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04 09:35:56| 人氣1,32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蝴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今中外大概少有其它動物像蝴蝶如此受到文藝界擬用,古之莊周化蝴和梁祝不說,在法國兒童電影《蝴蝶》(2002)叫好叫座前,以《情書》(1995)出名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便已拍過《燕尾蝶》(1996),《蝴蝶》(2002)之後各國更搶拍,先是加拿大《藍蝶飛舞》(2004) 與《蝴蝶》(2002)爭誰先開拍而非發片(還有中國蒙古童音《吉祥三寶》剽竊《蝴蝶》主題曲的主要旋律之爭),再來:美國電影《蝴蝶效應1》(2004)《蝴蝶效應2》(2006)《蝴蝶效應3》(《蝴蝶效應》)、德國電影《蝴蝶的眼淚》(2006)、美國/法國電影《潛水鐘與蝴蝶》(2007)、香港同性戀電影《蝴蝶》(2004)、大陸電影《鴛鴦蝴蝶》(2005)、香港愛情電影《蝴蝶飛》(2008)、臺灣電影張作驥《蝴蝶》(2008)。

  同是愛問為什麼,法《蝴蝶》比《囧男孩》更合小孩心智及口吻,《蝴蝶》的編/導/演俱佳,影音似淡但不著痕跡地呈現了老中小的自我,生命,文明與自然等之探索,而《囧男孩》則不合文藝之理地將雜亂問題及技法拼貼到一角色和影片上(這是台灣電影庸俗化後現代常見現象,《海角七號》《練習曲》亦然,對比於日片《情書》《鐵馬頑童》,更能突顯台片之困囧。另參本館:中國金馬獎

  同是治病,《藍蝶飛舞》費了太多影音與主題不太相干的雨林及土著文化之介紹(靠蝶靈治好小男孩腦癌也太牽强),而《蝴蝶的眼淚》少女終雖仍死於血癌,但片中的詩,音樂和愛之要/藥素,似不足於治癒片中人的自殺,遺棄,孤寂等之心疾。

  香港麥婉欣的《蝴蝶》與陳雪原著,均有本館前評陳雪《惡女書》所批:「在未透過細膩內心刻劃和角色互動等之文脈,誤以為將影像化的破碎片段之文字描述、剪接而成、就可」呈現同/異性戀與社會/政治的複雜關係。(《蝴蝶效應》的破碎化影音則足以反映精神妄想患者的內心世界)

 

《蝴蝶》Le papillon(20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aucppAn_w

導演:菲利浦慕勒 Philippe Muyl 

主演:Michel Serrault, Claire Bouanich, Jacques Bouanich, Nade Dieu 

  在法國吸引上百萬名觀眾、票房突破2億元的「蝴蝶」,由法國天才童星柯萊兒布翁尼許、三屆法國凱撒獎影帝米歇爾塞侯,以及擅長處理家庭喜劇的導演菲利浦慕勒、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心靈」的攝影師尼可拉斯海特共同織起一場充滿鳥語陽光、綠草如茵、觀看蝴蝶翩翩起舞的快意人生!全片不僅將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緻拍得令人神往,導演更將隱含在人生中的哲理、心靈課題,以深入淺出的「兒童邏輯」方式讓大人們在會心微笑之餘思考學習。如果你喜歡「有你真好」、「中央車站」、「新天堂樂園」、「狗臉的歲月」、「天使的約定」和「遊子」,「蝴蝶」肯定是一部你不想錯過的感人作品!

  劇情簡介 :

  她是麗莎,今年8歲,沒有爸爸。 她不怕陌生人,好奇心比大象還要大。今天中午放學,媽媽又忘了接她回家,她來到鄰居爺爺的家,還打開爺爺的密室。脾氣怪怪的爺爺,說他要去找「伊莎貝拉」,那是全歐洲最稀有的蝴蝶。麗莎怕被送到孤兒院,於是黏著爺爺一起上山找蝴蝶。這趟遠足好辛苦,她半路賴皮、後悔了… 可是,她卻看到滿天飛舞的蝴蝶,和媽媽的愛! 

    1849年,西班牙一位昆蟲學家發現了稀有品種的蝴蝶,決定以西班牙女王Isabella「伊莎貝拉」來命名(學名是Graellsia isabellae);她被譽為全歐洲最美麗、最罕見的蝴蝶,只有3天3夜的壽命;藍綠色的雙翅璀璨無比,展幅約為巴掌大,飛翔時間從黃昏到子夜,每年5、6月間羽化。活動範圍限於海拔5400英呎山區松林旁的曠野,交配週期一年只有10天,之後便消失無蹤。

