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9 02:09:49| 人氣1,697| 回應5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賞馮小剛電影”天下無賊”並繳交800字以上心得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同學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於回應欄處寫下800字以內的心得報告.
(注意:報告需在3月25日前貼上來,過期者將不計其作業分數)

在報告前請寫下姓名與班級.

許慎:《说文解字》十二篇下:”賊,敗也。从戈,則声。””則”為‘賊’之古文,取以刀毁貝之意。”

觀看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時,必須思考的是:
導演到底是在講述一個怎麼樣的故事?他如何講述故事?
以及隱含在故事背後導演所要傳達是是怎樣的訊息?

1.注意電影所呈現的空間移動:
都市-西藏-火車車廂-小鎮-西藏(這樣的空間移動有何含義?)

2.角色表現與象徵?
傻根,王薄,王麗,黎叔(為何形塑這樣角色/性格?目的何在?)

3.物象的象徵指向:
如:降魔杵,六萬元,狼,假髮,山洞,雪地,嬰兒等

4.情節的轉折:
電影的情節在那裡形成轉折,意義何在?

5.人性與宗教的思考
孟子:性善與性惡--四端之心
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基督:救贖

從穿透導演在攝影鏡頭下的凝視,回到自己的故事經驗裡
而一切的故事經驗,都要從自己的心裡開始

台長: 辛金順老師
人氣(1,697) | 回應(5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顯示全部53則回應

497620015 陳詩涵
我認為導演所要表傳達給觀眾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概念。

剛開始王薄、王麗就被塑造成城市裡的狼,吃人不吐骨頭,都市是一個充滿惡的環境。當他們在前往西藏的路上,王麗害喜的畫面已經事先透露出她懷孕了!孩子是讓王麗有心向善的第一個因素。後來當他們抵達西藏後,出現了一到日光照耀在西藏的小鎮上,這是王麗的心受到了洗禮、救贖,讓她有心向善。

我認為導演會選擇西藏這個地方是因為中國佛教是從西藏引進過來的,這裡宗教氣息濃重、人心純樸,這裡給人的是引人向善的!王麗虔誠祈禱的畫面,讓人覺得她真心悔改,這與王薄偷東西的畫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王麗遇見了傻根,和傻根給她的降魔杵,弭平了她心中的不安,降魔杵袪除了她的心魔,更是讓王麗確定脫離小偷生活,於是王麗就從一批饑餓的狼轉化為守護著草根的狼。

後來在火車車廂裡的畫面,則是王薄、王麗從惡慢慢轉為善的果成,就像是一場人生的旅途,導演選擇用火車來表達。在搭上這班火車之前相信著天下無賊的傻根,大聲嚷著自己有六萬塊,惹來了兩批饑餓的狼─王薄與胡黎一夥。讓王薄悔改的機緣,則是在火車停靠的一個市集裡,他在那裏知道自己要成為父親了!孩子都是他們兩人有心從善的第一因素。我認為真正讓王薄「放下屠刀」的轉捩點是在火車上頭比膽量的時候,我覺得他的邪惡心在幽暗的山洞中受到風也就是善的洗禮,最後當火車出山洞的光芒就像是成佛的希望,讓王薄徹底的改變,戴著假髮饑餓的狼從此消失。但在這場向善的旅途中,王薄卻在與胡黎爭奪傻根的六萬元的時後被殺死,當火車靠站,也代表著王薄生命的結束。

最後當王麗回到西藏,並在冰天雪地裡產下嬰兒,我想她是想要在這純真、人性本善的環境裡獲得重生!

王麗給王薄的降魔杵,雖然降伏了王薄惡的心,但去無法降伏胡黎至惡的心。我覺得就像導演〈天下無賊〉想要感化人心,引導人心向善,但是去只能影響到一小部分人,「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向胡黎那種極大極惡的人是很難被感化的,最後才會有王薄的死,讓觀眾們留下無限的感慨!
2009-03-24 09:07:22
姚瑋倫 資工一 497410099
天下無賊,這可能嗎?導演只是用了反諷的手法把人生道理反映在這部電影上。開場的部分正是諷刺著男人的本性,導演也借此告誡了大家所謂的仙人跳。王薄駕駛著和王麗騙來的寳馬方車前往西藏的達賴喇嘛廟的路上,王麗因爲有了身孕想要重新生活,想幫孩子積德。更重要的是她不希望孩子鋪上他們的後塵。

當王麗在祈禱的同時,王薄卻在廟裏“工作”了起來。這也説明了他的無神論,也顯出了王麗的無助。就在他們鬧翻了后,傻根也出現了。傻根的出現更令王麗改邪歸正的念頭更穩固了。傻根救了王麗,也把降魔杵送給了迷茫的王麗。

傻根這名字還真的不錯,不肯讓會計把錢寄回家,竟然在上火車前大喊著“誰是賊”,這也在説明人的固執。天真的傻根就這樣帶著六万元和王波、王麗還有另一伙非善類上了火車,也開始了劇情裏的重點。

傻根同情黎叔所扮的瘸子老頭的畫面説明了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往往人都只新人眼前所看到的“事實”而讓他人誤導了。傻根認爲兇狠的狼都不會傷害自己,更何況是同樣他們都是身爲人類。王薄證實了傻根的傻,而我也只能說他是因爲生長在路不拾遺的環境而造成的。也在這時候王麗看到了傻根對他的真情而認了他這個弟弟並勢要保護他。黎叔說得沒錯,人才重點。因此他主動去認識王薄並想要他加入組織。王薄從葉子手裏奪回那六万元就下車了。其實王薄的像法也不是沒道理,讓一個人活在天下無賊的世界裏,那是不可能而且也沒意義。下車后王薄和王麗因意見不合鬧翻了,而王薄罵王麗說做了一天的賊,永遠還是賊。但他似乎忘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道理。
但王薄也因此才獲知王麗有了身孕。這也就是父親的偉大,爲了孩子而改變自己。韓老師也在這時候看到了自己意料之外的演變,電影的轉折點就在此。接下來就在説明兩個為孩子改過自新的賊怎樣保護傻根的六万元。
上了火車後傻根為充滿煩惱的王麗戴上了降魔杵。而王麗在得知王薄也上了火車才感到安心。四眼和二哥找王薄上了火車頂上比膽識,王薄在山洞前贏得了勝利,卻差點失去性命。黎叔用他的假髮救了他。這畫面是想告訴大家做人得有信用,得擾人處且饒人並不能乘人之危。貪一字能讓人作出不可思議的事情來,就好比二哥出賣了大家當起強盜來。
2009-03-24 09:34:55
姚瑋倫 資工一 497410099
根本就沒人想到傻根的六万元早就被扮成韓老師的反扒隊長換了,兩伙賊爲了冥幣而賣命。葉子爲了個人利益而出賣了黎叔,這也顯示出人怕死的本性。最後黎叔和王薄、王麗都選擇了逃走。黎叔在逃走前想把傻根的錢一起帶走卻被王麗發現了。王薄因愛妻心切而承諾了王麗勢必留下把傻根的錢保住,王麗這才肯先行離開。王薄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承諾,而行惡的黎叔也終究還是被捕了。最後身懷六甲的王麗在雪地生下了屬於他們的小孩。白色的雪花代表純潔的象徵,那是他們希望小孩又如此的身世。
好人真難當,壞人卻也不一定是壞的。這些都得依不同的觀點看待。如果王薄沒有隨著王麗歸正路,那他就不需要誓死護著傻根,也不會那麽早死。如果黎叔還有防人之心,他也不會遭到葉子的背叛。其實好壞只有一線之差,沒有賊的存在怎能顯出警察的正義之心?
2009-03-24 09:35:44
497125005 哲學一 楊書瑋
我認為在【天下無賊】中,影片中空間的轉換代表著一個人向善的過程。在片中王薄從一開始的無法無天,到得知自己有孩子之後的改過向善,最後付出自己的生命去維護信念。我認為影片中西藏所代表的是「純潔」,『神聖』,而長長的火車車廂則代表行善的漫長和困難,小鎮則代表「惡」的終點,因為那些賊就是在這裡被逮捕到案的。

傻根在影片有如初生兒一般的純潔,他對人們都毫無戒心,導演塑造這個角色的目的因該是想要跟那些賊們產生強烈的對比,而王麗也因為傻根就有如她即將出生的孩子一般的純潔而產生想保護他的念頭。
王薄從一開始的無惡不作,到得知自己有孩子之後的改過向善,象徵著我們每個人其實心裡都純有善的觀念,只是還沒被發掘或是展現出來。
王麗在一開始仙人跳時,打了總裁一個巴掌,氣的因該是自己為什麼得做這種事拿那修骯髒錢,之後急著想與王薄畫清界線,是覺得孩子不能繼續做賊,這也訴說做賊的矛盾跟掙扎。
黎叔在片中形成一個「惡」的代表,他不僅自己做賊,還開班授業教導別人當賊,最後卻因為貪得那六萬元而導致自己被逮捕,說明「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觀念。

降魔杵象徵使人純潔的聖物,六萬元則代表行惡的「欲望」,狼被賊們塑造成惡的象徵,但傻根卻說狼是不會害人的,隱射出人比狼更為可怕。假髮代表一個人的「過去」,象徵拋棄過去尋求新生。山洞則代表惡的終結,過了山洞之後是一片光明。雪地因為白淨而象徵純潔不染,嬰兒則代表新生與開始。

