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4 07:29:46| 人氣4,422| 回應55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履帶式火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W90式203毫米自行榴彈炮
美國M110A2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


中國自行火炮出口數量世界第4: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2012-7-23報道,在2008-2015年間世界新型自行火炮出口大國排行榜上,韓國高居榜首,中國排名第4,俄羅斯僅居第7位。中國主要出口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共計45門,價值3.2億美元。韓國主要供應K-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共計192門,價值6.4億美元。法國位居第二,主要供應愷撒155毫米自行火炮,共計106門,價值5.52億美元。德國排名第3,主要出口PzH-2000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共計76門,價值5.073億美元。(回應:PLZ-45的性能幾乎是最好的,但太貴,只有科威特這種不在乎錢只在乎裝備好壞的國家才買的,還是說這個3.2億包含其他費用啊)
国产新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全系统曝光
PLZ-52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全系統:PLZ-52自行榴彈炮系統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式外貿武器。該炮與PLZ-45型155毫米45倍口徑自行榴彈炮一起推向了市場,PLZ-52自行榴彈炮與PLZ-45外形相似,炮塔稍有不同,總重43噸,比PLZ-45重10噸。該炮的國產型號已經大量列裝解放軍炮兵部隊。PLZ-52採用了新的柴油發動機,在分鐘轉速為2300轉時輸出功率1000馬力,搭配全自動變速器,最大公路行駛時速65千米,最大行駛里程450千米。
国产新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全系统曝光
PLZ-52榴彈炮炮車
国产新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全系统曝光
PLZ-52系統炮瞄雷達系統
国产新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全系统曝光
PLZ-52系統保障車輛
国产新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全系统曝光
PLZ-52榴彈炮系統彈藥車
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中國新型155毫米制導炮彈射程達100公里: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12-08報道,中國長征貿易進出口公司(ALMT)在東南亞武器展上公開推出了供155毫米榴彈炮發射的WS-35式制導炮彈。WS-35基本型制導炮彈長1620毫米,重量18千克,理論射速爲5發/分,儲存時間爲10年,其射程可達到100千米,命中誤差爲40米。從圖片看,WS-35炮彈外型與美國的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頗爲相似。亞瑟王神劍是美國陸軍開發的第一款全球定位系統制導火炮彈藥,是一種模塊化彈藥,分三種型號,其最大射程達到64千米,且非常精確,命中誤差只有10-20米,與傳統炮彈高達370米的命中誤差相比,可謂是百步穿楊。
俄羅斯推出雙管152毫米聯盟自行火炮,預計于2007年批量生産並進入俄羅斯陸軍服役(楨:?):首先,聯盟自行火炮采用了無人炮塔,2名乘員位于車體前端的全裝甲防護艙內,而無人炮塔位于車體中央,動力裝置位于車體後部。其次,樣炮上安裝側面扁平大型炮塔主要基于舊式2S19(MSTA—S)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炮塔研制而成,但2S 19配裝的是單管火炮,聯盟則安裝有雙管152毫米火炮。第三,有自動裝填系統,先裝炮彈,再裝裝藥。第四,該炮具有多發彈同時命中(MPSI)同一個目標的能力,一般炮彈的射程爲50千米,但如果采用俄羅斯應用科學研究所研制的增程炮彈,射程可達到70千米,遠遠超過了現役的2S19 152毫米火炮。 

美國M109A6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德國PzH 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行軍狀態
日本99式155mm自行榴弹炮 韓國K55自行榴彈炮
韓國K55自行榴彈炮可說是國產化的M109A2自行榴彈炮

俄軍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南京軍區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中國89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開火射擊 
裝填彈藥準備射擊
PLZ-05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2009年10月1日北京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PLZ-05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主要特點是機動性強以及快速反應,能迅速占領和撤出陣地,並具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PLZ-05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戰鬥全重24.5噸,乘員4+1人,全長6.66米,寬3.28米,高(至炮塔頂)2.50米。該炮最大速度達6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儲備爲500千米,輔助武器是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其動力裝置采用功率爲440千瓦的柴油發動機。該發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可靠性高等特點。
  新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采用輕型履帶式底盤和封閉式炮塔結構,主要由火力系統、火控系統和底盤分系統等組成。車體內部分爲動力艙和戰鬥艙兩大部分,采用動力艙前置。戰鬥艙的地板爲旋轉地板,與炮塔作同步旋轉運動。火力分系統主要包括火炮、炮塔、機槍、煙幕發射裝置和彈藥裝置等。火控分系統主要包括自動操瞄裝置、隨動裝置、定位定向裝置和通信裝置等。底盤分系統主要包括動力裝置、傳動裝置、駕駛操縱裝置、行走裝置,車體和電氣裝置等。
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火力部分采用新型122毫米榴彈炮,其內彈道性能先進,最小射程不大于5.5千米,最大射程大于18千米。若使用遠程殺傷爆破彈,最大射程可達22千米。
  該炮配備電動式半自動輸彈機,可實現任意角強制輸彈,最大射速爲6~8發/分鍾。最大攜彈量爲40發。
  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炮塔采用裝甲鋼板焊接形式,火炮繞耳軸旋轉可滿足73度的高低射界,炮塔通過座圈與車體頂部聯接,可滿足360度的方向射界。機槍布置在炮塔頂部右前上方,煙幕彈發射裝置布置在炮塔的前部,左右各8具。
 
簡氏稱中國積極對外推銷新型SH3自行榴彈炮
 
  《簡氏防備周刊》2008年12月1日報道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日前完成了型號爲SH3的新型自行榴彈炮的研制工作,目前正積極爲這款産品尋找海外買家。
  SH3型是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家族最新産品,其以全履帶式底盤爲基礎,駕駛室布局充分利用空間,駕駛座位于左前方,右側爲柴油發動機;剩余的空間部分作爲作戰室儲備武器彈藥。
  SH3所采用的是扭杆式懸挂裝置,配備有六個裝有雙重橡膠輪胎的車輪——其中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及托帶輪在後。位于底盤後方的全封閉炮塔上架有一門122毫米的火炮,上面配有排煙裝置以及炮口制退器。炮塔能夠進行全方位360度旋轉,武器發射仰角處于-3至+70度之間。
  SH3自行榴彈炮所配備的彈藥與標准D-30型122毫米榴彈炮所用彈藥相同,都是分裝式彈藥。標准122毫米高爆彈的最大射程爲17公裏。除此之外,SH3型榴彈炮還可以用來發射煙霧彈和照明彈。
  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在積極爲SH3尋找海外買家的同時,也在借機推銷其新式122毫米分裝式彈藥,包括底排火箭助推發射BEE2式高爆彈、空底高爆彈以及底排高爆彈,它們的最大射程分別爲27公裏、18公裏和22公裏。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2-04/0736533025.html
 
PLZ-05榴彈炮自動裝彈系統尚需改進 2009-10-30 《現代兵器》雜志社
 
  2007年,第一種列裝部隊的國産155毫米自行火炮PLZ-05式橫空出世,然而在這之後,本應該破解的迷團卻又隨著人們對PLZ-05火炮性能的種種猜測再次聚攏起來。
  十五年艱辛成材路
  七八十年代交替之際,我國的火炮工業處在這樣一種狀態:曆經兩代人嘔心瀝血研制的國産第二代152毫米加農炮因爲工藝水平落後始終無法定型,已經立項的第一代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僅僅能夠解決有無問題,其源自66式牽引加榴炮的152毫米短身管火炮僅具有60年代初期世界水平。
  改革開放給了中國火炮工業難得的機遇。1982年,經過反複考察論證,國防工辦決定完整引進加拿大GC-45型155毫米火炮及其彈藥生産技術。第二年,中國又從奧地利引進了GH-N-45火炮(GC-45的改型)以及包括數控機床、身管自緊工藝生産線等一系列先進生産設備。同年,軍隊在制定未來二十年裝備發展規劃時,將155毫米作爲未來唯一的大口徑壓制火炮序列重點發展。
  此後,我國兵器系統決定第一種國産155毫米自行火炮以外貿型號的名義立項研制,這就是後來的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系統。在其促進下,部隊在90年代初下決心立項研制用于內裝的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PLZ-45在外貿需求的牽引下,重點放在了系統集成能力上,其整體技術水平仍爲西方二代標准。然而對于該項目來說,作爲關乎陸軍實現機械化、現代化的核心重點裝備,必然嚴格按照當時世界最先進的三代155自行火炮技術標准下達戰技指標。除了大威力、遠射程、系統化外,最重要一點就是要有完善的彈藥自動裝填系統,自動裝彈機設計就成爲困擾該炮項目的主要難題。科研單位通過對俄羅斯2S19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彈藥自動裝填系統進行觀摩和消化吸收,才最終解決了155毫米藥筒裝藥分裝彈及其自動裝填技術的全部相關問題。
  該火炮武器系統的研制成爲對我國兵器工業技術水平的一次整體大檢驗。在各種困難中艱難前行了15年後才最終于2005年設計定型爲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不甚完美的性能
  現在看來,PLZ-05式火炮的自動裝填機構雖然基本解決了火炮高速射擊的問題,但是因爲其原始設計僅相當于西方二代自行火炮裝彈機構的自動化水平,還是對火炮總體性能産生了一定負面影響,問題主要表現在:結構設計不緊湊,彈藥艙存儲彈藥數量有限,卻占據了相當于6層彈丸高度的空間,炮塔尾艙的實際利用率非常低;自動化程度水平不高,這套自動裝填系統除彈艙滾動采用電機驅動外,其它機構動作大量使用的都是液壓馬達,和西方國家先進的全電伺服自動裝填系統相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都非常落後;結構設計不合理,自動裝彈機采用的臥式結構彈艙重量較大,需要存儲單元直接承受全部彈體重量,爲此只能通過零部件加粗加大來解決,這進一步造成了彈艙結構重量過大的問題。另外,藥筒結構裝藥仍然存在發射藥分級不方便的問題;只能通過在藥艙內預先存放若幹不同藥號藥筒的方式加以解決,實際使用仍顯得不夠靈活。
  05式自行火炮采用國産二代自行火炮中型通用底盤。這款底盤最早源于PLZ-45火炮專用底盤,經過全面升級改造後,已從原來的30噸級提高到40噸級。底盤結構爲傳統的前置動力艙、後置戰鬥艙布局,動力系統采用功率800馬力的新型8V150中冷渦輪增壓柴油機。目前,這款底盤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戰鬥艙空間利用率不高,尤其是炮塔吊籃下方及其兩側空間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而底盤尾艙大部分空間又被輔助動力系統占據,結果造成了偌大底盤僅僅存放5組備用彈藥,全炮30發的攜彈量明顯過少。因此,如何通過合理優化布局大幅提高底盤空間利用率將是PLZ-05式火炮未來改進的重點方向。
  先進的火控電子系統
  PLZ-05式火炮配有火控計算機和交流伺服炮控系統,除了彈道解算、自動裝定目標諸元、自動瞄准、射後自動複瞄等功能外,信息處理和存儲能力都較PLZ-45成倍提高,火控系統能通過多普勒測速雷達、火炮藥溫傳感器等測量手段提供數據實現射擊諸元閉環修正。車載定位定向系統由慣導裝置和多模組合衛星定位導航系統 (兼容GPS和國産北鬥系統)組成,能快速、近實時測量本火炮大地坐標方位,並爲駕駛員和炮長提供帶有三維坐標的高精度數字化電子地圖。
  目前,我軍新型155毫米自行火炮武器系統配套的營級射擊/指揮自動化體系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營(連)多門火炮能夠實現快速進出陣地,自動調炮、自動修正、多炮聯動、自動射擊,進入陣地後30秒內首發炮彈出膛並實現首群覆蓋目標,而且單炮具備多發同時彈著能力。在行軍中遇到敵情時,火炮可以直接受領任務,獨立解算射擊諸元,進行自主作戰、機動作戰。對固定目標和活動目標,單炮可以由炮長指揮各炮爲戰,實施自動、半自動和手動進行直瞄或間瞄射擊。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0-30/1016571947.html
 
PLZ-05自行榴彈炮>百度百科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稱,PLZ一05 155毫米52倍口徑自行榴彈炮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立項。自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之後,中國陸軍的主力身管壓制火炮已將口徑標准改爲155毫米。此後研制出的PLZ一45 155毫米45倍口徑自行榴彈炮系統主要供出口外銷,但解放軍陸軍部隊也有少量裝備。據信,PLZ一45自行榴彈炮的技術水平和性能都相當不錯,1997年,科威特曾訂購了總數54輛的外銷型PLZ—45,以及相關輔助車輛,裝備3個炮兵營。在科威特軍方和專家組成的實測評估小組作出的結論裏,PLZ一45的可靠度/性能/射程/單價都優于競爭對手——美制M一109A6。PLZ一45最早是在1988年對開公開,代表中國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火炮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時隔17余年後,中國推出新型榴彈炮,其技術水平和性能肯定高于PLZ-45自行榴彈炮系統。
超遠的射程
  《漢和防務評論》隨後分析到,PLZ一05自行榴彈炮采用了52倍口徑身管,這顯然是受到近年來歐美國家“52倍口徑革命”的影響。目前,北約主要國家的師級身管壓制火炮均采用了新的52倍口徑。包括英國的AS一90、德國的PzH-2000、法國的AUF一2等等,52倍口徑代表了世界火炮技術的最新進展和發展方向。中國顯然也不希望在這方面落幹人後。實際上,中國在火炮制造技術上一直站在世界前列。主要供出口的PLZ一45自行榴彈炮發射中國自行研制的底排彈時射程可達40公裏,而發射火箭增程底排彈的射程更達到驚人的50公裏,在45倍口徑身管火炮裏出類拔萃,即使與許多52倍口徑火炮相比也毫不遜色。因此,采用了新的52倍口徑身管的PLZ一05自行榴彈炮在射程和彈道性能上理應更勝一籌。據信,PLZ-05自行榴彈炮系統發射低阻全膛底排彈(ERFB/BB)射程超過50公裏,發射火箭增程底排彈的射程可達70公裏。[編輯本段]自動裝填技術
  《漢和防務評論》稱,PLZ-05自行榴彈炮采用了俄羅斯2C一19 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自動裝填技術。俄羅斯2C-19自行加榴炮的裝填自動化程度較高。彈丸由自動彈丸裝填機裝填。彈丸貯存架的設計獨特,可將各種不同種類的彈丸放在貯存架內。裝填控制系統可以自動從貯存架內搜尋發射所需要的彈種,也可根據要求調整炮彈數量,並控制整個裝填過程。一個活動的裝彈盤可使火炮在任何方向和高低射角下以最高射速射擊,而無需使火炮返回到裝填位置。發射裝藥由半自動裝填,空藥筒自動退出,從而減少有害氣體的含量,使裝填手操作方便、安全。值得一提的是,2C一19的炮塔後部右側有一個彈丸傳送裝置;左側有一個發射裝藥傳送裝置,這就縮短了彈丸和發射裝藥的裝填時間,並可直接從發射車外補給彈藥而不用消耗車載彈藥。在火炮爲非戰鬥狀態時,彈丸傳送裝置折疊,並固定在炮塔上。而發射裝藥傳送裝置則折疊在炮塔內。該炮可進行間瞄射擊和直瞄射擊(包括在山地條件下和污染環境中進行直瞄射擊)。由于采用了自動裝填系統,2C一19自行加榴炮的射速也相當高,最大射速可達8發/分。
  戰術技術性能(部分數據源自推測,僅供參考,筆者不證實其真實性)
  口徑 155mm
  初速(遠程全膛榴彈) >930m/s
  最大射程
  底凹榴彈 40000m
  底排榴彈 >50000m
  最大射速 8~10 發/min
  爆發射速 4發/15s
  地面密集度
  距離公算偏差 >1/300
  身管長 52倍口徑
  藥室容積 >23L
  炮閂類型 立楔自動炮閂
  裝填方式 全自動
  高低射界 -3°~65°
  方向射界 360°
  配用彈種 底凹榴彈;底排榴彈;雙
  用途子母彈;末敏彈;激
  光制導炮彈;照明彈;發
  煙彈;黃磷燃燒彈
  彈丸重
  底凹榴彈 45.5kg
  底排榴彈 47.9kg
  載彈量 25發
  車體長(含火炮) 11000mm
  車體寬 3230mm
  車體高 2600mm
  車底離地高 450mm
  發動機功率 600kw
  最大行駛速度
  公路 >55km/h
  土路 >40km/h
  最大行程 550km
  戰鬥全重 <45000kg
  乘員人數 4~5
  由于自動裝彈機設計部分參考了2C19火炮,05式的炮塔外型多少帶上了一絲俄羅斯遺風,事實上05式的戰技性能遠非2C19所能比
  由于在國産第一代155mm系列壓制火炮的研制過程中我們已經取得的比較豐富的設計經驗,因此52倍徑155火炮的研制工作較爲順利,原理樣炮和車載實驗炮在90年代中後期先後被生産出來並投入靶場射擊試驗。但是,幾輪炮打下來我們發現155mm加榴炮身管從45倍口徑延長至52倍口徑以後,彈道性能雖然得到優化,但是火炮綜合性能和國外同規格加榴炮相比仍然不能建立明顯優勢。時間已經接近世紀末,當時國産大口徑自動輸彈機仍然在進行緊張的技術攻關,裝炮試驗的初期産品最大射速僅有6~7發/min,而且攜彈量不到國外先進155自行火炮的一半。很明顯,在初始研制時間已經落後西方5~10年的情況下,如果不能立即跳出西方的發展套路建立自己的技術優勢,國産二代155自行火炮必將步PLZ91的後塵,陷入一定型即落後的境地。
  爲了改變被動追趕的局面,國産二代155自行火炮的技術指標在90年代末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原來研制的52倍口徑火炮再次轉爲出口用途,而我們自己則在經驗最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火炮本體方面大膽突破西方通行標准,進一步擴大155mm火炮的藥室容積和身管長度,形成了中國自己的大口徑長身管壓制火炮技術標准。身管長度增加大54倍口徑,藥室容積也相應加大,配合使用國産高效能剛性雙模塊發射藥時,彈丸初速從原有45倍口徑火炮的897m/s提升到930m/s以上。發射底凹榴彈時最大射程已經達到40km,發射底排榴彈時最大射程超過50km。而PLZ45火炮需要發射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才能達到相近的最大射程,但是彈丸戰鬥部質量大爲縮水,而且命中精度只有前者的一半。和西方國家的52倍口徑155mm火炮相比,國産54倍火炮最大射程平均提高了近10km,幾乎相當于長身管155火炮興起時相對老式155火炮的技術優勢。
  05式火炮的炮塔尾部中央是一個可拆卸的梯子,後面那個方型小門就是彈藥輸送車的補彈口。05式火炮配套的彈藥輸送車能夠向自動輸彈機直接補充彈藥,使火炮具備核生化等複雜戰場條件下的持續作戰能力。
  在火炮改進的同時,我們也針對自動裝彈機展開了集中技術攻關,在廣泛研究國外同類先進火炮的基礎上,決定以俄羅斯2C19自行火炮的自動裝彈機作爲我們的主要參考對象。這種自動自動裝彈機的結構和我們的類似(同爲尾艙結構),技術水平和西方産品相比相對簡單,但是自動化程度較高而且輸彈速度並不低,因此比較適合我們的情況。2C19火炮原本使用黃銅藥筒裝藥,因此限制了裝彈機技術水平的發揮。經過技術攻關,我們成功解決了尾艙式裝彈機存儲和裝填模塊裝藥的技術難題,極大得得提升了火炮自動化程度。定型以後的國産大口徑自行火炮自動裝彈機采用炮塔尾艙式結構,彈丸和發射藥分兩層存放在炮塔尾部的滾動循環式彈艙裏,擺臂式氣動輸彈機則安裝在炮尾後方。裝彈機能夠自動選擇彈藥、測合引信並在任意角度裝填彈藥。火炮的立楔自動炮閂上有底火裝填機構,能夠自動關閂並裝填底火。火炮最大射速超過8發/min,爆發射速達到4發/15s,並且能夠做到命中同一目標。采用雙模塊發射藥以後,火炮初速分級更多,射程重疊量更加均勻,火力機動性能大幅度增加。射擊指揮自動化系統進一步完善,自行火炮在任何地域任何情況下的火力反應時間均不超過1分鍾。現在的國産第二代155mm自行加榴炮除車內攜彈量以外(可以通過對接自動供彈車實現持續作戰),火力性能指標已經全面超越以PZH2000爲代表的西方先進155mm自行火炮。中國陸軍在新世紀初終于實現了20余年來夢寐以求的炮兵壓制火力優勢!
整車結構
  05式火炮采用了經過改進的國産第二代履帶式自行火炮通用底盤,其中第一和第六對負重輪的液氣懸挂裝置上安裝有液壓鎖定機構。這種鎖定裝置能夠起到火炮駐鋤的作用,極大的縮短了火炮的停止射擊准備時間
  05式火炮因爲采用了800馬力柴油機,所以發動機散熱器艙蓋比PLZ45的高出很多,它和圖中的火炮行軍自動鎖定器一起,成爲05式火炮技術進步的真實寫照
  在火力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時,國産第二代履帶式自行火炮通用底盤的性能也在日臻完善。600kw(800馬力)大功率柴油機等一系列當年無法采用的新技術、新設備相繼達到實用化程度。盡管二代155自行火炮的戰鬥全重超過了40t,底盤性能的提升卻使它的機動性能不降反升。
  2005年國産第二代155mm自行火炮通過國家鑒定,正式定型爲PLZ05式155mm自行加榴炮,開始進入批量生産和裝備階段。1982年引進西方155mm火炮技術的終極目標至此得以實現。經過反複摸索,我們終于找到並開創了自己的大口徑長身管發展道路。事實再次證明,追隨潮流永遠只能走在別人後面,只有創造潮流才是一個軍事大國發展自己的唯一出路。
http://baike.baidu.com/view/976379.htm

