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05 07:58:34| 人氣778| 回應18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邏輯:邏輯邪58/6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化邏輯:邏輯邪58/66

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依理性專業事實戲(謔評)論「文化邏輯」如下:

國家最好不要有任何意識形態政策,故宗教、教育、文化……等部都應廢!
要的話也不應均養一群文化廢物和流氓,而應依藝術和市場機制優勝劣敗!

濕人的文化邏輯是很合理性專業事實
但不合呆歹灣藝文界理盲濫情之現實
首先 姓馮叫鴻的詩人會跳出來大罵
文化邏輯純屬阿楨夢想家之夢遺意淫
後現代那還有啥藝術機制來分配補助
其次 這些文化人雖是廢物但有廢品
很要求文化政策的品質怎能容忍數量
雖是文氓但是很懂得文鬥之文化打手

旣要被包養又要當主人 這簡直是
一面賣藝一面要牌坊 難怪會搞出
【文化元年宣言】矛盾的九大要求

5. 要求正視藝文多元性,均衡藝文預算分配
(但由誰決定預算之分配?即使在民主國家,最終還是民粹決定政府預算!政府補助團體要求效益,當然以知名度大和得獎多的大團體為首選,願意推廣藝術的企業,更是!小團體自然難得到補助。即使接受到補助的大團體,也永遠覺得資金不夠。台灣的藝文界表面很清高,暗地裡卻不斷爭錢奪利!)

6. 要求文化政策重視「培養文化生產者」
(宣言旣反對文化創意產業,又把藝文產品當成文化產業,把藝文工作者當成文化生產者。旣談產業就要談產值,就要談獲利,如英國文化部,目的就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政府的文化政策應該以服務全民為目的,不是為了培養「文化生產者」之利益。)

7. 要求文化政策制定與執行均受全民監督
(但由誰代表全民?即使在民主國家,最終還是民粹決定議會質詢!)

9. 要求終結文化建設的閒置浪費與畸形發展
(小團體得不到補助,只能希望多建展演空間,但是公家建再多的劇場都不可能專屬某個團體,結果養出更多蚊子館!)

台長: 阿楨
人氣(778) | 回應(1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詩:邏輯邪 |
此分類下一篇:性別邏輯:邏輯邪59/66
此分類上一篇:教改邏輯:邏輯邪57/66

阿楨
表坊:表演藝術17

【表演工作坊】(英語譯名:Performance Workshop),為華人世界之著名舞台劇團,位於台灣台北,藝術總監賴聲川,行政總監丁乃竺,1984年11月成立於賴聲川與丁乃竺台北陽明山客廳中。【表坊】以演出原創作品為主,也曾製作演出世界劇場著名作品,如東尼・庫許納之《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1996)、達里奧・福之《絕不付帳!》(1998)等,皆為世界中文首演。也是台灣第一個將達里奧・福的劇本搬上舞台的劇團。
  【表坊】早期的創作與演出帶動了當時舞台劇演出稀少,戲劇貧乏的台灣劇場,走向蓬勃創意與演出的生態,間接刺激了許多新劇團的成立,導致了許多新舞台劇的創作,使觀眾再度湧進劇場,成為台灣文化發展的核心團體之一。自1985年創團以來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一系列的相聲作品,更促成了傳統戲劇以創意手法復甦,被劇評家形容為「成功地在藝術與通俗娛樂之間搭起橋梁」。成功的將『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巧妙結合。
…………………
1985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1989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1993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1997又一夜他們說相聲
2000千禧夜我們說相聲
2005這一夜Women說相聲
1991臺灣怪譚
1992 暗戀桃花源
1999 暗戀桃花源
1995 意外死亡
1998 我和我和他和他
1998 絕不付帳
1999 十三角關係
2001 一婦五夫
2002 他和他的兩個老婆
2002 永遠的微笑
2004 出氣筒
2008 如影隨形
2011夢想家
2013如夢之夢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30115393
2014-09-08 09:41:24
圖博館
選出一位次次佳大學校長,有何意義?2018-01-03聯合報社論