影片中最大的轉折就是當王薄聽到自己有孩子時,經過內心的掙扎後,決定改過向善,去守護著傻根的六萬塊與自己的信念。這個轉折點代表著領悟與覺悟,以佛教的立場來看,就是「開悟」。
從這裡可以隱射出人們平時不也是常常渾渾噩噩的過著?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但只要經過一場考驗或是經歷過後,便能更了解自己。
2009-03-24 10:45:19
地環一 黃韻寧 497235045
地環系 黃韻寧 497235045
 賊,常合夥、不惜任何手段,就為想得到的物品。就像一群為了生存,在野地裡群起覓食的狼。
  人對於賊的印象,就如同故事一開始的騙局。由王麗虔誠的拜佛可看出,其心境正因為為人母而開始轉換為善,而王薄還身陷於為賊、以自我為中心。在車站時,傻根的「狼都不害俺,不信人會害俺」的想法,致使他對人產生絕對的信任,更顯示他天真的傻勁。而由黎叔為首的集團,雖其乃祖傳為業,但從由手下各自行動等,可看出團員各懷鬼胎,集團不堪一擊,以致後來被反咬一口。
  火車旅程代表著兩位主人翁的心路歷程。停靠休息的鎮為一個轉折,對王麗而言,更確定自己的目標;對王薄而言,是思維的轉折站。兩人並未逃避,接下來要面對的種種考驗。起初王薄所帶的假髮,其代表一個對真我的偽裝,當其摘下,王薄的真性情展現。六萬塊,對他人而言只是一筆金額,但對傻根而言為一個信念,是傻根相信人們的信念。降魔杵,宗教裡可以安定心靈的護身符。當王麗為王薄帶上後,與黎叔的對決時,宛如一匹決心為愛付出、毫無雜念的狼對上一匹夾著尾巴、驚慌失措的狼。在結束時,王麗回到冰天雪地的西藏產下一子。嚴酷的天氣表示著外在世界的殘酷,但潔淨的白雪表示著純潔的心靈,由此看出王麗希望,小孩在這嚴酷多考驗的世界下,能如傻根一樣,永保持純潔的內心。
  電影因為王薄的死,看似沒有圓滿的結局,且現實中是不可能無賊的,但在傻根心中,信念以及理想,沒有被剝奪,還是深信「天下無賊」。
  普天下的宗教,都是以勸人為善為主要目的,影片中也以宗教來表示善的萌發。就孟子的信善論而言,其四端之心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王麗助傻根,是她展現了惻隱之心,而王薄所做的決心,是是非之心的展現,兩人都驗證了「人性本善」。那黎叔就違反了人性本善嗎?其實不然。人皆有此四心,但黎叔泯滅了她們給他的感知,他是知而不做。所以人皆有善念,但都需要受到引導、開化。也如荀子所言:「人之性惡,其善著偽也。」
2009-03-24 14:44:01
成教一 區勁棠 497710022
劉德華在火車上對劉若英說,如果劉若英護著傻根,讓他安全地把錢帶回家,永遠相信這世界上沒有壞人,反而是害他,拿了他的錢,讓他早早知道這社會人心的險惡,才是幫他..這話聽起來,很對吧?我們從小不就是這樣被教導長大的?長輩們在教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時,也都會加上一句但書”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我們長大後,通常只會記著但書,卻忘了如果沒有害人之心,根本也用不著防人! 我很少防什麼人,因為堅信沒害過人,不是什麼重要的大人物,也沒有值得人家來害的地方,走在路上看到別人需要幫助一定會伸出手,老是不懂為什麼現代人連別 人對你微笑就一定會認為人家有什麼企圖,在我腦袋瓜裡,人不是只有好人或壞人這非黑即白的分別,那些對你很壞,讓你恨不得拿把椅子去砸他頭的人,當你看到 他回家對自己兒女的那種關愛,他就變成好人..沒有人是像三立電視台演的那種壞就壞到底,好就好到爆的,人都是灰的...所以,我寧可跟傻根一樣,相信這 世界都是好人. 我當然知道人心險惡,但是怎麼個險惡法我真的不知道,你可以說我是因為幸運沒遇到真正的壞人,但我卻覺得是就因為我不知道,所以才遇不到,所以遇到的都是 好人,即使我常聽說那些對我很好的人對別人怎麼個壞法,但起碼他們都對我很好..我沒遇到壞人,不也長這麼大了?為什麼你早早就要教導自己小孩人心險惡, 讓他早早就學會防人呢? 要教小孩認識這個世界的真實(或說險惡)一定要先讓他得到教訓嗎?一定要在他心上烙印壞人的圖像,讓他有警惕,才算保護他嗎?一定要讓他先懂得防人之心不 可無,才能教他害人之心不可有嗎?你忍心當他天真地伸出雙手想去擁抱別人時,還要先想一下這個叔叔阿姨是好人還是壞人嗎? 傻根沒遇過壞人,所以他天真的以為這世界沒有壞人,也因為這樣,連劉若英劉德華這對做了很多壞事的情侶,最終都忍不住為了他做了很多犧牲,讓他繼續保持對 這世界天真無邪的想法,你會說這是電影,現實裡,小偷早就偷了錢走人,管你將來慘不慘,有沒有得到教訓..但我卻寧可相信今天你能好好地坐在這裡看著我寫 的網誌,說不定是那些早覬覦你很久的人,偷偷地被你的善良感動而罷手,只是你不知道罷了..所以,我們都要惜福,要相信這世界真的很多好人,好嗎?
2009-03-24 15:03:15
社福一 陳中沂 497310039
討論、心得:影片中第一個重要場景是西藏,西藏給予人的感覺一向是神祕以及莊嚴的寺廟,這與王薄和王麗兩的賊的身分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同的是王麗想透過這次的膜拜金盆洗手但王薄卻仍不放棄偷竊的機會,此時兩人在心境上有了不同,這是第一個轉折,也是故事開始的重要起點。接著場景轉到了火車站,王薄、王麗遇見善良的傻根,同時傻根的六萬塊也引起了黎叔一夥人的覬覦。在火車上兩方人馬不斷鬥智,過程中也可明顯看出王薄的情緒反應,從對傻根的不解或不屑、掙扎、改變、新生,每一種情緒都是一個轉折。一開始他以哀兵計騙傻根錢,接著聽到王麗說有了他的孩子後開始掙扎,但仍選擇上車轉而保護王麗不受傷害,也慢慢改變自己的心態,到了最後與四眼對決他假髮掉落時,他重獲新生,真正開始不再當賊,甚至最後不惜賭上性命來保護傻根和她的錢。經過了種種波折後王麗又再度回到西藏,一片雪地中他虔誠膜拜,她和王薄的孩子象徵著他們已被救贖,而王薄的意志,則由她們的孩子延續下去。除了孩子外,片中也有許\\\多象徵意義,如上述的假髮、王薄稱自己為狼、傻根則是善良的羊,面對著壞人角色黎叔的虎視眈眈。
剛看這部片時,覺得傻根角色設定太過美好─天下怎麼可能無賊?這又不是烏托邦社會,看到後面卻跟劉若英所飾演的王麗一樣被傻根的善良所感動,才發現其實那是羨慕和對於自己無法達到如此善良所以加以嘲笑的心虛反應。或許\\\傻根就是代表每個人心中最純粹、善良的心,只是人往往在不斷的和現實妥協、拉扯的過程中掩蓋\\\了自己的期待,保護自己的心不再受傷害。「狼都不會傷害俺,人,還會害俺嗎?」,傻根這句話從另一層面來解讀也代表再兇惡的狼(王薄)內心也是善良的,雖然不盡然是為了傻根,但王薄最後仍犧牲自己的性命保住了那六萬塊,由此可看出他的良心未泯。再回頭仔細審思片名〝天下無賊〞,一開始看到王薄與王麗以半威脅的方式詐騙,讓我認為導演是想以倒反的方式表達天下不可能無賊的想法,隨著劇情推演,黎叔被逮,王薄也改變了自己想法,才明白其實天下無真正的賊。整部片看似不太實際的角色喚起了對以前毫無保留、真誠的自己的記憶,不只讓王薄和王麗改變,讓我被深深感動了。
2009-03-24 18:38:51
社福一 陳中沂 497310039
討論、心得:影片中第一個重要場景是西藏,西藏給予人的感覺一向是神祕以及莊嚴的寺廟,這與王薄和王麗兩的賊的身分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同的是王麗想透過這次的膜拜金盆洗手但王薄卻仍不放棄偷竊的機會,此時兩人在心境上有了不同,這是第一個轉折,也是故事開始的重要起點。接著場景轉到了火車站,王薄、王麗遇見善良的傻根,同時傻根的六萬塊也引起了黎叔一夥人的覬覦。在火車上兩方人馬不斷鬥智,過程中也可明顯看出王薄的情緒反應,從對傻根的不解或不屑、掙扎、改變、新生,每一種情緒都是一個轉折。一開始他以哀兵計騙傻根錢,接著聽到王麗說有了他的孩子後開始掙扎,但仍選擇上車轉而保護王麗不受傷害,也慢慢改變自己的心態,到了最後與四眼對決他假髮掉落時,他重獲新生,真正開始不再當賊,甚至最後不惜賭上性命來保護傻根和她的錢。經過了種種波折後王麗又再度回到西藏,一片雪地中他虔誠膜拜,她和王薄的孩子象徵著他們已被救贖,而王薄的意志,則由她們的孩子延續下去。除了孩子外,片中也有許多象徵意義,如上述的假髮、王薄稱自己為狼、傻根則是善良的羊,面對著壞人角色黎叔的虎視眈眈。
剛看這部片時,覺得傻根角色設定太過美好─天下怎麼可能無賊?這又不是烏托邦社會,看到後面卻跟劉若英所飾演的王麗一樣被傻根的善良所感動,才發現其實那是羨慕和對於自己無法達到如此善良所以加以嘲笑的心虛反應。或許傻根就是代表每個人心中最純粹、善良的心,只是人往往在不斷的和現實妥協、拉扯的過程中掩蓋了自己的期待,保護自己的心不再受傷害。「狼都不會傷害俺,人,還會害俺嗎?」,傻根這句話從另一層面來解讀也代表再兇惡的狼(王薄)內心也是善良的,雖然不盡然是為了傻根,但王薄最後仍犧牲自己的性命保住了那六萬塊,由此可看出他的良心未泯。再回頭仔細審思片名〝天下無賊〞,一開始看到王薄與王麗以半威脅的方式詐騙,讓我認為導演是想以倒反的方式表達天下不可能無賊的想法,隨著劇情推演,黎叔被逮,王薄也改變了自己想法,才明白其實天下無真正的賊。整部片看似不太實際的角色喚起了對以前毫無保留、真誠的自己的記憶,不只讓王薄和王麗改變,讓我被深深感動了。
2009-03-24 18:40:49
社福一 陳中沂 497310039
討論、心得:影片中第一個重要場景是西藏,西藏給予人的感覺一向是神祕以及莊嚴的寺廟,這與王薄和王麗兩的賊的身分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同的是王麗想透過這次的膜拜金盆洗手但王薄卻仍不放棄偷竊的機會,此時兩人在心境上有了不同,這是第一個轉折,也是故事開始的重要起點。接著場景轉到了火車站,王薄、王麗遇見善良的傻根,同時傻根的六萬塊也引起了黎叔一夥人的覬覦。在火車上兩方人馬不斷鬥智,過程中也可明顯看出王薄的情緒反應,從對傻根的不解或不屑、掙扎、改變、新生,每一種情緒都是一個轉折。一開始他以哀兵計騙傻根錢,接著聽到王麗說有了他的孩子後開始掙扎,但仍選擇上車轉而保護王麗不受傷害,也慢慢改變自己的心態,到了最後與四眼對決他假髮掉落時,他重獲新生,真正開始不再當賊,甚至最後不惜賭上性命來保護傻根和她的錢。經過了種種波折後王麗又再度回到西藏,一片雪地中他虔誠膜拜,她和王薄的孩子象徵著他們已被救贖,而王薄的意志,則由她們的孩子延續下去。除了孩子外,片中也有許\\\多象徵意義,如上述的假髮、王薄稱自己為狼、傻根則是善良的羊,面對著壞人角色黎叔的虎視眈眈。

剛看這部片時,覺得傻根角色設定太過美好─天下怎麼可能無賊?這又不是烏托邦社會,看到後面卻跟劉若英所飾演的王麗一樣被傻根的善良所感動,才發現其實那是羨慕和對於自己無法達到如此善良所以加以嘲笑的心虛反應。或許\\\傻根就是代表每個人心中最純粹、善良的心,只是人往往在不斷的和現實妥協、拉扯的過程中掩蓋\\\了自己的期待,保護自己的心不再受傷害。「狼都不會傷害俺,人,還會害俺嗎?」,傻根這句話從另一層面來解讀也代表再兇惡的狼(王薄)內心也是善良的,雖然不盡然是為了傻根,但王薄最後仍犧牲自己的性命保住了那六萬塊,由此可看出他的良心未泯。再回頭仔細審思片名〝天下無賊〞,一開始看到王薄與王麗以半威脅的方式詐騙,讓我認為導演是想以倒反的方式表達天下不可能無賊的想法,隨著劇情推演,黎叔被逮,王薄也改變了自己想法,才明白其實天下無真正的賊。整部片看似不太實際的角色喚起了對以前毫無保留、真誠的自己的記憶,不只讓王薄和王麗改變,讓我被深深感動了。
2009-03-24 19:12:30
財法一 陳冠宇 497630034
「天下無賊」,那是令人稱羨的世界,更是種到達不了的理想,但我想他一定存活在某些人的心中,或許這也是導演想表達的東西之一吧。