  傳說中,只要向「伊莎貝拉」許願,她便會將願望帶上天堂,令美夢成真!在【蝴蝶】電影裡,有「伊莎貝拉」破蛹而出的珍貴畫面,長達4分鐘,難得一見。

  小朋友最喜歡的遠足,對大朋友來說,可能會有各種狀況發生,即使她天真可愛、像個天使。8歲的麗莎有問不完的問題,她的「兒童邏輯」非常簡單,每每讓大人發笑!一連串詼諧機智、妙趣橫生的對白,相當俏皮可愛,讓觀眾笑語不斷,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蝴蝶】看似兒童電影,其實劇本寫得聰明巧妙、深入淺出、舉重若輕,在每個問題的背後,都隱含了人生哲理。這些來自法國的「心靈課題」,可讓大朋友在會心微笑之餘,去思考學習。片中的小女孩熱情活潑,老爺爺冷靜嚴肅,兩人個性迥然不同。但就某個層面來看,他們卻像兩個小孩子,會彼此鬥嘴、嘲弄和反駁。正如同毛毛蟲會慢慢地變成蝴蝶,這一老一小的有趣搭檔,一旦踏上了大自然的旅程,經歷不同階段的相互啟迪,關係也開始有了微妙的轉變……。這位天才童星在劇中純真自然的表現,讓大家都情不自禁喜歡她!  

   導演菲利浦慕勒

  本片的導演菲利浦慕勒擅長拍攝家庭喜劇,攝影師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Tango】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的拍攝工作,看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風景,陽光鳥語、綠草如茵、還有蝴蝶翩翩起舞,好個快意人生!

  導演菲利浦慕勒Philippe Muyl的創作靈感有段十分有趣的淵源:「我在漫遊電腦網路時,偶然發現了一個蝴蝶網站。並在網站裏看見電影裡的稀有蝴蝶 "伊莎貝拉"( Isabella)。

  我和片中小女孩一樣被蝴蝶的名稱和牠特殊生活習性以及美麗的身影深深地吸引住。我將 "伊莎貝拉" 的名字寫在一張便利貼上,順手貼在我的電腦前面。轉眼間,這張便利貼在我桌前電腦上停留了兩年。慢慢地,蝴蝶標本蒐藏家上山尋找稀罕蝴蝶 "伊莎貝拉" 過程的故事就一點一滴在我腦海裏逐漸成形。」導演對蝴蝶的象徵意義感到莫大的興趣:「蝴蝶代表兩種意義:蝴蝶的生命特性既璀璨美麗又短暫猶如曇花一現般;此外,蝴蝶從醜陋的毛毛蟲,蟄伏化為蛹,到最後破繭而出羽化成為美麗的蝴蝶。這剛好是每個人不斷成長兌變的最好隱喻。」

http://www.lib.nthu.edu.tw/library/avcenter/list/intro/VR026338.htm

 

[蝴蝶音樂]

 

  執掌配樂的Nicolas 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豐富了這場滿載金色陽光和翠綠山嵐的尋覓【蝴蝶】之旅。原聲帶的開場以老爺爺米歇爾塞侯與小童星柯萊兒布翁尼許的對唱\"LE PAPILLON"揭開序幕,並以長笛演奏版的"LE PAPILLON ET LA FLUTE"收尾,彷彿在聆聽的過程中已經和這對奇妙的組合踏過滿山綠野;一路的順暢音符到了"L’ULTIME VOYAGE"時出現詭譎的低鳴聲響幹擾,彷若昭示兩人之間互動關係的微妙轉變。每隻蝴蝶都會遇上破蛹而出的重要時刻,聽【蝴蝶】原聲帶中流露的清新悠然,欣賞蝴蝶翩翩起舞的自由不染塵,不禁讚嘆好個快意人生!

  Le Papillon(蝴蝶)中法對照歌詞

Pourquoi les poules pondent des oeufs?(為什麼雞會下蛋?)

Pour que les oeufs fassent des poules.(因為蛋會變成小雞)

Pourquoi les amoureux s’embrassent?(為什麼情侶們要親吻?)

C’est pour que les pigeons roucoulent.(因為鴿子們咕咕叫)

Pourquoi les jolies fleurs se fanent?(為什麼漂亮的花會凋謝?)

Parce que ca fait partie du charme.(因為那是遊戲的一部份)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為什麼會有魔鬼又會有上帝?)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是為了讓好奇的人有話可說)

Pourquoi le feu brule le bois?(為什麼木頭會在火裡燃燒?)

C’est pour bien rechauffer nos corps.(是為了溫暖我們的身體)

Pourquoi la mer se retire?(為什麼大海會有低潮?)

C’est pour qu’on lui dise"Encore."(是為了讓人們說:『再來點』)

Pourquoi le soleil disparait?(為什麼太陽會消失?)

Pour l’autre partie du decor.(是為了地球另一邊的裝飾)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為什麼會有魔鬼又會有上帝?)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是為了讓好奇的人有話可說)

Pourquoi le loup mange l’agneau?(為什麼狼要吃小羊?)

Parce qu’il faut bien se nourrir.(因為他們也要吃東西)

Pourquoi le lievre et la tortue?(為什麼是烏龜和兔子賽跑?)

Parce que rien ne sert de courir.(因為光跑沒什麼用)

Pourquoi les anges ont-ils des ailes?(為什麼天使會有翅膀?)