W90式203毫米自行榴彈炮

  W90式203毫米榴彈炮,該炮口徑為203.2毫米,初速933米/秒,射速1-2發/分。發射的彈丸重量和射程分別為:底凹彈,彈重95.9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底排彈,彈重100.1千克,最大射程50千米。其戰鬥全重為16396千克。火炮的高低射界為-5~+65°,方向射界為±25°。牽引速度為公路90千米/小時,土路50千米/小時。
  中國203毫米榴彈炮是對付點目標和麵目標的良好武器,可在遠距離上與敵方炮兵作戰,壓制和打擊敵多種目標,也可作為海岸炮打擊水面目標。如果配備特種彈則作戰任務更靈活,如配備核彈又具備了威攝能力。
  該炮採用電渣重熔炮鋼製成的45倍口徑長身管,內有64條膛線,射擊壽命1000發以上。炮口採用雙室衝擊式,炮尾採用與其他火炮完全不同的卡口式炮閂及液壓開關閂機構,取消了常規的炮尾零件,由閂體和身管尾端直接嚙合。該火炮配有氣壓輸彈機,可在各種射角下將彈丸和藥筒輸入炮膛。火炮至少配備了全膛增程底凹榴彈和全膛底排榴彈兩種,採用可燃藥筒,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火炮還可發射西方同口徑炮彈。W90式203毫米火炮的功防正面寬度為50公裏,單炮火力覆蓋面積為1090平方公裏,是美國M110203毫米榴彈炮的5倍,蘇聯2S7203毫米榴彈炮的2.7倍。
  該火炮以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為基礎,火炮內外彈道相同,在M107型175毫米自行炮的底盤中後部位,安裝了203牽引火炮的身管,構成一門射程威力大的履帶式自行火炮,203毫米自行火炮的彈道性能諸元與牽引式基本相同,其高低射界為+2-+55,方向射界為±30°火炮行軍戰鬥轉換時間為4分鐘,最大行駛速度為5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720公裏,最大爬坡度33,越壕寬為1.905米,戰鬥全重28.5噸.
  該炮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地面密集度較好,火力機動範圍廣的特點,它採用45倍口徑的身管,比美國的M110系列[其破進型M110A1, A2的身管為37倍口徑]和俄羅斯的2S7都要長.因此該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美國M110系列最大射程僅為29.1千米,[火箭增程彈],俄羅斯的2S7最大射程47.5公裏,而我國的203毫米榴彈炮最大射速[2發/分]和持續射速[1發/分]也優於美國的1.5發和0.5發/分]與俄羅斯2S7相當.
  它的攻防正面寬度約為50公裏,單炮的火力覆蓋面積達到1243平方千米,是美國M110203毫米榴彈炮的5倍,蘇聯2S7203毫米榴彈炮的2.7倍。我國203毫米火火炮配的彈藥的威力水準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其遠程全膛榴彈[棗核彈]的裝藥量,彈片的均勻性等與西方相比均有較大提高,其彈丸殺傷力是美國M106型203毫米榴彈的1.2-2倍.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Class.asp?ClassID=150

解放軍最重火炮

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在現代身管火炮中屬于大口徑壓制武器,相對于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而言,203毫米榴彈炮的彈丸裝藥多、威力大、射程遠,而且更便于發射核炮彈和子母彈等特種炮彈。  
目前世界上比較著名的203毫米榴彈炮有美國的M110系列和俄羅斯的2S7式203毫米自行榴彈炮。這兩種火炮都裝備在軍、師一級的炮兵部隊中,用于摧毀遠距離的堅固工事等要害目標。其中M110系列除美國裝備外,德國、英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土耳其、希臘、南朝鮮、日本和中東的一些國家也裝備有這種榴彈炮。目前,由于戰略思想的改變,各國都在討論和發展快速反應部隊,而且西方也將師一級的壓制火炮口徑定爲155毫米,因此,重量較大的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的發展基本上停滯不前。但203毫米榴彈炮所具有的特點在戰爭中依然具有極大的威力,海灣戰爭中就證明了這一點,雖然203毫米榴彈炮已基本上停止了發展,但裝備它的國家並沒有將其撤裝,可見其作爲地面壓制火力的作用在今後的戰爭中依然不可小視。 
  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203毫米口徑榴彈炮的研制,這也是我國目前爲止研制的最大口徑的榴彈炮。當時在論證報告中提出,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射程遠、威力大,發射榴彈的最大射程爲40千米,發射底排彈的射程最大爲50千米。彈丸裝填21.5千克炸藥。具有打擊敵縱深目標的能力,可以大幅提高我軍壓制兵器的威力和機動性,是適應20世紀末、21世紀初作戰需要的新一代火力系統。而且,如果進一步發展還可以研制精確制導炮彈,使其具備遠距離反坦克的能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裝備有203毫米口徑的榴彈炮,203毫米榴彈炮的研制成功也將增強我國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地位。 
  我國研制的203毫米榴彈炮系統包括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和203毫米自行榴彈炮。該火炮系統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地面密集度水平高的特點,綜合性能大大優于國外同口徑的火炮系統,提高了火炮的遠距離縱深攻擊能力,增強了在未來戰場上的作用。 
  基本結構和性能諸元 
  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 的身管長爲45倍口徑,裝有效率爲65.9\%的雙室沖擊式炮口制退器,其形狀非常像我國56式85毫米加農炮的炮口制退器。該炮設計了與其它火炮完全不同的卡口式炮閂及液壓開關閂機構,因此炮尾沒有常規火炮的零件。在關閂時,由閂體與身管尾端直接齧合。這種閂體有利于減小耳軸至炮身尾端的距離,不僅簡化了結構,而且也顯得非常緊湊和整潔。
  火炮的方向機采用大軸承和大蝸輪齒圈,改善了火炮射擊時的受力狀態。高低機和平衡機合二爲一,降低了火炮的總高度和火線高。下架和大架采用了高強度的馬氏體時效鋼,大幅度降低了火炮全重並改進了炮架的受力狀態。
  火炮上廣泛采用了液壓系統,配置有上部液壓系統和下部液壓系統,使結構小型化,並使操作靈活輕便。火炮配用的輸彈機可在任意角度自動輸送彈丸和發射裝藥,大大減輕了炮手的體能消耗。駐鋤翻轉借助液壓馬達來實現,架尾升降輪可與前部行走部分結合,火炮牽引時著地隨行牽引,由于牽引杆呈鉸接狀態,因此使牽引車的牽引處不承受更大的架尾壓力。炮身在牽引時可回轉180°並後拉1.5米,縮短了全炮長,提高了火炮在牽引行軍時的通過性。 
  火炮射擊時采用中心座盤支撐,當接到方向射界以外的射擊任務時,可以適時擡起駐鋤,從而調整大架改變火炮的基准射向。 
  該炮采用了新設計的彈藥系統,彈丸配有遠程全膛底凹/底排榴彈和遠程圓柱底凹/底排榴彈,威力比目前國際上155毫米和203毫米制式彈丸大得多,同時該炮也可發射西方同口徑的制式彈丸。發射裝藥爲低燃溫單基長管狀藥,全可燃藥筒。
  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的口徑爲203.2毫米,初速933米/秒,射速1~2發/分。發射的彈丸重量和射程分別爲:底凹彈,彈重95.9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底排彈,彈重100.1千克,最大射程50千米。其戰鬥全重爲16 396千克。火炮的高低射界爲-5°~+55°,方向射界爲±25°。牽引速度爲公路90千米/小時,土路50千米/小時。
  203毫米自行榴彈炮 以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爲基礎,火炮內外彈道相同。在M107型175毫米自行炮的底盤中後部位,安裝了203毫米牽引炮的身管,構成一門射程遠、威力大的自行炮。該炮采用了適合于原炮架結構的橫楔式閉氣炮閂,金屬閉氣環閉氣可靠。
  重新設計了炮尾、被筒和駐退機節制杆,改進了吊輸彈系統。裝填輸彈、高低和方向上的調炮、駐鋤的收放以及炮身的後拉等都實現了液壓操作。同時對底盤部分的強度也進行了相應的加強。這種自行榴彈炮提高了203毫米火炮的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203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彈道性能諸元與牽引式基本相同,其高低射界爲+2°~+55°,方向射界爲±30°。火炮的行軍戰鬥轉換時間爲4分鍾。最大行駛速度5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720千米,最大爬坡度33°,越壕寬1.905米。 
  性能特點 
  中國203毫米榴彈炮系統是對付點目標和面目標的良好武器,可在遠距離上與敵方炮兵作戰,壓制和打擊敵多種目標,也可作爲海岸炮打擊水面目標。如果配備特種彈則作戰任務更靈活,如配備核彈又具備了威懾能力。 
  該炮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地面密集度較好、火力機動範圍廣的特點。它采用了長爲45倍口徑的身管,比美國的M110系列(其改進型M110A1、A2的身管長爲37倍口徑)和俄羅斯的2S7都要長。因此該炮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美國M110系列的最大射程僅爲29.1千米(火箭增程彈),俄羅斯的2S7的最大射程爲47.5千米(火箭增程彈)。而且我國的203毫米榴彈炮的最大射速(2發/分)和持續射速(1發/分)也優于美國的M110系列(分別爲1.5發/分和0.5發/分),與俄羅斯的2S7相當。 
  它的攻防正面寬度約爲50千米,單炮的火力覆蓋面積達到1 234平方千米,是美國M198型155毫米榴彈炮的5.9倍,美國M110系列203毫米榴彈炮的5倍左右,是俄羅斯2S7式203毫米榴彈炮的2.7倍左右。
  我國203毫米榴彈炮系統配用的彈藥的威力水平目前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其遠程全膛榴彈(棗核彈)的裝藥量、彈片的均勻性、飛散速度、殺傷面積和功能與西方制式M106型203毫米榴彈相比,均有較大提高,其彈丸的殺傷力是美國M106型203毫米榴彈的1.2~2倍。殺傷面積對立姿人員爲3 595米2,而M106僅爲1 902米2。此外,我國還研制了203毫米遠程圓柱榴彈,這種彈比普通圓柱彈射程遠、威力大。比棗核彈射程雖然略近,但射擊精度高,工藝簡單,成本低,而威力相當。 
  我國203毫米榴彈炮配用的是全可燃藥筒,配合大藥室、大裝藥量、長身管、低膛壓的設計,減緩了炮膛的燒蝕,大幅度提高了火炮身管壽命。 
  我國203毫米榴彈炮系統填補了國內大口徑壓制火炮的空白,在炮、彈、藥的生産技術方面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609/show473797c30p1.html

2S7牡丹花(Pion)是於蘇聯陸軍服役過的、口徑最大的自走砲,於1975年開始服役,故北約給予M-1975自走砲之代號。2S7總共生產1,000門左右,由聖彼得堡(St. Peterburg)的基洛夫工廠(Kirov Plant)所製造,在此砲大量進入服役後,蘇聯陸軍的長程火力獲得顯著提升,並具備發射戰術核子砲彈攻擊北約戰線後方重要目標的能力。
2S7以T-64主力戰車的底盤為基礎,前段為密閉式駕駛艙,車長、駕駛及2名砲班組員乘坐於此。車長和駕駛並列,其前方設有可下拉防護鋼板的風擋,兩人各裝有一具配備潛望鏡的圓形艙蓋。動力艙後方車體中央段設有第二個乘員艙,可容納3名砲班組員,故單輛砲車共有7名乘組員。
動力艙緊鄰駕駛艙後方,傳動系統則位於駕駛艙下方。動力系統採用一具V-12水冷式柴油引擎,最大輸出744匹馬力,提供16.17馬力/噸的推重比,路面極速50公里/時。由於車內未配備輔助動力單元,所以射擊時引擎必須持續運轉,以供應所需電力,也大量消耗燃料。底盤扭力桿式承載系統,兩側各裝有7對路輪和6對頂支輪,射擊時其底盤後半部會調低姿態,並將車尾駐鋤插入地面,以形成穩固的射擊載台。
武裝
主砲採用2A44 59倍徑203公釐榴彈砲,砲身上無砲口制退器和抽氣裝置,採用螺旋式砲閂、彈藥抓舉系統和分離式彈藥設計,砲管壽命450發,砲口最大初速960公尺/秒。火砲俯仰範圍在0度到正60度間,方向射界左右各15度,利用液壓與電動系統驅動。
射擊ZOF-43高爆砲彈(單枚重110公斤)時,最大射程37.5公里,最高射速2至4發/分,砲車上裝有4枚砲彈和藥包,其餘放置於彈藥補給車上。射擊火箭助推式高爆彈(單枚重102公斤)時,最大射程47公里,遠超過M110A2自走砲的30公里。化學砲彈、特殊裝藥砲彈和戰術核子砲彈也是可選用和射擊的彈種。
編制與發展現況
由於具備發射戰術核子砲彈的能力,2S7多配署於方面軍重砲單位中,每個團擁有24門砲(3個連),每個連配備8門2S7。
2S7M是2S7的改良型,配備新的通訊設備,並能籌載更多彈藥,最高射速並獲得提升,系統整體可靠度也較佳,目前仍在獨立國協國家服役中,但狀況不明。
使用國家
白俄羅斯:48輛服役中。
捷克斯洛伐克:服役數量不明,但已從1990年代開始除役。
波蘭:8輛服役中,2006年開始除役。
蘇聯、 俄羅斯:80輛服役中。
烏克蘭:99輛服役中。
http://zh.wikipedia.org/wiki/2S7%E8%87%AA%E8%B5%B0%E7%A0%B2

美國M-110系列自行榴彈炮

  M-110系列是美軍現役口徑最大的身管火炮,1963年開始裝備部隊,先後有M-110、M-110A1、M-110A2、M-110A3等型號,是美陸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的重要火力支援裝備。M-110的口徑為203毫米,最大射程達29千米(火箭增程彈)該炮配用彈種有榴彈、化學彈、火箭增程彈和雙用途子母彈,必要時也可發射核炮彈。M-110為履帶式自行火炮,戰場機動性較好,但火炮自身缺乏防護,戰場生存能力較差。
戰鬥全重 28.35噸
  公路最大時速 55千米
  公路最大行程 500千米
  火炮口徑 203毫米
  最大射速 7.5發/分
  持續射速 0.5發/分
  最大射程 29千米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26
 
054A為何放棄100毫米而擇76毫米艦炮呢?