一開始的「騙局」便顯明塑造出蘊含在都市的醜陋形象,那是王薄與王麗的合作戲碼,卻也是他們不同觀念的轉折。對王薄而言這是一次理所當然的成功,也代表著還有下一次,而對於王麗,這是人生上最後一次的「失敗」意味著不能再繼續。

西藏,一個純淨、自然之地,也帶著幾絲神聖,來到這的王麗用虔誠洗淨罪惡,洗淨孩子身上的罪惡,而不知情的王薄,展現出狼的本色,肆虐了一翻,兩人所產生的對比,讓他們步入了拆夥的絕徑。

拆夥後,傻根的出現,讓我們知道「天下無賊」確確實實活在他的心中,而且他的天真、一股傻勁也感動了王麗,更讓他們上了火車,產開了善與惡,貪婪和良知的對決。

火車上,象徵著密閉的空間,必須和別人面對面,甚至是和自己面對面,無法逃避。而傻根的六萬塊,便像是一種媒介,善與惡、良知和貪婪對決的媒介。這時出現了胡黎(狐狸),狼與狐狸,獵物相同,便會產開爭執,王薄與黎叔一行人便開始交手,起初,狼佔了上風但狡猾的狐狸當然不肯放過這獵物,更不肯放過有如此的一匹狼,渴望狼能與他們為伍。

到了中繼站,下車後王薄說了許多話來為自己的行為正當化,說了偷錢只是讓傻根了解這世界,更對王麗說了「你是賊,做一萬件好事也是賊」,此時王麗終於說出了有孩子的事實,也讓王薄心裡出現了許多變化。

上車後,王薄便與胡黎的手下在車頂比膽量,在火車進山洞時比誰先閃開,而這時傻根也為王麗解釋降魔杵的功用,在於解除煩惱消滅心魔,但這也象徵著,人們的心境有著大大的不同,傻根與王麗便是大大的不同,而車頂上,王薄與胡黎手下的對決像是一場他與自己心魔的對決,對決中,王薄假髮掉了,這也象徵著他的重獲新生與戰勝自己心魔。

回到了車上,來的是一場王對王的對決,對決中,看似胡黎勝了,但後來因為警察的幫助王薄贏了這一局,這也象徵著,善與惡的對決,惡的一方難以得勝。

最後,胡黎與王薄的最終決戰,王薄奪回六萬塊,卻喪失了他的性命,這是「守護」的信念的最大付出。
也是王薄為了消除罪惡做的付出。

而王麗在西藏雪地下產下嬰兒,象徵著希望嬰兒出生便是如此純潔、不受世俗污染,更希望能藉著雪,洗淨父母留給小孩的罪惡。
2009-03-24 22:35:04
財務金融系 袁冠勛 497515063
<<天下無賊>>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的是關於賊心思悔向善的故事。故事結構很簡單,話說一對賊男女詐騙富翁的寶馬車逃離至西部。女賊因懷孕而有所顧忌,於是與男賊一路磕磕碰碰磨磨擦擦。與賊男人分手後,女賊在西去的路上邂逅了修寺廟的河北小青年。小青年心地非常善良單純。因打工修廟賺了6萬元錢,準備回家蓋\\\\\\\\\\\\\\\房娶老婆。結果小青年與那對賊男女與一窩賊人遭遇在列車上。故事圍繞小青年那6萬元錢展開了.
傻根,我認為他暗喻人類心中最柔軟,最易感染的那塊良知。傻根說過一句搞笑的話:“俺家住在大山裏,在俺村,有人在山道上看灘牛糞,麼帶糞筐,就撿了個石頭片兒,圍著牛糞畫了個圈兒,過幾天想去撿,那牛糞還在。”這個被稱為“傻子”的孩子,在麻木的追名逐利的壓力下,真是好少見.而王麗,她的懷孕換回了她對母性對人性的認知。她決定為了孩子行善。於是盡全力,甚至拼上了性命想要幫助傻根鞏固他心中“天下無賊”的想法,她不忍心破壞一個單純的孩子一直以來的美好憧憬,王薄.他狂妄自大,技術高超.喜歡享受得手後的感覺,因此時常與王麗不和,但心裏卻很在乎她.所以一直跟隨她,之後王簿的心更被王麗感化了..他從貪心與善良的選擇中..選擇了善良..最後他們兩個一起保護傻根,甚至犧性了自己的生命.這真是確確實實的本性的回歸!一切又歸回那般靜謐的美好.最後就是黎叔.他是一個盜賊集團的首領.本性奸惑至極, 為了錢財已經拋棄了做人的資格,苟且偷生,卑鄙且絲毫無反悔之心但他賞識人才.如電影中.黎叔曾向王薄提出要加他加入集團的要求.但被王薄拒絕.,最後他們展開生死之鬥.這裡也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
戲中出現的<降魔杵>代表消除愚癡妄想之心魔,以展現自身清淨, 戲中傻根說過”俺不怕狼,狼也沒傷害過俺,我就不信,狼都不傷害俺,人能夠害俺?” <狼>就暗喻出有時候人比狼更可怕,狼不會用花言巧語來欺騙你
有的人的心比狼更恨,戲中的<假髮>表示一種身分的被揭示,,王薄本是將自身「隱藏」的好好的,詭計多端、十分率性,可以天不怕地不怕, 之後的<落髮>表示他有了負擔,正對照著他當時已得知劉若英懷孕的消息,這無非是對行走江湖上賊公賊婆的一種阻礙,拿掉假髮也是「卸下」之意,也就此轉變了劉德華這個角色的心態.
2009-03-24 22:50:13
化生一 許\可順 497260041
天下無賊電影心得


電影中
不一樣的空間象徵著許多意義,如同一開始王薄,王麗在都市中騙了總裁象徵著人性的本惡,到後來淳樸的西藏,象徵著一個美好的善地。當場景移到故事的發展重心-車廂的時候,那代表著善與惡的交戰。最後場景拉回到西藏,或許有著一個象徵回到美好的意義吧!!

人物的安排上更具有鮮明的意義
如同傻根在電影中人如其名的傻,確像徵著人性的純真善良。而另外一方面,導演似乎也以傻根這個腳色,導引"惡"向善。就某個角度來看,傻根回西藏就好像牽引著"惡"到善之地。王薄這個腳色在電影中雖然看似只為了利益,但是卻又不是如此,想想,一個為了利益的人,能容許機會流失嗎?而王麗除了扮演著一個智賊以外,更從預到傻根之後轉變成一個善的導引著,不只保護著傻根象徵的善更試圖影響王薄,而劇中最讓我感動的也是王麗,不只是她的母愛還有她對傻根如同姐弟的關懷,很能撫慰在外地學子的心。


其他如同物品也有許多導演埋下的巧思值得我們探討

如降魔杵,就世人眼裡是一個善的守護者,但也只有在傻根那純潔無邪的心,才能使這一件聖物的功能更上一層樓,不只保護了自己,更創造了善念。而六萬塊,這個串起這個故事的高潮,象徵著財富,象徵著一個讓世人無法拒絕的誘惑。也有它,才有了王薄與黎叔ˋ狼們的對決。也因為它,才有了王薄與王麗的對決。但是巧妙就巧妙在這邊,傻根象徵著一個善之地,但是沒有它又不行,這似乎告訴著我們現實的殘酷。縱使傻根一時的善,想將之交給王薄讓它去給王麗治病。狼,一群集體打獵的野獸。小組配合是它們的優點,貪心也正是它們的象徵,或許它們更多的是象徵著於塵世中沉浮的人們。

