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20 06:00:00| 人氣2,9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吳偉:中國百大畫家59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吳偉

《漁樂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高士圖》
《松下高士圖》
人物立軸
吳偉(1459—1508),明代著名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漢)人,畫院待詔,孝宗時授錦衣衛百戶及賜“畫狀元”的圖章。齠齡流落至海虞(今江蘇常熟),收養于錢昕家,伴其子讀,時竊弄筆墨,畫山水人物之狀,錢見而奇之,曰:“若作畫工耶?”即與筆劄厚給養之。弱冠至金陵畫名遂起。
  相傳偉性戇直,有氣岸而豪放,嘗遇龐老人擊石得髓,偉飲其半,遂以畫名。成國朱公延至幕下,以小仙呼之,因以為號。憲宗時待詔仁智殿,好劇飲狎妓,人欲得偉畫者,則載酒攜妓往。一日被詔正醉,中官扶掖入殿,命作松泉圖。偉跪翻墨汁,信手塗抹,憲宗歎曰:“真仙筆也。”又孝宗命畫稱旨,授錦衣百戶,賜印章曰“畫狀元”。畫人物出自吳道子,縱筆不甚經意,而奇逸瀟灑動人,山水樹石俱作斧劈皴。白描尤佳。
  嘗遊杏花村酒渴,從老嫗索茗,明年複過之,老嫗已謝世。援筆追寫其像,其子見之大慟,乞而藏之。又嘗飲友人家,酒間作畫,戲取蓮房濡墨印紙上數處,莫測其用意,忽起縱筆揮灑成捕蟹圖,最為神妙。孝宗喜馬、夏畫風,而畫院戴進、吳偉均承繼馬、夏,成為一時風尚,號為“浙派”。吳偉亦號“江夏派”。其後吳派既盛,浙派漸歸澌滅。他最後一次被召是武宗即位時,未就道而因飲酒過量醉死,享年僅五十歲。
  生平經歷
吳偉是江夏人,父親早逝,年幼時被湖廣布政使錢昕收養,來到江蘇常熟。吳偉從小就流露出繪畫天賦,7歲時畫了一幅畫,並題字:“白頭一老子,騎驢去飲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令老師十分驚訝。後來,吳偉的畫名逐漸傳開。17歲時,他闖蕩南京,受到成國公朱儀賞識。朱儀驚呼吳偉為小仙人,從此,吳偉便以“小仙”為號。
  吳偉曾3次被皇帝召見。1480年,20歲出頭的吳偉來到北京,明憲宗召見了他,並賜予他錦衣衛鎮撫的職位,以及“畫狀元”印章,任職於畫院。據省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王曉鐘介紹,授錦衣衛的武官官職給畫家,是明代畫院特有的怪現象。
  吳偉擅長畫人物山水,時常繪製巨大的山水畫卷。省博物館收藏的《雪漁圖》是吳偉的巨作,畫面高245釐米,寬156釐米,是省博物館收藏的絹本中最大的一件。《雪漁圖》描繪了港灣漁民冒雪捕魚的情景,人物姿態各異,線條精細,山水則筆墨淋漓,氣勢恢宏。《雪漁圖》是漢口近代著名收藏家徐行可的收藏,其後代于1960年將這幅畫捐獻給了省博物館。《雪漁圖》曾代表省博物館,作為精品書畫遠赴美國參展。而當年的吳偉雖獲皇帝賞識,但卻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貪杯。甚至被皇帝傳喚去作畫時,也喝得酩酊大醉。他這種放蕩不羈的性格與複雜的宮廷格格不入,最終被免去了畫院的職務。[1]
  傳世作品
善畫水墨寫意、人物、山水。取法南宋畫院體格,筆墨恣肆,神韻俱足,為明代中葉創新畫家。早年畫法比較工細,中年後變為蒼勁豪放、潑墨淋漓一格。吳偉是戴進之後的“浙派”名將,追隨者眾,形成興盛一時浙派山水中的“江夏派”。
畫法與戴進相似。精山水,落筆健壯,最長於白描人物。時與杜堇、沈周、郭翊齊名。用筆奔放,畫時潑墨如雲,旁觀者駭,巨細曲折,各有條理,人皆為之嘆服。傳其畫法的有蔣嵩、張路、宋臣、蔣貴、宋澄春、王儀等,被稱為“江夏派”。代表作品有:《采芝圖》、《仙蹤侶鶴圖》、《芝仙圖》、《溪山漁艇圖》以及白描《人物圖》、《神仙圖》等。
  參考資料
1.  明朝湖北名畫家竟是錦衣衛成員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07-19].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684.htm

台長: 阿楨
人氣(2,964)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中國百大畫家 |
此分類下一篇:陳淳:中國百大畫家60
此分類上一篇:戴進:中國百大畫家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