台灣各公立大學校長的產生,自一九九四年《大學法》修法起算,迄今已廿餘年。當年修法的時代背景是「去威權化」,是要反抗威權統治下的校長官派;在這樣的大氛圍下,各校其實並未深思「大學校長應如何產生」。再加上李遠哲當年一句語意含糊的「教授治校」,台灣公立大學的校長選舉漸漸被帶向民粹、庸俗、派系運作,和台灣的政治角力相映。廿多年來,校園民粹之風愈演愈烈,不但校長的產生都是由校內教授「主場優勢」所宰制,甚至綁樁、圍事、放話、耳語,醜陋已極。這種種醜態,即使在台灣的龍頭大學,亦無法倖免。
  以台大為例,因推動「校園民主」,由校務會議拚高票的「準普選」方式推選校長,辦法雖歷經若干改變,但校長選舉制度之弊卻日益明顯。客觀檢視這種民粹選舉的結果:一九九三年陳維昭任校長迄今,經歷三位校園選舉產生的校長,台大的世界大學排名每下愈況,被星、港、大陸名校遠拋在後,甚至發生校長捲入論文數據造假、氣功隔空抓藥等醜聞。然而,有些卸任校長始終不願放手,一再參與遴選或擔任召集人,繼續主宰人事決定。這些始作俑者的品格、自覺與反省能力,委實令人失望。
  在校園民粹的風氣下,教授、學生、職員各方人員都要求參與校長選舉。於是,包括龍頭大學在內的許多公立大學校長遴選,遴選委員都要由校務會議選舉產生,委員組成要顧及各種校內勢力的「代表性」,候選人名單要經一百多位校務會議代表認可,可能人選則要經全校師生的公開質問,其過程則要現場錄影或直播。由於校務會議代表本身就由各學院產生,故在凡事經校務會議投票的制度下,每一個階段都有學院運作的空間,都可以做策略操作。也因此,諸如在校務會議投票先「做掉」優勢競爭對手、耳語放話誘導遴選委員投票行為等惡劣選舉操作,都在知名大學一再複製。
  更嚴重的是,這種民粹與惡質的選舉操作,將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首先,越來越沒有校外甚或國外的優秀人才,願意拋頭露面來受羞辱,卓越的人才不願冒著遭暗箭中傷的風險來蹚此渾水。其次,能在民粹歪風下奪取勝利的,通常是工於操作之輩;從醬缸中出線的人選,恐難期待拿出廓然大公之作為。再者,拉幫結派的校園風氣與因此產生的當選人繼續惡化校園風氣,腐蝕大學根基,形成惡性循環。
2018-01-04 11:29:47
圖博館
台灣在政治上僵持對立、在經濟上一籌莫展,已經使有識之士扼腕久矣。如果名為社會良心的大學也如此沉淪,那將是國家何等重大的損失!我們認為,公立大學校長選舉,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目前的選舉辦法有三大缺失:一則是國際優秀人才止步,只剩下國內小圈圈人士彼此相濡以沫;二則選舉運作庸俗甚至醜陋,又使得國內潔身自愛者卻步;三則複雜的派系及政治圍事,再排除不願同流合汙的優秀人選。過去十多年,台灣若干公立大學曾在不同階段「做」掉了比較優秀的人選;遴選委員會在所剩「次次佳」人選中,又怎麼可能選出能有一番作為的校長?
  屆復一屆,眾所矚目的知名大學校長選舉,就是在前述的扭曲環境下,任憑派系勢力操作,選出一任又一任的學術及人品不受尊重的校長。我們必須嚴肅而沉重地指出:這樣的局面必須改變。校長遴選委員會的任務,就是要替大學尋覓最優秀的人才。假如尋覓的範圍受到民粹的擠壓、可選擇的名單又受到明顯的操作刪除,那麼遴選委員會有責任向大學呈現問題、凸顯問題,而不是逆來順受並行禮如儀地再選出一個爛校長。台灣的大學校長選舉必須要改變,而且不能期待「由下一任次次佳校長」做出改變。
2018-01-04 11:31:30
圖博館
綠撤案收手 政治追殺喊卡?2018-01-28聯合報

在民進黨決定撤案後,延燒數日的「暫緩聘任台大校長案」,可望暫時告一段落。
此事一開始,是大綠小綠見獵心喜,一路誤判。荒腔走板的「暫緩聘任」主決議案只是第一步;接著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砲打管中閔論文抄襲,連日來一副要「拔管」的態勢。
不過,接下來發展急轉直下,所謂的爭議,其實沒有在遴選辦法中規範,而且也無隱匿資訊問題;至於論文抄襲的指控,更是烏龍一場。整個輿論風向對提案的民進黨不利,台大校方對教育部要求,連續回了幾個軟釘子,台大師生更是發起連署,拒絕政治黑手介入大學。
此次事件給民進黨政府一個教訓,就是完全執政,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

甘為政治馬前卒,教育部對得起教育?2018.1.28聯合報
....
管中閔雖被歸類為藍營,但民進黨與教育部聯手自導自演的這齣「拔管案」,粗暴踐踏大學自主與程序正義,所引起的社會反彈,後座力已經超越藍綠。短短三天,上千名台大師生連署抗議「政治力介入台大,堅守大學自主」,許多中間選民更感憤怒。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一度警告管中閔:若堅持就任,「不死也半條命」;窮凶惡極的嘴臉,宛如流氓政權。
在民進黨團知難而退撤案後,更顯得教育部裡外不是人。教育部次長尷尬地說,「不論立院有沒有撤案,都會維持行政中立」,又說「校園本就該避免政治力介入,會尊重立院決定。」大言不慚的態度,暴露恥度之無底線。
民進黨執政後,本該嚴守中立的教育部長屢屢作激情演出。去年底「促轉條例」通過後,引發全台「中正」或「介壽」為名的學校和道路改名的議題;教長潘文忠迫不及待地表態,要剔除或更名,教育部會與相關學校依條例內容做適法的研處。此話一出,民意譁然,反彈不斷,逼得行政院發言人出面說明改名是「假議題」,潘文忠更被綠營立委K得滿頭包,提醒他要「檢討話術」。
  相關新聞
政治力鍘管爺…台大教授2018.1.25怒:教長若淪綠事務官應下台(回應:綠色勢力無所不在?連台大校長都不放過?絕對權力果然絕對濫權 「讓政治滾出校園」是指國民黨滾出校園!你們還以爲是民進黨?)
民進黨團暫緩聘任管中閔的主決議案撤案了 時代力量不撤案
李艷秋:從管中閔事件看民進黨的恐懼(回應:蔡桶不會那麼容易鬆手,好戲還在後頭。下一步就是仿水利會修法大學校長改官派.)
2018-01-30 08:05:57
圖博館
你正在看「台獨三台」2018-01-13聯合報黑白集