054A型護衛艦的下水,關于該艦武器裝備的配置迅速成爲廣大軍事愛好者的熱門話題。其中,054A爲何棄用100毫米單管艦炮而使用76毫米單管艦炮的原因一直衆說紛紜。在此,筆者就兩種口徑艦炮的優劣作一個簡單介紹,並試著從中找出054A型護衛艦棄用100毫米艦炮而選擇76毫米艦炮的原因。
  背景淵源
  上世紀60年代後,隨著科技的發展,反艦導彈成爲軍艦的頭號殺手,世界中小口徑艦炮發展的重點漸漸轉向加強防空反導能力。在大力發展小口徑高射速近防武器的同時,中口徑艦炮向著高射速、多用途、適裝性好的方向發展。環顧上世紀60-7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有:意大利OTO 76毫米艦炮、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俄羅斯AK176型76毫米艦炮等3型艦炮。
……………
  我國新型中口徑艦炮研制步入快車道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經過幾年的技術摸索基本搞清楚了兩型火炮的技術特性,研制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新100毫米艦炮和新76毫米艦炮。新100毫米艦炮和新76毫米艦炮都采用了目前國際流行的低可探測炮塔,總體來說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然而,隨著我國海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不得不考慮合理分配資源,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更加需要的裝備上。基于這個考慮,我國必須對于在功能上有很多重疊的100毫米艦炮和76毫米艦炮做出選擇,將其作爲未來海軍中小型軍艦的主力艦炮。
  三者比較
  如果要說清楚到底應選擇哪一種口徑的艦炮,就必須從頭說起,搞清楚這幾型艦炮的研制背景和技術特點。
  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發展100毫米口徑作爲主力中口徑艦炮的國家並不多,法國人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就是其100毫米艦炮具有悠久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爲了避免重新選擇口徑造成浪費,精明的法國人將其延續了下來,從53型到64型、再到68型,其在射速、可靠性、全自動等方面上均有顯著提高。100毫米艦炮因此成爲法國海軍大中型艦艇不可缺少的武器裝備,可以完成對艦作戰、對空防禦和對岸火力支援等多種使命。
  就在68型100毫米艦炮大量裝備的同時,爲了適應中口徑艦炮輕型化發展的需要,法國開始研制更輕的100毫米艦炮。在與意大利OTO76毫米艦炮對比後法國人發現68型艦炮存在諸多的問題,如重量和體積偏大、適裝性差、發射率低、供彈系統落後,如果要更換彈種必須將供彈線路上全部28發彈藥全部推出才可以進行,大大影響了火炮的火力靈活性。針對這些缺點,克勒索-洛瓦爾公司在1978年推出了緊湊型100毫米炮。新的火炮在保證主要性能不變的前提下減輕重量,提高發射率、可靠性和精度。重新設計了火炮自動機循環過程,縮短火炮發射循環時間,將發射率從原來的60發/分提高到90發/分。在火炮各個部分大量采用輕質材料,使其系統重量由原來的24噸降到20噸,在不增大伺服系統功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瞄准速度。采用了設計新穎的供彈及彈藥管理系統,使其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
……………
  總體來說,法國100毫米緊湊炮算得上世界先進的艦炮。從口徑上來說,100毫米介于76毫米和127/130毫米之間,法國人的初衷就是希望100毫米可以兼顧76毫米的防空能力和127毫米的對海對地打擊能力。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面面兼顧有的時候反而面面都不精,與76毫米炮相比,如果達到相同的高射速,100毫米艦炮的重量要數倍于76毫米炮;和127毫米炮相比,其射程和威力相差很多。
  意大利OTO76毫米艦炮意大利和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樣同時裝備76毫米和127毫米兩種口徑艦炮,76毫米艦炮側重于防空兼顧對海性能。上世紀70年代初,奧托-梅萊達公司在奧托MMI76毫米艦炮的基礎上,推出了緊湊型76毫米艦炮,全重7.5噸,射速85發/分。該炮一經推出就倍受西方國家海軍的青睞,它適于裝備護衛艦等中小艦艇,具有很好的防空能力。在當時的軍火貿易出口市場上,76毫米緊湊炮贏得了很多用戶,甚至世界海軍第一強國美國也于1975年引進了76毫米緊湊炮並作爲“佩裏”級護衛艦的主炮。雖然緊湊型76毫米炮的射速已經達到了85發/分,但是意大利人並不滿足。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意大利著手研制射速更快的艦炮系統,1985年首次展出射速爲100~120發/分的快速型76毫米艦炮系統,並于1988年4月開始在“勇敢”號驅逐艦上進行海上實驗。之後,又繼續改進出射速120發/分、精度更好的超速型76毫米艦炮。
……………
  在上世紀80年代西方軍火市場上,奧托76毫米緊湊型及快速型艦炮和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在中口徑艦炮裏很有代表性,一樣代表了世界中口徑艦炮的發展方向。說到這裏,我國在80年代引進法國100毫米炮而不是76毫米炮的原因已經很清楚了。首先,在我國赴歐洲開展技術交流的時候,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已經比較成熟,而意大利的快速型艦炮還停留于方案中。奧托76毫米緊湊型艦炮在射速上略低于法國緊湊型100毫米炮,而後者的威力要更大。其次,當時我國軍艦對于主炮重量的要求並不是很嚴,雙管100毫米艦炮的重量是緊湊型100毫米炮的三倍,所以其適裝性已經足夠。第三,當時我國第二代艦載中口徑炮裝備的是76式雙管100毫米炮,以緊湊型100毫米炮爲藍本研制我國第三代艦載中口徑火炮,至少在口徑上擁有繼承性。
……………
  口徑選擇
  我國未來的中口徑艦炮必然是在以100毫米緊湊艦炮爲藍本的新型單管100毫米艦炮和以AK176M76毫米艦炮爲藍本的新型單管76毫米艦炮這兩者之中作爲選擇,所以這裏主要對比AK176M和100毫米緊湊艦炮。
  100毫米和76毫米口徑之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是否要兼顧對海對陸性能。100毫米炮彈的彈丸重13.5公斤,幾乎可以達到76毫米彈丸的兩倍,在威力上有不小的優勢。然而,真正能給100毫米炮彈發揮優勢的機會並不多。
  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渡海作戰中,裝備76毫米艦炮或100毫米艦炮的海軍主戰艦艇擔負封鎖海域、打擊敵海上兵力的任務,根本沒有機會參加到對岸炮擊的戰鬥中。100/76毫米炮的最大射程只有不到20公裏,如果要進行對岸炮擊的話,就會完全暴露在敵人岸防火力下。在敵岸防部隊10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和反艦導彈的威脅下,即使是100毫米艦炮也無法有效壓制對方火力,相反自身還會受到不必要的損失。而且100毫米炮彈由于威力過小,並不能保證有效摧毀敵方工事或者火力點。在某次演習中,一個經過加固的水泥工事在數發152毫米榴彈直接命中後依然保持完整。試問100毫米炮如何能將其摧毀呢?既然做不到摧毀敵方目標,那麽其彈丸威力的優勢還有意義嗎?
  國外海軍爲了提高中口徑火炮的對海對陸性能,普遍采用末制導炮彈和增程彈。同口徑艦炮和陸炮相比,初速高近200米、發射過載高30%。我國于上世紀90年引進俄制“紅土地”激光制導炮彈,並成功研制了新型末制導炮彈。但是,將其制導部分集成到100毫米炮彈裏勢必會占用大量有效空間,導致炮彈威力下降,使用增程手段也會帶來相似的影響。總之,在100毫米炮彈上采用末制導和增程手段來提高其對海對陸攻擊能力得不償失。
  100毫米和76毫米口徑之爭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對海對空但優先考慮的問題。在未來海戰中,我國海軍可能的作戰對象是具有相當現代化水平的東亞某國和世界第一強國。在與其可能發生的沖突中,我海軍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其強大的海空打擊能力,敵方艦艇進入我方艦炮射程並與發生炮戰的機會很少。即便是發生炮戰,1枚100毫米炮彈或1枚76毫米炮彈的命中並不能使對方有多大的損失。所以主力艦炮必須有一定的對空能力。AK176M在最大射程和射高上與100毫米緊湊炮、OTO76毫米炮相當,但是初速比後者大了不少,射速更能達到120發/分,比後兩者具有更好的對空性能。另外,三者在瞄准速度等方面也旗鼓相當,而重量上AK176M和OTO76僅爲100毫米緊湊炮的一半。綜合考慮,AK176M和OTO76的作戰效能優于100毫米緊湊炮。
  對于100毫米及其以下口徑的中口徑艦炮來說,要求其有很好的對海和對地打擊性能非常不現實。但是這類中口徑艦炮擁有較高的射速,配用先進火控系統和制導彈藥,用其完成部分防空任務是個不錯的選擇。法國100毫米緊湊炮爲了達到防空反導任務采用了末制導炮彈,而意大利OTO76采用了具有多功能引信的近炸榴彈。由于同口徑艦炮和陸炮相比有更大的發射過載,對于需要大量電子元件的末制導炮彈來說,在艦炮上應用的難度比較大,例如“紅土地”炮彈發射初速才500多米/秒,所以末制導炮彈並不適合做中口徑艦炮的防空彈藥。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多功能近炸引信,起初准備作爲35毫米高炮的配用彈藥。但是,由于引信小型化和成本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其應用進程開展緩慢。76毫米炮彈與35毫米炮彈相比,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利用,能發揮其威力優勢,其破片具有的能量也比35毫米炮彈大很多,只要命中幾十枚就可以摧毀目標。所以,研制76毫米AHEAD彈藥非常適合我國海軍中口徑艦炮防空反導的需求。
  另外,對于高射速中口徑火炮來說,供彈系統和發射系統能否同步是影響其可靠性的關鍵。法國100毫米炮采用了供彈系統速度決定射速的思路,俄羅斯AK-176M則采用了發射速度決定供彈速度的思路。法國艦炮在控制上使用了電氣設備來修正供彈速度以達到同步控制,而俄羅斯艦炮采用了機械結構不需要修正。由于設計思路的差異,導致法國艦炮要配備一個液壓站和大量電氣設備,調節供彈速度過程過于複雜,可靠性差、成本高。而俄羅斯艦炮在改變射速的過程中只使用機械結構,在可靠性方面上較法國艦炮有著很大的優勢。
  再者,供彈系統能否方便快速更換彈種關系,也關系到火炮系統能否有效完成防空任務。法國艦炮采用中艙來實現其彈種的轉換,反應時間爲7~15秒。AK-176M通過在彈鏈上混裝不同的彈種,利用加裝的電氣設備來控制彈鏈的步進,達到彈種更換的目的,反應時間達到10秒以內,爲世界先進水平。
  回顧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中口徑艦炮發展曆程,其主要改進思路就是提高其發射率、減小炮重、提高系統的適裝性。法國100毫米緊湊炮和俄羅斯AK-176M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就如同加工相同的旋轉體金屬棒,法國人用了一套加工中心,而俄羅斯人只用一臺普通車床。對于我國來說,當年引進100毫米緊湊炮的時候,該型火炮也處于並不成熟的時期。以當時我國的技術基礎要仿制出一套具有全部功能的100毫米緊湊炮有很大難度,即使在今天也不得不簡化其功能。AK-176M型艦炮使用了傳統的機械結構來實現其高性能,這更加符合我國的習慣,也更容易實現。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考慮,AK-176M更加適合我國對中口徑火炮的需求。100毫米緊湊炮的技術還是很有價值的,用電氣手段來實現供彈系統和火炮在高射速下的同步性對于76和100毫米火炮來說得不償失, 而在13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上卻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新艦的迷思
  爲什麽054A護衛艦放棄了054上使用的100毫米炮而改用76毫米炮,筆者就這個問題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054較053H2G的排水量大了近1000噸,達到了3500噸左右,其船型選擇和全艦布局都體現了我國海軍遠洋化的發展思路,更加強調遠洋作戰能力。525號、526號護衛艦的作用就是在“現代”級驅逐艦的掩護下,與其他軍艦組成編隊來對抗東亞某國,並不強調其艦炮有多強的對海對陸攻擊能力。054A是054的改進型,主要改進包括用76毫米炮替代了原來的100毫米炮、用32單元中程防空導彈替代了原來的8聯裝近程HHQ7防空導彈、用兩座730近防系統替代了原來的四座火網630近防系統;並換裝了“頂板”雷達作爲其搜索/警戒雷達。這樣做的根本目地就是突出054A的防空能力,將其作爲未來我軍大型海軍編隊的前鋒來和敵方航母編隊進行對抗。
  3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與原來的HHQ7發射裝置相比,在系統重量上和占用空間上都比後者要大很多。爲了保持軍艦的平衡性和盡量減小改動的程度,使用體積和重量都小得多的76毫米炮是明智的選擇。即便在054型上使用100毫米炮的簡化型,也要比76毫米炮重約4噸和一倍多的電氣設備。
  054A改進的目的是提高其區域防空能力,但是中程防空導彈對付掠海飛行目標的能力卻相對弱于HHQ7近程防空導彈。雖然近防系統由原來的火網630換爲730系統後攔截掠海目標的能力提高不少,但是在攔截遠界上和054上的HHQ7相比還是要差不少。爲了彌補這一差距,使用76炮來進行5~10公裏的防空/反導任務還是不錯的選擇。在對其反導效果的測試中,采用水幕射擊法來齊射數枚炮彈可以獲得不錯的毀傷概率。
  綜上所述,在054A上使用76毫米炮的主要原因就是強調其防空能力。基于同樣的考慮,071綜合登陸艦也采用了76毫米炮和630搭配的組合。
  隨著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76毫米艦炮很可能會繼續改進,發展出一種能滿足中小型艦艇和軍輔船使用的中口徑艦炮。而且利用100毫米炮得到的技術,還可以進一步研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130毫米甚至155毫米的大口徑艦炮,作爲我國海軍艦艇未來對陸打擊的中堅力量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blog.ifeng.com/article/4725404.html
 

美M777式155毫米榴彈炮
據亞洲防務網 2010-01-1報道,印度政府決定斥资6.4亿美元向美國采購145門M777超輕型美制野戰炮。這些野戰炮可由直升機運輸,將配備給部署在高緯度地區的印度陸軍山地師,用來對抗巴基斯坦和中國。(2013年1月,印度陸軍電子與機械工兵部隊、品質保證管理總局和國防部派出部分人員,前往美國陸軍野戰炮兵學校和BAE系統公司設在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的工廠,根據印度國防採辦程式,對M777式39倍口徑155毫米輕型牽引榴彈炮進行了維修性評估試驗,旨在驗證M777榴彈炮的性能參數能否符合印度陸軍品質需求,但仍無法確定合同簽訂日期)
中國AH4 155毫米超輕量火炮
2010-10-14首曝中國AH4 155毫米超輕量火炮,重3.5-3.8噸,采用了鈦合金和鋁合金等輕型材料,鈦合金材料約占全炮質量的20%,能用米171直升機吊運。普通榴彈爲最大射程爲19公里,底凹彈爲23公里,底排彈31公里,複合增程彈爲38公里。主要裝備于空降兵、海軍陸戰隊、山地部隊、快反部隊等。新超輕炮如果進入國際炮兵裝備市場競爭,將是美國M777超輕量炮的最強有力的對手,強烈期待中。
解放軍報 2013-5-13俄下令研製超輕型榴彈炮重4.5噸 能用米-8直升機運載:美國和北約其他國家陸軍早已使用像M-777一樣僅重3.5噸的空中機動榴彈炮,該炮最大射程24公里,如果使用配備火箭發動機和穩定器的增程彈,最大射程可達30公里。俄羅斯仍在使用老舊而笨重的122毫米D-30榴彈炮,在威力上遠低於更小更輕的美國M-777。況且俄國內現在不產122毫米火箭增程彈,更談不上制導炮彈。
中國PLL01型155毫米火炮
 
美軍M198式155毫米榴彈炮 

南非G5 155毫米

美119式105毫米


(楨:一篇環球網的軍文引起兩岸三地之鄉民噴子相互噴糞,政治性漫罵不論。
1.武器各有所長,不只陸海空不能否定對方,即使陸軍的武直/導彈/火箭/火砲(輪式,牽引式,履帶式)等之間亦然!
2.SH-1的53公里並非全球第一,俄2S35可達70公里、南非G6-52L更達75公里,火砲射程除了決定於傳統的口徑和倍徑,如今更在彈體減重、改善空氣力學、和底排火箭增程及制導上下功夫,使得傳統火砲的效費比提高到可與戰術導彈/火箭競爭。
3.文中未引述那些美軍在羨慕,美軍因有強大的直升機攻擊和吊掛能力,所以強調M777牽引砲,至於現代化的輪式及履帶式火砲則受挫於FCS失敗!但美軍在DDG-1000艦砲電磁砲上仍勝,故無所謂誰羨慕誰羨慕,重點是符合自己戰略戰術和效費比之要求,不然會有「美軍華而不實的高科技兵器 DDG1000排第一」(電磁砲雷射砲將重蹈?)、「中國包頭超級大炮」等之議。
新型155车载炮发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壮观场景
SH-1發射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的場景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6-4-26說南非G6-52L式155毫米炮射程新紀錄75公里
預計2007年量産但未服役的俄羅斯雙管152毫米2S35聯盟自行火炮,增程炮彈射程可達到70公里
美軍M777
中國AH4 155毫米超輕量火炮 2010-10-14首曝,重3.5-3.8噸,采用了鈦合金和鋁合金等輕型材料,鈦合金材料約占全炮質量的20%,能用米171直升機吊運。普通榴彈爲最大射程爲19公里,底凹彈爲23公里,底排彈31公里,複合增程彈爲38公里。
英國遠程型M777式155毫米榴彈炮包括20發炮彈,整體重達12.3噸,具有戰略機動能力。如用運輸直升機吊運,需要將遠程M777火炮系統分拆成車與炮兩部分。用運輸機運,C-17「空中霸王」一次可運3輛,A400M一次可運2輛,C-130「大力神」一次可運1輛。
美軍FCS未來戰鬥系統155毫米NLOS-C,許多關鍵技術來自該公司被取消的十字軍戰士自行榴彈炮項目。但主炮改換為39倍炮管,20噸左右,智能化無人炮塔設計,具備自動填彈能力,可以發射美國與瑞典聯合研製的155毫米神劍係列精確製導炮彈
與NLOS-C比較十字軍戰士仍然是遵循傳統自行火炮的設計。
美軍DDG-1000艦砲採用兩門先進艦炮系統(AGS),備彈600發,最大射程150公里,有GPS制導,可以對登陸執行任務的特種部隊及時提供高強度的火力支援。
美軍雷射砲  伯克級驅逐艦DDG-106號艦尾直升機平臺上美國首次安裝艦防空鐳射炮 2012-8-8 新浪軍事新型电磁轨道炮设施移交给美国海军作战中心
美軍電磁軌道炮3D
美海军测试高能电磁轨道炮射程可超过200海里
測試中的電磁軌道炮達到了創紀錄的10兆焦水準