Pour nous faire croire au Pere Noel.(為了讓我們相信會有聖誕老人)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為什麼會有魔鬼又會有上帝?)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是為了讓好奇的人有話可說)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93725

  行雲流水的弦樂─蝴蝶電影原聲帶

執掌配樂的Nicolas 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豐富了這場滿載金色陽光和翠綠山嵐的尋覓【蝴蝶】之旅。

原聲帶的開場,以老爺爺米歇爾塞侯與小童星柯萊兒布翁尼許的對唱"LE PAPILLON"揭開序幕,並以長笛演奏版的"LE PAPILLON ET LA FLUTE"收尾,彿在聆聽的過程中已經和這對奇妙的組合踏過滿山綠野;一路的順暢音符到了"L’ULTIME VOYAGE"時出現詭譎的低鳴聲響幹擾,彷若昭示兩人之間互動關係的微妙轉變。每隻蝴蝶都會遇上破蛹而出的重要時刻,聽【蝴蝶】原聲帶中流露的清新悠然,欣賞蝴蝶翩翩起舞的自由不染塵,不禁讚嘆好個快意人生!《取自網路介紹》

這張〝Le Papillon〞的原聲帶就如電影本身一樣,清新、愉快、舒適,就是它所為我的感官帶來的印象,裡面有一首很可愛的歌,是小女孩和爺爺一問一答的對唱歌曲,也是這部片子的主題曲【Le Papillon】

裡面的歌詞有一句〝Pourquoi〞發音類似〝布瓜〞,哲緯會學這句發音,也會跟著學其他很有趣的發音,他真的很喜歡聽這首歌呢!那句發音類似〝布瓜〞的詞,其實就是〝為什麼〞的意思啦!

除了這首有趣的歌之外,這張原聲帶其餘的電影背景配樂也都非常好聽,看過電影之後,原聲帶裡的行雲流水音韻、抑揚頓挫之旋律,都讓人感覺彷若置身於歐洲草原,面對青翠山嵐與藍天為伴的無比舒適感受,也因此而勾起了我好好欣賞音樂的那顆蠢蠢欲動地情緒飛揚,突然地想念起那些被我封塵於箱底的許多讓我懷念的唱片。

有了孩子,美妙的音符頓成吵雜的繚繞;安靜的片刻成了唯一的奢求。於是,〝音樂〞成了遙遠的記憶。存在的只剩下兒歌、童謠、故事、以及孩子的喜好。哈,或許也沒那麼嚴重啦!只是也真的沒能好好地、寧靜地、去欣賞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了。

http://www.yumau.com/modules/notes/view.php/598

 

法國導演菲利浦?慕勒起訴《吉祥三寶》剽竊

 

內地樂壇近日抄襲傳聞不斷。前日有知情者從法國傳來消息,法國電影《蝴蝶》的導演菲利浦?慕勒已經了解到《吉祥三寶》抄襲一事,並在仔細聽過網絡上下載的《吉祥三寶》一歌後,認爲該歌的確抄襲了《蝴蝶》主題曲的主要旋律!菲利浦?慕勒向法國媒體表示十分憤慨這種剽竊行爲。北京時間前日上午,菲利浦?慕勒正式向當地法院提起了訴訟,而《吉祥三寶》的演唱者布仁巴雅爾也將于近日接到來自法國的正式書面文件通知。

  回應

貓(5):討論的主題是,吉祥三寶是否抄襲了法國電影《蝴蝶》。這個提法欠妥,一個是歌,一個是電影,如何相提並論?很大部分人都誤以爲是抄襲了蝴蝶的老少對唱.最後的總結是,吉祥三寶在曲調上,或者說旋律上,抄襲了蝴蝶的《我的名字叫伊蓮》,形式上,“抄襲”了蝴蝶的另一個老少對唱。竊以爲,後者不存在抄襲問題,如果這算抄襲,那相聲豈不抄的更多,俺們少數民族也有情歌對唱啥的,不過這是從法律意義上講,至于說吉祥的作者創作的時候是否借鑒了蝴蝶對唱的形式,就不好說了。不過即使借鑒了,也沒有什麽問題。關鍵的問題就是吉祥三寶和《我的名字叫伊蓮》的相似度,太高了

  各位,偶地理學的不好,不過,偶知道,北京和巴黎差七個還是八個時區來著。如果按樓主所說,那麽,這位可愛的大導將在半夜三更跑去法院起訴!

第一,我要佩服這位大導演,爲了自己的權利,不惜大半夜不睡覺跑去法院!

第二,我要佩服法國的法院,半夜了還有人值班!方便人告狀!佩服啊佩服!五體投地五髒落地五心朝上五馬分屍…………

第三,我要佩服假新聞的制造者,連這樣的常識都會犯,太沒職業水准了!

第四,佩服樓主,引用時也不看一下,笑死人鳥!

第五,佩服那些回帖跟罵的,看到別人寫的東東時要用自己的腦子想想合理不合理再罵OK?