公廣集團突以「不適任」為由,解除華視總經理郭建宏的職務,公廣董事長陳郁秀並細數郭建宏的「七宗罪」。郭建宏隨後發表聲明反擊,稱華視是公廣集團成員,如今卻變成了「小民視」,變成「台獨三台」之一。言下,對台獨勢力操控公廣集團,頗為不甘。
這項人事案涉及什麼樣的內幕,外界暫難窺全豹;但華視變成「台獨三台」之說,不免讓人震驚。事實上,這詞並非郭建宏所創,而是出自民視董事長郭倍宏之口。去年三月,郭倍宏即曾揚言:「咱台獨現在有三個電視台──民視、公視、華視。」對此,陳郁秀不曾作出澄清,蔡政府也未發一語,難道是默認了?
民視要自許為台獨電視台,那是它的選擇。但是,公視、華視是公共媒體,竟不知不覺成了民視的附庸,且隨之變成台獨台,豈不令人錯愕!要問的是,陳郁秀如果把「公廣集團」經營成台獨電視台,這難道是蔡政府任命她的目的嗎?
有些人家裡不裝有線台,不看商業電台,就是要讓家人和孩子收看「最純淨的」公共電視。但今天,如果這幾個基本台高度政治化,民眾就等於成天浸淫在「台獨三台」的洗禮中;則「公共」的精神何在?
華視的人事更異事小,但公廣集團如從「綠化」到「獨化」,卻是反公共之道而行。尤其陳郁秀,如果聽任郭倍宏安插親信友人進入華視,又拱手把公廣集團變成政治的附庸,那就有愧國家對公廣集團的託付。
  相關新聞
華視、公視高層內鬥 行政院:由文化部去了解
華視風波 黨政軍退出媒體 籲文化部儘速處理
華視爭議 文化部軟回應「了解」:文化部對華視沒有人事權,一切尊重董事會決議,但會邀集公視及華視董事會進行了解.
  回應
 民進黨長期主張的黨政軍退出媒體又自打臉借屍還魂變本加厲了!
 人家獨派媒體都敢如此囂張嗆聲,那些反媒體壟斷的團體躲到哪裡去了?只反藍,不反綠.
 民進綠色團夥以詐術呼巄政黨退出媒體與校園,國民黨卻傻傻照辦 呵呵
 白癡才會相信政黨退出媒體,NCC也是設假的。
2018-01-30 08:10:08
圖博館
大學自治 輸給一國兩制2018-02-11 聯合報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

台灣人訕笑香港實行一國兩制,認為香港行政特區所謂自治,無所不在受北京干預,尤其政治人物的政治立場,受到鉅細靡遺檢視,以至所謂自治,充其量是鳥籠自治。
  不過,拿香港自治與台灣的大學自治比一比,就會發現,台灣的大學自治稱不上自治,香港才名副其實。
  起碼,干預香港自治的制度管道,是透過人大常委會,而人大常委會,是大陸最高立法機關,相當台灣立法院。然而在台灣,干預大學自治的制度管道,可以低到教育部底下的處或室-教育部的人事處、高教司與法制處花了一個月,仍在咬文嚼字找問題,拒絕同意根據大學自治法選出的台大校長管中閔。
  干預機關層級在台灣遠低於香港,說明自治在台灣輕佻得多。台灣就連干預的理由,也沒有基本原則或立場,遂行干預的教育部中低階官員,對於為何干預、如何干預、干預什麼都說不清,幾乎只能在枝微末節的文字上纏鬥。
  在香港,干預內容具體,就是不准港獨,而這點本就是香港基本法立場,因此反對港獨任公職,不能算干預自治。充其量是,北京對香港各黨派人物,不掩飾其偏好,可稱干預。台灣則不同,干預內容因人而異,隨時創新,干預者的恣意毫不遮掩。
  教育部干預台大的主要理由,是原本當選校長機會渺茫的管中閔,沒有事先揭舉自己的一個獨立董事身分,而其公司負責人卻擔任遴選委員,故兩者身分間涉及利益衝突,可能勾結。至於其他大家公認更有機會當選的幾位,竟跟一位遴選委員是同單位的同事關係,反而無人聞問。偏偏最有希望的幾位之間相互掣肘,讓管中閔勝出,突然就冒出對最小程度利益衝突的最大揣測。
  攻擊利益衝突的幾位學者,幾乎都是積極深度的政黨菁英,當然就有明顯政治利益衝突。不過,他們用利益衝突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攻擊管中閔,鼓勵大家懷疑他。他們之所以理所當然聚焦在管中閔勾結遴選委員,是因為他們正是處處遮掩自己利益衝突的勾結老手,剛好自曝其短。
  在台灣,干預者的層級低,講不準干預理由,干預標準因人而異,當選者不如己意才選擇性干預。在在說明,台灣訕笑香港自治,其實反映自己對自治不理解、不遵守、不在乎,就像攻擊管中閔沒有揭舉利益衝突,根本是反映自己隱藏利益衝突的齷齪。來回比較可見,一國兩制的自治才是玩真的。
2018-02-12 08:26:18
jsoujsou
走了潘文忠,會來一個升級版?2018-04-16 聯合報社論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拔管」百日未遂後請辭獲准。
  無論潘文忠如何強辯他對「卡管」案的處理,此案的本質終究是一個政治事件,而非法律案件。法律的邏輯很清楚,根據《大學法》,教育部必須尊重台大遴選委員會的決定核發聘書;即使管中閔確有其他違法,也應先讓他上任,再依其他法律程序追究。
  說穿了,「卡管」案從頭到尾都是莫須有的政治追殺,是潘文忠私設刑堂。最初的所謂「獨董」爭議,幾使中研院長也要為迴避問題賠上令譽;其後因果倒錯的論文抄襲案,乃至管中閔赴陸兼職疑案,台大及相關機構其實皆已各提出相關澄清,包括管中閔的出境也有明確紀錄在案。然而,教育部對所有證據皆置之不理,卻硬要逼管中閔出面「自證其罪」。
  以教育部近日窮追猛打的管中閔「赴陸兼職案」為例,從內政部長葉俊榮被揪出的兼職作為對照,即可看出其荒謬。
  潘文忠以僅「教過小學」的資歷,竟能一步登天當上教育部長,不能不說是蔡英文政府用人的奇思巧技。遺憾的是,如此的用人奇招,潘文忠最後謝幕時數得出來的「業績」,竟只留下「高中生審課綱」、「刪文言文比例」和「卡管」等醜陋大戲以謝國人,慘不忍睹。這也證明,民進黨政府眼裡沒有教育,沒有「作育英才」、「百年樹人」的志業,因此,才會放任這麼一個教長來蹂躝台灣大學,踐踏校園自主,把骯髒的政治泥漿灌入所有師生的腦袋裡。
  當年蔣中正大權在握,再怎麼不喜歡胡適,也要對他禮敬三分,這才讓中研院能維持在華人世界的學術泰斗的地位,廣納海內外學人。相形之下,民進黨此刻對待學術的粗暴干預和凌遲手法,實堪稱早年大陸「文革」的復刻版。賴清德昨天更引《九陽真經》中「我自一口真氣足」之語回敬管中閔,如此高來高去,似乎暗示「卡管」風暴不會因潘文忠下台而告罷休。不難預料,新任教育部長恐將是一個「進階版」的潘文忠。那麼接下來要剉著等的,將不只是台大,而是整個台灣教育界了。

