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17 03:01:21| 人氣6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香港人,愛國何用?】

推薦 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香港九七年「回歸」之後,始終是中共眼中一個頭痛的區域。中共曾經試圖藉由立法箝制香港言論自由,引起五十萬人上街頭抗議,迫使中共擱置此項立法。

爾後,隨著中國內地人進入香港者眾多,引發中港之間各個層面的衝突;香港人覺得內地人就像蝗蟲過境,嚴重危害香港人生活;內地人則覺得香港人太自私,其中,親中共的內地人更直接指責香港人「不愛國」。

隨著中港間利益連結與衝突因子雙雙增加,近年來,香港逐漸興起一股新的思潮,發展出所謂「本土認同」的觀念。此種觀念影響,遍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

贊成「本土認同」的香港人,有別於追求民主體制的香港泛民主派,與受中共掌控的建制派,而另闢蹊徑,走自己的路。但也引起諸多爭議。


所謂「本土認同」,意思就是說,香港人要自我「認同香港」。這包含幾個層面的意義:

第一,不是認同英國,因此沒有緬懷殖民統治的問題;

第二,不是認同中國,因為國際社會眼中,香港和中國確實不一樣,無論在法制、文化、性格、語言、文字、思維模式、生活習慣....皆是如此。

第三,不認同中國的主因,除了香港與內地的差異之外,更是由於對於中共統治的不滿;在香港人眼中,中共對待香港人民是虛情假意,對待內地人民則是殘暴不仁。


於是乎,香港本土認同發展漸趨極致時,產生一種現象;就是有人鼓吹香港要徹底和中國劃清界線,就連中國雅安發生地震時,都鼓吹不要對雅安地震捐款,理由是,捐款只會被中共官員中飽私囊。

這種「不對內地災難捐款」的呼籲,意外引起眾多香港公民迴響,但也當然會引起正反兩極的爭辯與爭論。親中共的內地人民與香港建制派支持者大罵「本土認同」者為「不愛國、緬懷港英時代、殖民地的雜種」;而香港泛民主派與追求民主的內地人民和海外民運人士,則是對於香港人的這種「本土認同」深深嘆息,不表認同,認為這樣的香港人太狹隘、太自私、眼光太窄。


弔詭的是,當香港人覺得國家不值得愛時,從此不提愛國,拒絕對震災捐款,大力提倡本土認同,和中國劃清界線;但很奇怪,提倡本土認同的香港人竟然還比關心中國內地人權的香港人更少被中共找麻煩!難道中共準備接受港獨?

 

其實,從普世共通的人性心理來看,這類現象可以獲得合理解釋,衍生的問題也不難找到解答。 

譬如,有惡父平日常酒後常發瘋,凌虐兩個女兒;某日,惡父房間燈掉下來,砸傷惡父的頭;大女兒趕緊去找藥水和繃帶要幫父包紮;但找不到剪刀,大女兒便叫二女兒去拿剪刀;二女兒不肯,冷冷回應說:「我不會替那個人再出一分力,做一分事,要拿妳自己拿!」大女兒無奈,只好自己拿。

大女兒比喻仍在關懷中國內地情況的香港人、內地人、民運人士,二女兒則比喻和中國徹底劃清界線的香港人。

當然,這個比喻,不只可以用來比喻香港,更可以用來比喻所有關於國族認同的普世人性。


香港本土認同派力量上升,其實是由於這些年香港人積極「關心」中國的各方面情況,卻一再感到失望,所必然產生的消極抵制心理。

在「一國兩制」下,嚴格來講,香港只有法治、一定程度的言論自由、和被掌控的間接選舉、資本主義自由經濟...,而尚不能稱為民主社會;然而,香港人走向民主社會的渴望十分強烈;拒絕被中共「內地化」傾向很明顯。於是,在關心內地人權遭到挫折之餘,情感投射成「和中國劃清界線」的心理,用以保持香港人自己的群體人格獨立性。

諷刺的是,對中國「漠不關心」的香港本土派,要遠比「積極關心」的民主派,更安全,也更少被中共出手對付。這樣,香港人當然更會想走「和中國劃清界線」的路線了。這也是一種人性的必然,雖然可能不是政治結局的最理想方向。


 

話說回來,對「本土認同」香港人的指責「不愛國、緬懷港英時代、殖民地的雜種」或「太狹隘、太自私、眼光太窄」的聲音,是否有道理呢?

這必須從歷史來看。身為曾被祖國「割讓出去」的香港人,當殖民地又不是自己能選擇的!而是被「祖國」給遺棄的孤兒!

這樣的孤兒,即使長大後變得有錢了,又豈有任何一絲一毫對祖國利益的責任義務?祖國又豈有任何資格來批評香港人「不愛國」?

因此香港人發展出拒絕關心中國的本土認同,是合情合理的。



...
然而,香港人當中仍有不少人關心中國的人權、環保、社會公義,而不被中共當權者所喜;這些香港人當中,很多是出於一種普世價值的大愛精神;並不能說只是「偽民族主義、偽民族身份、偽人道主義、偽鄉土情、偽故鄉情、偽同胞情、錯誤投射儒家溫情和已破產的中國夢」(引號內為某網友語)。

簡而言之,「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不會因為香港人是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英國人、或香港人,而有任何改變;

「普世價值超越狹隘的國族分合」這樣的觀念,才是曾經接受過西方文明精髓洗禮的許多香港知識份子與香港公民們,發自內在真誠良知的聲音。

這些人當中,無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英國人、或香港人,都可以來關懷六四,關心劉曉波與陳光誠,揭露中共迫害新疆和西藏的黑幕;他們不必是回族或圖博族人,但他們對回族人和圖博族人的愛,並不亞於他們對漢族人與香港人的愛。

.....
具備這樣的大愛精神者,才堪稱為真正的知識分子,真正的民主精神與普世價值的信仰者!這樣的人,無論他是中國人、英國人、或香港人,都是值得台灣人尊敬的。

化悲情成為大愛;
從大愛而生力量;
用力量實現理想;
因理想圓滿現實。

世間一切歷史悲劇,莫不如此解決;能如此者,才是真正超越狹隘私我的大英雄、大豪傑。
在這樣的英雄豪傑眼中,本不存在「認同香港或中國」的問題。

依此原理,越闗懷中國人權問題,香港人當然就越會逐漸摸索出朝向圓滿生存之路。越關心、闗愛中國人民的香港人,當然也就越有機會創造一番偉大的歷史!

這就如同曾被遺棄的孤兒,長大後卻以德報怨,願意向深陷窮苦與精神分裂症困境的父母伸出援手那樣。無論這位長大的孤兒是否還願意跟著父母的姓氏、是否還願意喊一聲爹娘,「對困境者伸出援手」這樣的愛,本身就足以令人感動!

毛澤東、蔣介石,若論格局心量,實在不如任何一個真心關懷中國六四問題的香港小老百姓!


台長: 天光
人氣(60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教科文史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維權與民運人士該如何看台獨?】
此分類上一篇:【詩文】我的中國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