  撲(14):樓上的去新浪的網站看看,什麽叫假新聞?? 自己不注意看新聞還瞎嚷嚷, 你去sogua把兩手歌下來聽聽,就知道爲什麽說是抄襲了. 順便告訴你,這種抄襲多的去了,前段時間的流行歌曲"波斯貓"就是翻唱的法語歌,"愛情抗體"翻唱的是韓國的top10歌曲. 電影裏抄襲的就更多了,你要有興趣我慢慢給你講.

http://dzh.mop.com/mainFrame.jsp?url=http://dzh.mop.com/topic/readSub_6450167_0_0.html

 

蝴蝶>百度百科

 

  蝴蝶 (拉丁:Rhopalocera;英:butterflies)昆蟲的一種。蝴蝶、蛾和弄蝶都被歸類爲鱗翅目。現今世界上有數以千計的物種都歸在這類下。它們從白堊紀起隨著作爲食物的顯花植物而演進,並爲之授粉。它們是昆蟲演進中最後一類生物。

  鱗翅目的錘角亞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舊時以爲蝶的總稱,今動物學以爲蝶的一種。

  蝶,通稱爲“蝴蝶”,全世界大約有14000余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在世界橙尖粉蝶(Anthocharis cardamines)其他地區除了南北極寒冷地帶以外,都有分布,在亞洲,臺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豔,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爲一種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有許多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鳳蝶總科(Papilionoidea)4個科14,000種昆蟲的總稱。與蛾和弄蝶構成鱗翅目(Lepidoptera)。幾乎分布于全世界。

  與蛾相似之點是在翅、體和足上均覆以一觸即落的塵狀鱗片。與蛾相異之處是蝴蝶白天活動、色澤鮮豔或圖紋醒目。兩者最顯著的區別大概是蝶的觸角呈棒狀,休止時翅折疊與背垂直。這種鱗翅類的生活周期分爲4個階段:卵、幼蟲(毛蟲)、蛹和成蟲。多數蝴蝶的幼蟲和成蟲以植物食,通常只吃特定種類植物的特定部位。

這4個蝴蝶科是:粉蝶科(Pieridae),如白粉蝶或黃蝶,以群集遷飛著名;鳳蝶科(Papilionidae),如鳳蝶和絹蝶(絹蝶有時被單畫爲絹蝶科〔Parnassiidae〕);灰蝶科(Lycaenidae),包括藍灰蝶、銅色蝶、燕灰蝶、灰蝶和蜆蝶(蜆蝶多見于熱帶美洲,有時被歸爲蜆蝶科〔Riodinidae〕);蛺蝶科(Nymphalidae),是毛刷足蝴蝶。蛺蝶科是最大且種類最多的一科,有些專家再把它細分爲幾科。這種毛刷足蝴蝶包括一些普通的蝶類,如海軍上將蛺蝶、蛺蝶、王蝶、斑蝶和赤蛺蝶。

  【形態特征】

觸角端部加粗,翅Palaechrysophanus hippothoe,一種蝴蝶。寬大,停歇時翅豎立于背上。蝶類觸角爲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蝶類白天活動。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蝶類成蟲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蟲爲植食性,爲害林木與莊稼。有的幼蟲吃蚜蟲,是益蟲。蝶類翅色絢麗多彩,人們往往作爲觀賞昆蟲。

    蝶與蛾的不同  

  蝶類的特征:1.多數蝶類翅膀正面的鱗粉色澤亮麗,翅表面不被毛絨.少數蛺蝶科的蝶類後翅根部被有較明顯的毛絨.

  2.多數蝶類有頂端膨大的棒狀觸角

  3.蝶類四翅合攏豎立于背上休息的方式

  4.蝶類軀幹上被毛稀疏(需與蛾類比較)

  5.蝶類與蛾類區分的最本質區別就是蝶類腹面可見的後翅根部呈弧形.有助于飛行的速度提升,是因爲蝶類在白天活動普遍飛行速度快于蛾類.

  蛾類的特征:1.大多數蛾類在夜間活動,色彩較暗淡。

  2.多數蛾類觸角頂端呈針尖樣彎曲或整個觸角呈羽毛狀,少數蝶類(燕蛾科)由于白天活動所以觸角與蝶類相似.

  3.蛾類多數都是將四翅平鋪休息

  4.蛾類軀幹部被毛一般都很濃密,就像天蛾科的蛾類飛行期間很容易與蜂鳥混爲一談

5.蛾類與蝶類的本質去邊就是腹面後翅根部是平滑的,弧度很小,這跟蛾類在夜間飛行速度慢有關.

  它們的相同點:

  很容易把蛾看成蝴蝶

  不同點:

  蝴蝶的觸角只有兩種形狀: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

  蛾的觸角有各種個樣的,這也是它們最大的不同點

  【發育過程】

  蝴蝶一生發育要經過完全變態,即要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卵

  蝴蝶的卵一般爲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不同品種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別很大。蝴蝶一般將卵産于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面上,爲幼蟲准備好食物。

  幼蟲

  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的形狀多樣,有肉蟲,也有毛蟲。蝴蝶危害農業主要在幼蟲階段。隨著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幾次蛻皮。

  蛹

  幼蟲成熟後要變成蛹,蝴蝶的蛹不吐絲作繭,幼蟲一般在植物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將自己固定住,然後會逐漸變硬,成爲一個蛹。

  成蟲

成蟲性成熟後,從蛹中破殼鑽出,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使翅膀幹燥變硬,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屬于危險期。翅膀舒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因此蝴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于蝴蝶的飛翔。成蟲以花蜜爲食物,有的品種也吸食樹汁、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等。一般蝴蝶成蟲交配産卵後就在冬季到來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遷徙的蝴蝶群非常壯觀。目前比較聞名的蝴蝶越冬地點是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國的雲南等地。