解放軍新型卡車炮SH1射程53千米全球第一 美軍十分羨慕2013-10-25環球網 

  近日,中國陸軍新一代52倍口徑155毫米輪式自行火炮曝光,據悉,該型火炮是中國研發的第5種「卡車」式自行火炮(俗稱卡車炮或車載炮),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8種輪式自行火炮,其數量之多,讓全球側目,堪稱世界「火炮大王」。外媒認為這種火炮是基於SH1出口型火炮的基礎上研發的,所以也就繼承了SH1的新型彈藥和制導炮彈,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在發射火箭助推增程彈時,SH1的射程可達到驚人的53千米,足以對敵方的遠程炮火實施壓制,也是目前世界同類型火炮中射程最遠的一種。
  據分析,卡車式自行火炮是在輪式卡車載重底盤上研製的新型火炮武器,重要用於我軍輕型快速反應部隊和機動特遣部隊,其重要特點是行駛速度快和公路機動性好,能夠實現「打了就跑」。 為了彌補技術差距,我國緊跟國外先進輪式自行火炮技術發展動態,於上世紀90年代適時開展國產大、中口徑車載自行火炮研製。2006年先後研製成功SH- 1式155mm車載加榴炮和SH-2式122mm車載榴彈炮,這兩型先進車載炮不僅射程遠、威力大、機動能力強,還擁有完善的車載火控、通信及定位、定向系統,具備較高的數字化作戰能力,具備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已經引起國外有關潛在用戶的高度關注。
  2009年,我國利用長期積累下豐富的火炮設計經驗,研製了和SH-2同底盤的SH-5式105mm車載榴彈炮,其性能全面超越荷蘭的 MOBAT輕型車載105mm火炮,SH-1、SH-2和SH-5一起共同構成了我國外貿車載榴彈炮大、中、小完整口徑序列。 國產輪式自行火炮雖然研製起步較晚,但是經過20餘年的快速發展,已呈現百花齊放的良性發展格局,保持了較高的技術水準,成為世界輪式自行火炮裝備、發展大國之一。解放軍122毫米輪式自行火炮,目前已經廣泛裝備於我軍輕型機械化部隊和西南山地作戰部隊。新型155毫米卡車炮將優先裝備我軍西南和西北地區部隊。
  根據北方工業總公司公布的數據,SH1配備有更為完善的指揮、控制和制導系統。其制導裝置以光纖尋北儀附加GPS衛星導航系統構成,定位更為精確。其所配車體安裝有經過全新設計的大型液壓助鋤鏟,可最大限度減少由於高速后坐力而產生的車體震動,提高火炮的射擊精度。由於全部採用模塊化設計,因此 SH1系統非常容易進行維護和升級。同時,車載通信系統使火炮系統能夠被連接到連級或營級火炮單位的C4ISR網路之中,實現信息分享,自動化指揮和控制。
  SH1系統的主要武器為1門155毫米身管52倍口徑的榴彈炮,可發射北方工業總公司生產的各型155毫米口徑彈藥,其中包括:爆破彈、火箭助推增程彈和以俄羅斯「紅土地」152毫米炮彈為基礎研製的激光半主動制導炮彈。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在發射火箭助推增程彈時,SH1的射程可達到驚人的53 千米,足以對敵方的遠程炮火實施壓制。 除此之外,該炮還可發射各種型號的北約標準155毫米炮彈,彈藥基數為20發,最高發射速度為10發/分鐘。SH1系統的輔助武器為1挺12.7毫米口徑的QJC-88型高射機槍,安裝在駕駛室上方。
  SH1的越野能力非常出色,在公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可達90千米/小時,可跨越高度為1.2米的障礙。其發動機安裝在車體前部,5名乘員所在的駕駛艙配備有可抵禦輕武器子彈和小彈片的裝甲板。SH1系統全重為22噸,明顯低於履帶式自行火炮系統。
  中國新型155毫米制導炮彈射程達100公里(另參【圖博館】:中國130mm艦炮射程120km
GP-1型155毫米激光制導炮彈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12-08最新一期報道,中國長征貿易進出口公司(ALMT)剛剛披露了一款編號爲WS-35的155毫米口徑精確制導炮彈,其射程竟然達到100千米,幾乎與近程彈道導彈有得一拼,但無論成本還是使用彈性都占盡優勢。
  文章稱,近日,ALMT在東南亞武器展上公開推出了供155毫米榴彈炮發射的WS-35式制導炮彈。發射該炮彈的平臺當屬PLZ-05式自行火炮,它由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生産,而生産炮彈的ALMT則屬于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文章援引ALMT武器展板稱,WS-35炮彈有兩種版本,但都采用GNSS/INS制導方式,尾部安裝有四片安定翼,在彈頭上也安裝了四個安定翼,用于調整飛行姿態。
  該公司介紹說,WS-35基本型制導炮彈長1620毫米,重量18千克,理論射速爲5發/分,儲存時間爲10年,其射程可達到100千米,命中誤差爲40米。
  從圖片看,WS-35炮彈外型與美國的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頗爲相似。
  據悉,亞瑟王神劍是美國陸軍開發的第一款全球定位系統制導火炮彈藥,是一種模塊化彈藥,分三種型號,其最大射程達到64千米,且非常精確,命中誤差只有10-20米,與傳統炮彈高達370米的命中誤差相比,可謂是百步穿楊。
  從這個角度看,WS-35炮彈可謂中國版亞瑟王神劍。
  不過,文章對“中國版亞瑟王神劍”充滿了懷疑,文章指出,即使采用火箭增程技術,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開發出射程能達到100千米的GPS或GNASS衛星制導炮彈,現有産品的最大射程大致在22-60千米。文章甚至是懷疑是印刷錯誤,把10千米寫成100千米。  
  不過,也有學者認爲,WS-35具備100千米射程並非毫無可能,聯系到推銷該炮彈的是中國航天工業部門,依托其深厚的航空空氣設計功底,爲炮彈配備較好的滑翔彈翼,對彈體進行降阻設計,達到100千米的射程不是不可能。
  況且,中國自身遠程炮彈制造能力就非常了得,現有的155毫米火炮上發射底部排氣彈的射程就超過40千米,連美國軍方都極爲羨慕。
  從未來戰爭形態看,WS-35炮彈的問世,標志著中國陸軍非接觸作戰水平將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由于精確性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炮彈消耗,使後勤壓力得以減少。此外,該炮彈還具有改裝爲偵察炮彈的基礎,屆時,中國炮兵與美軍的差距將大大縮小,甚至有所領先。
  回應
  又來意淫了,究竟是誰說的的美軍十分羨慕?是美國媒體說的?還是日本或者西方媒體說的。如果是中國自己媒體說的,那就有點可笑了,這麼厲害的話,那應該日本,越南和菲律賓很怕了啊?可笑的,不要臉的,又喜歡自吹自擂的中國媒體。(楨:即使外媒說的、噴子還是會噴糞!)
  就事論事說,該炮射程和威力遠小於155毫米的M777, 在同口徑火炮中重量體積都太大,不適合空投,不知道美軍羨慕什麼。(楨:也有解放軍版M777!)
  真是一種莫名其妙的設計思維!自行火炮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適合戰地任何地形(山嶽叢林地除外)的機動,而輪式火炮偏偏離不開對道路的依賴。當然,也有優點,天安門閱兵時不會壓壞馬路。如果你不需要用於精度打擊,只需用於覆蓋性壓制,那何不把任務交給火箭炮?天朝威武,喉舌聰明,拿出這樣的東西來騙老百姓呢,還是給一些團民後代打雞血?
  這是和傳統裝甲履帶式自行火炮一種互補。很適合游擊戰,其出口目的很明顯,針對很多亞非拉長期內戰的小國而設計。成本低,效率高。好比WS系列火箭彈,深受廣大巴勒斯坦回民支隊的歡迎,令以色列深惡痛絕。造價便宜,即使你用反導導彈打,虧本的也是你! ...
  就是。一顆導彈200萬美元。這一輛車最多100萬人民幣。上次打利比亞,英法聯軍把庫存的幾十枚導彈度打光了,最後還只能求財大氣粗的美軍導彈。
  對這種窮人的玩具,富人是不會用反導的。這個土傢伙壽命長不了,一旦發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美以空中巡邏的戰機很快就會發現,一個空對地就能燒了五毛的猴屁股。
  導彈打固定建築物,3枚可以摧毀一座就大賺了,大炮在現代高科技戰爭中作用很小,空中打擊是最好的,除非有制空權,否則大炮就是最好的靶,機動差,命中率低.
  外行了吧。機動是為了躲避報復打擊。你若能開到對方司令部,突擊步槍就夠用。火炮打不過導彈,但比導彈便宜。
  下次再鎮壓學生時,就可以從海南島開炮打天安門了
  這火炮再遠有飛機遠嗎?只能是飛機的靶,現代高科技戰爭基本是先空中精確轟炸,火炮就只有靶子的份。
  五毛搗鼓這些過時武器有什麼用呢,習大豬頭剛剛簽了14個賣國條約,釣魚島也收不回來。整天放屁打飛機自淫自樂。
  中國開發這種火炮主要目的是出口。換一些錢,然後貪官就貪污屁民的辛苦錢了。貪污餘下的借給美國,讓好吃懶做的黑白墨垃圾買中國產的各類低檔物品。
  土八路不知道遠程精準打擊,還停留在土槍土炮階段。這些農具還沒運到前線就已經被老鷹捉小雞了,農民軍就是土,五毛就是土得掉渣。
http://big5.backchina.com/news/2013/10/25/267830.html

中國包頭超級大炮或有3種用途 近幾年仍在試驗2013-11-21 環球網

《简氏防务周刊》配图,配图说明称这是法国卫星拍摄
《簡氏防務週刊》配圖,配圖說明稱這是法國衛星拍攝
伊拉克的“巴比伦”超级大炮
伊拉克的巴比倫超級大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魏雲峰】在遠端導彈和火箭炮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巨型火炮究竟還能幹什麼?一張衛星照片上疑似中國超級大炮的物體令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疑惑不已。它會用來充當反衛星武器?驗證電磁軌道炮技術?還是測試新型彈藥的性能?《簡氏》對此提出各種猜測。
  20日出版的《簡氏防務週刊》以“神秘超級大炮藏身中國沙漠”為題報導稱,衛星圖像顯示,中國包頭市西北方的一個裝甲設備與火炮測試中心有兩門非同尋常的超級火炮,它們分別長約24米和33.5米。這兩門超級火炮各自被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這個混凝土基座曾於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間現身,當時衛星圖像首次捕捉到了這兩門火炮的身影。最新的衛星照片顯示,這兩門火炮2013年7月仍在原處。而在2011年拍攝的衛星照片中,尺寸更大的那門火炮前方有一系列似乎是靶標的物體。報導猜測,這顯示該測試中心正在對高速炮彈進行穿透力測試。
  世界現役155毫米榴彈炮的炮管全長一般約10米,遠低於衛星照片中出現的超級大炮。那麼中國這種超級大炮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簡氏》首先猜測,它很可能與反衛星試驗有關。西方用超級大炮對付太空目標的設想由來已久。上世紀60年代,美國陸軍和加拿大軍方資助加拿大傑拉德•布林博士推動“巴巴多斯”計畫,即用超級大炮將有效載荷發射到地球軌道。當時布林博士的試驗已取得相當成績,他在試驗中用127毫米火炮把彈頭打上70公里高空,用175毫米火炮把彈頭打上100公里高空。他還將兩根406毫米戰列艦艦炮的炮管對接起來,把炮彈送上180公里的高空。這種超級大炮理論上能夠將炮彈發射到4000公里遠的地方,或送到250公里以上的太空。只是由於當時導彈技術的飛速發展,美加軍方最終放棄了該計畫。此後布林博士還曾在伊拉克為薩達姆研製“巴比倫之子”超級大炮。由於這種超級大炮對周邊威脅太大,布林博士最終死于一場神秘暗殺,超級大炮計畫隨後也被放棄。
  《簡氏》稱,中國歷來對大口徑遠端火炮感興趣,“上世紀80年代,布林曾積極參與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的遠端火炮設計工作。上世紀90年代,有報導稱中國已建成‘超級大炮’技術測試平臺,類似布林的‘巴比倫之子’超級大炮”。報導還猜測,上世紀70年代中國曾研製代號“640工程”的“先鋒”超級大炮用於彈道導彈防禦。美國《全球安全》網站宣稱,“先鋒”超級大炮可將高速炮彈發射至近地軌道,通過引導裝置調整炮彈軌跡,再依靠多炮齊發在來襲導彈的路徑上組成彈幕,從而實現導彈攔截的目的。《簡氏》猜測,1980年“640工程”被取消後,長約26米的“先鋒”火炮被保留用於試驗目的,可能是衛星照片上較小的那門。而個頭較大的那門火炮外形類似“巴比倫之子”超級大炮,但長度比後者要短。從理論上說,“巴比倫之子”超級大炮既能進行遠距離射擊,也能對準軌道衛星。
  《簡氏防務週刊》承認,儘管這兩門火炮在設計上似乎類似布林的超級大炮概念,但它們不大可能被用於遠距離射擊或反衛星行動,因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研製用於執行這兩項任務的彈道導彈。
  報導認為,中國超級大炮的另一種可能用途是電磁軌道炮的測試原型。這種新概念火炮利用電磁場可將炮彈加速到普通炮彈的2-3倍。不過報導也質疑說,中國超級大炮看起來並不具備電磁炮的顯著外觀特徵:沒有發現有外部電源線路連接到火炮的基座上,也沒有發現電磁炮上常見的環境控制裝置。
  除此之外,《簡氏》還猜測,中國也可能只是在使用上世紀70-90年代遠端大炮項目留下的資源對一些新設計的彈藥進行測試,在火炮基座西北方向放置的一系列“使用過的”靶標似乎能證明這一點。
  回應
《簡氏》和作者亂加演繹!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11-21/0832750580.html

戰車砲的口徑和倍徑增加對穿甲力的影響

關於倍徑增加的影響 都用Panzergranate 39時。75砲從L48提升至L70倍徑增加45%,穿甲力100公尺時提升約30%,500公尺時提升約29%,1000公尺時約30%,1500公尺時約33%,2000公尺時約39%。88砲從L56提升至L71倍徑增加約26%,穿甲力100公尺時提升約69%,500公尺時提升約68%,1000公尺時提升65%,1500公尺時提升約62%,2000公尺時提升約57%。
口徑的話從75mm L70提升到88mm L71,口徑增加約17%,穿甲力100公尺時提升約47%,500公尺時提升約49%,1000公尺時提升約48%,1500公尺時提升約49%,2000公尺時提升約48%。
看起來增加口徑的效率比增加倍徑高(砲彈是圓柱形,能增加的火藥量比率大於口徑的增加)而同口徑的砲倍徑增加對各穿甲力的影響大約落在誤差10%的範圍內。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7073

155毫米與152毫米的口徑之爭

  在討論我國大口徑壓制火炮的同時,很多人都有個疑問:既然我們已經有了152毫米加農炮和加榴炮,爲什麽還要發展155毫米的加榴炮?
  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都是將加農炮和榴彈炮搭配起來使用。例如,美國當時裝備有M59式155毫米加農炮和M1 14式155毫米榴彈炮,蘇聯及東方國家主要裝備M46型130毫米加農炮/47型152毫米加農炮和D1型152毫米榴彈炮。60年代後,西方國家開始研制新的加榴炮來替代加農炮和榴彈炮,這樣做不但簡化炮種,而且方便後勤。蘇聯則繼續研制性能更加優秀的加農炮和榴彈炮。最初,蘇聯壓制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占優勢,但是到了60年代後期,西方開始研制39倍155毫米榴彈炮,發射普通彈的射程達到22公裏,發射火箭增程榴彈的射程更是達到30公裏,而且其彈丸重比蘇式152毫米炮的39.9公斤多了5公斤左右,對蘇聯M46型130毫米加農炮和D20型152毫米加榴炮的搭配形成了性能優勢。待到蘇聯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研制第二代152毫米火炮——2A36型152毫米加農炮和2A65型152毫米榴炮的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則開始研制性能更好的52/54倍口徑155毫米加榴炮。
  我國當時的情況與蘇聯類似:待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尋求新一代大口徑壓制火炮的時候,在性能上對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和66式152毫米加榴炮形成優勢的只有西方39倍口徑155毫米加榴炮。當時,西方在技術上比較成熟的39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只有美國M198和瑞典FH一77B。雖然我們當時同西方關系已經轉暖,但是要完整引進39倍155毫米榴彈炮技術也並非易事。1977年,加拿大魁北克空間公司開創性地推出了45倍口徑155毫米加榴炮——GC一45,其發射普通彈的射程達到了30公裏,再結合布爾博士獨創的底排彈射程更是達到了39公裏以上。此後,魁北克空間公司與比利時PRB公司合作成立了國際空間公司(SRC),將該技術等生産和銷售許可轉讓給奧地利聯合鋼鐵公司。由于GC一45結構複雜,不符合北約技術要求,所以奧聯鋼公司決定對其進行改進。由于SRC所掌握的45倍155毫米身管及底排彈技術只屬于布爾博士所有,無論在技術引進和合作上都不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便于開展工作。
  我國在第一時間對GC一45型155毫米加榴炮表現出濃厚興趣,並派出設計人員以學習和交流的名義參與到奧聯鋼公司的GC一45型155毫米加榴炮簡化設計工作中去。1982年簡化設計工作完成,新的加榴炮命名爲GHN一45型,同年我國引進全套GC一45型45倍155毫米加榴炮技術資料;
  1983年初決定在GC一45型的基礎上開展新型155毫米加榴炮的研制,並決定以新155毫米加榴炮作爲我國未來軍師兩級壓制火炮。隨後,我國第二代加農炮的設計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並接近定型,但是與GC.45型相比有以下兩方面差距:首先,我國第二代加農炮射程的增加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初速提高的基礎上,蘇聯2A一36則是通過改進彈丸和優化發射藥來實現,初速反而降低了不少。初速的增加會導致膛壓和後坐增加,使火炮機動性變差。其次,GC一45型155毫米榴彈炮另外一個賣點是其獨特的底排彈技術,在不影響彈丸威力的基礎上可以將射程提高33%左右,而且可以設計改裝組件將普通榴彈改裝爲底排彈。
  綜上所述,用155毫米的加榴炮來代替我國已經落後的加農炮和榴彈炮是一項明智的決定。我國第二代152毫米加農炮在設計定型後便開始效仿比利時M46/84式155毫米加榴炮對其進行152毫米改155毫米的工作,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由于國際環境的緩和。世界各國都放緩了裝備的換代工作,我國也相應放緩了155毫米火炮的研制工作。由于國內裝備需求減緩,各國都加強了對外軍事貿易以維持本國軍工産業的運轉。由于華約瓦解和蘇聯解體,原來使用蘇式武器的國家大多開始用美式裝備進行替代。在國內需求不大的情況下,花高昂代價研制新型火炮勢必要通過發展外貿型投入國際軍火市場來收回成本。試問,如果我們研制152毫米如何能打開普遍使用155毫米炮的外銷市場。軍火出口大國俄羅斯在90年代後研制的152毫米火炮,都無一例外的搞出了兩個“版本”一一自用版和適宜國際軍火市場的外貿版。其自用的輕型牽引152毫米火炮2A61研發了外貿版155毫米口徑的M389,自用的2S19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研發了外貿版155毫米口徑的2S19M,就連較先進的152毫米制導炮彈也要搞個155毫米的外貿型。其中的苦衷與無奈恐怕也只有俄羅斯人自己最清楚。
  45倍、52倍與54倍的身管倍徑之爭
  提高射程的手段有兩種,一是提高火炮初速,二是減小彈丸阻力。但是爲了戰備和簡化後勤的需要,通常很少改動彈丸。在彈丸阻力一定的情況下,提高射程就只能通過增加火炮初速來實現。內彈道學原理告訴我們,火炮射程和初速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手段得到提高:一是增大發射藥裝藥量,也就是增加彈丸發射時火藥能量;二是延長身管長度,也就是增加彈丸被火藥燃氣加速的時間。但是,火炮藥室容積(影響裝藥量的主要參數)和身管長度並不是可以隨意選擇的。通常情況下,科研人員在設計一種火炮時,會首先根據預先制定的火炮性能指標所給出的口徑、彈重、初速等初始條件,選取適當的最大膛壓、藥室擴大系數和火藥品種,以此爲起點計算出火炮所需要的裝藥量。裝藥量的增加可以通過增加火藥裝填密度或者增大藥室容積來實現。裝填密度和藥室容積都不是能無限制增大的,過高的裝填密度會影響發射藥燃燒的均一穩定性;而過大的藥室容積會導致火炮炮尾結構重量和體積超標,影響後坐及俯仰動作。一旦設計人員確定了合理的藥室容積,除非出現特殊情況,否則這個參數在火炮的整個發展和改進周期中都將固定不變。因爲一旦藥室容積發生變化,就意味著整個彈藥系統結構都要重新設計,這是火炮設計人員所不能接受的。相對于藥室容積的變化,火炮身管長度發生改變對彈藥的影響很小。但是改變身管長度就會引起火炮外彈道特征的變化,身管長度還受到材料和加工工藝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另外,身管長度過大也會導致火炮體積和戰鬥全重增加,進而影響火炮機動性能的發揮。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2-07/0746475377.html


  052D艦的130mm艦炮射程真的可達120km?又是個「052D世界首創的垂射系統」1吧!
  120公里算啥?單靠底排火箭增程,155毫米52倍徑的中國SH-1/俄國2S35/南非G6-52L之射程都可達53/70/75公里了。若再加滑翔翼,中國155毫米52倍徑的WS-35火箭滑翔制導炮彈已可增程到的100公里,052D艦艦炮的口徑雖只有130毫米、但有倍徑70,就好比位居「美軍十大華而不實的高科技兵器」榜首的DDG1000艦155毫米62倍徑艦炮之制導炮彈可增程到的150公里2,這也是中國萬噸級055艦的目標!052D艦和其它試圖將原是陸軍的155毫米炮弄上軍艦3、均因後座力及艦體結構之因而不現實!
  是嗎?那「以中國130毫米海基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最大射程120千米計算,完全可以滿足類似美國海軍海上火力支援任務這樣的要求,由4艘052D導彈驅逐艦可以在10分鐘內向距離海岸60千米外的敵目標發射100枚制導炮彈,壓制40個左右的目標,如果使用某型反裝甲散佈模組和子母彈藥,可以有效的壓制敵裝甲部隊,有效地提高我軍登陸部隊搶灘和鞏固登陸場的能力。」非虛言了!而不必搞華而不實的雷射與電磁砲4上軍艦。 
  相關資料
1. 以上詳參【圖博館】:052D世界首創的垂射系統? 052D
3. 以上詳參【圖博館】:軍艦上的陸軍火炮
4. 以上詳參【圖博館】:雷射與電磁砲