從潘文忠辭教育部長,再論廢除教育部 范疇14 Apr, 2018

潘文忠請辭教育部長,該追問的不是潘文忠是否適任適格,是氣節的表現還是應聲的表現,而該追問教育部是否應該廢掉。2014年,連續寫過四大篇有關台灣的「教育翻轉思考」,其中第一篇就是〈如果廢除教育部,台灣會怎樣〉,.....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67/3086693
2018-04-16 10:07:03
jsoujsou
李遠哲與納粹國師 2018-07-24 聯合報黑白集

台大校長案爭議正熱,李遠哲又來火上加油,說「台大沒有能力選出一流的校長」。此話一出,引發公憤,李遠哲似渾然不覺民眾對他在教改與政局中的翻雲覆雨不滿已極。
當年頂著「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光環返台出任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曾領導如火如荼的教改,二千年總統大選他登高一呼,踢出政黨輪替的臨門一腳。李遠哲其後如同民進黨的「國師」,不但各種公眾事務無役不與,甚至連後來中研院長翁啟惠、廖俊智的接班都是他一手安排。台大遴選校長,他也扮演角色,彷彿頂著諾貝爾獎的桂冠即如同天神。
但回顧李遠哲的「豐功偉業」,教改失敗早有定論,他全力背書的陳水扁以貪腐收場,其接班人翁啟惠也因貪汙被起訴,他的諾貝爾光環早已黯淡。「中研院幫」在台大校長遴選敗陣,證明學界不想再被他控制。
李遠哲的行徑,令人想起二戰時納粹德國的「首席雅利安物理學家」菲利浦萊納德。萊納德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卻因偏見排擠後起之秀愛因斯坦,更為鞏固自己地位向納粹靠攏,扮演起反猶太大將,終致身敗名裂。
無論「納粹國師」萊納德或「民進黨國師」李遠哲,緊緊依靠政治權力,卻悖離學術崇高的殿堂。從李遠哲,到被認為「諾貝爾獎熱門人選」的吳茂昆和翁啟惠相繼失足看,證明學術成就不等於「道德良知」,卻可能被拿來操弄政治。李遠哲還有什麼資格在那裡指點江山?
  回應
月領50萬領到死的自肥國師...從這人退休前自肥, 安排特聘研究員可月領50萬, 就知道也是貪得無厭的小人, 跟他力捧的人一樣都是一丘之貉.
  相關新聞
代理校長郭大維7.23面會葉俊榮 台大:已對遴選案表明立場
  回應
 摸頭啊? 鳥用! 白臉先出來說"有溫度的溝通"卻沒有誠意溝通,黑臉再出來說,台大沒能力選校長,來否定台大自主的資格,這就是蔡英文與賴清德的兩面手法,到底是蔡英文與賴清德真的太笨,以為人民看不出他倆的技倆
 管碧玲在教育部長落選感言中已經講到了,拔管是全黨共識,葉俊榮只是繼續執行拔管的新任部長而已,你還以為他真的來溝通的喔,他是來各個擊破,支持拔管就給你個官位........
2018-07-24 11:20:08
圖博館
文化部推大公廣 納央廣、中央社 2018-09-21 聯合報

文化部昨宣佈公共媒體法修法草案,將訂落日條款,修正條文施行後兩年內,將中央廣播電台、中央通訊社與原為公視基金會的公媒基金會整合為一集團、多法人的公共媒體平臺。後續完成公聽會、跨部會協商後,十月底前將草案送行政院審議後,拚年底前送立法院、明年中三讀。
  回應
有種就收編地下電台啦! 幹!!
文化部、遮羞布。紙糊的偽政權,現在只能靠假新聞狗延殘喘。
  相關新聞
別讓打假新聞變成為政府護航
管制假新聞 輪不到政府
蘇蘅/假新聞為何不能由當權者認定?
侯漢廷:由政府定義假新聞 民主開倒車
下一個華視? 藍質疑「公媒獨立化了嗎」
大公廣集團 淪為執政黨武器
公共媒體獨立?公視董事:文化部說一套做一套

