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3 06:57:27| 人氣3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Divided We Fall)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Musíme si pomáhat(Divided We Fall) / alien

1937,1939,1941,1943!

那一開始的宣告,便隱約透露了這樣的黑色喜劇,用更真確的語詞應該是「灰色」喜劇。冗長的小人物故事,卻誇張地鋪陳在那樣特殊的歷史切片裡。這不啻是一部誇張的「戰爭」片。

強烈光線刺進了雙眼,輕快的基調,晃動的鏡頭,一幕又一幕如畫般地串接著……,我幾乎忘了,這是場相當大的悲劇,在你我之中,在潛意識裡偶然經驗過的。

片裡沒有大量的狗血,但,怎麼能夠說是誇張呢?

這些狗血,氾濫自於導演(Jan Hrebejk,也為原著)對於人性的穿刺,那一針又一針側縫著我們熟悉的,卻又不熟悉的情欲以及壓抑。

撇開我們慣看的戰爭片,描寫納粹對猶太人的殘虐行為儼然是一個老掉牙的主題,好比《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何處是我家》、《戰地琴人》等,如果你看膩那些尖酸而且正面痛砍的戰爭(批鬥)片,那不如換個口味,來嘗嘗這部容易消化,並且帶些甜味的精緻開胃菜。

故事是開展於1937年,猶太實業維納家族的兩個手下約瑟夫(Josef Cizek)和霍斯特(Horst Prohaska)兩位不同性格所連成的交誼,1939年德軍入侵,維納家族被迫搬離豪宅,1941年,被迫送往急中營,1943年維納家族僅存的兒子大衛(David Wiener)在大逃亡中遁回捷克。那樣的逃亡,劇中以黑色呈現,大衛在牆沿拚命地奔著……。牆,黑色的長牆,這隱示了當時的納粹行逕,更揭示了那樣的氛圍下,被迫分化的人性。

「這個世界正處於一種不好的狀態之中,除非我們每個人做出更大的努力,否則世上每一件事情都將變得更壞。因此我們對兩件事長保警戒,其一:由於有了奧茲維茲集中營,我們必須知道人的為惡無所不能。其二,由於有了廣島原爆,我們知道正濱臨什麼樣的危險。」(註一)

大衛所幸在那樣的混亂壓迫中巧遇了約瑟夫,在約瑟夫夫婦幫助下,僥倖潛藏在櫥櫃裡,三人就這樣在同一屋簷下熬過了一年,躲過德軍的搜查。約瑟夫是個浪漫卻謹慎的人,相較於他的太太瑪莉(Marie Cizková),瑪莉便顯得浪漫卻過於天真。

『人為什麼會一直繁衍,一種畸形自我保護的本能。』(Josef Cizek)(註二)

瑪莉的無法懷孕卻渴望孩子。這關於人類繁衍的喃喃,淺薄地鋪陳約瑟夫自身的問題,卻微開了一扇厄運之門。瑪莉為了躲避殷勤獻愛的霍斯特,便以有孕在身為盾,然而矛呢?約瑟夫的不孕問題是街坊盡知。情急之下,竟搬出了躲活在櫥櫃裡的大衛,基因是場大勝戰,瑪莉順利地懷了大衛的種,也保護了這一家三口------大衛,約瑟夫,瑪莉。這三口,隱然成為一體,平衡的黃金三角。

『人都要生存,美麗的事物都要保留極致。』(Horst Prohaska)

那一心捍衛美麗瑪莉的「賣國賊」霍斯特,成了軸線,拉繫了大衛,約瑟夫,瑪莉。團結內部的矛盾,相互共生的結果,好比《活著》張藝謀導演改編余華的小說,每個生命個體在那樣的混沌中相偎也相刺。存在主義可以或者想要是什麼?活著,生活,不過是存在主義最純粹的概念。

『她必須用木棍活活將我父母打死,我看見父母跪在地上求她下手……』(David Wiener)

