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26 03:44:59| 人氣4,473|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PCHOME這一次裁員談起-電子商務的本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取自表姐的blog--http://blog.xuite.net/harnyi/ilovequilt

-------------------------------------------------------------
業界幾天前就開始耳語,網路家庭-就是國內著名的電子商務入口網站PCHOME,準備要進行一波裁員,新聞馬上印證了這個傳聞的真實,裁員幅度在50人左右,算是這一波網路熱潮因為WEB2.0及電子商務再次有起色後,國內首見的大幅度網路公司裁員。筆者試著以不成熟的想法,跟各位分享這一次裁員背後的意義及未來關於電子商務的一些粗淺想法。

1、電子商務網站獲利的本質:雖然網路家庭2006年10月營收為5.31億元,較94年同期增加20.85%,累計1至10月營收為:50.61億元,也比2005年同期(業績為36.55億元)增加38.46﹪,照此比例估算2006年全年度營收也應該達到60.73億,但是卻掩飾不了今年第一季至第三季累計並且持續的虧損,一至九月份虧損達一億五千萬,平均每股虧損二.七一元。殺頭的生意有人做、但虧錢的生意沒人做,往後不管是哪一類型的電子商務網站都將會直接面臨股東的強烈獲利要求,生意在初期因為擴張、因為搶佔市佔率、或者策略需要,可以先賠錢沒關係,但是長時間累計虧損、一直沒有獲利,再有耐性的股東都應該會臉色發青,未來經營電子商務都必須務實地面對獲利這件基本的要求,並且現階段網站經營者會被更嚴格檢視獲利模式、損益平衡點,以及更快速的獲利時間,甚至更謹慎評估新事業的發展及投資。

2、公平的競爭起跑點:近年來雖然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但許多大網站挾著龐大資源(資金、人力、曝光度、廣告等等),往往可以做出許多驚天動地的行銷活動,甚至因為大型網站的產品線齊全,還可以挖東牆補西牆,將某個產品線的獲利拿去補貼某個產品線,甚至虧錢都在所不惜。或者幾個大型網站在人員擴編、廣告行銷預算部分,都沒有合理顯現出正常成本,在經濟學上專業說法就是:有某些外部性成本未被合理估算。所以造成大型網站佔盡資源優勢,將許多中小型網站打的落花流水,但如果回到正常的公司經營損益層面來看,或許合理要求利潤對於中小型網站是一個機會,因為大家又回到一個比較公平的起跑點上。

3、有特色的網站勝出:過往由於許多大型網站不斷使用殺價、特價方式作為主要的競爭手法,如果嚴格要求毛利情況下,此一情況勢必會得到舒緩,當然我們不否認對於任何一個新進市場的資金龐大廠商,殺價策略仍然會常常可見,但如果回到獲利面來看,未來應該是一個正向的發展。電子商務網站以及大型網路通路,都不能再倚賴價格競爭作為唯一競爭手段,而必須更花心思去進行網站的特色經營、以及商品獨特化、流程獨特化、以及行銷手法獨特化等做法,因此有特色的、有創意的電子商務平台會慢慢出頭,展現經營的優點出來。同樣的情況也會在大型網站的供應廠商身上發生,因為不顧一切殺價的過程中,很多供應商之所以勝過其他競爭者,只是因為其資金較多、或者產品線較多,一樣採取以賺錢產品線貼補賠錢產品線的方式,但往後由於通路開始要求更高的毛利,因此供應商必須讓自己商品敏感度更佳化、或者開發獨特商品以避開與競爭者直接價格競爭,相對地這一點會更加深有特色的網站興起這個論點,因為許多供應商原本只是貿易商或中間商,在通路更高毛利要求下,只能轉而自行架設網站,或者退出市場,這樣也會讓原本一些中小型網站更有機會存活一點。

4、品牌與通路平行發展的機會:這一點我不是很確定,請各位看倌指教,除了一些沒有品牌的或者沒有代理經銷商的產品系列外,我們可以推估除非原本品牌的擁有者自行成為大型網路通路的供應商,不然幾乎都不可能達到大型入口電子商務網站的高毛利要求。以筆者最為熟悉的美容化妝保養品來看,知名的專櫃品牌除非原廠、或者原代理公司出面來跟大型通路簽約成為直接供應商,不然現在的經銷商、中間商合作模式一定無法呼應這種高毛利要求。因此慢慢地許多中間商、貿易商型態的供應商會漸漸退出,或者大型網路通路會開始往一些原本知名度不高的二線品牌去開發,這一點先前東森購物台的情況就有印證(其超長的票期、超高的利潤要求),就使得保養品部分只有剩下原品牌廠商、品牌代理商才有機會合作,不然其他方式就是轉而發展毛利較高的知名度稍低的二線品牌,或者乾脆大型網路通路自行成為進口貿易商、或者自己跳下來代理品牌、或者更乾脆發展自有的通路品牌。目前看起來MONDAY就有點這種味道,但不管哪一種方法,也都會讓整個市場競爭更有可看性,也更趨於公平,因為大家得一起比較創新行銷力、品牌開發能力、或者挑選商品的眼光、以及如果發展自有品牌所會面臨的一切問題,對於整體電子商務市場只會更有利,個人欣見如此的發展軸線繼續下去。而對於無法擁有一個大型網路的廠商來說,擁有品牌及鞏固品牌會是很重要的課題,而大型網路通路也必須更與品牌廠商合作才能擁有高毛利。