淺談中國新型130毫米艦炮用增程制導炮彈2014-4-25 新浪軍事 

  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緊跟世界發展潮流,開始火箭滑翔增程炮彈的研究,重點研製155毫米火箭滑翔增程炮彈,先後開展了總體方案、滑翔彈道、氣動控制機構、彈道探測及小型助推火箭發動機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隨著我國在微電子、微機電領域的進步,也研製出用於該彈的GPS/INS制導系統。
  從近年曝光的我國155毫米WS-35出口型制導炮彈的相關情況看,其射程高達100千米,因此分析人士稱它應該就是我國新研製的火箭滑翔增程炮彈,據悉,這種增程長度達到1.6米,重達48至55千克,目前這種彈藥的發展型號已經裝備我軍PLZ05A型自行火炮和某型輪式155毫米火炮系統。我國從本世紀初開始研製155毫米火箭助推滑翔制導炮彈,先後攻克了總體技術、制導系統技術、助推火箭發動機、子彈藥拋撒技術等,這次展出的WS-35應該是就是具體的科研成果。
  應該說,我國首次公開國產火箭滑翔增程炮彈,表明這個彈種已經被中國完全掌握, 我國成為繼美、意、瑞典、法之後第五個掌握先進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的國家。不但標誌我國陸軍炮兵遠端打擊能力的提高,也表明我國在精確制導、彈藥增程武器研製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使我國在炮射制導武器的研發水平達到世界一流,為這些技術移植到艦炮,加強我國海軍對岸打擊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相關報導,我國已經研製了新一代H/PJ38型130毫米大口徑艦炮系統,該炮於2005年初由鄭州機電工程研究所(鄭州713研究所)立項研製,內蒙第二機械製造廠生產。此炮的設計估計部分借鑒了俄羅斯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的成熟技術,借鑒主要為艦炮機械設計上,這是我國艦炮領域較為薄弱的地方。而火炮電氣控制和瞄準隨動系統則全部採用國產化全新設計。
  而然由於陸基火炮的初速和超載要小於大口徑艦炮,這就對艦載火炮的器件生產和設計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另外,我國現有的火箭滑翔增程炮彈和炮射制導導彈是按照陸軍155毫米口徑榴彈的基礎上研製的,其內部體積和空間比130毫米艦炮彈藥大得多,上述新型彈藥需要重新設計,這些都讓艦用增程制導炮彈的研製難度遠大于陸基火炮。美國研製的“神劍”155毫米制導炮彈早已研製成功並投入阿富汗反恐作戰,但美國在研製艦載火炮制導彈藥——ERGM的試驗卻屢戰屢敗,據外國媒體統計,ERGM的靶場測試成功率僅為14%,這個資料實在太低,以至於美國海軍於2008年停止了127毫米ERGM制導彈藥的研製,轉而研製以155毫米口徑為基礎的新型海基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項目,由此我國可以看到中國研製130毫米口徑海基增程制導炮彈的難度之大。
  據悉,我國目前正在研製的某型130毫米海基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的最大射程將達到空前的95至120千米,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我國海軍的對岸攻擊能力,可以使052D和055型導彈驅逐艦等艦艇在距離海岸較遠的地方對岸上目標進行射擊,即使受到對方岸艦導彈的反擊,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有效防禦,以我國130毫米海基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最大射程120千米計算,完全可以滿足類似美國海軍海上火力支援任務這樣的要求,根據計算,由4艘052D導彈驅逐艦可以在10分鐘內向距離海岸60千米外的敵目標發射100枚制導炮彈,壓制40個左右的目標,如果使用某型反裝甲散佈模組和子母彈藥,可以有效的壓制敵裝甲部隊,有效地提高我軍登陸部隊搶灘和鞏固登陸場的能力。

美軍DDG-1000艦砲採用兩門先進艦炮系統(AGS),備彈600發,最大射程150公里。
解放軍052D艦130mm艦炮射程可達120km
新型155车载炮发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壮观场景
SH-1發射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的場景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6-4-26說南非G6-52L式155毫米炮射程新紀錄75公里
預計2007年量産但未服役的俄羅斯雙管152毫米2S35聯盟自行火炮增程炮彈射程可達到70公里
 
解放軍的各型自行火炮對岸射擊:有122炮,155炮,122火箭炮
海上钢雨:中国海军300mm舰载远程火箭炮(图)
解放軍122毫米艦載火箭炮
海上钢雨:中国海军300mm舰载远程火箭炮(图)
解放軍300mm艦載遠程火箭炮
德國則PzH 2000自行榴彈炮炮塔安裝在F124護衛艦上進行試驗
美軍雷射砲  伯克級驅逐艦DDG-106號艦尾直升機平臺上美國首次安裝艦防空鐳射炮 2012-8-8 新浪軍事新型电磁轨道炮设施移交给美国海军作战中心
美軍電磁軌道炮3D
美海军测试高能电磁轨道炮射程可超过200海里
測試中的電磁軌道炮達到了創紀錄的10兆焦水準




華夏新戰神:中國推出155毫米車載加榴炮

中国新型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中国新型155毫米车载榴弹炮平射新型155车载炮发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壮观场景
新型155车载炮发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壮观场景。外形非常相似的法国“凯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外形非常相似的法国“凯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中國新型155毫米制導炮彈射程達100公里: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12-08報道,中國長征貿易進出口公司(ALMT)在東南亞武器展上公開推出了供155毫米榴彈炮發射的WS-35式制導炮彈。WS-35基本型制導炮彈長1620毫米,重量18千克,理論射速爲5發/分,儲存時間爲10年,其射程可達到100千米,命中誤差爲40米。從圖片看,WS-35炮彈外型與美國的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頗爲相似。亞瑟王神劍是美國陸軍開發的第一款全球定位系統制導火炮彈藥,是一種模塊化彈藥,分三種型號,其最大射程達到64千米,且非常精確,命中誤差只有10-20米,與傳統炮彈高達370米的命中誤差相比,可謂是百步穿楊。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6-4-26南非G6-52L式155毫米炮射程新紀錄75千米

俄羅斯裝甲車輛網2009-6-10中國SH1火箭助推增程彈射程達53千米

英國簡氏周刊2006-4-26南非G6-52L式155毫米炮射程新紀錄75千米
 中國外貿155火炮以其優異的性能近年未在國際市場上受到廣泛的認可和青睞,隨著多平臺、系列化發展的不同需求,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成功地開發了外貿155系列化産品——新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該火炮剛一推出,便受到多個國家的關注。
未來戰爭以高新技術局部戰爭爲主,戰場節奏加快,任務轉換頻繁,機動和合成將成爲作戰的主要模式,這要求炮兵武器具有伴隨行動、遠程壓制、精確打擊能力。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的機動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較高.完全符合未來陸軍地面武器裝備的發展要求。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是一種將傳統牽引火炮、牽引車、自動供輸彈系統、信息系 統等有機集成爲一體的新型炮兵壓制武器系統。該炮機動性強、反應快、射程遠、威力大、成本低、自動化水平較高、系統擴展能力強。它可與PLZ45—155 履帶式自行炮武器系統的指揮網絡混合組合或擴充組合。該炮配裝的52倍口徑身管與PLZ45—155自行炮武器系統和155自走炮武器系統的彈藥通用,它 的火力性能高,射程遠,火力覆蓋和火力機動能力強,而且該炮維修方便,全壽命周期費用和重量遠遠低于履帶式自行加榴炮。該炮主要裝備于師、團級炮兵部隊,執行遠程壓制火力打擊任務,必要時也可裝備于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部隊等用于執行快速反應任務的部隊。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戰鬥全重22噸,發射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射程可達50千米,最大射速6發/分。該炮公路最高行駛車速爲90千米/小時,輪胎具有中央充放氣功能,最小轉彎半徑11米,可爬30。縱坡,可越垂直障礙高0.4米,越水平壕寬0.7米,涉水深1.2米,最大續駛裏程600千米。炮車自帶20發全備彈藥.具有持續的越野機動作戰能力。 
該炮行軍戰鬥行軍轉換間小于1分鍾,可迅速進入戰場開始射擊任務。利用高度自動化 的火控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該炮可在1分鍾內自動完成指令接收、操瞄解算、調炮到位、直到首發射擊等一系列動作,並可迅速撤離戰場。整個過程由4名炮手操作,具有很強的戰場快速反應能力,本著“打了就跑”的作戰方式,大幅度提高了該炮的戰場生存能力。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配有炮長信息系統、定位定向導航系統、炮口測速雷達、火控計算機、車載通信及電臺等,可無縫連接上級指揮系統,能夠做到信息共享及目標數據、設計成果、安全區、障礙物、氣象通報等存儲及數據處理,而且具有在未知地域的獨立自主作戰能力。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利用PLZ45—155自行炮武器系統和155自走炮武器系統的成熟技術和配套設備,形成了一套新型155毫米車載炮武器系統,並且推向國際軍貿市場。該武器系統包括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彈藥輸送車、連(營)指揮車、偵察車、氣象雷達、偵校雷達、機械和電子維修車、模擬訓練器等裝備。 
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武器系統內置有先進的系統指揮控制軟件,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與武器系統內外的主要裝備集成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自主作戰能力的武器系統。 
在武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充分強調“人機環”的設計,整體外形設計美觀,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武器系統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能在高日曬、高鹽霧、高漠塵、高低溫等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 
目前52倍口徑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只有法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開發成功,中國外貿155毫米車載炮武器系統的研制成功,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打造國際精品、創外貿155國際系列化品牌的重要一步。在2007年阿聯酋阿布紮比國際軍展上,我們的車載155毫米加榴炮獲得了到場參觀人員的好評.在國際市場上非常看好。
http://war.163.com/07/0803/09/3KVB1CQT00011MTO.html
 
迅捷戰馬:中國SH2新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圖)
 
中国SH2型车载榴弹炮达同类炮国际先进水平 
PCL-09式122毫米車載榴彈炮車
ZBD-09 122毫米加榴炮自行炮車 
  現代戰爭正由機械化戰爭向以高科技爲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戰爭轉變,軍隊的信息化作戰能力對贏得戰爭勝利具有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爲陸軍的主要力量,地面壓制火炮仍是未來地面戰場上的主要武器裝備之一,是最終占領敵方區域並取得戰爭勝利的有力保證。
  傳統牽引式火炮在戰場上的機動能力差,幾乎沒有越野能力,生存能力低,即使進行信息化改造也難以適應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戰爭,何況還有“機械化”障礙。自行火炮(包括履帶式及輪式有裝甲車體和炮塔的自行火炮)雖然越野能力強,機動性能好,但戰略機動性能差,沿既有交通公路網機動的能力也不盡如 人意,並且價格昂貴,全壽命使用費用高,即使是經濟強國和軍事大國也難以大量裝備。美國最終停止了研制多年的“十宇軍戰士”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的發展計劃, 采購價格過高和系統重量太大是重要原因。
  上世紀90年代法國研制出“愷撒”155毫米車載式自行火炮,誕生了“火炮與汽車結合”的車載炮。這種自行火炮,新穎而巧妙地將。車/炮“合二爲一,在實現了火炮機動性的同時,爲 信息化提供了優良的載體,同時滿足了武器裝備的機械化、信息化兩個性能,具有較強的戰略機動性和沿既有道路長途奔襲的機動性,而且價格低廉。
  車載火炮顯奇彩
  車載火炮具有靈活的機動能力和安裝信息化、數字化設備的充裕空間.並可爲這些設備提供電、液、氣等動力源,在現代戰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戰略機動性能優異車載火炮與履帶式(或輪式有裝甲車體和炮塔的)自行火炮、牽引式火炮相比,在重量、外形尺寸上有明顯的優勢,更適于空降、空運,戰略機動性好。
  良好的信息化、數字化設備機動平臺車載火炮“車炮一體”的結構形式,有較充裕的空間,不僅能夠爲各種信息化、數字化設備提供較大的安裝空間的選擇,還能爲這些設備提供電源、液壓源和高壓氣 源,爲提高火炮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這樣,車載火炮就不是車與炮簡單結合在一起的産物,而是車與炮融爲一體,教宇化、自動化 了的新概念火炮。
  低成本實現機動能力、信息能力的最佳選擇爲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各國軍隊的陸軍野戰炮兵都在尋求炮兵主戰火炮的自行化、信息化。履帶式自行火炮由于造價和使用費用高昂而限制了其普及,許多國家的 軍隊因經費不足而在自行化的道路上艱難緩慢的發展。車載式自行火炮的出現,將爲更多國家的軍隊實現炮兵自行化和信息化提供一條捷徑。對于那些經濟比較落後 的國家來說,用較少的軍費來實現火炮的自行化和信息化,大幅度全面提高火炮的作戰效能,從軍事效益的角度看是一種更便宜、更劃算的選擇。
  地面作戰火力骨幹的新利器現代高技術戰爭的作戰地域更加廣闊,作戰行動更加迅速,對火力的精確性、猛烈性、突然性及快速反應能力均有較高要求。車載式自行火炮由于有較強的信息化、 數字化能力,從而提高了自身的綜合作戰效能。雖然防護能力差一些,但可以用“機動換防護”來彌補防護不足。具體地說,就是采用機動射擊方式,利用其具有的 快速定位、通信、諸元計算、自動操瞄(複瞄)、自動(半自動)裝填等性能,走打結合、頻繁機動、准確、猛烈地發揚火力。
  中國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是自主開發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杈的新型武器裝備。該炮在研制過程中突出解決了總體優化設計,車炮一體化和輕量化、高效能防護、射擊穩定性、底盤四輪轉向、火控與信息系統綜合集成等多項關鍵技術,代表了輕型車載炮的發展方向。
  主要性能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戰鬥全重小于11.5噸,可攜帶24發彈藥,秉員4-5人,可實現零度角射擊。全炮高度2.95米。該炮公路最大行駛速度可達90千米/小時以上,最大續駛裏程達到600千米,最大爬坡度大于60%。由于該炮底盤具有四輪轉向系統,使得最小轉彎直徑不大于13 米,大大提高了火炮行駛機動性。
  該炮發射122毫米制式彈藥,可在高低0度-70度,方向左右各22.5度範圍內射擊。發射底凹彈時最大射程達18千米,發射底排彈最大射程爲22千米,發射底排火箭增程彈的最大射程可達27千米。發射底凹彈在最大射程上的地面密集度距離不大于1/300,方向不大于1密位。火炮最大射速6-8發/分。
  火炮裝備了定位定向導航裝置,具有自主作戰能力,配置炮長終端、數傳電臺等綜合信息系統,配有火控計算機、伺服控制系統等。有自動、半自動和人工三種作戰模式。
  該炮的另一特點是使用方便快捷,行軍/戰鬥轉換時間僅爲45~50秒,行軍轉戰鬥-發射6發炮彈-戰鬥轉行軍可在2分鍾以內完成,打了就跑,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
  結構特點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具有寬敞舒適的駕駛室。內部儀表板、火控設備、控制面板等根據室內空間進行了合理布置和優化設計。駕駛室左右 各設置兩個側門,前面兩個供駕駛員和炮長出入,後面兩個供三位炮手出入,乘員進出方便。車窗玻璃均可防火炮射擊時産生的沖擊波。駕駛室內部裝有暖通和空調,具有良好的熱區和寒區乘員舒適性。
  底盤系統以高機動越野車爲基礎,以底盤與火炮系統一體化設計方法設計制造。非獨立懸挂的前、中、後三橋均爲門式橋,全時6x6驅動,最小離地間 隙400毫米,發動機功率160千米。傳動箱是變速、分動一體式結構。采用對開式車輪,中央充放氣系統,前後軸四輪轉向。采用一體化設計的高端面框型車架,形成獨特的射擊支撐結構,有效承受火炮發射時的後坐載荷,火炮射擊穩定性憂良。
  火力系統基本采用了PL96式122毫米榴彈炮的技術。火控系統由炮長終端、火控計算機、火控操控臺、配電箱、捷聯慣導、炮控箱、交流驅動設備、方位/高低電機、方位,高低傳感器、射角限制器、半自動操縱臺、傾角傳感器、數傳電臺、通信控制器、車通設備等組成,並可根據需要重新選配,滿足各層次信息化作戰需求。
  試驗印象試驗時,該炮系統發射穩定性好,前後輪轉向使轉彎半徑小。駕駛室抵抗沖擊波能力強,爬坡和越野能力優異。
  該炮總體布置緊湊、功能完備、重量輕、精度高、射速快、反應時間短、機動能力強,具有符合炮兵數字化建設要求的自主作戰能力和與機械化部隊一致的機動能力,綜合性能處于國際同類火炮的先進水平。
  中國輕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的研制成功必將對車載式武器裝備的研制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5-15/0730444226.html
 
ZBD09型8X8輪式步戰車方隊前往接受檢閱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第五方隊輪式步兵戰車方隊。他是來自于濟南軍區中原猛虎師,該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曆史和卓越功勳的英雄部隊。這種新型輪式步戰車,是中國軍隊目前跑得最快的步兵戰車,可以在高速公路疾馳如飛。
  中國ZBD09"雪豹"8X8輪式裝甲車,2006年完成研制,2009年定型。包括步戰型和炮兵型兩種底盤,步戰型長8米,寬3米,車高2.1米,全重21噸,成員3人,載員7人,動力爲引進生産的道依茨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功率340千瓦,機械式自動變速箱,最大公裏時速100千米/小時,水上速度8千米/小時,最大行程800千米。
  該車底盤可改進衍生爲6X6型號、輪式突擊炮車等,整體性能達到西方第三代輪式步戰水准。
  采用鋼板+陶瓷複合裝甲技術,采用30毫米雙人炮塔。夾持陶瓷裝甲的鋼板爲雙硬度裝甲鋼,外硬內韌。高硬度的外層裝甲,可以極大地消耗彈丸的動能,甚至使彈丸破碎;而韌性好的內層裝甲,則可以進一步吸收殘余的動能,本身不致破裂。據稱,內層的陶瓷裝甲材料爲氧化鋁陶瓷(Al2O3),這種陶瓷材料的價格比較便宜,抗破甲彈的性能相當好。這種複合裝甲對動能彈的防護能力爲350毫米,質量系數Em爲1.18(質量系數Em是對于一定的裝甲,具有同等防護能力的相關裝甲相當于均質鋼裝甲的重量比值);對化學能彈的防護能力爲750毫米,質量系數爲2.54。Ml坦克複合裝甲的平均密度爲5488千克/米3,而均質鋼裝甲的密度則爲7850千克/米3,前者僅相當于後者的三分之二。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493_9745.html
 
ZBD-09 8x8輪式裝甲車

ZBD-09 戰斗全重21噸,乘員三人,載員七人;公路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時,越野平均速度40公里/小時,水上航速8公里/小時;陸地最大行程800公里;爬坡30度,跨壕溝1.8米,越直牆0.55米。ZBD-09的武器多樣化,各種不同的變形車有不同的武器配置。
  目前ZBD-09有五個車型︰
  a. 步兵戰斗車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簡稱IFV)
 
  b. 120毫米加農炮炮車
 
  c. 122毫米加榴炮炮車
  d. 裝甲指揮車

  e. 戰場救援車

結構新穎的155毫米自行火炮
 
瑞典FH-77B火炮 
通用角O地面系艉膝q推出新型自行火炮(附?
美國通用新型自行火炮 
新型Atmos 2000型自行火炮
以色列新型Atmos 2000型自行火炮
 