戰爭裡的虛無感,性格的拉扯,卻減不了對生命所擁有熱情的。影片在尾聲,是個完美的結局。讓觀眾在偶然歷經一場熟悉卻不曾經驗過的災難裡,看到新生在廢墟殘垣裡美好地招搖,並和聲以美好的女音。像是《美麗人生》一片中強調扭曲的美好,小男孩在苦難中與真實的世界玩了好大的一場遊戲,「我會設法避免將我自身的恐懼或失望經驗傳給他,我相信孩子天生及對生命開放的態度,可以讓他們預見自己的未來。」(註三)多數的歐系影片,相較於強勢的美國製片,歐系的電影給觀眾更寬廣的舒適,當我們被迫窒息地接收一切的悲哀時,歐系製片往往預留空間,好讓我們喘息。在這部片中,如此矮窄的狀態下,我們總會以喜悅迎接美麗的誕生。

『你可以原諒我嗎?我向你解釋……』(Frantisek Simacek)

德軍領導者成了弱勢,戰後的捷克小鎮裡,我們可以窺見影片裡強調的寬容。一些錯亂的相連,屬於約瑟夫的回憶拼貼:已亡的猶太老闆以及因逃兵被射殺的德國小男孩,他們同桌在重整的廢墟間玩牌------這著實的生活狀態已經大力地向世界攤牌!

我說過了,這是一道帶甜的開胃菜。你所需要俱備的,只是愉悅地享用。

我也說過,這是一部誇張的「戰爭」片,在刻意的用色、愉悅基調及運鏡裡,你我不經意地知覺到了滿車的血腥或者是日耳曼民族優越並且殘暴的片段,也感知到了強烈的愛國意識和道德感在人性的夾縫裡探觸著。






(在今年2004台北電影節中,我們將可再嘗一次導演Jan Hrebejk所展現的捷克幽默自嘲電影《Pupendo》(2003)(誰來為卡夫卡塑像)。)
註一:/Victor E. Frankl,Victor E. Frankl猶太人,納粹時期,其全家人陸續進入奧茲維茲集中營,他的父母、哥哥、妻子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唯有他和妹妹殘存。其首創「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此一也稱為「第三維也那學派」。
註二:『』中均節錄片中各角色的對白。節錄依序為:約瑟夫,霍斯特,大衛,德國領導者。
註三:,ch5/ Federico Fellini,知名導演Fellini在訪談錄中追溯他的童年,並大嘆自己為一位完美導演、缺陷丈夫。


--
Ψ片名:《分道不揚鑣》Musíme si pomáhat(Divided We Fall)
導演:揚霍布雷克(Jan Hrebejk)捷克片
編劇:彼得雅丘夫斯基(Petr Jarchovsky)
演員:波勒波利夫卡(Bolek Polivka)
   安娜西斯可娃(Anna Siskova)
   雅洛斯拉夫杜謝克(Jaroslav Dusek)
   龔克卡薩耶(Csongor Kassai)
--
Ψ劇情大綱(資料來源:Kingnet)
二次大戰將盡,人心仍然惶惶不安。約瑟夫和瑪莉夫妻倆住在捷克的一個小鎮裡,結婚多年,瑪莉肚子仍沒消息。時局物資缺乏,小倆口常常靠著友人霍斯特接濟。霍斯特是親納粹的,靠著納粹的庇蔭,三不五時就帶些禮物來取悅這對小夫妻。與其說是取悅他們,倒不如說是取悅瑪莉。
任誰都知道,霍斯特對瑪莉覬覦已久;但總是形勢比人強,這對小夫妻也只能虛與委蛇地應付霍斯特固定的”熱情拜訪”。
某日,約瑟夫的舊時鄰居大衛從集中營裡逃出,走投無路,只好尋求這對小夫妻的幫助,這對小倆口來說真是一項周旋在勇氣和道德之間的大考驗,基於好厝邊的感情,他們收留了他,把他藏在櫥櫃,但非常小心深怕霍斯特和鄰居們知道。靠著不知情的霍斯特持續接濟,三人就這樣地過了一年。
霍斯特欲更上層樓,竟向瑪莉求愛,瑪莉情急之下以已懷有身孕為由拒絕,然而約瑟夫和瑪莉多年未能受孕成功是全街坊鄰居都知道的事,夫妻倆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只剩唯一的生路---請大衛讓瑪莉懷孕…

台長: 求逑
人氣(3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