「公共媒體」不批判執政黨 大公廣?一言堂? 2018-09-20 聯合晚報

民進黨政府上任後,逐漸複製國民黨早年威權集中路數,藉國家機器行使個人及政黨私欲,從促轉會僅鎖定特定時期與政黨狂打、凡不合政府認定新聞就是「假新聞」、監聽規定大幅放寬等都是血淋淋案例。早年民進黨還是在野黨時,一一衝破枷鎖、爭取來的自由,如今卻將曾經力抗的枷鎖加諸他人,搖身一變當年最不屑憤怒的執政者形象,令人心寒。
台灣需不需要公共媒體,一直是大哉問,但以現今的公視表現,雖在影視類偶有佳作,但在最牽涉到公共價值的新聞表現,明顯仍依照執政黨路線,罕見批判執政黨。一個從不批判執政黨的「公共媒體」,除了共產國家,在全球都難以見到。
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原本就分別是國家通訊社、國家對外廣播電台,主掌者向來按政黨輪替上下臺,原本新聞立場與取向重新大洗牌,早為大眾所知。國家確實需要通訊社,只是因台灣政黨的對立傾向,造成國家媒體往往變成黨媒,如今文化部硬要在如此屬性上,硬慣上「公共媒體」名稱,難免讓人聯想是否要進一步將黨政策硬洗白為「公共」。
在民進黨將凡批評自己的新聞都列為「假新聞」的今日,台灣若將龐大預算資源,投入所謂大公廣,恐怕只是讓執政黨的國家機器更為壯大,自肥相關人士與政黨。
2018-09-21 10:04:46
圖博館
文化部搶救蘭陽戲劇團掀論戰 前文建會主委批鄭麗君「有應媽」 2019-02-18 聯合報

文化部長鄭麗君出手補助經費救了蘭陽戲劇團,讓其他歌仔戲民間劇團很吃味,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諷刺鄭麗君是有求必應的「有應媽」,用撒錢去補錯誤的政策,成營養不均的文化貧困;但民俗戲曲專家林茂賢認為,蘭陽戲劇團擔負民間劇團做不到的教學與推廣,存在角色與功能是不同的。
全國唯一公立的蘭陽戲劇團在27年前由前縣長游錫堃成立,上個月被縣議員刪除1千多萬元全部預算,除非縣府5月編列追加預算獲議會審查過關,否則劇團岌岌可危。文化部長鄭麗君上週六到宜蘭瞭解文化活動也關切團員演出,一口氣同意補助劇團400多萬元,包括200多萬元的劇曲創新與200萬元演出。
因部長出手相救,暫解蘭陽戲劇團燃眉之急,但是讓其他民間劇團看了很吃味,戲曲界人士也有不同看法。
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在臉書重話批評,現在的文化部太有錢了,部長像有求必應的「有應媽」,鈔票撒向天、鋪滿地,文化到處開花?他還把流彈射向前縣長遊錫堃,指前縣長與縣立文化中心在浪漫的地方文青慫恿下,好大喜功,捨本逐末,鄉下小孩開起超級跑車,然後每年為了預算跟縣議會答嘴鼓,禍延迄今的誤謬政策,文化部竟用簡單方法協助解決。
邱說,春風滿面的有應媽發紅包,受惠者皆大歡喜,卻解決不了撒錢補錯誤政策,所造成的營養不均的文化貧困。
劇曲專家江武昌則要求,鄭麗君該去瞭解近20年宜蘭傳統戲班的消長,看看那些演藝環境因蘭陽戲劇團的出現而受擠壓、不得不散團、消失的劇團和藝人。
宜蘭悟遠劇坊執行長林紋守看到文化部補助蘭陽戲劇團,貼文以「非常的沉痛」形容心情; 至於主張刪除預算的陳鴻禧議員呼籲縣府官員醒醒吧,請讓蘭陽戲劇團回歸本位,救救宜蘭的歌仔戲生態!
但台中教育大學副教授林茂賢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蘭陽戲劇團創立目的在於歌仔戲教育傳承與推廣,戲劇團應擔負民間劇團不會作或作不到的事,例如校園、社區教學、推廣、傳承本地歌仔、北管亂彈戲、樂譜整理、歌仔戲研究著作、音樂出版。
縣府文化局長宋隆全表示,還記得20幾年前有些民間野台戲演到一半,出現唱流行歌曲或伴唱帶,成立蘭陽戲劇團至今,多年來已產生正向導引效果,劇團成員也必須到社區與學校教學傳承,這次文化部補助還包括要傳承即將失傳的北管戲,民間劇團有可能做到文化保存、創新與人才培育嗎?
2019-02-19 10:13:08
阿楨
文策院竄起 藝術家GG了?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

文化內容策進院將掛牌,文化部2019-05-27公告文策院第一屆董監事名單。文化人士對此反應不同,有藝術家表示這分名單很明確設定流行影視聽產業,憂心政府對通俗大眾文創投入太多資源,精緻藝術的補助恐被壓縮;也有文化評論者表示文化部應同時公告評估文策院績效的評鑑小組名單,才能表現監督誠意。
根據文策院設置條例,董事會中政府相關機關代表不得少於董事總人數二分之一,因此首屆董事有八位官派,分別來自文化部、經濟部、科技部等。民間董事則有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音樂人陳珊妮、作家暨香港光華新聞中心前主任胡晴舫、數位人暨文博會策展總顧問詹偉雄等。董事長由文化部次長丁曉菁擔任。
文化評論人吳牧青表示,對比國藝會和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中,政府代表只占四分之一,差別太大,如此要自稱是產業政策的有效仲介機構,明顯沒有說服力。
藝術家姚瑞中,表示很明確設定發展流行影視聽產業方向。他說,文策院效法韓國文化內容策進院,但韓國發展20年,題材早已很開放,像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上流》最近才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可是台灣仍守著通俗大眾方向。他不反對文創或文化周邊商品,但認為那麼多文化資源丟進同一個籃子,需要評估。他擔心流行產業不斷擴大下,台灣會越來越市場、娛樂導向,對精緻藝術的補助被排擠。他舉例,要先有梵穀的作品,才能發展出眾多商品,「若沒有精緻文化作核心,如何發展文創?」
不具名的大學藝術系教授表示,這個年代當藝術家滿慘,許多藝術系畢業生畢業即失業,只好去作文創。他說在政府猛推文創下,當代藝術根本看不到著力點,作文創的文策院的資源遠比補助精緻藝術的國藝會高很多,看到年輕藝術家拚命申請國藝會補助,頂多拿個五萬、八萬,實在很替他們心酸。
2019-05-29 09:02:27
阿楨
大港好大,市府好怕? 2019-09-18 聯合報黑白集