整個故事的轉節處我認為是在王麗懷孕後正巧碰上了傻根的那一瞬間。
王麗為了孩子,棄惡從善。一個母親的心情不就是如此?要給孩子最好的。而傻根的出現,更是一種實踐的力量,或許導演想從王麗對傻根,就好像王麗對自己孩子般的付出。或許傻根代表著一個善的存在,也或許看到傻根純真無邪的心,王麗同情他,進而產生憐憫之心。但是我想無可厚非的,母愛的偉大,母親的付出才是重點吧!!
2009-03-24 22:50:38
財務金融系 袁冠勛 497515063
這部電影的轉折點.就是王薄由惡從良那時. 他本是詭計多端、十分率性,將自身「隱藏」的好好的,就是道道地地魯莽的男人跟賊一樣,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之後卻變成一個願意同劉若英的一心想改邪歸正的正男人,為孩子行善並一路保護傻根. 他從反面轉向正面性,源於他們拿出了「同理心」與「同情心」,將心比心之下,對人與人之間及這個社會,不就較有助益了嗎?行竊,不如只竊人之心,或可成就無賊夢
最後希望這電影可以警示並指引那些陷在醜陋欲望中不可自拔的人:越來越高的智商不是為了處心積慮榨取錢財,而是為了給人類塑造一個更適合居住的環境。人可能因窮途末路而誤入歧途,切記要經常反省。正如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不值得活。”相信我們定會把“天下無賊”這個憧憬變成事實。
2009-03-24 22:50:48
財金一 梁君華 497515074
《天下無賊》故事發生在一列從高原開出的火車上。王薄與王麗是一對偷拐搶騙樣樣都來的亡命情侶,素來以偷竊與詐騙維生。然而,當王麗發現肚中懷有王薄的孩子,厭倦了終日不見天日生活的她,決心隱退,誓言不讓孩子在「父母是賊」的陰影下長大。而劉德華扮演的賊公也在幾次反覆中開始堅定地幫助傻根。表達出大奸大惡的人,總有性善的一面。不過最後王薄還是因為對王麗的承諾,維護傻根「天下無賊」的美夢,放棄了逃生的機會還賠上了自己的性命。而另一性善的代表-傻根。王薄、王麗在火車上再次與傻根相遇;打算回老家蓋\\\\\\\\\\\\\\\房子、娶媳婦的傻根,天真的以為「眾人皆善,天下無賊」,不聽眾人勸告,隨身帶著六萬元現金搭車返家,引來車上眾多眼睛虎視眈眈!王麗為傻根淳樸的性格深深打動,決心保護這個傻弟弟,阻止王薄偷傻根的儲蓄。傻根最發人深醒的台詞:「狼都不傷害我,人怎麼會傷害我呢?」不但表達了傻根天真善良的一面,同時還暗喻現實中總有些人,比狼還要邪惡。
火車上另一群以黎叔為首的偷竊集團,這群狼在劇中一直勾心鬥角、互相殘殺;劇中黎叔為了吸收王薄成為組織的一員,以傻根身上六萬元為賭注向王薄下戰帖,雙方在狹窄的車廂中展開一場絕命扒賊之戰那片高原。片中王薄與黎叔的一場手技大戰,兩人快速抖手將雞蛋剝殼;王薄利用調酒師的手法,將裝了熟雞蛋的杯子快速搖動,蛋殼自動徐徐落下。沒想到黎叔的手法更勝一籌,只用手指尾的長指甲便將生雞蛋殼除去,只留一層薄膜包著蛋汁。表達兩人的雙手早已鍛鍊到出神入化。遇到搶匪時說「我最恨你們這幫搶劫的,一點技術涵養都沒有」表現出自己高超技術的高傲。黎叔雖然是賊,不過十分主重團體中的管理,他說「盜亦有道」是對的,無道的盜最後都會受到懲罰。不過一直對黎叔忠心耿耿的小葉,最後為了自保,亦背叛了黎叔,表現了人性自私的一面。
而火車到站後,黎叔等一群賊人全數落網,而一直深抱世人皆善的傻根,最後亦安全帶著那六萬,可惜改邪歸正的王簿卻難逃一死;故事的結局以為當中的轉折,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百般回味。
2009-03-24 23:39:07
政治一 朱怡蓓 497330033
如果這世界沒有賊,如果眾生都是善良的,天下不就太平了嗎?從王寶強的傻根角色看來,他是位理想主義者!認為這世界上的人們都是好的,不會傷害他、不會對他不利,思路上存在著一個「天下無賊」的夢想,而且他一直以原野上的狼為友,所以他都抱著「狼都沒害他,人怎麼會來害他?」的心態,甚至還敢在大庭廣眾上大聲說:「這六萬俺是光明正大賺回來的,有誰敢偷?ㄟ~你們誰是賊啊?」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他是膚淺無知的;從理想的角度來看,他是可愛至極的。不過試問世上的每一人,有誰不會想天下無賊?有誰不會想皆是忠良的?
劉若英所飾演的女盜賊王麗,厭倦了偷盜及騙財的黑暗生活,加上懷了男友王薄的孩子,她不希望孩子將來像她一樣不務正業,因此更堅定了王麗她要隱退的決心,她還到廟裡虔誠拜佛來以求心安,之後她遇上天真爛漫的傻根,一見面就對這位純潔無邪的孩子十分疼愛,所以打算保護他不受奸人的殘酷打擊...。華仔所飾演的盜賊王薄,狂妄自大、技巧高超,喜歡享受得手後的快感,因此與王麗時常不和,但其實他是嘴硬心軟,心裡還是很在乎王麗的!好幾次想散伙,他卻還是都回到王麗的身邊,與她形影不離,同時王薄的心性最終也受到感化,他就幫助王麗,一起來保護傻根...。以上表現了貪心與善良之間的抉擇,王麗最早捨棄了心中的貪念,而王薄的良性最終還是戰勝了心魔,兩個人都做對了事情!
如果我們賦予《天下無賊》這部電影如下的話語轉換:傻根=受矇蔽的民眾;
叔=以實業家、金融家面目出現的竊國大盜;王薄王麗=良心未泯的“圈內人”,傻根的六萬元錢=國有資產,那麼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個被馮氏話語體系所掩蓋的社會場景——圍繞著受矇蔽的民眾而展開竊取國有資產的故事。    
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竊賊似乎從不稱呼自己為“狼”。而電影中,王薄多次將自己稱作“狼”,而將傻根這樣的作案對像稱為“羊”。這種刻意的強調似乎在無意識中透露出對當今中國社會生存準則的確認,而作為電影背景的荒涼戈壁則更從感官上強化了當今中國現實社會惡劣的(人為與自然)生存環境。    
如果從表面看,該片展開的基礎——“傻根不相信天下有賊”——似乎過於“幼稚”、矯情。然而,通過對馮氏話語體系的“逆轉換”,我們所得到的真實主題應該是:善良的民眾在政府的道德說教愚弄下無法相信中國社會正在經歷著一場權貴對“國有”資產的洗劫。
2009-03-24 23:40:37
政治一 朱怡蓓 497330033
(上接最後面)
官氣十足的用語出於一個竊賊集團頭目(“狐狸”)之口所產生的“錯位”幽默成為該片的一大特色,但是這種“錯位”應該不是為了簡單地製造噱頭。如果“黎叔(狐狸大叔)”在現實社會中的真實面目被還原成為以竊取“國有資產”為目標的所謂實業家、金融家的話,那麼這些亦官亦商的精英們在公眾場合的話語方式不正是諸如“二十一世紀甚麼最重要?人才!”、“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之類的表述嗎?影片所內含的“錯位”幽默不正是來源於現實生活中“虛偽的道德說教”與“真實的骯臟齷齪”之間強烈反差所形成的冷酷反諷嗎?    
作為“圈裡人”的王薄所展示的精明能幹曾經深得“黎叔”的賞識,但是良心未泯的“狼”在一個遵從“叢林法則”的社會所遭遇到的尷尬決定了這類人物的悲劇性下場——或者被驅逐或者被消滅、從而永久地從現實社會中消失。這是一切良心未泯的“狼”們共同的下場。
2009-03-24 23:42:13
會資一A 497526035 莊凱婷
馮小剛導演在《天下無賊》這部電影中,講述了人性的善惡面及描述了人心由惡到善的轉折點。
藉由各個截然不同立場的腳色,來敘述這個故事。

首先,電影的開頭馬上告訴觀眾,王麗及王薄這兩個腳色扮演著兩匹合作無間的狼以及他們用仙人跳的手法揭露出他們如狼一般的惡行。一開始的場景為都市,而都市代表著龍蛇混雜的所在,從都市出來的他們似乎象徵著狼從洞窟出發尋找獵物。在前往西藏的路途中,王麗的心態有了改變,她告訴王薄她已厭倦了這種生活,這對鴛鴦因此而反目、爭吵。西藏這個地方有著傳統的佛教,而佛教始終有帶著善的意味,到了西藏,王麗虔誠的膜拜,似乎是希望當地的佛能夠赦免她從以前到現今所犯下的罪行,而另一方面,王薄仍然繼續進行賊的行為。

接著因為兩人的爭吵,王薄丟下王麗,也因為如此,王麗認識了一個在劇中重要的人物─傻根,傻根天真無邪的本性吸引了不久前正想從善的王麗,或許王麗長久處在人心險惡的生活當中,對於傻根由衷的相信”天下無賊”的個性,必定對王麗對這世界有很特別的影響。接著場景轉到了火車的車廂,這個場景是整個故事的重點,也是故事的轉折處。

由於傻根身上帶著龐大的六萬元現金,他成了狼的焦點所在,而在車廂上的狼,不單只有王薄和王麗這對鴛鴦,也隱藏著另一個秘密的組織。對傻跟身上帶著的錢有興趣的王薄,因為王麗的袒護阻礙了他偷竊的計畫,也因此有了爭執,在爭吵當中王麗告訴王薄她懷孕的實情,也揭露了王麗想從善的主要原因,王薄得知了這項事實,在心中似乎也有所悸動,但王薄仍然沒有實際上的行動。相信對於一個將要做媽媽的人來說,自己的所作所為,似乎會對肚子裡的小孩有所影響,而將要做爸爸的,我相信心態及想法也會有所改變,即使是一個無惡不做的大壞蛋,他內心深處中也將會有些微的不一樣。而我認為這故事的轉折點即是在此,在王麗對王薄坦承小孩存在的事實此處,小孩象徵著一個新生命,一個未被世上的殘酷面所污染的小幼苗,而王麗遇見傻根似乎對肚子裡的小孩有著更強烈的感覺。