  【分布範圍】

全球有記錄的蝴蝶總數有17000種,中國約占1300種。蝴蝶的數量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出産最多,其次是東南亞一帶。世界上最美麗、最有觀賞白蛺蝶(Basilarchia arthemis)價值的蝴蝶,也多出産于南美巴西、秘魯等國。而受到國際保護的種類,多分布在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在同一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濕濕度環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應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種群。中國的雲南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亞洲,臺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豔,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和蛾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爲一種的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但是,有許多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天敵】

  蝴蝶的主要天敵有:

  * 蟻:螞蟻會攻擊毫無防禦能力的蝴蝶幼蟲。

  * 甲蟲

  * 鳥:有的蝴蝶翅膀上有眼狀的,物的眼睛,這種眼狀斑也可迷惑鳥類。

  * 蠅

  * 蜥蜴、蛙和 蟾蜍

  * 螳螂

  * 蜘蛛

  * 黃蜂、寄生蜂

  【分類種類】

  根據蝴蝶的特征和進化的程度,全世界的蝴蝶可分爲2總科、17科、分列如下:

  ★弄蝶總科 [Hesperoidea]

  ☆弄蝶科 Hesperiidae

  ☆繮弄蝶科 Euschemonidae

  ☆大弄蝶科 Megathymidae

  ★鳳蝶總科(真蝶總科) [Papilionoidea]

  ☆鳳蝶科 Papilionidae

  ☆絹蝶科 Parnassiidae

  ☆粉蝶科 Pieridae

  ☆灰蝶科 Lycaenidae

  ☆蜆蝶科 Riodinidae

  ☆喙蝶科 Libytheidae

  ☆眼蝶科 Satyrldae

  ☆環蝶科 Amathusiidae

  ☆斑蝶科 Danaidae

  ☆閃蝶科 Morphidae

  ☆蛺蝶科 Nymphalidae

  ☆袖蝶科 Heliconiidae

  ☆珍蝶科 Acraeidae

  ☆綃蝶科 Ithomiidae

  上述分類中、大弄蝶、綃蝶、閃蝶、袖蝶、繮弄蝶五科中國均無分布。鳳蝶科和閃蝶科是最有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蝴蝶,其次爲蛺蝶科、粉蝶科、絹蝶科、斑蝶科、環蝶科等。

  按照生態環境來劃分,還可將蝴蝶分爲以下類型:森林蝶類、沼澤蝶類、森林草原蝶類、農業植物蝶類。

  中國的蝴蝶種類

  

  中國蝴蝶種類豐富,尤其是在亞熱帶地區。常見的科有:

  鳳蝶科:本科蝴蝶屬中型至大型的美麗蝶種。常以黑、黃、白色爲基調,飾有紅、藍、綠、黃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藍、綠、黃等色的金屬光澤。

  後翅一般有尾帶,更增娉妍。多産于熱帶、亞熱帶地區,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時成害,如黃鳳蝶、玉帶鳳蝶等。

  多數鳳蝶成蟲下唇須退化(喙鳳蝶屬例外);觸角端部逐漸加粗。前足脛節內側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對稱的爪1對。

  前後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爲閉式。前翅R脈5分支,R4與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大多數種類具有基橫脈(cu-a),A脈有2條(2A及3A)。後翅肩區具鈎狀肩橫脈(h);外緣呈波紋狀;內緣收縮,靜止時側面明顯露出腹部,A脈只有1條(2A);多數種類M3脈延伸爲尾突,部分種類有2條以上尾突或者無尾突。

  粉蝶科:本科蝴蝶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白、黃色爲基調,飾有黑、紅、黃等色彩的斑紋,多數種類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狀。白粉蝶和 Pieris napi 均爲害十字花科蔬菜,樹粉蝶爲害果樹。

  粉蝶科成蟲的前足端部兩爪間具有一個中墊(吸盤),因此它們能夠停留在豎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體表面。

  前後翅近似隋圓形;兩翅中室均爲閉式。前翅R脈3至5分支,多數種類前翅的R2與R3常合並,部分種類的R4與R5也有合並;M1與R脈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具有肩橫脈(h);兩翅外緣較鈍圓;靜止時側面看不見腹部,後翅內緣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蛺蝶科: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少數爲大型種,已知5000種以上,是蝶類中爲數最多的一科。色彩豐富,形態各異。前足退化,無爪,翅疊于背上。易于識別。稻眼蝶幼蟲爲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紋,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少數爲大型種。色彩豐富,形態各異。

  蛺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別粗壯;觸角端部明顯加粗;部分種類的中胸特別粗壯發達;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爲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豐富多變,屬間的差別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爲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R2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圓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種類邊緣呈鋸齒狀;中室開式或閉式;肩區具有較發達的肩橫脈(h); 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灰蝶科: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爲主,部分種類兩翅表面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綠等色的金屬光澤,且兩翅正反面的顔色及斑紋截然不同,反面的顔色豐富多采,斑紋變化也很多樣。