辦了十多年的高雄「大港開唱」活動,明年確定不辦了。主辦單位說,是因為「感受不到市府的支持」。對此,綠營群起攻之,批評是「韓市府追殺」。一時間,似乎又是一樁韓國瑜「不得民心」的罪狀。
大港開唱舉辦以來,在音樂界確有其代表性。但是從二○一○年起,高雄市政府年年補助,計已超過五千萬元,平均一年超過五百萬元。現在市議員和政風單位本於監督職責調閱資料,難道就能稱為「追殺」,說市府不支持?
從已揭露的資料看,確有可議之處。這麼大的活動,主辦單位竟未幫工讀生投保勞保,核銷的出納竟然是臨時人員擔任,所謂「自負盈虧」,卻是向市府申請大筆補助。一般藝文團體能拿到政府幾十萬元補助,就謝天謝地了,而大港開唱卻是數以百萬、千萬計。
二○一七、一八兩年,市府對大港的補助三級跳,來到千萬元之譜。文化部補助最高等級的「台灣品牌團體」,不過就是千萬元,高雄前市府卻手筆闊綽。巧合的是,這段時間的文化局長恰好是「罷韓」行動發起人,其間的微妙關聯,更啟人疑竇。
多數參加大港開唱的藝人或觀眾,應該都與政治無關。但大港開唱主辦單位在相關質疑被揭發前,先一步宣布停辦,是「感受不到支持」,還是「先發制人」?是「受政治力壓迫」,還是「配合政治力演出」?無論如何,受害的是需要表演舞台的藝人,和單純想看表演的觀眾。
2019-09-20 06:27:48
阿楨
2019-12-20臉書封殺迄今最大假號組織,法輪功幕後操盤

本週五,社交網路巨頭臉書宣佈,封殺粉絲量累計超5500萬的近千個虛假帳號和頁面,這也是臉書“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虛假)網路”。
這批帳號不僅規模空前,而且首次系統性的使用AI偽造個人頭像。在邪教“法輪功”喉舌“大紀元”的幕後操盤下,大肆發佈“支持特朗普”和“攻擊中國政府”的內容。
研究人員評論:“這是一個厚顏無恥的龐大網路。”
臉書20日發佈的公告顯示,該平臺刪除了來自美國和越南的610個臉書帳號、89個粉絲頁面、156個群組和72個Instagram帳號。而這些帳號主要針對美國粉絲,以及部分越南、西班牙和講中文的人群,在臉書和Instagram花費了近950萬美元投放廣告。
臉書在通報中明確寫道:“儘管幕後操盤者試圖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相互關係,但我們調查人員認為這一虛假網路活動與總部設在美國的大紀元媒體集團,以及其駐越南工作人員有關。”
所謂“大紀元媒體集團”就是邪教組織“法輪功”的喉舌,旗下擁有邪教媒體“大紀元時報”。
據中國反邪教網報導,8月20日,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全國廣播公司(NBC)網站登載了兩名調查記者撰寫的報導,題目為《特朗普、神秘極右翼組織及即將來臨的末日審判:憑藉臉譜網崛起的大紀元時報》,其網站首頁標題則為《成為特朗普最大支持者的秘密媒體組織之內幕》。
  回應
反華是功,頂川是罪
  相關新聞
檢方11-02起訴卡神楊蕙如是害死外交官元兇:消滅假新聞,民進黨作賊喊抓賊,1450係金A!
卡神在LINE群組及PTT養綠網軍「每人每月上萬」抓出數千個卡神PTT帳號!
美國3年製造萬條假新聞,最大亂源辦不了,原因很可悲,事實全以黨派劃分! (回應:越來越像台灣,
顏決定正錯。)
西方在社交平臺上抹黑中國:製造假新聞,選擇負面報導,使用“雙標”情緒化語言.
臉書12-20封殺迄今最大假號組織粉絲量累計超5500萬,法輪功幕後操盤(回應:粉絲量累計超5500萬)
韓批民進黨收買90%媒體 靠卑鄙贏得選舉
藝術家雜誌12-22公佈台灣十大視覺藝術新聞出爐 「鄭麗君留任」拿下第一名(回應:在民進黨執政下,所有的國家機器都變成我家機器,各種報刊雜誌的股東或是贊助都有庶民納稅錢的縱影.)
2019-12-23 08:25:11
阿楨
藝術家雜誌2019-12-22公佈台灣十大視覺藝術新聞出爐 「鄭麗君留任」拿下第一名