南非G6-52L自行火炮 
武器?:新立异的噫自行榴9炮(譴)
捷克152毫米自行榴炮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蘇聯和華約的解體,東西方大規模的軍事對抗趨於緩和,爆發新的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各種中、低 強度的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不斷發生,已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要形式,並且具有突發性強、作戰行動快、高新技術武器多的特點。為此,國外在投入鉅資專門研製先進 自行火炮的同時,近幾年來,法國、瑞典和義大利等國開始一種新的探索,將現有牽引火炮與輪式底盤巧妙地結合,組成一種新型自行火炮,從而大大提高了火炮的 快速反應能力,並給自行火炮的發展帶來新的衝擊和契機。
  法國“凱撒”155毫米自行火炮
外形非常相似的法国“凯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根據未來高技術戰爭對炮兵武器提出的新要求,即增大火炮射程,減輕重量,提高機動性,法國GIAT公司與Lohr工業公司聯合研製 “凱撒”155毫米自行火炮,其主要特點是: 
  1.採用GIAT公司TR式52倍口徑155毫米牽引火炮, 發射遠程全膛底排彈,最大射程達42 千米,方向射界為±15°,高低射界為0 ~+66°。 
  2.採用法國現役TRF1式155毫米榴彈炮炮架,既簡化了設計,又降低了技術風險和研製費用。 
  3.採用德國最新型“賓士”UNIMOG 6×6卡車底盤, 最大行程為600千米,樣炮戰鬥全重只有18.5噸,機動性好,可用C-130“大力士”運輸機空運。 
  4.配用自主導航/定位系統,可自主作戰。攜帶18 發全裝彈。採用新設計的快速送彈裝置,急促射速為3發/15秒,持續射速為6發/分。行軍戰鬥轉換時間和戰鬥行軍轉換時間不到 1分鐘。乘員為6人。 
  該炮是專為快速反應部隊的火力支援而設計的,主要用於出口。1994年GIAT公司首次在法國薩托裏展覽會展出樣炮,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該炮現處於試驗、研製階段。
  瑞典APS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為大幅度提高155毫米火炮的射程、殺傷力、射速和機動性, 瑞典博福斯公司研製了這種新型自行榴彈炮,其主要特點是: 
  1.採用52倍口徑身管和雙室炮口制退器,藥室容積為25升 。新身管比現役FH-77B火炮的身管長約2米,使用新型發射藥彈丸初速可達1000米/秒,預計最大射程將達47~50千米,而且遠距離的散佈可降低70%。 
  2.採用先進火控系統和全自動裝填系統,射擊時炮手可呆在乘員室內。 
  3.通過改進發射藥點火機構、 反後坐裝置和裝填系統的設計以及採用新的炮尾,該炮射速可達10發/分,為FH-77B的兩倍。通過改變身管高低角,可使10發彈同時命中目標。 
  4.採用改進型Volvo翻鬥車底盤,機動性好, 30秒即可投入戰鬥,行軍戰鬥轉換迅速。也可採用國際通用底盤。 
  該炮1992年中期完成技術論證工作,1995年秋季完成樣炮研製,此後交瑞典陸軍進行為期6個月的部隊試驗。預計將於2000/2001年交付瑞典陸軍。 
  此外,瑞典博福斯公司還將現役FH-77A式38 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安裝在Volvo MB A25C 式6×6翻鬥車底盤上,構成了FH-77AD式 155 毫米自行火炮。該炮於1992年開始綜合研究,1995年進行了試驗。預計2001~2002年開始交付使用。該炮可以大大提高FH-77的越野能力和火力反應速度,具有 “打了就跑”的作戰能力,從而提高火炮的生存能力。 
  義大利Pegaso 155毫米自行火炮 
  此外,義大利也在研製Pegaso自行火炮,它採用FH70式39倍口徑155 毫米火炮和Astra BM 8837 SM 8×8卡車底盤。 與法國和瑞典火炮不同的是,該炮採用8×8而不是6×6輪式底盤,其目的是需要時可改用52倍口徑身管。1995年10月該炮進行了初步試驗。義大利計畫採購20門或40門火炮。 
  結構獨特__效費比好 與專門研製的先進自行火炮相比,這類無炮塔式自行火炮具有多種特點: 
  1. 火炮安裝在輪式卡車或翻鬥車底盤後部,中部為彈藥艙, 前部是全裝甲防護的乘員室。行軍時身管向前折疊,以減小行軍長度;射擊時為提高穩定性,將兩個穩定器降至地面。 
  2. 採用輪式底盤,重量輕(一般在20噸以下,而155 毫米自行火炮的戰鬥全重一般在40噸以上),提高了越野能力,並可用C-130 “大力士”運輸機空運,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好,部署速度快,從而大大提高部隊快速反應能力,是快速反應部隊的優良裝備。 
  3. 利用現有技術和裝備,可大幅度降低研製費用, 縮短研製週期,對人員要求較低,進而節約部隊裝備費用,這對經濟不發達國家是非常實用的。 
  然而,這類火炮也有缺點,其主要的缺點是:無炮塔和缺乏裝甲防護,射擊時,炮手和彈藥艙完全暴露在外,安全性能較差。但可以通過採用先進火控系統和全自動裝填系統,使炮手免于暴露在外。 
  此外,以色列索爾塔姆公司採用39倍口徑155 毫米火炮和履帶式底盤研製成“惡徒”自行火炮,戰鬥重量為19.5噸(採用45倍口徑身管),有40發備用彈,可用C-130 運輸機整體空運。該炮也無炮塔,射擊時炮手處於暴露狀態,彈藥貯存在敞開的彈藥架上。該炮唯一不同點是採用履帶式底盤。
http://www.hnol.net/gb/content/2005-03/31/content_2658309.htm


  

台長: 阿楨
人氣(4,422) | 回應(5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陸陸軍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輪式火砲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火箭筒

顯示全部55則回應

圖博館
例如30毫米機關炮,蘇軍就開發了陸軍戰車使用的2A42和2A72機關炮,空軍使用的AO-17A 雙管加斯特原理機砲和GSH301單管的身管短後座機砲,海軍則開發了AK630艦炮的AO-18內能源六管轉管自動機。這些機關炮的口徑均為30毫米,但是彈藥全都不通用,性能也各異。
  中國軍隊的火砲口徑制式更加複雜,這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裝備建設歷史有緊密關係。在建國初期,人民解放軍主要以日式武器和從國民黨手中繳獲的美式武器為主,火砲口徑和彈藥製式也各異,被戲稱為“萬國造”。從1951年和1955年開始,中國和蘇聯先後簽訂多個武器援助和技術轉讓協議,全面引進了蘇制武器,至1959年,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的火砲口徑和彈藥製式都已經轉換為蘇制,細分口徑為23毫米艦炮、37毫米高炮和艦炮、57毫米高炮和艦炮、85毫米加農炮和坦克炮、100毫米艦炮和坦克炮、122毫米坦克炮和榴彈砲,130毫米艦炮和加農炮等十幾個品種。
  到改革開放以後,已經在國防武器領域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軍隊,又利用西方對我放鬆軍售限制的時機,陸續引進了一批西方制式口徑的火砲和彈藥,典型的有35毫米高炮、100毫米艦炮、105毫米坦克炮、155毫米加農榴彈砲。到了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中國又利用俄羅斯經濟困難的有利契機,與俄羅斯簽訂了一攬子先進武器和彈藥技術引進工程,包括30毫米戰車炮、艦炮和航炮,76毫米艦炮、 100毫米線膛戰車炮等一大批型號。從而在我軍現役武器裝備領域形成了東西方共存的格局,這在世界軍隊中都相當罕見。
  下面我們具體扒一扒人民解放軍的所有口徑和彈藥:
  23毫米:23毫米雙管艦炮,85式23毫米雙管高射砲(主要出口),新式23毫米單管艦炮。仿製蘇聯GSh-23-3型的23-3型航炮(裝備在殲8B、殲教7、殲轟7A飛豹和殲10戰機上)
  25毫米:61式雙聯裝25毫米艦炮,87式25毫米雙管高射砲,95式25毫米四聯裝自行高炮,92式戰車機關炮。
  30毫米炮有9種:69式30毫米雙管艦炮,仿製2A42型的30毫米戰車炮,仿製2A72型的30毫米戰車炮。仿製AK630型的6管30毫米艦炮,仿製蘇聯NR-30型的老30-1型航炮(裝備殲-6、強-5、殲-7、殲8A等戰機),仿製GSH301型的30毫米30-2型航炮(裝備蘇-27、蘇-30MKK,殲-11A/B,殲-15/16等戰機)。西方制式的730型7管30毫米艦炮和陸軍紅旗6A末端防禦系統,新一代H/PJ11-30-11型11管30毫米艦炮,西方制式的CS/AN2型30毫米艦炮和H/ PJ17型30毫米艦炮。
2016-02-15 08:59:33
圖博館
35毫米:95/99式雙聯35毫米牽引高炮,07式雙管35毫米履帶式自行高炮,單管35毫米轉膛輪式自行高炮。
  37毫米:55/65式37毫米雙管高射砲,74式雙管37毫米高炮,76A型雙聯37毫米艦炮,88式雙聯37毫米自行高炮。
  57毫米:66式雙聯57毫米艦炮,59式57毫米高射砲。
  60毫米:89式/90式/93式/99式60毫米迫擊砲
  73毫米:86式步戰車的73毫米低壓滑膛砲。
  76毫米:仿製俄羅斯AK76型的76毫米艦炮。
  82毫米:65式和78式82毫米無後坐力砲,82毫米迫擊砲,001型82毫米速射迫擊砲。
  100毫米炮有七種:59式100毫米高炮、79式100毫米雙聯艦炮、仿製法國的H/PJ-87式單管100毫米艦炮,73式100毫米牽引滑膛砲,86式100毫米牽引滑膛砲,100毫米輪式突擊砲,04式100毫米線膛戰車炮。100毫米迫擊砲。
  105毫米:75式105毫米無後坐力砲,83/83A式和93式105毫米坦克炮,仿製意大利的105毫米輕型馱載榴彈砲。
  107毫米: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
  120毫米: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PLL-05式等三種型號的120毫米迫榴砲
  122毫米:54式122毫米榴彈砲,83式122毫米榴彈砲,96式122毫米榴彈砲,以及4種122毫米自行榴彈砲。81式和89式122等數種122毫米火箭炮。
  125毫米:兩種125毫米坦克炮。
  130毫米炮有三種:66式130毫米雙管岸炮和76式130毫米雙管艦炮,59-1式130毫米牽引加農炮,新型130毫米單管艦炮。
  152毫米: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砲,83式152毫米加農炮,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砲。
  155毫米:88式式155毫米牽引加榴砲,PLZ-45式155毫米45倍口徑自行加榴砲,05式155毫米54倍口徑自行加榴砲,155毫米超輕型牽引榴彈砲。
  220毫米:用於122毫米和220毫米雙口徑模塊化新型火箭炮上面。
  203毫米:W90式203毫米榴彈砲,下馬未裝備。
  300毫米:PHL03型300毫米遠程火箭炮。
  以上火砲口徑,從23毫米至300毫米,共計22個口徑制式,57種彈藥製式。中國軍隊這種獨特的東西方通吃的火砲口徑和彈藥製式,優點是中國對東西方火砲技術的兼容並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先進火砲技術體系。缺點是在現役裝備數十種不同口徑和彈藥體制的火砲,加大了裝備和後勤部門的工作負擔。
2016-02-15 08:59:55
圖博館
深度:韓火砲拿下波蘭大單中國軍貿為何總贏不了韓國2016.6.21 新浪軍事

  根據韓國韓華集團在本週一對外表示稱,已經完成了第一批用於波蘭自行組裝的K-9自行榴彈砲底盤的生產工作,這款被譽為“韓國製造誠意之作”的自行火砲再度登上全球防務媒體的首頁。外界普遍解讀這一信號是韓國方面要進軍全球防務市場崛起之戰的號角。儘管韓國的鄰國-中國現在在全球的武器出口2015年排行榜上名列美俄之後的第三名,不過亞洲韓國的卻是絕對後起之秀,甚至一度登上過出口榜單的第五名的位置,而且韓國的諸多裝備例如:自行火砲、坦克、潛艇、護衛艦等裝備都跟中國業務有重合範圍。而且韓國的軍火出口的市場面明顯要廣於中國,亞、非、歐都有韓國軍工產品的印記,讓人不得不聯想到韓國是否可能將會是亞洲下一個絕對霸主級軍火出口“強國” 。
  早在2014年,韓國當時的三星科技公司(現被韓華集團收購)和波蘭方面就簽訂了一筆關於120門K-9自行火砲出口的合同,根據協議稱K-9自行火砲將會在2014年到2017年交付24門自行火砲成品給波蘭,此後將會分批提供部分組件,交給波蘭方面進行自主整合,隨後生產出波蘭自己的自行火砲,當時總合同金額3.1億美金。不過從實際交付來看,​​波蘭在組裝自行火砲領域進度遠超過韓國方面的意料,畢竟波蘭本身就研發過“蟹”式自行榴彈砲。
  根據5月份波蘭官方對外展示的工廠照片顯示,波蘭已經可以自行組裝新的自行火砲,火砲底盤仍然使用韓國的K-9底盤,但是火砲直接使用了德國萊茵金屬的原廠155毫米火砲,砲塔也換裝了英國的威克斯研發的新型砲塔,火控系統直接使用波蘭的軍方自行研製,總體來說對比原版韓國“國產”K-9火砲,這個可以算是波蘭深度自組升級版了。K-9火砲原來使用的是所謂韓國自產的52倍口徑的155毫米火砲,雖然是韓國自產,可技術出處卻來自於美德兩國;至於底盤的發動機、懸掛,也是混血產品,德國MTU公司MT881水冷柴油機和韓國仿造英國的懸掛裝置,就連那個砲塔也不是韓國自行研製產品,據稱也有英國人出手幫忙研製;火控系統更是直接來自於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的模組化產品。不過這些韓國都不承認,K-9一經推出就對外宣稱這是“亞洲第一炮”,完全韓國自產。
2016-06-22 08:14:39
圖博館
當然,這是韓國特色大家都理解。波蘭這次只用底盤而不用韓國提供的其他火砲技術,明顯說明K-9火砲光輝銷量的背後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從現在僅有的一些公開實戰戰例來看,K-9的設計甚至可以說是失敗!從來沒有在實戰中體現過超過3門的協同齊射並且砲瞄雷達的反應也出奇的慢,別人的砲彈三波齊射打完還沒解析出來對方位置,更別說還擊了。而且整車的防護性能也顯得過於底下,土耳其到現在已經有了不少於6輛自產的T-155自行榴彈砲在戰鬥中被擊毀。
  不過如此糟糕的戰績,為什麼土耳其、印度、甚至歐洲腹地的波蘭都買了K-9自行火砲呢?明明就從實戰上看,中國的PLZ-45自行火砲無論是反應、精度、還是戰場表現遠勝於K-9,他們怎麼視而不見就不買呢?當然有一份原因是因為韓國相對屬於半個西方國家,採購上不用限制頗多,而同領域俄羅斯產品2S13基本就是個半路出家的,沒競爭力可言,自然就造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面。想買原裝美國和德國貨,預算不夠;買中國貨有擔心受到他國的種種阻撓和繁多的後續問題,只能在可能的選項中找一個相對不錯的,那就是韓國了。當然韓國人很大方直接出口生產線,甚至還可以搭配民用汽車生產線虧本銷售,這樣有便宜賺的買賣為何不做呢?不過目前,中國尚不能擁有韓國如此開放​​國際環境和買一送N虧本營銷策略,自然看上去沒有韓國這樣銷量好的情況。如果單比性能中國絕對可以贏得過韓國,可比別的中國就要輸於韓國了,這也難怪中國在軍貿領域贏不了韓國。
  同時,韓國還出口了大量別的軍工產品,例如自產的209型潛艇就出口到了印尼,自產的護衛艦贏得了泰國的訂單,自己拼裝的F/A-50戰鬥機還出口到了菲律賓,可以說韓國憑藉自身良好國際環境成功轉化為了訂單,雖然自己目前仍然屬於組裝生產再出口階段,但是仍有利潤可言,而且只要韓國一直保持現有的國際地位,仍然會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贏得更多的訂單。(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2016-06-22 08:19:18
圖博館
相關新聞
深度:韓國拿出最強武器K-9挖角中國盟友巴基斯坦 遭中方SH-1打臉。K-9最近在陣地戰中剛剛被擊毀;在此前的砲戰中,K-9被人壓在洞窟裡根本出不來,6輛只有2輛能動的,還在對方炮火都已經結束半個小時才展開反擊,這個性能不光說弱的問題,簡直就是不合格裝備!
  回應
波蘭花美國資助的錢當然要買美國部件組裝的韓國貨
流浪恆星A:你可得了吧,別說美俄英法,德國都排在你中國前面。
英法這麼牛怎麼軍貿還是中美俄排前三
對,排隊等著輪你媽呢。
瞬間戳中笑點,哈哈哈哈哈
喂喂餵 樓下的這位 你怎麼可以插隊 前面還有六七位大號 別急
別整天自我感覺良好好不好!?既然你的好為何別人不選擇你的?中國歷來都是以價格取勝,沒聽說過是以品質取勝來著!
華為好,為啥美國不讓進
小孩子別跟他計較,華為的好他不懂,他只會裝B用蘋果,還要是被人咬過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6-21/doc-ifxtfrrf0782687.shtml
2016-06-22 08:20:54
圖博館
深度:中國火砲性能優異芬蘭為何不買卻選擇韓國貨2016.9.7 新浪軍事

  說起芬蘭,大家腦海里肯定會浮現一幅林海雪原的場景,在這裡不但有茂密的寒帶森林還有令人膽寒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這個創造了全世界最多狙殺記錄的王牌狙擊手讓全世界記住了芬蘭國家雖小,但是民不畏死,將士用命的頑強形象。但是小國終結國力有限,雖然部隊訓練水平不低,但是採購起大宗軍品的時候總有點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尷尬。芬蘭強烈希望能升級自己的可快速部署的快速反應部隊,在看過了各種新型和二手155毫米自行榴彈砲之後,最終選擇了韓國ACS生產的K-9“雷電”155毫米自行榴彈砲,究其原因就是兩個字:差錢!
  按道理來說,中國的PLZ-45 155毫米自行榴彈砲系統算得上當今市面上少有的質優價廉的良心產品,多個國家均有採購,沙特甚至在採購了一個營之後又追加了數門,這讓美國頗為不悅。阿爾及利亞也採購了一批作為陸軍火力支援的核心裝備,而且中國的售後服務也是非常到位。無奈芬蘭人還是覺得貴,但是中國軍品走到今天已經不像從前那樣靠壓價格來促銷,而且自行榴彈砲本身就是成本非常高昂的產品,再加上各種配套車輛,人員培訓,制導彈藥的費用,是陸軍火砲系統中造價自高的。
  回應
 老子第一次聽人說芬蘭會缺錢的,人家芬蘭是世界有名的富國,國民待遇比中東土豪還富,怎麼會少錢花?
 芬蘭國家小人口少國防費不會超30億美元。沒你想像有錢。一門自行火砲不會少於500萬美元,可能更多。攤到差不多人均1美元了
 別扯性能錢是政治原因,中國如果是北約成員國那世界上都能看到中國高端武器。
 芬蘭周邊都是強國,裝備武器就買點便宜貨,練習兵棋推演而已!
 這種便宜貨還是不要使用的好,豆腐渣總是在關鍵時刻害人。詳細延平砲戰,韓軍就是用K9,結果被人家朝鮮落後的火砲打的滿地找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9-07/doc-ifxvqcts9777553.shtml
2016-09-08 08:59:49
圖博館
中國出口PLZ45火砲被曝在中東實戰五分鐘殲敵600人2017.6.14新浪軍事

