞的主機緩慢,以及幾次資料遺失,很想搬遷自己的創作平台,卻始終沒有付諸行動。最近終於委託朋友把個人的網站架設好,我會在最近開始搬遷文章內容到專屬自己的空間,請各位舊雨新知繼續捧場鼓勵。這一路下來雖然我不是知名作家,但是沒有觀眾也確實不會走到現在。

以下是我個人專屬的網站:http://www.terrylog.com,也設計了專屬的留言版可以跟大家交流,但我仍會維持兩邊文章同步更新,只是年紀慢慢大了,想要開始保存自己一路的創作內容。

說起胡蘭成,新世代的人們應該不多人知曉,就算知道也都只知道他曾經是張愛玲的最愛,同時也是抗日戰爭時的一個大漢奸。最近我買了他的「今生今世」慢慢閱讀,卻赫然驚覺,這個人的文學才華完全被低估了,因此為文說幾句話。
胡蘭成一直頂著大名鼎鼎張愛玲的老公這個名銜,同時也確實是張愛玲一生最愛的男人。他最著名的一篇「民國女子」,後來被電視連續劇「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作為他們兩人戀愛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張愛玲迷津津樂道的創作。 胡蘭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男子?竟讓才女張愛玲傾心一生?一直以來胡蘭成因為曾經在汪精衛日本偽政權的中華日報的總主筆,因此大多數讀者對胡蘭成的彭論都是集中在以下兩點:

◎第一是胡蘭成為日本人寫文章出聲,因此在重視氣節的中國文人標準,他充其量只是一個舊時代的有文采、卻缺乏氣節的一類文人。

◎第二是胡蘭成一生除了張愛玲之外,不斷周旋在很多不同的女人中,是玩世不恭的用情不專的人。

因此這樣一個背叛中華民族、對於真愛又沒有忠誠度的文人,就算寫出驚世之作,又如何呢?不過是個薄情寡義的人。但我讀完其作品「今生今世」之後確有了不同的想法,像張愛玲這樣的才女,為何會愛上這個別人眼中一無是處的人。在這本「今生今世」書中我得到完整的答案。書中有纏綿悱惻的真情、有對故鄉的眷戀情懷,不像蔣介石、毛澤東那種顯赫英雄,胡蘭成一樣從鄉下-浙江塖縣來到五光十色的都市,在那個動盪的時代,為了爭出頭、為了得到美人眷顧、為了自己深情的不捨,對於每一段感情的付出,因此對於政治的判斷,胡蘭成也許走錯了路,但誠如汪精衛當時推翻滿清時,挺身刺殺滿清親王而下獄的不怕死,最後成為國民黨重要人物,胡蘭成對於政治應該只是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如果生在現代的民主時代,汪及胡蘭成也許可以得到表述不同想法的機會,而不是憤而出走另外成立擁護日本的政權,畢竟那只是救國不同的選擇。

在認識張愛玲之前胡蘭成已經有了三次婚姻記錄:玉鳳、全慧文、應英娣三任妻子,,而在與張愛玲相識後,這個多情才子分別與護士小周,范秀美、還有日本女性一枝,甚至與上海黑幫頭目吳四寶的寡妻佘愛珍都曾經在一起,這麼複雜的情史,我不是要替他說話,但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對每段感情投入的深情,即便他總是被批評用情不專,腳踏多條船。但書中細膩描寫的生平六段亂世中的愛情,與張愛玲雖然只是其一,卻是他後半生魂牽夢縈最重要的一段感情。只要講到張愛玲的地方,文章就變的細膩、變的多情、文字彷彿輕柔靈現了起來。從作者這本忠實的情感紀錄中,我終於知道也唯有這個才子,才能讓張愛玲死心塌地跟隨,因為他不是那種油腔滑調的唐璜子弟、更不是權貴出身、或是貌如潘安,但光從書中展露的才氣與文學造詣,完全不讓張愛玲專美於前,兩人的才氣果真相輔相成,而且不分軒輊。可以說是當代最閃亮兩顆文學巨星的相會!