藝術家雜誌每年年終舉辦「十大視覺藝術新聞」與「十大公辦好展覽」票選活動。針對2019年台灣視覺藝術的重要事件,藝術家雜誌以電子郵件與Facebook宣傳,透過網路投票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包括藝術工作者、藝評家、藝術產業界、公私立美術館展覽機構、美術教育單位等藝術圈內專業人士以及藝術愛好者。活動於11月28日至12月5日進行網路票選,最終有效投票人數共計1726人。
藝術家雜誌表示,從票選結果可知,台灣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是藝術界矚目的焦點,首屆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興辦拿下十大視覺藝術新聞第四名。藝術市場的活絡,符合實務流程與需求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宣示藝術品展覽銷售免徵營業稅的「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因此也獲得票選第十名。
此外,台南市美術館的正式營運(第2名)與Lightbox攝影圖書室的喬遷之喜(第10名),皆獲得廣泛注意。躋身國定古蹟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票選獲得第8名),或是順利返台的爾灣順天美術館館藏(票選獲得第9名),則在台灣藝術史的脈絡裡書寫屬於自身的時代意義。
十大視覺藝術新聞
第一名:文化部部長鄭麗君留任
第二名:台南市美術館正式營運
第三名:故宮VR展獲美國GLAMi Awards榮譽獎
第四名: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初登場
第五名:文化基本法三讀通過
第六名:文化部提出空總和華山發展計畫
第七名:外國藝文工作者來台非營利免許可
第八名: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升格為國定古蹟
第九名:順天美術館館藏返台
第十名(並列):Lightbox攝影圖書室搬遷新開幕;藝術品銷售免徵營業稅適用擴大
  回應
在民進黨執政下,所有的國家機器都變成我家機器,各種報刊雜誌的股東或是贊助都有庶民納稅錢的縱影.
2019-12-23 08:25:40
阿楨
相關新聞
 卡神翻版, Wecare罷韓發起人前高雄市文化局長尹立前陳菊市長任內19標案賺2400萬
高雄氣爆公共藝術詢價結果出爐:尹立存在「刻意規避採購法、文化局球員兼裁判、邀請比件資格不符、造價超高、鑑價後換廠商、違公務人員法並規避學校簽約」等六大疑點。
 罷韓逼出35萬人1221高雄挺韓,二小時(60萬人?)沒走完,韓上台全場齊唱隱形的翅膀,韓致詞完還有一批走過來!警估挺韓2倍,罷韓宣稱50萬人210公尺超長布幕底下真相是空的,反觀挺韓擠滿街道,證實了韓用蓋牌拒絕假民調的策略成功.罷韓50萬人? 遊覽車造勢!10分鐘走掉8成,攤商呆了.挺韓好熱鬧,庶民商機強強滾. 罷韓闖挺韓場合,庶民沒上當. 韓酸「民主遮羞布」變魔術真厲害 (回應:韓有好多隱形翅膀! 罷韓50萬人?罷免書3萬份! 膨風唬爛的外地人)
 藝術家雜誌12-22公佈台灣十大視覺藝術新聞出爐 「鄭麗君留任」拿下第一名(回應:在民進黨執政下,所有的國家機器都變成我家機器,各種報刊雜誌的股東或是贊助都有庶民納稅錢的縱影.)
 高雄三天免費嘉年華「不廢搖滾」取代大港開唱(林昶佐大港開唱獨攬10年受綠補助5000萬元還對外售票爭免稅,呱吉大港爆粗口譙韓 韓:下流粗俗),人潮達3.5萬人加上周邊破5萬人,有攤商銷售最高紀錄,卻被網友挑彩排以及收攤的時在PTT攻擊只有100多人。
 「南有卡神、北有鬼王」很會申請補助,其中自稱「鬼王」的現任立委、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的傳記電影「衝組」票房淒慘244萬元竟能獲得八倍的1900餘萬元補助金,連立法院長都包場看電影拯救票房。
 檢方11-02起訴卡神楊蕙如是害死外交官元兇:消滅假新聞,民進黨作賊喊抓賊,1450係金A!
 卡神在LINE群組及PTT養綠網軍「每人每月上萬」抓出數千個卡神PTT帳號!
 綠營心虛,楊網軍案辦一半!卡神金源:靠綠政府標案2年多賺億元,疑用來豢養網軍。網軍每月1萬元太摳門,卡神挨批血汗工廠 (回應:綠色恐怖!)
 攬標案1個帳號8000元,近期被檢舉PTT帳號9成以上都是支持蔡的網軍
 綠「砸重金」買臉書廣告!前20名綠營占近一半
 民進黨網軍案連環爆,「高雄組」養卡神,汙衊韓市長網軍IP常在民進黨立委辦公室,游錫堃帳號遭爆屬卡神idcc集團(回應:這群高雄冥進黨議員雇用卡榊網軍在各大網站抹黑抹黃抹紅韓市長,髒兮兮死到哪裡了?)
 卡神透過蘇嘉全辦公室喬預算「中央閨蜜喬事團」7度出面開協調會!
 楊涉詐領近億挨前中華網協副秘書長告!沒被限制出境,傳楊已出國避風頭
 卡神案毀蔡選情 年輕人氣炸:不投票了!
2020-01-06 08:48:52
阿楨
民進黨執政,卡神所屬易始及品原兩公司狂拿18個標案,投標稱「曾幫蔡打選戰」 (回應:可惡暗黑網軍,蟑螂吃到飽!)
 美國眾院12-11通過國防授權法,要求台灣大選後45天內提中國干預報告。(回應:把台灣當成美國的附庸國,到底是美國還是中國干預?蔡英文出賣台灣!)
 美國3年製造萬條假新聞,最大亂源辦不了,原因很可悲,事實全以黨派劃分! (回應:越來越像台灣,
顏決定正錯。)
 西方在社交平臺上抹黑中國:製造假新聞,選擇負面報導,使用“雙標”情緒化語言.
 臉書12-20封殺迄今最大假號組織粉絲量累計超5500萬,法輪功幕後操盤(回應:粉絲量累計超5500萬)
 韓批民進黨收買90%媒體 靠卑鄙贏得選舉
 反滲透法12-31三讀通過,最重判無期徒刑,法界批空白授權,韓:當選後重審,國民黨:綠色恐怖隨時查水表,用選票否決反滲透法,將聲請釋憲
 台大教授蘇宏達教授被查水表,蔡政府以社會秩序維護法的「散佈謠言」論處爭議的言論,處3日以下拘留或3萬元以下罰鍰。
 工商/電商/藝文/娛樂/學界/台生/台商憂踩紅線打成中共同路人
 人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蘇宏達,台版史諾登現形:情治內部爆料,國安監控輿論,連LINE封閉群組及個人臉書,都被監管範圍,國安局稱為處理假訊息,實際是進行選舉操作. 呂秀蓮:威權已復辟
台大學生會:蘇非理性非言論自由(回應:學生會是綠營豢養的非打手,荒謬嗎?一點也不!文革就是這麼幹的,當年紅衛兵,如今綠衛兵。綠的言論自由就是比其他人更自由。)
 你被查水錶沒:10多位受害民眾現身揭露遭查水錶的經歷。
2020-01-06 08:55:35
阿楨
龍應台的「黑白無常」 又刷一波仇恨 2022/11/22 雁默