  砲兵是戰爭之神,哪怕在“空軍制勝論”盛行的今天,威力巨大的地面炮火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火力支援。中國作為陸軍傳統強國,同樣擁有強大的砲兵部隊和火砲技術。新式火砲不僅廣泛裝備解放軍部隊,更出口到了國外。
  作為“土豪國”的沙特,在外購武器上十分的不差錢。土豪們就購買了一批中國的PLZ45式自行榴彈砲和配套的彈藥補給車、指揮車等設備。PLZ45是PLZ05外貿。
  在近年來沙特和鄰國武裝爆發的戰爭中,中國的PLZ45成為了其最為可靠的火力支援武器。其採用的45倍徑155毫米重砲採用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竟然達到了50公里。得益於高度的自動化設備和配套保障車輛,在反砲兵作戰中,PLZ45可以在8秒內鎖定敵人的砲兵陣地然後利用自己的優勢射程進行火力反制。得益於自動化底盤,PLZ45可以打完就走,防止敵人利用類似的手段進行反擊。整門火砲的乘員為5人。
  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對沙特與鄰國武裝作戰的文章稱,沙特部隊十分欣賞PLZ45的超高效作戰能力和威力。每當部隊作戰受阻時,前線部隊指揮官最關心的就是PLZ45火砲在哪,並且命令砲兵部隊立即把這種中國火砲開上來進行火力覆蓋。比如在一次城鎮爭奪戰中,沙特一線軍官直接對砲兵營中校下令,立即把PLZ45開入發射陣地進行支援。後來,PLZ45直接用速射覆蓋了對手陣地,對手600名守軍在五分鐘的猛烈砲擊後徹底灰飛煙滅了。當然了,因為沙特軍隊自身的很多問題,哪怕是購買到了中國、法國等很多國家的新式武器,也難以取得戰爭勝利,但這些重型裝備的確在一些戰鬥中給予了對手很大的打擊。
  科威特的砲兵對PLZ45一個頗具人性化的設計很感動。中國設計師針對中東地區的高溫環境,刻意在中東外貿型號中添加了空調設備。這很有利於乘員堅持長時間戰鬥。(作者署名:軍事家)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14/doc-ifyfzhac2137081.shtml
2017-06-15 10:36:45
圖博館
美軍是否有能力在30分鐘之內清除上萬門火砲2017.6.12新浪軍事

  美軍的“外科手術式”打擊能力一直獨步全球,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多次實戰表明,實力強大的美國海空軍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摧毀一個中等國家的防空網絡以及高價值軍事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截止目前美軍還沒有完成過對集群分佈式地面火砲等普通目標的外科手術式打擊。在特定的作戰條件下,美軍是否有能力在極短時間內清除集群分佈的地面火砲?
  就目前美軍的裝備水平來看,美軍完全有能力在30分鐘甚至更短時間之內完成對上萬門地面火砲的清除工作,不過這個工作需要多型裝備同時動用才能完成。具體說來,電子戰飛機、戰略轟炸機、巡航導彈是主要的參戰裝備,而且需要密切配合。
  在戰爭中,反砲兵雷達可以快速地確定敵人發射砲彈的陣地位置,並指揮反擊火力進行摧毀,這讓那些指望採用“打了就跑”策略的敵人嚐到了苦頭。在美國陸軍中服役的近距離AN/TPQ-36“火力發現者”雷達對火砲和火箭炮的有效測程分別為約15和24公里。測程更遠的TPQ-37雷達作為TPQ-36雷達的補充,主要用手探測射程在30公里以上的增程火砲和多管火箭炮系統。據稱,從探測到摧毀,理論時間僅為8秒。這里特別提一下末敏彈,末敏彈是一種針對地面裝甲集群的範圍殺傷式彈藥,其毀傷精度、毀傷範圍以及毀傷效果都相當出色。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空軍僅使用2枚CBU97末敏彈就摧毀了伊拉克一個裝甲師半數裝甲車輛,在JDAM彈藥、巡航導彈的配合下,100枚末敏彈完全可以在瞬間毀傷上萬門火砲並消滅其火砲手。(作者署名:無悔的軍旅人生)
  回應
跪舔的,美軍30分鐘內能清除上萬頭豬嗎?
小便是標準美國粉呀,伊拉克戰爭美軍兩枚末敏彈干點半個裝甲師的戰績你是從野史裡聽到的嗎
他從他娘肚子裡聽說的。
朝鮮會傻到一萬多門火砲都放在一個陣地嘛!小編你去吃翔吧!再說朝鮮還會把一些火砲隱藏在山洞!
美國有沒有能力30分鐘毀滅10門大砲,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像朝韓之間這樣的對立狀態,又不能使用核武器。美國不敢也沒有能力毀滅10門大砲。10萬門大砲三十分鐘毀滅,那麼也就是每分鐘3333門大砲。可是呢每分鐘大砲可以發射一發來算的話,那麼大砲被毀的同時,韓國就會受到97000-94000-93000發每分鐘的打擊。所以他們負擔不起因此而致使韓國的人員損失。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12/doc-ifyfzhac1446843.shtml
2017-06-15 10:38:48
圖博館
中國055大驅艦炮看似平常卻隱藏新穎的獨門秘籍2017.7.27新浪軍事

  中國海軍萬噸大驅055首艦下水,該艦前後垂發裝置最高可能達到128單元,搭載各類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以及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作戰威力強大,與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相當,一時間大家的關注點也集中在此,熱議不休,而對於055的艦炮多少有些忽視,實際上,千萬不要小看這門貌似不起眼的艦炮,它威力不小,且有一個“獨門秘籍”!
  單管130艦炮的回歸
  在早前建造的052B和052C上,裝備的是國產單管100毫米艦炮,優點是射速高,達90發/分,原計劃用作中國海軍驅護艦的統一型主砲。但是,海軍在實際使用中發現,該炮的彈丸重量、初速都小於國內原有的79式100毫米雙聯裝艦炮,射程也有些不足,導致對海、對岸攻擊火力欠佳。為此,中國海軍重新確立了76毫米和130毫米並用,前者側重防空,後者側重對海、對陸攻擊的新一代主砲裝備技術路線,於是我們在052D和055艦上看到了130毫米單管艦炮的回歸。
  艦炮新玩法:發射偵察砲彈提高打擊命中率
  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射程估計30公里左右,超過原100毫米艦炮近乎一倍,而重量只有40噸左右,在中型水面艦隻上也可以搭載,適裝性很強。更重要的是,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作為中國最新研製的大口徑火砲,先進之處還表現在其作為一個火力系統所配備的高性能彈藥。
  對於傳統身管火砲而言,由於各種誤差的存在,特別是在進行遠程射擊時,要準確命中靶心很難,所以,以美國為首的先進海軍國家都為大口徑艦炮研製了製導砲彈,以提高命中率。與之相仿,055艦上的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也配備了國產製導砲彈系統,以實現遠程射擊時的高命中率。
  國外遠程製導砲彈目前主要採用的是慣導、GPS制導和末端主動尋的的製導模式,雖然效能高,但價格昂貴,特別是可承受火砲發射的高過載的末端尋的系統很容易造成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中國採用了與目前其他國家都不同的一種獨創方法,即利用電視偵察砲彈來提高命中率。
  據《解放軍報》等官媒報導,在“和平使命-2014”聯合反恐軍演期間,中方火砲發射的一枚電視懸浮偵察彈實時傳回了打擊效果的視頻,讓戰場呈單向透明態勢,在新型偵察彈引導下,一枚枚砲彈準確擊中目標。雖然新聞中提到的電視偵察砲彈是陸炮發射和使用的,但經過相應改造,用之於艦炮也無不可,一樣會取得相同效果。
2017-07-28 10:30:31
圖博館
由於電視偵察裝置在減速傘作用下能維持在目標區域上空一段時間,後續制導砲彈可以在電視偵察裝置數據指導下進行修正,實際上相當於實時化校射。
  圖注:電視偵察砲彈作戰效果示意圖
  而敵方對電視偵察砲彈卻沒有什麼好辦法應付,普通火砲對這種微小目標的命中率幾乎為零,“密集陣”、“守門員”之類的反導火砲則受射界限制,難以進行有效攔截,如果敵方艦隻動用昂貴的防空導彈進行攔截,則效費比十分低下,還消耗了數量有限的待發導彈。
  可用於反艦和對陸攻擊
  055首艦下水時,官方新聞通稿中並沒有指出該艦的遠程對陸攻擊能力,但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一定會將“東風”-10等遠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集成到垂直發射系統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研製艦炮用的精確制導增程彈藥,使055艦上的新型130單管艦炮在具備反艦打擊作戰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對陸打擊的能力。目前美國、意大利等艦炮強國都先後推出了用於127毫米艦炮使用的增程製導砲彈,極大提升了傳統艦炮的作戰能力,相信055大驅和130毫米艦炮在這方面的特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回應
不要解釋了,上155新炮,這種垃圾在萬噸巡洋艦上就是一顆蒼蠅。
美軍阿利伯克也才127,現在軍艦不是靠艦炮吃飯的。你要火力要射程用導彈。155又能幹什麼?
萬噸艦隻上130毫米炮好意思說,給我起碼裝雙管203毫米才對得就這一身份。
傻叉,你怎麼不上406炮啊。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7-27/doc-ifyinvwu2629321.shtml
2017-07-28 10:31:23
圖博館
中國10式自行迫榴砲亮相採用04A戰車底盤機動性強2017.11.06新浪軍事

  圖注:北京軍博上展出的10式12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榴砲,其底盤採用04A步兵戰車的底盤
  圖注:中國04A履帶式步兵戰車
  迫榴砲因為兼具迫擊砲和榴彈砲的性能,既具有間接瞄準射擊的能力,又具有直接瞄準射擊的能力,具有用途廣、機動性高、生存能力強等諸多優點,是現代化戰爭中火力支援的主力。2017年7月底,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成就展活動上,就展出了我軍最新型的10式12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榴砲,應為首次公開亮相。
  機動性能
  10式自行迫榴砲的底盤,採用了04A履帶式步兵戰車的底盤。該底盤採用動力傳動艙右前置、駕駛艙左前置、乘員艙後置、武器戰鬥艙中置的傳統結構佈局。
  車體前首裝甲為楔形結構,車體兩側裝甲板垂直,車體上緣從首上裝甲連接處到後載員艙尾部呈小角度趨高形態,使車體高度減低,以減少受彈面積。同時,因水上行駛要求降低,無需再防護海上泛水波浪,所以車首的防浪板由折疊式改為可翻轉式,而且尺寸有所減小,同時為避免水上機動時防浪板升起遮擋駕駛員的前部視野,還別具匠心的在防浪板上設置了四個透明材料“觀察窗”。
  該底盤的動力裝置為原6缸可變功率水冷柴油機的改進型和升級版的CH400D型全液綜合傳動裝置,操縱品質優良。其發動機功率為440千瓦,最大公路行駛速度接近90千米/小時,擁有較高的越野機動力與最大行程。
  該底盤取消了噴水推進系統,改為履帶划水,因此在車體後部裙板末端設置了導水格柵,以增強水上方向可控性。整車雖然無需準備,依然能在水面平靜無浪的內陸江河緩速浮渡,但已不具備在2、3級海況海面行駛的能力。
  火力性能
  在武器系統方面,10式和05式相同採用全焊接鋼製封閉式雙人砲塔,高低射界-4°~+80°,方向射界360度。主武器為1門120毫米線膛砲,火砲身管不帶砲口制退器和抽煙裝置,可發射迫擊砲彈、榴彈和反坦克榴彈,車載彈藥36發。同時,其還還配備了各種新型彈藥,包括制式高爆迫擊砲彈、尾翼穩定破甲高爆反坦克榴彈、子母彈等。該迫榴砲可攜帶30枚反坦克/反人員子彈藥,可有效摧毀敵方坦克等裝甲車輛。該炮安裝有半自動裝填系統,榴彈最大發射速度6~8發/分鐘,迫榴砲10發/分鐘,反坦克榴彈4~6發/分鐘。同時,該炮還可以安裝1挺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作為輔武器,備彈5000發,最大射速600發/分鐘。
2017-11-07 08:44:24
圖博館
該炮的瞄準與作戰模式可根據需要選擇自動、半自動和手動三種方式。火砲安裝有先進的雙向穩定器和夜間觀瞄儀器,具備夜間和行進間對運動目標進行攻擊的能力;其指揮通信系統、火控系統和炮控系統,全部實現數字化,可以實現射擊諸元的自動計算和調整,具備自主瞄準、射擊的能力,具有打擊精度高、反應速度快、火力強大等諸多優點。
  防護性能
  10式由於採用了04A的底盤,擁有較強的裝甲防護能力。在戰場上,由於車體首下裝甲中彈機率較高,因此在車體首下裝甲和車體兩側基體鋼板上用螺栓固定了數十塊附加裝甲板。底盤車體正面可防30毫米穿甲燃燒彈,側面可防14.5毫米穿甲燃燒彈,背面和砲塔頂可防7.62毫米穿甲彈及砲彈破片。砲塔後部兩側還焊接了一圈儲物格柵,不僅能放置車組乘員的個人物品和隨車裝備,還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相當於提高了砲塔後部的防護能力。
  除了車體側面裝甲的防護能力增強外,車體底部的防護也得到一定提高,能夠防護小型反坦克地雷的破壞。同時,該底盤還能加裝附加和反應裝甲,進一步提升了其裝甲防護能力。
  當然,諸如煙幕彈、滅火抑爆、三防系統等軟防護,10式迫榴砲一樣都不缺,同樣增強了其戰場生存能力。
  結語
  相比於輪式底盤,履帶式底盤具有越障能力、地形適應能力強,可原地轉彎等諸多優點,10式迫榴砲可廣泛裝備我軍團屬或營屬砲兵部隊,將大大增強其在山地和城市等複雜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回應
 10式12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榴砲是中國高原作戰,對某國山地打擊軍有重大威脅的四大砲種之一,四大砲種為,一,遠程火箭炮,二,122,155卡車炮,三,巡飛彈發射車,四,120迫榴砲。這四類,高度機動,打了就跑。算是炮吧,將給在光禿禿的高原,連坑道都沒有的山地步兵造成重大傷亡。
 履帶有其優點,但輪式在城市戰有機動的優勢。靜音、速度、訊息化、主被動防禦系統個人認為會是城市戰的殺手鐧,所以未來如能使用電動機來驅動來達到靜音隱身的效果。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06/doc-ifynmzrs7456539.shtml
2017-11-07 08:45:15
圖博館
中國的140毫米坦克炮為什麼“不是個好東西”?2017.12.26新浪軍事

  冷戰到來後,美蘇兩個陣營先後放棄了重型坦克的思路,逐漸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主戰坦克道路。不過,即便雙方在主戰坦克的設計理念上有明顯的區別,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提高坦克炮的口徑。美國從90炮到105炮再到120炮,蘇聯則從100炮到115炮再到125炮。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各國紛紛放緩了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研製。這也就必然導致新一代坦克砲長期不見踪影。豹2、M1、勒克萊爾都測試過140毫米坦克炮,德國也公開130毫米,甚至傳說阿瑪塔152毫米的各種消息“亂飛”也見怪不怪了。然而,以上四種口徑的坦克炮,說來說去都沒有實裝。各國主流還是120和125口徑。
  中國多年前就對140毫米進行過相關科研,卻並沒有走上實裝的道路。一度傳言會在99A應用140炮,最近,99A總師毛明明確表示,中國未來坦克主砲已經放棄了140口徑。
  口徑的進一步增大無疑會極大提高威力,對已知的各種類型坦克裝甲形成壓倒性優勢,中國研發140毫米坦克炮也不存在無法克服的技術障礙。
  說白了,140口徑就是因為它不符合未來需求。如果中國執迷於140口徑,就如同當年日本搞出460口徑艦炮,在航母面前只能無力地呻吟。
  各國第三代主戰坦克服役後,關於未來坦克的探索並沒有停滯。更大的主砲意味著更大的威力,但需要更大的內部空間,需要付出更大的重量成本。99A都已經接近60噸,西方主戰坦克更是早已超越了這個數字!更重意味著成本上升,戰略機動性下降,還有對橋樑和道路標準的更高訴求,等等。顯然,增重這個結果是不可接受的。中國搞出了運-20,然後再搞出一個運-20運不了的坦克,怎麼看也是很尷尬的。
  有人會說,減少乘員和使用無人砲塔等手段不是可以減重麼?阿瑪塔就是一個例子,無人砲塔並沒有讓它來得輕。140炮的尺寸也是一個難以掩蓋的硬傷,55倍徑140炮長達7米。這要是進入了城區街道等相對狹窄的空間,那得是有多難受。
  為了140口徑主砲而搞出更重的坦克,顯然不是一條最正確的道路。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先敵摧毀的戰術理念之下,態勢感知能力及隱形能力已經成為了衡量戰機性能的最優先指標。30噸級的新輕坦出現,則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中國在未來坦克理念和技術上的端倪。(作者署名:天下軍武)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2-26/doc-ifypxrpp4171445.shtml
2017-12-27 11:10:37
圖博館
中國獨創這項黑科技:火砲維修不用拆卸只需幾秒鐘2018.3.3新浪軍事

  火砲自發明開始就是戰爭的寵兒,描寫近代戰爭的影片裡,幾乎都有火砲的身影。火砲追求威力與射程,於是火砲中加填的火藥量越來越多,火藥的威力也越來越大,這導致了火砲身管得承受火藥氣體的熱化學作用與物理作用。高速氣體的沖刷以及砲彈彈丸對膛壁的磨損也隨著火砲威力的增加而增加。火砲的磨損越來越快,火砲彈道性能也隨之下降很快,同時,火砲砲管的壽命也被大大提前。
  雖然世界各國通過採用各種技術來延長火砲的壽命,但效果都不好,而且一般的技術思路都或多或少的會影響到火砲的射程和威力。而中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了本年度國防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我國中國兵器工業山東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承研的“火砲身管內膛延壽修復材料技術”榮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技術的出現徹底解決了火砲大威力與壽命短的矛盾,為我國火砲技術的發展可謂是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這項技術更為神奇的在於,其對於火砲的修復,不需要將火砲拆卸下來,或者對火砲進行一系列的維修工作,維修火砲的時間僅僅不到幾秒鐘。這項修復技術是怎樣操作的呢?其實維修根本不要任何專業維修人員,只需要一個人將一發維修砲彈送進砲膛,然後擊發,隨著這枚砲彈“砰”的一聲射出砲管,維修工作就此完成。
  為何維修如此簡單?在我們的常識裡,那怕擦試一下砲管都需要幾個人使用長長的桿子在砲管裡擦拭才能完成,而維修砲管如此高難度的工作,卻只需要使用一發砲彈?這已經超越出我們的常識。這一切並不是變魔術,這神奇的一切都基於火砲身管內膛延壽修復材料技術,該項技術的原理是將一種納米材料和潤滑油脂混合物塗在維修砲彈表面,然後當維修砲彈被發射後,其在砲管中運動時,之前塗抹砲彈表面的納米材料和潤滑油脂混合物在高溫高壓火焰和砲彈高速摩擦下迅速填補砲管燒蝕坑槽,這一運動不僅填平了之前的凹槽,還會在身管內壁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對砲管起到修復、保護和延壽的作用。據該所報告,修復彈既可以修復滑膛砲砲管,也可以修復線膛砲砲管,使用範圍很廣。不僅如此,該修復技術對於小口徑砲管與槍管也有良好的結果。可以說,該技術對於我國武器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的意義。(作者署名:利刃)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3-03/doc-ifwnpcnt6292596.shtml
2018-03-04 09:17:17
jsoujsou
解放軍為何保留152毫米炮 卻淘汰射程更遠的130炮 2018-07-27 新浪軍事