故事到了尾聲,王薄或許是想成王麗的願望─保護傻根,不要讓他知道這世界的黑暗面,也或許是因為王麗肚子裡的孩子改變的他,他拚了命的保護那六萬元,也因此送了命。雖然結局看起來並不圓滿,但導演最後安排了一個場景,王麗將小孩在雪地裡出生,雪是純白的,似乎也象徵著純真,訴說著故事到了最後,回到了純真,也回到了善,我想這剛出生的嬰兒也就代表著如此。
2009-03-24 23:48:44
497425037 黃詠傑
化工一 497425037 黃詠傑
關於天下無賊這部電影,我認為天下無賊的世界是存在的,只是要轉換角度,就如同電影裡的傻根直到下車前仍然沒見到他所認為的賊。
這部電影利用起承轉合,一幕接著一幕,令大家移不開目光。
在城市裡,描寫著狼(盜賊)的生活,王薄與王麗靠著威脅、欺騙,在這繁華、墮落的城市裡,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
緊接而來的便是西藏了,在一般人的眼中,西藏有著神聖的特質,就是在這裡把王麗的轉變給帶了出來,並與王薄的行竊做一個對比。
在火車車廂上的戲便是電影的高潮,一開始先以傻根的「無賊宣言」起了開端,之後以六萬塊為衝突點,進行著狼與狼之間的衝突,火車的車廂有如一座牢籠一樣,關著一隻羊(傻根)與兩頭狼(王薄與黎叔),在火車停車時,轉折點「孩子」出現了,而這個轉折點影響了第二回合的六萬塊爭奪戰,由於王薄對於王麗以及孩子的愛,牢籠中已經不再是兩頭餓狼了,而是一個改過向善的守護者,與爭奪者之間的戰爭,情節之中,導演巧妙的運用山洞象徵由惡向善之間的中央地帶,王薄頭上掉落的假髮暗指著拋棄的惡,而這些一一都顯示著王薄的改過,保護著王麗,保護著傻根,最後失去了性命。
在這場旅程中不只有激烈的爭奪戰,也有提高警覺,守護傻根的王麗,以及純真、敦厚、不知人間險惡的傻根。從上車到下車,王麗一直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因為傻根的純樸,以及體內的孩子令她不想再當一頭狼,而是一個正正當當的人。而傻根則是與盜賊相反,他的純真令人不由自主的想保護他,她的真誠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與他結交,在這部描寫盜賊的電影中,他猶如清流般,洗滌著王麗以及王薄的心,也為這部電影帶來溫暖。
最後以小鎮與西藏代表著死的結束以及生的開始,讓人覺得過去的惡就在小鎮裡結束了,王薄死了,黎叔被捕了。而在神聖的西藏生下孩子,代表著新生,並用周遭的雪地象徵純潔,開啟了新的未來。
片中王薄與王麗都決定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並因此得到救贖。試想一個人肯改過是多麼的可貴,人心本無好壞對錯之分,全看你怎麼去看這世界,
就如同傻根所看到的天下無賊。
2009-03-25 00:23:32
資管一 黃雅靖 497530040
「天下無賊」,導演運用譬喻的手法,將人的貪婪比喻成狼,主要是在敘述善與惡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個人良知與貪婪的掙扎。
故事一開始便以都市背景為開幕,藉著勒索劉總裁,立即說明了王薄與王麗兩人是兩隻狼,也就是所謂的「賊」!接著故事轉到西藏,路途中,王麗的心境變了,因為他已知自己有了孩子,這樣的一變便是一個轉折,也因為這樣的一變讓他拜佛拜得虔誠,也因虔誠而讓傻根注意了她,我想這都是有關聯性的,而真正故事高潮應在火車車廂中,傻根從小是真正的狼陪伴長大的,使他完全不相信天下有賊有壞人,傻根的心境想法以及生活經歷完完全全與現實生活形成了強烈對比,六萬元,對狼來說,象徵著垂涎可得的肉,是王薄的目標,也正是黎淑這幫狼的目標。
而故事在中途停靠站形成了大轉折,王薄這隻狼突然得知孩子的事,讓他心中升起了善的念頭,導演更透過假髮脫落情節表現出他從壞人變成了好人,假髮象徵著狼的面具,山洞則是一個過程,火車快速駛過山洞時,除了表現出王薄的勇氣與黎叔看重的才氣外,假髮脫落更隱隱引出他脫去狼的面具一事,佛家名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為這樣一個天真的孩子,劇情整個形成對比,王薄也因為這樣從垂涎六萬元的狼變成了保護它免於被偷的善人,雖然王薄最後被殺死了,但六萬元仍然安全的回到傻跟身邊。
最後鏡頭拉回西藏,王麗回到西藏把孩子生下來,這應該是象徵著回到最初吧,一方面很想念王薄,另一方面則希望嬰兒出生後像傻根那樣純白無瑕,而這個孩子的新生更代表了王麗心境的重生。
「天下無賊」是大家都希望的世界,但現實生活中卻不是這樣的,導演以火車車廂一個小小空間就有六隻左右的狼來表現,而最後六萬元居然還是安然無事,這個所要表現的應該是孟子的性善論吧,整個故事以黎叔被捕,王麗平安無事生下孩子為句點,主要表現出人性本善,善方總會戰勝惡方之類的想法,而最後警察跟王麗說:「告訴孩子,爸爸的真面目,不丟人」這些話應該是要表現出回頭是岸的想法吧,想讓孩子瞭解就算做錯事,改過自新最重要,還是來的及彌補的。
2009-03-25 00:45:10
地環一 497235001 王閔仟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認為這部電影描寫的其實就是人性的彼此交戰。在看這部電影前,覺得天下無賊這個片名會不會太誇張了點!在這世界上並不是都是聖人,誰不會有一絲邪惡存在。但看完發現其實只要心理存著天下無賊的心念,就會像傻根一樣覺得大家都是好人。
在片中導演安排了四種性格不同的人,透過王麗改邪歸正轉向善、胡黎的險惡狡詐、傻根不受污染的純潔、王薄象徵著善惡的抉擇者來探討人心。
電影中的空間先由都市到西藏開始,在充滿慾望的都市騙搶後,來到象徵救贖的聖地西藏,王麗虔誠的膜拜,希望能改頭換面,似乎神聽到她的請求,讓他巧遇傻根,這是王麗轉向善的轉捩點,同時也反襯王薄的本性難移。
從火車車廂到小鎮象徵著向善的過程,遇到了傻根,像一張純白的紙,認為天下皆為好人,同時反襯以胡黎為首的偷竊集團。就像一隻肥美的綿羊,被兩匹狼給盯上了,不只是為六萬元,更是比誰的騙術高明,
其實片中狼代表賊,傻根說:「我住在高原,都跟狼說話,狼都不會傷我,難道人還比狼壞?」諷刺著人比動物還要充滿著心機,被貪婪給蒙蔽了。
片中傻根的純潔讓王麗從善的心更堅定,後來傻根交給王麗的降魔杵,似乎象徵藉由降魔杵使自己不受心魔影響,從上車王麗就袒護著傻根不讓王薄這匹狼給吃了,
後來王薄最先顧著那六萬塊是為了要得到錢,直到他知道王麗懷了他的孩子,這裡形成一個很大的轉折,其實王麗和王薄都要為人母、為人父,讓他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為了自己的孩子積德,後來王薄將自己的假髮摘掉,象徵他決心改過,進入了山洞中,象徵著王薄轉向善,一路上和王麗一起保護著傻根。
傻根的六萬元,應該是象徵對善的堅持,藉由保護和奪回六萬元,表示王薄的良知未被泯滅,當錢被偷走時,王麗說希望傻根就這樣子繼續睡下去,不要發現真相,如同把傻根當作自己的小孩一般,最後王薄犧牲生命去換回六萬塊,象徵王薄堅持向善的決心,也為了讓傻根繼續存著『天下無賊』的信念。
片尾王麗又回到西藏,在雪地裡生下嬰兒,跟雪一樣的潔白、純淨,象徵著新生,希望讓她的小孩像傻根一樣,擁有純真的心。
『天下無賊』這是不可能達到的烏托邦的世界,人出生兼善兼惡,導演利用善良無邪的傻根與險惡的胡黎作對比,藉此喚起我們的良心,也利用王薄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只要能回頭是岸,就能達到佛家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世界上好壞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也許能像傻根一樣,懷抱著天下無賊的心念,活在這個世界裡,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吧。
2009-03-25 01:05:48
通訊一A 江宗衡 497430035
第一幕 就以大家耳熟能想的仙人跳開場 王薄王麗設局詐騙 敲詐了一台寶馬的跑車之後
他們一路開往西藏 王麗因懷上了王薄的孩子 想金盆洗手,告別飛賊生涯 過安靜日子,所以燒香極為虔誠,而此時王薄卻仍在“打獵”,大偷眾香客的手機 王麗在這件事上跟王薄起了爭執
因而毅然決然離開王薄 但在地廣人稀的西藏 實在很難靠雙腳脫身 在路上又累又渴的形況下
修廟的民工傻根出現了 傻根天性淳厚 無任何的心機 傻根也不知人心險惡,他幹了幾年活,賺了六萬塊錢,他要用這錢回家鄉“蓋房子,娶媳婦”,竟帶著六萬塊現金乘上了長途列車。
雖然他叔叔一再勸他用郵寄的 他卻不相信世間會有那麼多賊,便在火車站大聲嚷嚷:哪個是賊,站出來讓俺看看!
本來,傻根在這趟列車上,實在是太容易丟掉他那六萬塊錢了——這趟列車上有黎叔(葛優飾)率領的盜竊團夥,個個都是專業高手,還有王薄王麗這對雌雄大盜,半道上還有小混混上車打劫。傻根卻毫無戒心 然而影片中所詮釋的,就是直到這趟列車抵達終點站,傻根也沒有丟掉他那六萬塊錢!在他的思想裡 永遠是”天下無賊”
傻根也永遠不知道 在他的背後 王麗和王薄為了要讓他保有對人性最初的信任 所做的犧牲
在劇中 好幾次 那6萬元早已被掉包或偷走了 是因傻根的單純而動容的王薄與王麗 用盡渾身解數才保住的 最後 王薄甚至用他的生命 誓死維護傻根天真的思想 讓傻跟永遠相信”天下無賊”
鏡頭最侯拉回了西藏 王麗生下他和王薄的小孩 可見 她希望他的小孩也能像傻跟一樣地天真
一樣保有那單純對人性的信任
2009-03-25 01:07:41
財金一B 497515084 林和隆
<天下無賊>完全諷刺了整個社會. 馮小剛導演取名這部片子為天下無賊,但在影片中完全說明了天下間到處都是賊,這說明了全天下賊的數目實在是多不勝數而才會導致有人渴望”天下無賊”這種想法的人們出現.每個人都期望能像傻根這樣活在沒有賊的世界裡,可是在這部影片中充分說明了這是個接近不可能的夢想.

王麗和王薄兩人在影片裡扮賊的角色,傻根是個身有巨款的傻子,這邊會不會好像中國的財富被外國瓜分了一樣呢?傻根一開始就大喊自己有很多財富讓很多賊注意到了這一點,然後才被盯上.這裡可以說明了中國是個很富裕的寶地,使到了中國被列強盯上,導致被瓜分.戲中王麗幫傻根擦衣服時說了一句話:”看不出你還蠻封建的.”表明了中國的封建制度從此被打破.火車車廂表明了法度的管制下,還是有賊在進行不法行為.

降魔杵是傻根身上的一個信物,而傻根本是一個沒有煩惱的人,人說傻的天真然而怎麼可能會有煩惱呢?所以傻根把降魔杵送給王麗是幫王麗去除煩惱,世間上往往都是把不對的東西放在不對的人身上,就這樣才會有許多人錯失了許多他們真真需要的東西.王麗由於懷有身孕,所以一心不想在做賊,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這平穩的日子,多次勸王薄別再行竊,可是王薄說明了自己是飢餓的一匹狼,狼是個狡猾的動物,本性就是難改的一種,也很難聽別人的勸說,就是所謂的賊性難改,所以在劇中反覆的說明王薄是一匹狼的事實,王麗也就瞞著身孕的事實一再想遠離王薄,可是往往都不如願.王麗由於有了孩子想要重善,而王薄到最後得知自己有了孩子之後也一心想要改過自新.從這裡充分的表現出了導演是多麼的可望下一代是個”天下無賊”的時代,而這裡又一次說明了天下都是賊的事實,由於賊的數目眾多,所以才會有這一種渴望!

空間的移動是從西藏-火車車廂-小鎮-火車車廂-西藏,從開始的西藏-火車車廂還是賊性的兩個人,經過火車車廂這空間的磨練領悟,結果於小鎮轉折成善,然後又回到火車車廂-西藏成了一個完美的比例.前半段的西藏-火車車廂還是處心積慮的想偷東西的狼,直到後半段的火車車廂-西藏一個一心想要維護世界和平的王薄.最後來到了因死守到最後而陣亡的感人畫面.以上都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太過偏離請包含!
2009-03-25 01:20:02
497315039 廖小麗 心理一
[天下無賊 ]
馮小剛導演藉由<<天下無賊>>一部戲,透過裏面的每一個角色、事物,以及環境,充份呈現了我們現實生活的社會現象---人與人之間互相利用、欺詐,從而也帶出了人們心中的願望、心中理想的國度---人與人之間都可以將心彼心,互相信任。
電影故事中,王薄跟王麗一直以來都使用詐騙的手段,獲得錢財,直到王麗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希望為孩積德,讓孩子可以退離這種偷厄拐騙的日子,她想要重新生活,在與王薄吵翻的期間,王麗在無助的時刻遇上了傻根,恰巧之下,帶著六萬打算回鄉娶媳婦的傻根,與王薄、王麗搭上了同一班火車,也同時遇上了黎叔一班小偷,由於傻根大聲說了自己帶著六萬塊而引起車廂的一番明爭暗搶,各個賊都對他的六萬塊虎視眈眈,王麗一直努力守護傻根,想要保留他這沒有受污染的傻小孩,王薄一次又一次地想要偷走六萬塊,到後來得悉王麗懷孕而想走回正途,一起守護傻根,還有傻根一路上堅信身邊認識不認識的每一個人,堅信天下無賊,到最後,王薄為了把六萬塊送回傻根身邊而死在黎叔手上,黎叔等人被捕,而王麗一個人把孩子生下來,把他棄放在西藏的雪地上,等待有心人把他養大,至於傻根,還是一直以為六萬塊沒有離開過自己。