假如當時胡蘭成不要鍾情政治,以其著作:禪世一枝花、中國文學史話、中國禮樂風景這些書,他完全可以稱為當代一個文學大師,而我就開始想一件事,其著作都是既成的事實,我們總不應該因為他是漢奸就抹去他這樣的才華吧。在文學上其專業完全是被印證且折服當代的。出身在那個封閉的年代從浙江鄉下出來,講到他用情不專,不過那時候的老爺誰沒有個三妻四妾,我讀本書每一段感情都是涕泣淋漓、出生入死,那如果他只是一生只娶一個女子,但卻從來不愛她;跟現在他跟幾個女子來往,但卻每一個都視為最愛摯愛,究竟孰才是專情與多情?更何況與張愛玲的感情,確實轟轟烈烈、不管世俗禮教的一段刻骨銘心感情,這不也是我們喜愛張愛玲作品重要的因素嗎?在變動不安的年代,沒有不變的事物,但只要內心曾有過確切一段愛,不就值得我們拋開一切追求嗎?

這本書名「今生今世」聽說是張愛玲親自所題,也講到他們道別時,在錢塘江畔分手,張愛玲回憶:「那天船將開時,我一個人雨中撐傘站在船舷邊,留著淚,痴痴地望著滔滔的黃浪,不知多久。」多麼令人動容的一幕。這本書「今生今世」是胡蘭成抗戰後逃亡到日本後,非常不如意的時期慢慢刻劃出來,其文章真是一絕,因此今天在第200篇文章,我要套用香港文學家江弱水評論胡蘭成的一句話:「其人可廢,其文不可廢」。是的,這本書令我深深折服其文采,並且其精練與優秀並不下於張愛玲。
我很慶幸因為一時衝動買回這本書細讀,不要像世人一般,只是因為某些因素而將這樣好的作品成為自己選書的遺珠之憾。雖然胡蘭成晚年來到台灣,並且在文化大學開課,他甚至對著名的作家父女檔: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有極深遠影響,也對台灣文壇造成巨大迴響,余光中就非常喜愛其文章,但這一段歷史卻沒有讓胡蘭成得到文學上應有的地位。現在我年紀也慢慢大了,經歷比較多人情事故、以及生活上的艱辛存活與人情淡薄,開始明白世間種種都不能單純用是非黑白來一刀兩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也都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如果硬要說胡蘭成一生是個漢奸、是個薄悻郎,他負心、甚至後來對張愛玲冷漠。但張愛玲自己說過:「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胡蘭成晚年回憶這一段與張愛玲的美好歲月,他引用李義山兩句詩:「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這兩個文學才子才女,就這樣遙遠相望、惺惺相惜、兩個人後來一個在日本、一個在美國,胡蘭成在1981年7月死在日本自宅,1995年9月8日張愛玲被發現死在洛杉磯公寓裏,張愛玲安靜躺在行軍床上,頭朝向房門臉朝外,眼睛嘴巴緊閉,手腳自然平放、身體很瘦留短髮,安詳死去,房間佈置非常簡單,當時法醫驗證張愛玲死亡已經三四天左右。9月30日是張愛玲生日,當天張愛玲骨灰和紅玫瑰、白玫瑰一起撒到大海中。兩個人都享年75歲,

胡蘭成的維基百科說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5%85%B0%E6%88%90

台長: chs
人氣(2,957)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歷史人物散寫 |
此分類下一篇:覺來幽夢無人說
此分類上一篇:一聲杜鵑春事了

笨綾 Roolin
ㄆㄆ...

我之前也常常搬家~東搬西搬搬到最後....拙文都被我鎖在xuite這個地窖裡了>&quot<

我的耐性比較差一點!開站玩了半年就沒有興趣了!直到最近才又跌了進來 ^^&quot

報台一到晚上就很塞....塞到脾氣都會上來呢 (幾年來一直持續的毛病 = =) 這算是人氣嗎??

不知道亂留個什麼言的人跟你問安嚕 ^^
2007-05-25 15:35:05
Anita
下次借我看看這本書吧~
2008-10-01 19:22: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