  灰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爲一跗節,一爪,極少分節;雌性前足爲2至5跗節。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爲閉式或開式;R脈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或無分叉(3A並入2A或無),。後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爲閉式或開式;肩區無肩橫脈;內緣的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幼蟲大都植食性,少數能捕食蚧或蚜。

  絹蝶科:多數爲中等大小,白色或蠟黃色。絹蝶成蟲觸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狀;下唇須短;體被密毛。翅近圓形,翅面鱗片稀少(鱗片種子狀),半透明,有黑色、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斑紋多呈環狀。前翅R脈只4條,A脈2條,無臀橫脈;後翅無尾突,A脈1條。

  本科種類均産于高山上,耐寒力強,有的在雪線上下緊貼地面飛翔,行動緩慢,容易捕捉。。

  環蝶科:本科蝴蝶多屬中型至大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黃褐色爲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色暗多呈黃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數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點。末端部分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爲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兩翅面積較大,蟲體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爲閉式,後角向外突出;前翅R脈4至5分支,R2至R5共長柄;M1與 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圓形;中室爲開式;肩區具肩橫脈 (h);內緣臀區很發達,A脈有2條(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環狀斑紋。

  閃蝶科:大型華麗的蝶種,翅膀寬大,翅展75——200毫米。常以黑、白色爲基調,飾有紅、白、黑、青藍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色金屬光澤。

  斑蝶科:中型或大型的種類,體多黑色,頭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點,翅膀多色彩豔麗有群棲習性。常以黑、白色爲基調,飾有紅、白、黑、青藍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色金屬光澤。 斑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前足爲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胸部側面常具有多數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縮的長毛撮。

前後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爲閉式。前翅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共短柄;前翅 A脈基部呈分叉狀 (3A並入2A)。 後翅圓三角形,肩區具短小肩橫脈(h);A脈有2條(2A及3A);部分種類的雄蝶有香鱗斑或突出的香鱗囊。

  其他地區蝴蝶種類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黑褐色爲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眼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只有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前翅呈圓三角形;中室爲閉式;前翅Sc脈基部常膨大,部分種類的Cu脈及 A脈的基部也有膨大;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圓形;中室爲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眼狀的環形斑紋。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從蛺蝶科分出,成蟲近似斑蝶科種類,因此又稱班蛺蝶科。成蟲屬中小型蝶種。呈褐色或紅色,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珍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只有一跗節,雌性5跗節,爪全退化,中後足的爪不對稱;雌性交尾後,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蟲前翅呈窄長卵圓形,明顯長于後翅;中室爲閉式;R脈5分支,R2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卵圓形;中室爲閉式;肩區具肩橫脈(h);M1與Rs共短柄;內緣臀區的A脈有2條(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種類較少,全世界只有十種。屬中小型的蝶種,是至今發現在地球出現最早的蝶種。

  喙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別長,達頭長的兩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爲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爲弱的橫脈封閉;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 R脈不共柄,M2脈明顯突出,超過頂角;A脈基部有分叉 (3A並入2A)。後翅呈多邊形;中室端部爲弱橫脈封閉;肩區具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蜆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以紅、褐、黑色爲主,飾有白色斑紋,且兩翅正反面的顔色及斑紋對應相似。

  蜆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爲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爲閉式;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分叉 (3A並入2A)。後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爲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種類較多。成蟲屬于小型蝶種,是蝶類中形態及生活習性最特殊的種類。

  弄蝶科成蟲的觸角端部呈尖鈎狀;雌雄成蟲的前足均正常。

  成蟲前翅呈窄長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脈有2條(2A及3A)。後翅多呈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M脈2至3條;肩區具肩橫脈(h);內緣臀區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

  約有600種,臺灣産約32種。

  此科最具觀賞價值,中大體型,

  色彩鮮麗,大部份有尾狀突起。

  約有3500種,臺灣産約73種。

  其外型極具差異。

  主食爲動物屍液、樹液、動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約有1000種,臺灣産約33種。

  一般爲中型,以白、黃或澄色爲主,

  飛行時一副很纖弱的樣子。

  約有5500種,臺灣産約100種。

  體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習性、食性非常複雜。

  約有450種,臺灣産約18種。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點,

  是一種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約有2500種,臺灣産約41種。

  成蟲翅上有眼狀紋,喜歡昏暗的環境,

  吸食腐爛的果實、樹液或屍液。

  約有3000種,臺灣産約56種。

  此類最不像蝴蝶,體型短小肥胖,

  飛翔快速,停留時的姿態也與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見,臺灣産約1種。

  幼蟲以竹子爲寄主,公母蝶的紋路差異較小

  體型碩大,飛行緩慢,不易與其它蝶種搞混。

  山區較容易見到,臺灣産約1種。

  幼蟲以沙楠子樹及樸樹爲寄主,又稱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生活習性】

  取食

  蝶類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外出以後,有些種類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種類(例如紅眼竹弄蝶)則先行取食卵殼,然後取食植物;更有一些種類還需取食每次蛻皮時所蛻下來的舊表皮,例如菜粉蝶和斑緣豆粉蝶等。