電影中,場景由都市-西藏-火車車廂-小鎮-西藏,一步一步地轉移,貫穿整部戲,與劇情配合,正好交待了人由惡轉善的一個心路歷程,生活在一個爾虞我詐的社會,人為了滿足自已物質上的渴求,不惜做出傷害別人的事,其實傻根並不特別,他離鄉別井辛苦地打工賺錢,可是傻根的出現,卻成為王麗一路上碰到的唯一一個單純的人,傻根的一句”俺就不信,這狼,都沒傷害過俺,人,他會害俺?人怎麼會比狼還壞啊?”充份突出了傻根深信天下都是好人的美好人生觀以及他直率的性格,這是王麗的一次轉折,一路上拼命地守護他,也許\\\\\\\\\\\\\\\\\\\\\\\\\\\\\\\\\\\\\\\\\\\\\\\\\\\\\\\\\\\\\\\\\\\\\\\\\\\\\\\\\\\\\\\\\\\\\\\\\\\\\\\\\\\\\\\\\\\\\\\\\\\\\\\\\\\\\\\\\\\\\\\\\\\\\\\\\\\\\\\\\\\\\\\\\\\\\\\\\\\\\\\\\\\\\\\\\\\\\\\\\\\\\\\\\\\\\\\\\\\\\\\\\\\\\\\\\\\\\\\\\\\\\\\\\\\\\\\王麗在傻根身上,發現一直以來的灰暗生活出現了一絲少少的光,黑暗中還有這一點點的希望。人性本善,人成大,慢慢受到環境的影響,為求滿足自己的渴求,不惜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不擇手段,變成了狼,甚至變得比狼更狠,使得擁有原來單純思想的人卻變成特別的一個,真令人感到諷刺。
2009-03-25 02:07:07
497315039 廖小麗 心理一
王麗突然想走回正途,王薄由當初的強烈抗拒,到後來被王麗感動想一起為腹中小孩積一點德,一起拼命守護傻根,思想上起了一個很大的轉折。在電影下傳達了導演的一點訊息,我們是可以回頭的,回到原本簡單的生活,得到重生,我們都應該一起去守護僅有一點微光。在傻根第一次與王麗告別,把降魔杖送給她,降魔杖象徵著心靈的守護者,它會替我們趕除心中的惡魔,傻根不需要用到,因為他的心裏根本沒有雜念,沒有煩惱就沒有心魔、沒有心魔就不信邪、不信邪於是無憂身邊有賊,只有生存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下的人,才需要借用外界的東西來驅趕心中的惡魔。六萬塊貫穿整部電影的情節,車廂裏大家為了這六萬塊明爭暗鬥的。好比上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慾望、追求,為了它,人們之間互相利用、互相傷害,現實生活猶如狼的世界,人為求目的各出其招。電影後段王薄等人站在火車頂上穿越山洞,穿越山洞的一幕,王薄的假髮被風吹走,象徵著王薄的一次重生,假髮就像是他以往的”狼面具”,被風吹走,走過山洞,重新開始正途的生活,放下過去的種種,重新來過。一路上的明爭暗鬥,每一個人都花盡心計,最後一幕王麗把孩子放到西藏的雪地上,一個純潔的聖地,她也很想讓自己的小孩可以像傻根一樣,過著單純快樂的生活,嬰兒正正代表著我們的將來,我們可以從這個純潔的地方重新開始。
電影中,王薄跟王麗爭論關於傻根的“天下無賊”論,卻蠻令人深思的,”偷他的錢等於殺了他這個人…恰好相反,我讓他重獲新生了…他憑什麼不設防?他憑什麼不能受到傷害?因為他單純?他傻?為什麼要讓他傻到底?生活要求他必須要聰明起來!作為一個人,你不讓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騙,什麼叫大惡?欺騙就是大惡!”現實生活到處都有著欺騙、自私自利,但卻還存在著像傻根一樣的人,到底我們應該拼命保護他,還是要讓他學會保護自己?又或許,我們應該想一下怎樣維持這一份純真,並把它感染給別人吧!
2009-03-25 02:08:20
497530018 資管一 范懷予
片頭與片名有著極大的反差;鏡頭一開始就將王薄與王麗兩匹狼的習性表露的一覽無遺,立刻將天下無賊的理想世界推翻,卻又在之後的片段借由傻根帶出無賊的理想。
人物出場的順序由王薄、王麗帶出傻根最後才是黎叔。王薄與王麗本同是狼,此狼卻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動物狼,人心當中的狼卻是兇猛無比會傷害所有的人也會摧毀自己,卻在一次騙財之後將王薄與王麗的轉變顯現出來;王麗厭惡這樣的黑暗生活,西藏對她來說是轉變的重地,虔誠的膜拜與往後的行為都將她拉離狼的習性,為了守住傻根理念的行動撼動了王薄;而王薄卻是在離開西藏的火車上才有所轉變,由堅持偷六萬塊到最後為了守住無賊的信念而死,在山洞中是將整部片導向另一個方向的地方,黑暗、未知、恐懼就如同王薄這個人的現狀也是天下充斥著賊的表徵,假髮的飛走正是代表他轉變的瞬間,或許\\\他不及王麗覺醒的早卻都有著相同的目標。傻根,善良、天真也不聰明,在劇中卻是帶著主角轉折的根源,因為他主角們走向不同結局,而他所帶的六萬塊不單單只是錢,也代表著人心的貪婪。黎叔是隻不同種的狼,一樣的陋習卻有著不同的目的。
故事的背景由都市-西藏-火車車廂-小鎮在回到西藏。都市,萬惡的存在地,陋習都在這顯現出來;西藏,神聖、善的根源,將王麗的改變就與都市到西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火車車廂,是都市與西藏的中間地帶,有著都市的惡卻也有著西藏的善,善與惡的鬥爭隨此敞開,王薄的轉變隨著車廂一起向前;小鎮,是王薄回不去、傻根不存在的地點,剩的是王麗及未出生的孩子,回到小鎮卻不是都市,小鎮與都市的差別也是王薄、王麗轉變前後的不同;最後回到西藏是為了小孩的出世,為了小孩存有無賊的理想,善良的本性,而小孩的出生在雪地上也是象徵世界有所不同,有種理念悄俏的醞釀中。
性善與性惡,追根究柢是一樣的,或許\\\所表現的是完全不同,卻都會有個某種因素導向同一個方向,都會到善的境界。
2009-03-25 02:19:06
497530036 資管一 葉怡君
  影片一開始就把王薄王麗這對扒手鴛鴦直接給秀出來,更帶出他們對偷竊詐騙的行為的熟諳,就扒手身分呈現出非常輕鬆的感覺。也讓人更期待接下來的故事。
  場景拉到了西藏,雖身為小偷的王麗卻萬分虔誠的朝拜著,而王薄則在這神聖的大地殿堂大肆搜刮了一番,此時王薄帶著戰利品的得意和王麗疲乏厭倦的心情有很強烈的對比。就在王麗因為有了孩子提出想收手時,兩人的情緒隨之爆發。無法說服王薄的王麗逕自下車兩人繼而分離,獨自行走在漠漠荒野中得到了傻根的援助,因此相識。
故事拉到了火車站,不顧叔叔們規勸的傻根硬是要親自將錢帶回家,單純地認為天下無賊的他,更誇張地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中高聲呼喊「你們誰是賊啊?」。此舉不意外地導出王薄王麗外的另一批以胡黎為首的偷竊集團。傻根對人心怎麼可能比跟他和睦相處的狼還壞嗤之以鼻,而王麗被傻根的傻勁感動,決心要保護他。
  為了孩子的王麗不顧一切地想擺脫過去,母愛的力量可見一斑。王薄得知孩子的存在後,也有了心態上的轉變,孩子變成甜蜜的羈絆。而王薄對王麗和孩子的真情愛,讓他也拼命地保護傻根,只為了讓王麗不捲入這個事件,後來甚至犧牲了自己,完成了傻根天下無賊的白日夢。在在顯露人性本善。而胡黎最後被同黨叛棄,也道出了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風險。胡黎這個人名也影射出他的惡質性格,直到最後關頭自己都快被警察捏在掌心上了,還無悔改之意。
  獨自一人回到西藏的王麗,面對為了自己那份對保護傻根的堅持而犧牲了的王薄,鏡頭帶回已餘空洞神情。對於將在白皚皚雪地生下他們的小寶貝,或許是心中企盼著孩子能如此潔白無邪,不染上他們過去的一點汙漬。
  人人心中皆有愛能善,汙穢的心靈亦必能有洗淨之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警官希望王麗能把父親的事跟孩子說。其實改過能善就是偉大,讓孩子知道從惡容易回善難,不也是幫助孩子遠離他們曾走過的歧途。
2009-03-25 08:01:56
497530007 資管一 翁銘聯
  故事一開始的都市場景便交待王薄與王麗的身分-一對過著偷盜與詐騙,暗無天日生活的鴛鴦大盜。接著場景變換至代表神聖的西藏,這裡也是王麗心境轉折的開始。王麗因為厭倦了盜賊的生活,同時自己也懷了王薄的孩子,而她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跟自己一樣不務正業,因此決定從此金盆洗手。透過王麗虔誠禮佛的鏡頭,也述說她改過向善的決心。但此時的王薄卻還是個眼中只有獵物的餓狼,兩個人的心境產生強烈的對比。
  接著出現了引起群起爭鬥的關鍵-六萬元,它激起了人心中的貪婪與欲望,人人無不為這錢財而你爭我奪,汲汲營營只為得到利益,十足的暗諷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王麗一遇見了單純且善良的傻根,便深受感動,她決心要護送他和他的錢財回老家,同時也希望王薄也能順應她心中的這個願望。王薄真正的轉變是在他得知王麗懷孕的事實後,讓他決心要為王麗而改過。當火車穿越過山洞,王薄的假髮落下的那一剎那,他為惡的心已昇華成向善了。片中的黎叔是代表為惡的一方,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狡猾又奸詐。最後王薄與黎叔的決鬥是一場善惡之爭,雖然最後他沒讓黎叔搶走那六萬元,卻也因此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接近劇終時,鏡頭又回到西藏,一個嶄新的生命在皚皚的雪地上誕生,象徵他們洗去所有的罪孽,重獲了新生。
  這部影片想表達一種理想,一種與現實相反的理想:如果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天下不就太平了嗎?而傻根的心中就是抱負著這種「天下無賊」的理想,認為這世界上的人們都是好的,不會傷害他,「狼都沒害過我,人怎麼會來害我?」當傻根大聲說出天下無賊的想法時,得到的並不是肯定的眼神,而是嘲諷的目光,或許這樣的想法在我們看來是愚昧的,但我們的心中誰沒有這樣的理想呢?故事的最後或許看似以悲劇收尾,但是相對來講,也保住了傻根心中堅信的信念,這無非不是個好的結局。
2009-03-25 15:46:45
497725016 犯防一 許\\\\\\\沛雯
天下無賊一開始聽起來是ㄧ部講述世界大同的片子,但實際看過之後才發現導演是再描述一個人的心由惡向善的故事,他用一段旅程就把整個電影解釋完畢,而這這僅僅一小段時間內,卻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這部片所要傳達給觀眾的訊息,對我而言,是在告訴我很多想法很多事,其實都只是心魔在作亂,只要戰勝了自己的心魔,就像傻根認為的,這就可以是ㄧ個天下無賊的世界。
空間的移動是從都市到西藏在到火車車廂然後到了小鎮再回到了西藏,就像是在說明,一開始是身處在都市的狼,後來到達了高原,遇見了高原上的羊,而故事的主軸是發生在那狹窄的火車車廂內,兩群狼同時看上了ㄧ頭羊,因此就繁演出很多事件及意外,也造成了到了故事的尾端,兩群狼的不同下場,電影最後場景又回到了西藏,在第一次的西藏,那是個使王麗這頭狼轉變心性的地方,最後的西藏,則是象徵一個新生兒誕生,ㄧ切從新開始的地方。
電影中首先出場的是王薄和王麗這對鴛鴦大盜,ㄧ開頭便讓觀眾看見他們合夥犯罪的事件,然而到達了西藏後,王麗卻突然的轉變性情,拜佛、和王薄拆夥都是王麗內心開始想向善的表徵,但王薄這匹餓狼卻依舊沒有向善的念頭,在寺廟拜佛的王麗和依然四處偷竊的王薄,就是最好的對比。而這一次的西藏事件,也是故事中兩群狼的第一次接觸。
在一次的旅途中意外的將傻跟與兩批賊湊在一起,這也是整部片中精彩的地方,傻根毫無心機的個性和黎叔的奸詐狡猾和王麗的善心,這些因素都激起了王薄內心深處的善念,雖然到最後,結局並不像童話故事般的完美,但至少我們看到了ㄧ個人從惡轉善的一面,這讓我了解到,不論是多壞的人,善的信念還是存在的。
記得傻根說過,人的心裡面有事,都是自己的心魔在作亂,只要能戰勝心魔,就能心無罣礙了。而降魔杵便是讓王氏鴛鴦大盜改變心性的一個很重要的信物,整個旅程都圍繞著六萬塊不放,大家都以為拿到了六萬塊誰就是贏家,但對警察而言那六萬塊只是個引狼上鉤的餌,大家為了那六萬塊爭的你死我活,到最後到手的卻只是六萬塊冥幣而已。
故事的轉折我想是從王薄假髮掉的那一刻開始的,假髮掉了對王薄而言就像是撇開掉他內心的黑暗面,也因此在假髮掉了之後,王薄的心性也有了改變。
這部片想告訴我們什麼,我想想法是因人而異的,天下無賊在現今的社會中,似乎是極愚蠢的、令人可笑的,可是在嘲笑有這些想法的人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何嘗也不是希望天下無賊嗎?
2009-03-25 18:35:28
497430002通訊一歐陽霖
497430002通訊一歐陽霖
世界是紛亂繁蕪、溝壑雜陳的,而《天下無賊》卻依託在烏托邦式的世界裡,引出 了一個天下無賊的理想世界,瓦解這對強烈對立矛盾衝突的就是劇中的關鍵人物——傻根。
憨厚質樸、純淨無瑕的傻根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人人向善。未經世事污染的他經常做些傻事,如認為身邊沒有賊,對事物缺乏辨別能力,不相信人會比狼更凶殘,人性中的真善美在他身上體現無遺。
王薄和王麗是一對賊公賊婆,他們以雞鳴狗盜之事遺禍社會。轉機是從王麗發現自己懷上身孕開始的,母性的懵懂意識使王麗覺得再幹些齷齪勾當將無法面對後代,所以萌生了「金盆洗手」之念,此時她自我拯救的意念已悄然發力。而王薄深陷江湖難以自拔,他篤信「一朝為賊,終生為賊」的宿命論麻痺了他的大腦,所以堅決拒絕改良從善。