近日,因「團團」離世,輿論刷了一波溫情,兼刷了一波「蔡英文冷血」,龍應台也將貓熊說成「黑白無常」,令各界錯愕。
龍對台灣社會的最大誤導,即「請用文明說服我」。但問題在於,以此嚴以律人,卻寬以待己,就很噁心,這便是台灣自由派的病根。而此病根,使社會墮入「雙標」陷阱,反噬了價值自身,以致立基於此濾鏡的論點,不但全然無效,還造就了一個理盲的社會。
龍嬸批評對岸無言論自由,不夠重視人權,並據此引申為「不文明」,這是她個人詮釋,不過,自由與人權在台灣社會造成了方方面面的惡果,龍應台卻對此閉口不談,這才可憎。換言之,龍應台的濾鏡,默認了台灣在網軍橫行與民粹主義下的顛倒是非,侵害人權,限縮自由,造謠生事,和凡事政治化操弄,以掩蓋政治腐敗的亂象,卻很有興致指責對岸,好烘托自己的「文明」高度。
白話說吧,台灣現在又不歸中共管,你太閒去管別人的問題,卻漠視自己社會的問題,難怪中國自古冷潮「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更別提龍嬸那些令人尷尬的爛情文筆,有多虛無了。
民智已開,少數自由派菁英已無法壟斷「價值的排序」,在見慣了各種噁心說詞後,至少我們應有所覺悟,什麼才是台灣社會最高位的價值觀,不是自由派說了算,特別是那些將雙標當日常的低級自由派。
周玉蔻對社會的負面示範,正常人都會對其表現「倒彈」;龍應台是另外一種負面示範,正常人往往不會覺得其言說有何大錯,甚至頗能煽動部分情感掛帥的民眾,然而,「真小人 vs 偽君子」何者危害較大?讀者可以自評。
  相關新聞
補壹刀:龍應台的“口誤”,圖窮匕見!
  回應
我們應該警惕台獨文人對中華文化的破壞和對中華民族的傷害。
老妖婆當年在港大演講,慘遭打臉的視頻還記得
應該把圓圓要回來。
  相關新聞
爸爸「團團」過世了 臺北動物園將積極替女兒圓仔找對象(回應:不是熊貓幼崽四歲就得送回中國大陸嗎? 兩岸互贈保育類動物 - 維琪百科)
為什麼國外接受熊貓成年後回國?
美國一議員試圖阻止大熊貓返回中國
付費租借熊貓不是那麼黑白分明的一件事 – BBC
2022-11-23 10:00:46
阿楨
深綠、漂綠、親綠的學者 2023/01/12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民進黨在1986年成立,主要以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為主,像黃爾璿及尤清有博士學位的不多,而朱高正更是號稱鑽研康得的權威。或許穿草鞋出身,民進黨自從國會全面改選以來,全國不分區畫為政治、社運、學者三組輪流分配,各派系不免要吸納學者。儘管民進黨的博士沒國民黨那麼多,執政時期的內閣成員仍延攬不少博士,學者趨之若鶩,當然也不乏從政後拿博士的。
台灣教授協會成立於1991年底,結合海外歸來的理工及本土文法學者,揭櫫獨立建國,會員除依據學術專長分為人文、法政、社經、科技組,還特別設置環保組,倡議反核,大學教授走上街頭引人側目。自始,幕後推動者以台獨聯盟為主,為遷台搶灘鋪路,不甘示弱的新潮流也積極串連、四處拉人,洋獨與土獨的競逐波濤洶湧,尤其是每年會長改選的動員令人嘆為觀止。
1996年春首度總統直選,民進黨候選人彭明敏功敗垂成,憤而退黨另組建國會;不少民進黨支持者不滿黨魁許信良「大膽西進」的主張,另起爐灶成立建國黨,主要幹部來自台教會,包括李鎮源及林山田,獨盟的在野派隱身於後。
等到接任民進黨主席的林義雄整合出《台灣前途決議文》、順利推出陳水扁為2000總統候選人,本土派終於定於一尊,深綠人士紛紛鳳還巢。
陳水扁在三腳督的情況下意外取得政權,不少台教會成員學而優則仕;此外,也有一些學者為加入政府先來漂一下綠,台教會儼然是當官註冊的俱樂部。其實在政府五院裡,除了考試院或特定專業,很難說不是被摸頭,尤其是必須有黨派背書,相當難堪。至若搭順風車者對於理念有多少認識或堅持並不重要,反正「台灣已經獨立、國號中華民國」,關鍵在忠於主子。
除了深綠及漂綠,另外還有一批所謂的「親綠學者」,以人文法政專長為主,跟民進黨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林義雄比較清高;至於台教會則敬謝不敏,甚至認為是有統獨立場而嫌惡。在意識形態上,這些清流則又呈現一點中間偏左的粉紅色社會關懷,號稱「新社會運動」。等到蔡英文入主黨中央、甚至於問鼎九五,這批人趨之若鶩,終於不再遮遮掩掩。
2023-01-13 09:31: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