  蝶類幼蟲的取食對象,因蟲種而各有不同,大多數幼蟲嗜食葉片;有些種類,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還有一些種類蛀食嫩莢或幼果,例如豆莢灰蝶蛀食嫩豆莢,梔子灰蝶蛀食梔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數種類的幼蟲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專以竹蚜爲食,這種肉食性的種類在蝶類中是並不多見的益蟲。

  取食植物葉子的幼蟲,如是第一齡的初期,常在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形成玻璃窗樣的透明斑,以後幼蟲食葉穿孔,或自葉緣向內蠶食;隨著蟲體長大,食量也越來越大。在一株植物上蟲口密度大的時候全株被啃食一空。

  活動和棲息

  蝶類幼蟲的活動和棲息的習性,也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從活動時間來看,一般種類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時出來活動。但是,有些種類(如菜青蟲等)是在白天活動的,也有一些種類(如許多弄蝶幼蟲)是夜出活動的。

  從活動的規律性來看,許多群棲性種類的初齡幼蟲,取食和棲息的活動是一致的(Ⅰ、Ⅱ齡比較明顯);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棲息,中華虎鳳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蝶類如蕁麻蛺蝶的幼蟲經常數十成群地在蕁麻枝葉間吐絲作成亂網,猶如蜘蛛那樣匿居其中,借以防禦外敵,而且同時取食和棲息,頗有規律。蝶類幼蟲的棲息場所,一般都很隱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個別幼蟲。

  有些蝶類的幼蟲常有綴葉爲巢而隱居其中的習性,綴葉的方法因蟲種各有不同,有綴一葉的,有綴數葉的,各有各的式樣或技巧。香蕉弄蝶幼蟲能將香蕉葉的邊緣褶黏成巢而隱居其中,稻弄蝶則常綴聯數葉而巢居其中。有巢居習性或結網群棲習性的幼蟲,它們都在棲息處的近旁取食,絕不遠出,一有驚動,立即退人巢內躲藏,這與一般蝶類的棲息習性完全不同。

水是生物有機體在新陳代謝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成分。因此我們常常能看到蝴蝶停在潮濕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鹹味的水,最能吸引它們來飲。每當烈日臨空的炎夏正午,在窪陷的山路上,在溪邊,就有各式各樣的蝴蝶成群聚集在那裏吸水。

  【養殖采集】

  一.蝴蝶的飼養.

從野外采集來的優質蝴蝶的幼蟲.成蟲.卵和蛹均可移入室內飼養.蝴蝶飼養室通常采用木制或竹制,用16--18目的銅紗,鐵紗或尼龍紗蓋籠室,以防外逃,如采用養蟲籠,籠高1.8--2米.由于飼養蝴蝶要經幼蟲.蛹.成蟲和卵四個階段,其形態和習性完全不同,飼養方法也各不同,從田間采回成蟲准備繁育時,必須是雌雄配對交配産卵.蝴蝶習慣在飛行中交配,故要准備較大的空間.交配後的雌蟲,喜歡在葉面.果面.平滑的枝幹或粗糙的縫隙等處産卵.室內飼養時應根據各處蝴蝶的不同習慣准備産卵場,如折的紙條.谷草.幹枝.紗布等.卵期要注意保濕,過于幹燥會降低卵的孵化率,用濕紗布圍在卵面上,效果較好,卵孵化爲幼種後,大多數以葉片.莖杆.花果爲食.田間采回即可.爲了保持飼料新鮮度,可將植物莖部插入盛水器中.或用濕棉球包裹.飼養密度每10平方厘米0.5--2只,具有相互殘釘性的蟲種,蟲口密度應更少或單獨飼養.幼蟲發育到506齡老熟後即化蛹,可飼養室內,可用人工制作折疊的紙條.皺縮的紙團.禾稈及在木板上刻上若在小適應的凹陷小室等均可滿足幼蟲化蛹.應將它們放在黑暗的保濕土壤中.蝴蝶就是蛹羽化的成蟲,需要供給的吃的,包括天然食料和人工飼料兩大類.水.蜜汁.糖漿.牛奶等是常用的液體食料.供蝴蝶取食的糖水或蜜汁的濃度爲1%--10%,可直接把液體食料裝入供食杯蝶等容器中.也可采用吸收性弱的脫脂棉.脫脂紗布等浸入供食液體後再放入瓶中,再將瓶倒置于底部朝有吸水紙或脫脂棉的玻璃器皿中,由外凸的脫脂棉等供給蝴蝶取食.還可自制適合不同蝴蝶"口味"的人工飼料.如鳳蝶類采用醋糖.葡萄糖.幹酵母.高蛋白.濾紙粉末.甘桔葉等.添加防腐劑。

二.蝴蝶的野外采集:

  野外采集蝴蝶需備有捕蟲網.毒瓶.鑷子和三角紙袋等.捕蟲網可以自制,形狀是鐵絲彎成的直徑33厘米的網圈,兩端留出適當一段,彎成直角,固定在網柄上.風柄爲長60--100厘米,粗1.5厘米的木棒,網袋可采用白色細眼珠羅紗.白蚊帳布或粗紗布及尼龍蚊帳等.由2片縫合而成,口部用白布包邊,穿套在網上.毒瓶是以毒氣裝氫化鉀5--10克或敵敵畏作毒餾.上蓋一層木屑壓緊後灌一層石膏即可,用熱石膏粉加清水制成石膏,糊時不宜過稠過稀以不下流爲即.土法也可采集桃樹葉,攪料後每瓶放入0.5公斤,壓實約占瓶高的1/2--2/3,後撒一層熱石膏粉壓平,並均勻噴水使之結成硬塊,再用剪圓牛皮紙蓋住石膏粉即成,在桃樹葉上滴1--2滴敵敵畏效果更好。

如果在野外發現珍稀蝴蝶,迅速將網口張開,套住蝴蝶,隨即將網口向下翻,揮動網袋下部連蝴蝶一同甩到網圈上來.如大型蝴蝶則可以從網外捏住其胸部.輕輕放入預備的三角袋裏並注明采集地點和日期.如無毒瓶時,可用手指直接捏一蝴蝶的胸部,使之失去活動能力後再用鑷子輕輕夾入三角袋中.切忌用手觸摸翅膀,以保持自然美態.否則,受損蝴蝶售價降低。

  【蝴蝶標本制作】

  要制作蝴蝶標本,首先要准備以下用具:

  昆蟲針 昆蟲針是制作針插昆蟲標本的必備用品。因昆蟲蟲體大小不同,采用昆蟲針的粗細各異。昆蟲針通常長爲38毫米,粗細有00、0、1、2、3、4、5、6、7等號碼,00號的直徑爲0.3毫米,依次加粗,品質以彈性優良的不鏽鋼制品爲最佳。針插蝶類標本,常購置5、3、1三種號碼。

  三級臺 三級臺可用一塊木板做成長12cm、寬4cm、高2.4cm的三級臺,第一級高0.8cm,第二級高1.6cm,第三級高2.4cm,每一級中間有一個和5號昆蟲針一樣粗細的小孔,以便插針。三級臺是用來針插標本的,它可以使所有制作的標本及其標簽的高度統一。

  展翅板 展翅板選用較軟的木材制成。板中鋪一軟木的溝槽。溝槽旁兩塊板中的一塊是可以活動的,以便根據蟲體大小調整溝槽的寬度。如沒有這樣的展翅板,也可以用硬泡沫挖槽制成。

  還軟器 在制作貯藏中的標本時,由于蟲體已極幹脆,一觸即碎,必須使其還軟,才能展翅和整姿。還軟器是制作幹標本的必備工具。在大量制作時,合適的還軟器可利用玻璃質幹燥器來改裝,即在器底放一層洗淨的濕砂子,加幾滴石碳酸液以防發黴,在砂子上放一張吸水紙,再將三角紙袋豎放器中。在室溫下數天左右(夏天時間短些),蝶體可還軟,此時須抓緊展翅和整姿。放置時間過長,標本會發黑,影響色澤。如無幹燥器,各種有蓋的容器都可替代。

  此外,還需要標簽、壓條紙、大頭針、鑷子等。

  現在我們要正式制作標本了。

首先,根據蟲體大小,選擇適當的昆蟲針,自蝴蝶胸背中央插入,並留有8mm長度。接著,將針對准展翅板槽的中間垂直插下,使蟲體背面與展翅面板平行。再用小號昆蟲針或鑷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較粗的翅脈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後緣和身體相垂直。然後,壓上事先折疊過的透明的壓翅條,使其前翅後緣與壓翅條上的折痕重合。爲了使標木呈自然狀,可用昆蟲針在翅基部翅脈處撥弄整形蝶翅,並把足、觸角和觸部稍加整理。最後,檢查標本制作是否正確,有無差錯,若無差錯,可把標本放進40℃的烘箱內烘于或放在通風幹燥處約兩周,使其自行幹燥。在制作好標本後,要認真做原始記錄。

  【名字由來】蝴蝶之所以叫butterfly的原因  

  1、butterfly一詞源自古英文buterfleoge,由butere(butter)加fleoge(flying creature)構成。

  2、有一種流傳比較久遠的說法,因爲蝴蝶喜歡偷吃奶油和牛奶,人們把它說成是長著彩色翅膀、喜歡偷吃奶油的精靈,所以叫它butterfly。以上傳說也反映在蝴蝶的德語名稱之一milchdieb,該詞相當于英文milk-thief(偷奶賊)。

3、另有一種解釋說,其中butter是指蝴蝶的顔色。fly這個本來就是指涉能飛行的昆蟲,而butterfly一詞最先可能指的是源自南歐冬季過後,出現的以種帶著硫磺色(合翅時較近于奶油色)的粉蝶。雄蝶前翅色澤澄黃,飛行時帶起一道溫暖的光線,被人們稱爲butter-colored fly。這個詞漸漸演變成butterfly,並用來指涉所有種類的蝴蝶。

http://baike.baidu.com/view/6792.html?tp=0_11

 

另參本館:昆蟲  香の世界 《昆虫記》《蝴蝶夢》《蝴蝶春夢》

   

   

台長: 阿楨
人氣(1,32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藍蝶飛舞》
此分類上一篇:《第四張畫》

春藥
2020-01-11 03:56: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