正當他們爭執呈膠著狀之時,出現了傻根和以胡黎為首的一幫盜竊團夥。傻根淳樸、善良,認為王麗和王薄均是好人,並稱「王麗姐姐是壞人,他就把眼珠摳出來」,他的憨傻及對世界的美好憧憬首先融化了已有悔意的王麗,也更堅定了她棄惡從善的信念。為此她鼎力保護傻根,竭力守護好這個理想狀態的「美好願望」,不讓這方心靈淨土被踐踏、污穢。王薄和那伙盜賊則不然,獵物近在咫尺,豈有不食之理?於是機關算盡,明爭暗鬥,人性中的貪婪、醜陋原形畢露。原想著「羊入虎口」鐵定無疑,但劍鋒一轉,王薄身上出現了人性善惡相爭的局面,而這種善惡交織的原因就在於功利與情感的矛盾。擺在王薄面前的,一邊是誘人的功利(6萬元),一邊是純美本真的戀情。

王薄強烈地想實現他的功利目標,這個目標卻與他的戀情發生了衝突。權衡之下,他選擇了後者,於是兩人由對立分歧逐漸轉向了平緩統一。而傻根與王薄的正面交鋒(王薄的一句謊言,傻根拿出5000元為王麗治病)也讓王薄看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責任感和愛心),同時心性升騰出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也徹底感化了冥頑不化的自己。王薄遂從內心深處抵抗住了功利性目標的強烈誘惑,熄滅了內心的慾念之火,從看重利益的現實主義者轉化為捍衛美好信念的理想主義者,角色的轉換隱喻著人性的甦醒與回歸。
有了強大的信念在支撐,王薄開始千方百計地守護著傻根的天下無賊的夢想。而現實是殘酷的,人性中的善不可能將全人類都感化掉,胡黎一幫人就是拒絕同化、恣意挑釁的象徵。他們為了搶得獵物,不擇手段,表面上是為王薄和王麗護衛傻根製造了障礙,實質上則隱含了人性中惡與善的瘋狂角力。
2009-03-25 22:27:48
497235033 地環一 劉家豪
故事的一開始,以偷竊、詐騙維生的鴛鴦大盜王薄與王麗,在都市聯合詐騙一名男子的百萬名車。之後場景轉移到西藏,王麗開始有了轉變她開始虔誠的在拜佛,或許是因為即將迎接新生命的誕生,為了不讓他的孩子像他們一樣,而王薄依然持續的偷取別人的財物,形成強烈的對比,因此後來兩人為此大吵了一架。
接下來他們遇到單純的傻根,傻根個性純樸不相信人性的險惡,認為狼都不會害人了,人怎麼會害人?他單純的個性打動了王麗,使王麗決心要保護傻根手上的6萬塊錢,然而在火車上剛好遇到另一竊盜集團,以其為首的胡黎,名字也頗有創意,諧音狐狸,顯示出比狼還要狡猾的性格。在車廂中他們不斷的想要搶走傻根的6萬元,然而都被王薄給阻止了,因為王薄不希望到手的肥羊讓其他人給奪走,接下來
故事的轉折因為王麗竭力的保護傻根的錢財,漸漸使得王薄有了轉變,當他的假髮拿掉時,彷彿內心回到最原始最純真的狀態,也顯現了孟子說的人性本善的一面,他開始以真心去面對事情不再是虛偽的掩飾,後來王薄為了保護傻根的錢財不惜以性命和胡黎拼鬥,然而不幸的王薄落敗了,在即將斷氣之前,他還是緊緊的抓著傻根的錢財,並敲打車廂的天花板,希望警察盡早發現他並且抓住胡黎,狡猾的胡黎不肯輕易就犯,想要偽裝瞎子離開,眼尖的警察早已設下埋伏等待著他。
片子的最後王麗再次回到西藏,回到一開始讓她有了轉變的地方,他希望孩子生下來他的心能像皎潔的白雪一樣透徹,甚至和傻根一樣有著純樸的心態,沒有心機,也希望他的孩子能活在像他那樣天下無賊的世界裡。
2009-03-25 22:28:51
資工一 蕭嘉凌 497410066
都市引起人們貪婪、物慾,到了西藏,王麗心境轉換,是向善的根源,也從這裡讓王麗想要停止偷竊生活,重新做人,到了火車車廂,就是故事充滿轉折的地方,在火車上,王薄原本也是不放過任何一塊眼前的肉,等到他得知王麗懷孕消息以及王麗一心的想要保護傻根,他最後也改變了自己,保護傻根脫離另外一個竊盜集團。
最後場景又回到西藏,就像是男女主角都已經悔改,
要重新做人。

傻根就是最純樸的人,完全沒有心機,一心只想幫助人,最後也可以因為自己是最單純的,反而打動內心原本有邪念的,使他們最後又回到人性本善。
王薄,原本的心態就是一步踏錯,之後很難徹底改掉,所以他原本也是抱持著壞就壞到底,但是他最後還是改過了,代表著不管之前所造的罪孽多少,若是要改過都是在一念之間,都是可以辦到的,只是做與不做。
而王麗是表現一個瘦到感化想要徹底悔改的角色。

假髮就是象徵王薄重新做人的物象,嬰兒代表著一個新的人生開始,而王麗選擇在雪地生下他,因為雪地潔白,象徵善良無邪念,也是他期許她的下一代能夠重新好好做人,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轍,並且他選擇回到西藏為他的出生地,因為他的母親是在這個地方,
擁有悔改的念頭。

電影的情節在火車上轉折處很多,王薄原本還是覬覦著傻根的錢財,處心積慮想要騙過來,不巧,在火車上也遇到另一夥強盜,所以又變成像是在互鬥誰的技術高超,而且在這裡王薄還和黎叔承諾,若是他輸,
他就要入他那行,這裡就像是王麗和傻根代表著善的一方,與黎叔一夥為對立,互相拉扯著王薄,或許是王薄非常愛王麗,想要順著她,最後也被傻根的單純善良感化,而拼命保護傻根的錢財。
黎叔原本和王薄打賭,若是黎叔先取得傻根的錢,依然把錢歸還,但是王薄必須入他那行,若是相反,黎叔則認輸。最後雖然王薄輸了,黎叔要把錢歸還,沒想到打開發現是假的,這裡製造了懸疑,每想到最後黎叔還是把錢拿走,這裡也說明黎叔一開始的承諾是假的,說好在這列火車上不打獵,最後一樣要把錢偷走,心有邪念的人所下的諾言都不可信。
2009-03-25 23:12:46
電機一 497415059 王韋量
故事從都市出發,出發的不只是人,還有他們的心。都市一般給人詭詐、心機的印象,當他們往西藏出發,變賣掉寶馬汽車,脫去身上沉重、限制他們的枷鎖,王麗在這裡將心有了寄託;反觀王薄仍陷在罪的泥淖裡無法自拔,手中拿著錄像機,紀錄下他眼中那些善男信女的愚蠢,”拜佛還不如拜我,我就是佛!”。
在上火車前一刻,這兩口子遇見了傻根,帶著極誘惑的六萬元,大聲嚷嚷引
來許\\\多狼,”我得給他上一課,這小孩目中無賊,氣死我了”,殊不知其實王薄是學生,傻根才是老師,故事由這開始鋪陳,在上火車的時候,是由傻根帶他們找到座位,這也象徵傻根引導他們的心駛向新的明天。中途的停靠站,也是王薄心的休息站,得知自己即將為人父,握住的拳頭鬆開了,眼睛原本向”錢”看變成了向前看,心態從偷竊搶奪到學會付出,最後連自己的生命也交出去了。上車之後傻根解釋降魔杵的效用,我覺的根基督教的教義很相近,類似一種寄託,當自己有煩惱有心魔的時候,學會將它們交給神,心裡自然自在。
火車進山洞之前,王薄的假髮被風吹掉,這也象徵他的武裝已卸下,心赤裸裸的被攤在陽光下,進到山洞之後,就好像在黑暗中摸索,不知在前方迎接自己的是什麼,卻仍毫無畏懼的直視前方,眼前出現了亮光,也代表生命中出現了新希望,最後在搶奪傻根的包那一幕,鏡頭帶到王薄帶著降魔杵,這也意味著王薄終於將心中的慾望放下,開始新的人生,無奈一時大意,僅擁有一瞬的新生命。那滴下的血像是一種奉獻,為著守護傻根心中那”天下無賊”的信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雖然離開了世界,在那刻起,他的生命成了永恆。
在電影的末了回到了西藏,一切的故事從這裡開始,理應在這結束,不同的是,王麗帶著王薄的心一起回到這裡,回到善的本源。在潔白的雪地產下嬰孩,就是希望他的下一代能在純潔、不受汙染的環境下成長。嬰兒的蛋生很重要,不只是一個新生命來到這世上,在王薄王麗的心裡同樣有個新生命誕生,他們的”心”獲得救贖,重生在這世上。
就像在剛上火車時王薄說的,”賊會把字刻在腦門上嗎?”有些人看起來像好人,對這世界無害,實際上卻是匹餓極的狼,眼見真的不能為憑,”害人真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2009-03-25 23:46:12
財法一 497630002 楊亞翰
一個人的心,會因為生命的誕生而起了變化?我想這是導演在一開始就預先埋下的伏筆。故事的背景從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現代都市展開,她所呈現的,是一個我們所處生活中真實的樣貌,狡詐‵慾望‵和人性!

在驅車前往西藏的途中,或許\\\王麗已經得知懷了小孩的事,也因此在心中掙扎著想要放棄這似狼的生活,而間斷的跟王薄起了爭執。到了西藏,傻根的出現和降魔杵的贈與,也在王麗心中掀起一陣波瀾。而西藏,人心的本源,導演讓故事從此處綿延一段旅程,想的是透過信念和現實的反覆辨正,究竟誰會成為最終的依歸?