5、電子商務網站人員精簡、以及人員的產出績效評估:過往動輒以人工解決網站問題的模式會日漸式微,同時各網站在評估新的投資時,都要更加有把握才能出手,我相信許多評鑑內部人員的方式,以及評估人員產出績效的方式都會被拿出來討論,因此對供應商而言,就不再是交情或者情誼的作業。同時對於整體網站的資訊系統規劃能力、成本控管的能力都會被更加要求,這一點也是很棒的一點,所有能夠存活的電子商務網站,都會是更接近市場檢驗的模式,也更有賺錢獲利的機會,因此可以讓電子商務不再背負奇怪的使命,而會開始慢慢回到基礎面,更好的效率、更高的獲利、更有效率的運作。

以上僅代表個人分析,歡迎大家討論,但不管如何,在這一波熱潮後PCHOME勇敢選擇裁員,我們還是給這家公司掌聲一下,也希望趕快回復元氣,讓台灣電子商務市場不要像入口網站這個領域一樣,只剩下雅虎奇摩,又回到獨占寡占的局面,那是我們所不願意樂見的,Pchome加油囉!

以下是新聞摘錄一部份

………………………………………………………………………

2006.11.25 工商時報 何英煒/台北報導

標題:不堪虧損 網路家庭裁員止血

上櫃網路公司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 (8044)因為今年度連續三季虧損,不得不祭出裁員手段,保守估計,在五十人上下,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公關副理曾淑華昨夜證實,確有裁員,但以該公司全體員工七百人來看,裁員幅度不到一○%,規模不大,主要目的是因應旗下三大電子商務部門的整合,其次則是為了節省成本,及提高毛利率。

網路家庭是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主要模式為B2C(企業對消費者)電子商務,今年前三季營收達新台幣四十五億三千萬,電子商務對其營收貢獻佔八五%以上。網路家庭的電子商務事業持續成長,今年前三季的電子商務營收,已經與去年電子商務營收相當。不過,因為電子商務商品毛利較低,加上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又持續不斷的投資新事業,使得今年前三季始終處於虧損狀態,一至九月份虧損達一億五千萬,平均每股虧損二.七一元。雖然今年度頻頻虧損,昨(二十四)日收盤價仍有三十六.八五元。

以下新聞恕刪除………………………………

台長: chs

貓董
PChome是有問題沒錯
但是台長和某家族的討論都或有以偏蓋全貌

蓋PChome EC雖然毛利低 但是損益非不能平衡
實因公司營收合併計算之其他原因造成8044「虧損」億餘也
這點在工時報導中語焉不詳
EC並非賠錢的生意 論者不可不察

然而台灣網購業者
經營效率遠低於實體
卻是事實
如果在同樣的營運成本下 網購大概早倒光了
期待看到更殺手級的變化出現
2006-11-29 17:46:42
台長
貓董

您所言甚是,所以小弟在文中才說,網路購物需要回過頭來檢視一些績效指標,包含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各種流程的成本等等,只有降低營運成本才能展現網路購物的優異獲利

當然小弟也是非常期盼看到電子商務更殺手級的應用,不過本文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pchome裁員這件事,有時候股東不太能等很久,必須要有快速立即的節省成本方式出來,員工就成為可憐的犧牲者了
2006-11-30 21:11:00
globeshih
看到版主大大對於電子商務這塊領域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

想請教,屬於&quot專業資訊提供模式&quot的電子商務
該如何去評斷它的缺點????