在火車上,導演拋出一個名為六萬塊的餌,吸引了狼群們的覬覦。在一場場的腥風血雨之中,王薄始終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直到在小鎮下了車,得知有了孩子,才開始省思這一切的是非。在火車頂,那假髮的的掙脫,是王薄選擇相信自己的心,把生命獻給了傻根。而山洞是一段本心的摸索。雪地裡的嬰兒,象徵著性善的勝出!
2009-03-26 00:02:54
企管一 497520017 鄭亦雯
<<天下無賊>>字面即為天底下沒有賊,此標題與現實情況形成了極大反差。本片主要探討‘性善與性惡’的對立以及‘盜亦有道,盜亦無道’人性的掙扎。

電影的場景從龍蛇混雜的都市叢林開始,兩匹狼為了求生不擇手段。 鏡頭接著轉換到西藏─一個代表著純淨、神聖、新生的地方;導演將王麗跪在佛像前虔誠膜拜與王薄在寺廟旁伺機行竊兩畫面做比對;一對鴛鴦大盜就此拆夥,卻又在車站再次相會,踏上了無法回頭的旅程。

情節藉由傻根的六萬元串起,六萬元代表著慾望;而傻根則是一份純真;王麗因為肚裡的孩子決定棄邪歸正,一路上護著傻根,她守護這‘天下無賊’的信念就像守護肚裡孩子一樣,希望這份純真能不被世俗抹煞。另一方面,王薄則表現出人性的轉變,從一開始的做狼為豪,因為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一個純真的信念,開始思索,途中遇到了黎叔另一批賊,黎叔所代表的便是惡的一方,彼此的交手更使王薄不得不再次為自己定位。當他站上了火車的車頂,貼著崖壁過了山洞,假髮在瞬間掉了,這個轉捩點象徵王薄脫下虛假的外貌,決心坦然的面對自己。
車到站,結局已定,王薄用生命保存六萬塊,而傻根依舊活在無賊的幻想中,但就如同主角所說「這六萬塊被偷,是對他好,讓他早點學聰明點」,理想與現實的平衡是永不變的課題。而黎叔這方人馬最後還是進了大牢,為惡有惡報做了最佳的詮釋。對於狼,在傻根的眼裡是那無數夜裡陪伴他的夥伴;在市民眼裡卻是惡名昭彰的敗類象徵,究竟狼是善是惡? 沒有正解。
王麗再次回到西藏,並把小孩生在雪地上,便是希望能像雪一樣純淨不受污染,並且能遠離惡源,回到最初的純真。

本片有多個轉折點,王麗放棄做匹狼是一個,遇到傻根使她更確定信念是一個,懷裡的新生之於生命的反思是一個,王薄的死是從善困難亦是一個。

人性究竟為善為惡?性善與性惡其實只存一念之間,而其中的取捨因所受際遇變化而有所不同,而新生的出現總是良善的開始。
一個人的從善,是永不嫌晚的。
2009-03-26 00:11:09
497250038 生科一A 胡馨文
「天下無賊」這句話直翻就是指這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的賊,小偷。然而這種情況似乎只能是人人心中的柏拉圖世界,因為有些人是善的,有些則是惡的;世上萬物都是一正一反,相互對立,同樣的,賊也不全都是惡的,也是有一些良心發現的義賊。
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對鴛鴦大盜(王薄王麗)成功\\\騙取金錢的事件(就有如他們以前犯案時一樣的順利),之後王麗厭倦了偷盜及騙財的黑暗生活,加上懷了王薄的孩子,她不希望孩子將來像她一樣不務正業,因此更堅定了王麗她要隱退的決心,她還到廟裡虔誠拜佛來以求心安,之後她遇上天真爛漫的傻根救了她一命,一見面就對這位純潔無邪的孩子十分疼愛,所以打算保護他不受奸人的殘酷打擊...。而王薄其實是在乎王麗的,雖然他的個性是狂妄自大,既使一開始他把王麗丟在一望無際的西藏高原上,她心裡還是愛她的,那種行為只不過是一時衝動所做出來的,所以她後來還是回到王麗的身邊,與她形影不離。
從傻根(王寶強)角色看來,他是位理想主義者!認為這世界上的人們都是好的,不會傷害他、不會對他不利,天真的以為他所生活的地方是「天下無賊」的柏拉圖世界,而且他一直以原野上的狼為友,所以他都抱著「狼都沒害他,人怎麼會來害他?」的心態,當傻根在大街上大聲嚷說:「這六萬是俺光明正大賺回來的,有誰敢偷?ㄟ!你們誰是賊啊?」吸引了王薄王麗跟賊頭黎叔(葛優)與他手下們的注意,王麗藉著懷孩子,進而把自我的良知找回,並且一路上決定要暗中幫助傻根,讓她活在自己的柏拉圖世界裡。王薄一開始是想要把傻根的錢奪走,甚至說了「生活要求他(傻根)必須要聰明起來!作為一個人,你不讓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騙!什麼叫大惡?欺騙就是大惡!」這句話也許\\\只是王薄想貪圖財物的一個藉口,但也並非是沒有道理的!但是,他在知道自己將為人父之後,慢慢的也找回自己最初的良知,轉向變成幫助傻根,也可以說成他在幫王麗,幫自己,幫助他後代的子孫積陰德。
2009-03-26 01:28:29
497250038 生科一A 胡馨文 續上一段
王薄在車頂上與黎叔的最後對決時,那種義無反顧,為了保護那袋錢,連自身的性命都可以不顧,這就是一個人的執著!可以超越一切萬物的執著意念!在傻根從醒著到暈,暈著到醒,他所知道的只是他的錢一直在手上,他並不知道在這段期間,他的錢是經過了多少波折,在不斷的被偷走,偷回來,又被偷走,再偷回來……最終還是在他手上,他始終傻傻好天真的抱持著「天下無賊」的信念。在最後,王麗得知王薄喪命後,他只做了一件事:吃餃子,他默默的吃著餃子,並從眼角流出一滴淚,他知道今後要靠自己生活而且還要養大一個孩子,他目前所要做的事就是他所說過的話:「怕肚裏的胎兒營養不夠。」
在孩兒出世之後,王麗又回到西藏去,在雪中一個虔誠的身影在像他堅定的信仰膜拜著,為了他以前所犯下的罪,為了他以後要能生活下去,為了她小孩平安長大,更為了惦記他心愛的人。他將這一切的一切都轉移到他所信仰的宗教上面。而當王麗在膜拜的時候,鏡頭拍到雪地上,暗指說他的心情也調整的跟雪一樣白,一切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只是發生過的事物都跟被埋在雪裡東西一樣深埋在王麗的心中。
2009-03-26 01:29:22
資工一 497410089 鍾偉傑
<<天下無賊>>,故事開始就是犯案,馬上就與戲名中的”賊”起了點題作用.開始沒多久,男女主角就到了西藏,在那裡,男的離不開的就是犯案,而女的就為了誠懇一拜,這時候,女方與男方的意見就開始有初步的分歧,為之後劇情發展的開端.
女主角在西藏遇上”傻根”,他們之後在火車相處一段時間後,女方被”傻根”他的老實忠厚而感動,加上她懷上男主角的小孩,想要放棄當賊,而男方又不想放棄,並且想要把”傻根”的錢偷走,在這時候,他們發現車上有另外幾個賊想要偷”傻根”的錢,轉拆點,就由這裡萌發;起初不為所動,想拿了錢就跑的男主角,最後為了女主角而回心轉意,改邪歸正,協力保護”傻根”的錢,最後錢成功從敵人手中取回,”傻根”的錢保住了,而男主角卻因此死了,其他賊也被警察抓了.全戲重點就是最後,警察把男主角的死訊告訴女主角,並跟他說”跟孩子說,他的爸爸是甚麼人,直接說,不丟人”,我覺得這句話,就是把整個故事給一個簡單的總結,男主角雖然是一個賊,但最後也能改邪歸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了一件好事,也是有值得人學習的地方,這句話不但叫人們回頭是岸,而且做錯事情就要認,是不會丟面的.
由一開始去到西藏,到最後也回到西藏,是否隱喻人的一生呢?從那裡來,就回到那裡的說法吧.戲中的四個重要人物,他們的基本代表了人類大體上的四種不同性格:傻根:老實忠厚,為人善,無私和樂於助人.王薄:貪婪,英勇,聰明,本性不易改.王麗:善心,堅強,不易屈服.黎叔:貪婪,奸詐,不擇手段.而片中出現過的物象,都分別隱含了意義;降魔杵:想把邪念消去.六萬元:誘惑.狼:原罪,邪惡.假髮:面具,把自己犯的錯隱藏起來.嬰兒:重新.等等...
我認為,導演想要給大家看的,就是一個犯了錯的人的一生,看他的起點,經過,結束,給人們可以在過程中思考當中的意義,並把最主要的思想帶給人們.
2009-03-26 02:45:42
資工一 497410013 陳杰甫
一開始要看的電影,名稱叫做天下無賊。我心裡就十分納悶,這種事情有可能嗎?
有可能全天下沒有半個盜賊嗎?假若今天我被現實所逼,我是否也會去偷盜?
這部電影是在描述,一列往東行駛的火車上,一個天真的傢伙傻根,一個認為這世界是天下無賊的世界的天真小老百姓,抱著六萬塊的畢生積蓄,搭火車返家,陸上卻遇到王麗王薄這對鴛鴦大盜,但他的純真卻打動了王麗,因而決定幫助他保有「天下無賊」美夢,並平安返回老家,沒想到其實這輛火車上,還有非常多的小偷在覬覦他的財寶,一切,就是這樣開始的!
電影裡面的三個主角分別代表著三種人格特質,而且差異頗大!傻根擁有純真的靈魂,寧願相信世人皆善,人怎麼可能比狼還壞,他代表世間所有的美好。王麗,即使作惡,但仍希望能為未出世的孩子積德,改邪歸正重新做人。王薄,認為人性本惡,天下無賊根本是作夢,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是他的中心思想,現實的很。
劇中一開始兩人其實並不是對立的,直到傻根的出現,如果沒有傻根的純真和單純,也許他們兩就不會對立了!其中有一句台詞我大概記得:就因為他傻,所以要讓他知道這社會的現實,現實教他要學會。這是劉德華和劉若英在途中下車要偷偷離開傻根時的對話,而這段對話就明顯的將腳色的點定了出來,好像一個嚴父、一個慈母,當小孩跌倒哭鬧時,一個要小孩自己爬起來,一個卻是會在旁邊攙扶。電影到了最後,看著看著,我心酸了,就是劉若英在聽警察說劉德華的事情之後那邊,鏡頭特寫她的臉和表情,雖然平淡卻使我非常的震撼!
2009-03-26 04:14:47
機械1A 497420047 郭子見
我剛開始看的時候,就深深的被這影片給吸引了,也許是在西藏取景吧,就深深的被大自然吸引,雪白的西藏,象徵著潔白無淨的人們,也象徵著西藏是一個未受污染的淨土。女主角在那兒膜拜以求心靈的平靜,在那兒生小孩代表是一個新生的開始。

其實我在想這部戲的重點不是在男女角,而是傻根,要不是傻根的天真率直,哪能襯托出外面花花世界的人心險惡,傻根是貫穿整部戲的精神人物,由於他相信這世界上的人都是好人,而上火車前大聲囔囔他有六萬塊,而引來一群餓狼,進而繼續了故事的發展。

接下來就火車而言,由西藏開往北京,它是象徵著由潔白淨土朝往人心險惡之地前進,進而將傻根一步步推入人心險惡之淵,要不是男女主角的幫忙,傻根也許就掉入深淵裡了。

對男主角來說,他原本認為只要是賊,做一百件好事也是賊,下輩子也會是賊,但他自從知道女主角懷了他的孩子,由於女主角的一番話(不想我們的小孩也是賊),男主角變了,他決定幫助傻根。

(之前連不上老師的部落格.所以拖到現在才交.不好意思.心得在看完沒多久就打好了.不好意思.)
2009-04-09 01:37: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