很需要你的回答
謝謝
2007-11-23 15:53:20
版主回應
您好

您講的應該是屬於提供資訊流的商務模式
目前我在台灣比較少看到
個人認為要先分析其營運模式
尤其是現金收入來源
一般有以下模式
1-財經類資訊-請看鉅亨網www.cnyes.com.tw
基智網www.funddj.com.tw
2-科技類資訊-請看http://taiwan.cnet.com/
或是數位之牆www.digitalwall.com/
3-遊戲類-請看宏碁戲谷
4-音樂類-請看kkman線上聽音樂
或最近很紅的ising99網站
5-流行類資訊-www.fashionguide.com.tw
6-中華電信簡訊或是線上收看影片
或是下載手機鈴聲www.yoyorock.com.tw等網站
7-算命類網站-ifate或是林大為算命網

以上都是台灣目前屬於專業資訊提供的網站
但其獲利模式在台灣比較難用收費來營運
所以收入主要為-廣告費用,小額跟用戶收費,以及專案與企業合作收費等等
因此以下評估就會比較重要
1-收費方法-月費或者隨電話帳單收費等模式,要有很方便的付款方式同時不能收費太貴
2-提供之內容是否有獨特性-如果資訊容易被複製傳播,就很難收費
3-資訊是否具有價值-比如財經資訊是否準確??遊戲是否好玩?流行資訊是否及時等等
4-內容是否具有互動性-比如是否具有分享功能?是否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等等
5-網站系統穩定性-是否下載過慢?付費及安全機制是否令人信賴?網站動線是否流暢等等

個人認為單純用像客戶收費在台灣是無法生存的
一方面台灣智慧財產權觀念薄弱
一方面台灣並沒有太獨特資訊可以建立起獨特收費門檻
所以以上所舉例子除了廣告費用之外
一般都還會往商務販售,或者其他策略聯盟收入發展
以上僅供您參考
2007-11-24 09:48:31
globeshih
非常謝謝你所提供的幾點建議
對我來說真的是受益匪淺

最近要探討一個跟電子商務有關的網站
所選的是
U-CAR http://www.u-car.com.tw/
這個網站
您所提到的2到5點都領悟了
不過像是廣告收費這項
似乎不知道怎麼去深入著手


還可以請問
像類似這種資訊流的商務模式
該怎麼去promote或是做行銷方面
2007-11-24 22:43:37
版主回應
您提到的網站是非常小眾的市場
如果沒記錯他也有實體的雜誌月刊
所以其廣告販售可以採取兩種方式
1-是委託給廣告代理商,讓其規劃並且接受廣告主下廣告
2-自己養業務跑廣告,比較辛苦且成本高,但可以找到廣告利基市場--汽車公司及男性等,應該也有不錯收穫,但最近車市不佳可能會受影響

因為其媒體有平面及網路,可以跟代理商合作,或者與汽車業者合作,合辦一些專案型的提案廣告,也許會是現在的出路

另外這種小眾網站,一開始的行銷小弟拙見如下(如有錯誤請指教)
1-先界定目標族群,這網站很明顯是愛車買車的人(應該男性偏多),所以連同視覺,網站設計,內容等等都要符合這群人的想法及習慣

2-找出這群人會去哪邊-到這些地方曝光,或者與這些公司,企業等等作跨領域行銷,比如是否愛好財經訊息,那就和財經公司合辦促銷方案或活動

3-找出這群人喜愛的內容,多到一些他們愛去的地方宣傳,或者用其愛好方式行銷,比如我知道很多愛車人都喜歡車展show girl,用其形象送東西,或者促銷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4-最後就是聚焦在這群人身上了,既然都鎖定這些人,因此應該三不五時串聯這些人,甚至以實體活動拉近目標族群的距離

以上小弟只董皮毛,另外補充網路廣告近幾年有很標準的操作手法,這部分請您去觀察創市際網站排名,一般廣告代理商及媒體購買公司都已經有制式買廣告的公式,坦白講在台灣中小型內容網站其實很難賣出廣告,通常要跑專案或者靠代理商指定發稿,否則廣告收入應該很少可以支撐公司營運,如果您要問我原因,我歸納以下兩個

1-雅虎奇摩太大了以至於廣告主認為那就是網路廣告的一切
2-廣告媒體代理商及media planner太不認真了,還有很多廣告手法可以做
3-媒體本身缺乏自信及長遠觀點-因此常常削價競爭或者亂買廣告,將自己後路阻斷

以上僅代表小弟不成熟拙見
2007-11-25 23:49:57
globe_shih
貓董大:
無意中逛到你這來,本身是學生剛好對電子商務這領域有興趣,加上要做個小報告。

真的給我很多寶貴的意見
非常謝謝你。

如果以後有電子商務這塊領域的問題
就請麻煩你指導我一下
感激感激。
2007-11-27 16:20:37
版主回應
其實我不是貓董啦
他是第一位留言的人
不過沒關係
電子商務這一塊只是有熱情
說不上寶貴意見啦
大家一起切磋囉
指導不敢
也請您多分享學校教的最新訊息及觀點囉
謝謝您
2007-11-29 06:01: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