  前不久,軍隊媒體報導了西藏軍區某旅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地區進行的火力演習,包括遠端火箭炮、加榴炮在內的多炮種演習,演練了打擊不同目標的能力。我們在新聞畫面中發現,該旅除了擁有最新型最有威力的打擊利器——300毫米遠程火箭炮,還裝備著經典老炮——66式152毫米加榴炮,打擊的目標是地堡群及敵指揮所,不過該炮使用的是國產精確制導炮彈,具有90%以上的命中率。類似的火力配置,在去年的“火力-2017•青銅峽”炮兵演習期間也大量存在,例如紅軍參演炮兵第71集團軍某炮兵旅編有遠程火箭炮和152毫米加榴炮。
  而軍報在5月份報導東部戰區某海防旅,我們還發現,新型海防連的火力都堪稱強悍,已轉變成為集炮兵、防空、偵察、防化等多種專業為一體的新型海防連隊,一個海防連擁有至少6門59-1式130毫米牽引式加農炮,配備對海偵察校射雷達。
  從以上新聞,我們看到兩種經典火炮的不同命運,66式152毫米加榴炮繼續成為我軍野戰機動部隊的主力牽引火炮,130毫米加農炮則退出了集團軍炮兵序列,進入二線守備部隊或預備役。
  59-1式130毫米加榴炮的“59-1”,並不代表這是一門1959年裝備的火炮,實際上59-1式加榴炮的大量生產裝備是在80年代,此時正值兩伊戰爭,伊拉克和伊朗都大量訂購了該炮,與此同時獨立炮兵師和軍屬炮兵旅也用該炮取代了60式122毫米加農炮。
  1959年,兵器工業部127廠(齊齊哈爾和平廠)以蘇聯M-46加農炮為基礎仿製成功59式130毫米加農炮。蘇制M46式130毫米加農炮是一種生命力非常頑強的火炮,1954年面試並裝備蘇軍預備炮兵師和集團軍炮兵旅, 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殺傷威力大,機械性能可靠,故障率較低,直射距離較遠,可進行直瞄反裝甲作戰的優點。中國在1959年自行改進了該炮,結合122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加榴炮的炮架和結構,研製出性能更好,更加輕便的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全重由8.5噸減輕到6.3噸,射速提高到8-10發/分,配備了底排彈、底凹彈、子母彈等多種新彈種,底排彈射程延長至27公里。
2018-07-28 09:19:02
jsoujsou
59-1式加農炮在七八十年代的裝備規模超過兩千門,軍援和出口一千多門。近些年,國產85毫米、122毫米和130毫米加農炮已經退出歷史舞臺,除少部分轉為二戰守備部隊和預備役,其餘已經大量退役。
  而同期裝備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服役已經50年,為撒還不退休?至今仍然是陸軍集團軍炮兵旅的主力火炮?
  66式152毫米加榴炮以蘇聯D-20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為基礎仿製,1966年生產定型,全重5.7噸,身管長4.24米,27倍口徑,由於身管較短,初速較低,只有655米/秒(130加農炮為980米/秒),最大射程只有17.2公里。而59-1式130加農炮則為52倍口徑,身管倍徑與最新的05式155毫米加榴炮相同,初速高達930米/秒,火箭增程彈射程最遠為38公里。如果看技術性能,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初速和射程等都僅為59-1式130加農炮的一半。
  那麼,為何解放軍保留了射程和威力較差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而淘汰了性能更優越的59-1式130加農炮呢?
  原來,火炮的戰鬥力如何,要看綜合性能,不能僅僅比較射程。
  首先是大口徑的加農炮壽命較短。59-1式130毫米加農炮的膛壓相當高,全裝藥的炮管壽命只有800發。我國在80年代研製的86式152毫米加農炮,採用了低鎳合金鋼和自緊處理,壽命才達到1000發。我國在1988年研製的新型155毫米加榴炮,採用了精煉電渣重熔鋼毛坯整體鍛造和自緊鍍鉻處理,全裝藥壽命突破了2500發。而66式152毫米加榴炮屬於低膛壓火炮,全裝藥壽命在4000發以上,炮管壽命可以使用幾十年。
  其次是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全重只有5.5噸,全炮長度較短,可以用5噸軍用越野車牽引,機動靈活性更強。而59-1式130毫米加農炮的全重6.3噸,行軍狀態的炮身長度僅僅12米,需要大噸位越野車牽引,行軍回轉半徑很大,機動性較低。
2018-07-28 09:19:30
jsoujsou
第三是射程和火力有效性的問題。大口徑加農炮射程很遠,但戰場適應性很差,主要體現是射程覆蓋率太低,也就是說,由於彈道低伸,裝藥分級太少,大口徑加農炮在30公里射程內,很多地段都打不到。另外還是因為彈道低,遇到敵人縱深山頭比較高的地形,炮彈就飛不過去,也就是遮蔽角過小。
  130毫米加農炮彈採用藥筒分裝式炮彈,有全變裝藥和減變裝藥兩種。全變裝藥可以裝定“全裝藥”和“一號裝藥”,減變裝藥可以裝定“二號裝藥”、“三號裝藥”、“四號裝藥”三種裝藥號數。而66式152毫米加榴炮,使用變裝藥,共7個裝藥號。可在同一個陣地射擊不同距離目標,射程覆蓋率很大。我軍新型的05式155毫米加榴炮使用焊接鋼藥筒,有4種發射裝藥,多級變裝藥的10個裝藥號,目前還在繼續研製模組式發射裝藥,通過較高的射角和多級裝藥的靈活組合,火力可以覆蓋最大射程內的大部分地段。這個能力要比單純強調射程有多遠重要百倍。
  最後,配套完善的66式152加榴炮仍然具有比較強大的戰鬥力。目前我軍裝備的152加榴炮都普遍配備著完善的炮兵自動化指揮系統,例如自動測地、彈道電腦,氣象雷達,反炮兵雷達和前觀雷達。經過數位化改裝的152加榴炮都配備了火控終端機。此外引入了新彈種,例如多用途子母彈,末敏彈,巡飛彈,鐳射制導炮彈、偵察炮彈、宣傳彈,通信干擾彈等等,我軍現役的66式152加榴炮是目前世界上配備彈重最豐富的大口徑野戰火炮,種類數量甚至超過西方國家的155毫米榴彈炮。
  炮兵戰鬥力主要體現在整體的體系建設,火炮性能只是一個小目標。老舊的152加榴炮,要看給誰用,如果是小國炮兵使用,那一定是挨揍的命。如果給現在的解放軍炮兵使用,那一定是能揍周邊一切炮兵的硬貨。(作者署名:柯洛廖夫)
  回應
牽引大炮應該慢慢地淘汰了,多輪式,履帶式的自行大炮更好。
不可能,牽引式火炮部署靈活性遠比輪式履帶式強,直升機吊著到處跑,山頭上都能部署,你輪式車能爬到懸崖上去?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7-27/doc-ihfvkitx4989260.shtml
2018-07-28 09:20:18
jsoujsou
美軍為M109型火炮加長炮管對抗俄火炮 卻仍不如中國

  2018-8-28美國陸軍時報網站載文,宣稱為了應付傳統作戰任務,美國陸軍需要重回巨炮時代,提高火炮射程及支援能力。
  美軍現有主力自行火炮是M109系列155毫米榴彈炮,仍用39倍身管,普通彈最大射程22公里,火箭增程彈可以達到30公里,俄2S19型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普通彈最大射程為25/36公里。不過卻難以對付俄2S35的52倍口徑,普通彈40公里,增程彈70公里。
  實際上美軍早就注意到M109射程不足這個缺點,在上世紀90年代發展了十字軍戰士自行火炮,它採用了56倍身管,不過海灣戰爭等幾場局部戰爭讓美軍產生這樣的認識,現代戰場炮兵偵察、指揮自動化系統更加重要,憑藉資訊技術方面的優勢,即便射程低於對方也能戰勝對手,加上新世紀反恐戰場對手火力非常薄弱,M019已經夠用,所以十字軍戰士最終下馬,此後美軍研製的NLOS-C自行火炮甚至倒退到38倍口徑,以降低戰鬥全重。西方及中國新一代52倍口徑出現之後,美軍也試驗性將52倍口徑身管安裝在M109上,不過在最新改進型之中還是放棄了這個做法。
  烏克蘭危機之後,美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美軍開始以輪換的方式在東歐佈署重裝部隊,這樣M109可能就要面對2S35,正是因為如此美軍將領才會呼籲“重回巨炮時代”,實際上美軍已經著手進行相關項目,其中一個主要項目就是為M109更換加長炮管。
  新的M109引入58倍口徑身管,它還計畫配備新一代遠端炮彈,例如採用衝壓發動機的炮彈,這種炮彈射程已經達到100公里,配合GPS/INS複合制導系統,,M109改進之後不但可以壓制2S39,還能夠壓制龍捲風這樣的遠端火箭炮。
  綜上所述美軍新一代M109裝加長炮管之後可以對抗和壓2S35,不過它對抗中國0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可能還力不從心,這是因為它的衝壓發動機遠端炮彈還沒有研製成功,中國WS35遠端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已經可以出口,它的射程就可以達到100公里,堪稱當今自行火炮之最。(作者署名: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9-01/doc-ihiixzkm3254518.shtml
2018-09-02 09:27:54
圖博館
美軍一款火炮用了50多年 終於承認幾乎全球倒數第一 2018-10-18 新浪軍事

  本世紀初,在拉姆斯菲爾德這位鐵腕國防部長的運作下,在當時被譽為未來身管火炮武器標杆,且被美國陸軍寄予厚望的“十字軍”自行火炮系統,最終卻以專案中途下馬的暗淡結局收尾。可能美國人也沒想到,“十字軍”的下馬,讓這支提出“範弗裡特彈藥量”的武裝力量,在此後短短十數年間,就喪失了其在陸軍大口徑身管火炮武器方面的技術優勢。對此,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司令約翰•默里將軍,在近日舉辦的2018年美國陸軍協會年會上就罕見的承認道:“俄羅斯和中國在火炮領域已經能夠超越我們的大部分系統”。
  雖然直到今天,美國官方才算是正式承認了他們在這項領域的落後地位。不過,只要是對美國陸軍稍有瞭解的人就知道,雖然其現役的M-109系列“帕拉丁”155mm自行火炮系統,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進入陸軍服役以來,至今已經衍生出了從M-109A1到A7等多個型號。但遺憾的是,這些改進基本上都只是集中在系統的可靠性、防護性乃至資訊化等方面。至於系統火炮本身,自M-109A2開始至今依舊沿用的是39倍徑標準。顯然,在以中國PLZ-05、德國PZH2000等型號為代表的52倍徑火炮,已經開始開始大規模普及的當下,M-109系列的落後早已是個不爭的事實。
  對於被反恐戰爭耽誤十多年,正努力嘗試回到“正規化”作戰模式的美國陸軍而言。這種局面顯然不可忍受。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美國陸軍近年就提出了“增程火炮炮兵”專案。受此影響,在M-109系列的後續規劃上,他們就把工作重點放在了火炮的改進上。這也直接催生了M-109A8,從A7的38倍徑到A8的58倍徑,已下馬的十字軍,也只不過56倍徑。這一系列改進,直接讓M-109A8搖身一變為了全世界最強的自行火炮系統。
  M-109A8除了更換大倍徑火炮外,還將射速提升到10發/分鐘,同時引入XM-1113火箭增程炮彈式,將有效射程提升至70KM準。此外,M-109A8甚至還具備了發射射程可達上百千米的高超聲速彈藥的能力。
  就連M-777牽引式榴彈炮,也使用了最新型的XM-907 155mm/L56火炮替換了原裝的39倍徑火炮,同樣實現了從30KM到70KM級射程的提升。
  不難看出,美國陸軍對其自行火炮以及牽引式榴彈炮型號的一系列改進,主要還是受中國等國家的後來居上刺激所致。(作者署名:利刃/QG)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0-18/doc-ifxeuwws5774892.shtml
2018-10-19 09:27:16
圖博館
中國研全球首款磁化等離子火炮 彈丸時速達9000公里

2019-2-14,據國內公開資料披露,我國軍方正在進行新型磁化等離子火炮實驗和測試系統的招標工作,這是繼我軍研發成功海軍大口徑電磁軌道炮和陸軍小口徑電熱化學炮之後,又一公開亮相的新概念火炮(這一系列新概念火炮開創了人類火炮技術繼火藥發射前裝炮技術、後膛裝填線膛炮技術、制退複進技術之後的第三次革命)。
  縱觀世界常規武器的發展史,現代火藥的發明及其在武器上的應用,在本質上改變了戰場的局面,並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經過長達百餘年的發展,化學能武器已在常規武器中佔據了統治地位。隨著現代科技和武器工業的發展,化學能武器的初速和射程越來越高。然而根據彈藥內彈道理論可以得知, 發射藥燃氣的極限速度和火炮的熱效率決定了炮口彈丸的初速。
  因此即使採用最新研製的火藥,並大幅降低火藥燃氣的分子量,彈丸的初速度也難以超過2000米/秒(6倍音速)的速度。這是因為常規火炮發射的原理是通過高溫高壓火藥氣體膨脹推動彈丸向前運動,當氣體膨脹的馬赫數達到6倍音速時,火藥氣體會在炮膛內產生激波,而氣體的密度、溫度在激波處會大幅增加,對彈丸的推進力就會減小,這就是常規火炮初速難以超過2000米/秒的主要原因。欲使彈丸速度繼續提高,需要火炮發射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於是電磁軌道炮和電熱化學炮這兩種新概念火炮就應運而生。電磁軌道炮是一種利用電磁力產生動能繼而推進彈丸的動能殺傷武器,能達到極高的發射初速(理論上可以到達亞光速)。但電磁軌道炮完全放棄了火藥產生的化學能,因此對大功率脈衝電源的產生和存貯技術要求極高。
  目前來看,包括電源系統的整套電磁軌道炮裝置體積極其龐大,而且價格昂貴,海軍大型艦艇上或許能夠裝備,但很難在體積較小的陸軍機動裝甲目標上大規模普及,因此人們又同時在研製電熱化學炮系統。該火炮以電弧放電生成等離子體的形式將電能釋放到炮膛內, 同時引燃火炮裝藥;火藥則以化學工質燃燒的形式釋放熱能,電能和熱能共同作用使膛內氣體極速膨脹,從而推動彈丸高速運動。輸入的電能相當於提高了火藥工質的含能密度,增加了對彈丸作功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彈藥發射初速。然而人們在火炮實驗中發現,電能和化學能很難做到互補,如果大幅增強電能,其體積比電磁軌道炮小不了多少;通過多次等離子體放電點火來增強火藥燃燒效應也只能小幅提高炮口初速,並且存在很大的技術困難,目前電熱化學炮的發展前景比較暗淡。
2019-02-16 10:50:41
圖博館
但在對電熱化學炮的實驗研究中,人們意外的發現,如果在火炮金屬身管外加一磁場,火炮發射時產生的部分等離子體會被磁化,火炮身管的熱燒蝕現象竟然會減少,並且隨著磁場強度的增加,產生的熱燒蝕也會越少,發射速度也有所增加。這種現象引起了我國科研人員的極大興趣,經仔細研究原因後受此啟發提出了磁化等離子體火炮構想。在火炮身管內添加高磁性材料或外置磁場發生器,從而使火炮發射時在身管內壁形成磁化等離子體鞘層,該磁化等離子體鞘層可對火炮產生如下作用:1、使火炮身管的吸熱量大大降低,從而減少身管的熱燒蝕;2、降低發射時火炮身管所受的徑向力,延長身管壽命,並能夠使身管適當的減小壁厚,增強機動性;3、增加發射時火藥氣體對彈丸的推力,由於火炮身管的吸熱量的減少,火藥氣體的熱損失較少,從而向外的做功增加。4、磁流體的磁馬赫數比一般馬赫數小,身管中不易產生激波,火藥氣體熱化效率降低,氣體動能相對增加,從而使對彈丸的推力增加,增大了彈丸的出口速度。據初步計算,磁化等離子體坦克炮發射彈丸時,當高磁性材料磁場強度達到1T(特斯拉)時,火藥氣體溫度為3700℃,壓力為400兆帕,氣體向身管傳遞的熱量可降低60%,大幅減少高溫高壓氣體對身管壁的燒蝕,同時火藥氣體對彈丸的推力可提高10兆帕,炮口初速可提高2.5%,其有效直射距離可增加數百米;當磁化等離子體自行大口徑火炮發射彈丸時,外置的磁場發生器產生10T(特斯拉)的磁場,推力可提高大約100兆帕,可使火炮的初速突破常規火藥氣體6馬赫的遲滯聲速極限,或可接近目前電磁軌道炮2500米/秒的發射初速指標。
  據公開資料披露,高強度磁場產生裝置在國內外已經是已經極其成熟的工業化產品,例如最新研製的釹鐵硼磁鐵最大磁場強度已超過1.4T(特斯拉),醫院用的人體核磁共振診斷裝置最大磁場強度已達3T-4T(特斯拉),工業及科學研究上應用的核磁共振波譜儀磁場可達11.74T(特斯拉),我國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已研製出磁場強度達42.9T(特斯拉)的穩態強磁場,並正在研製45T(特斯拉)的世界第一穩態強磁場。如果新型磁化等離子火炮實驗效果和科學家們構想中的一樣,這種新概念火炮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會大量裝備我軍裝甲兵和炮兵部隊。(作者署名:土星軌道觀察室)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15/doc-ihrfqzka6112738.shtml
2019-02-16 10:51:21
圖博館
中國50噸級重型步戰車亮相 配2門火炮2個遙控武器站 2019-02-18 新浪軍事

  在剛剛開幕的阿布達比防務展上,我國的北方工業公司再次推出一款新型重型步戰車,和之前在珠海航展上推出的59坦克底盤重型步戰車所不同的是,這次在VT-4底盤上進行的改裝,顯然是著重針對巷戰的特殊環境設計的,不僅在防護方面下了大工夫,而且在火力分配上也有針對性的對側後等薄弱方向的進行了強化。
  設計方採用了和59重步戰同樣的改裝思路:把車倒過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VT-4重步戰的主動輪變成了在前面,而原來VT-4坦克的主動輪是在後面的。這樣的設計就使得底盤的整體結構不需要大動,能夠減小整體的改動量。但是坦克的後部都是裝甲防護的薄弱區,因此VT-4把後部變前部後,又著重強化了前部的防護。首上明顯加裝了爆炸反應裝甲,但厚度明顯要比99A首上的雙防加反串聯戰鬥部的新爆反要薄,所以可能是和VT-4上的FY-2一樣,是出口的普通雙防爆反。首下裝甲厚度明顯增加很多,可能是加裝的附加裝甲或是重型爆反。同時駕駛員前面的頂部也加裝了附加裝甲,並進行了墊高,留出空隙可能是為了發動機散熱。而駕駛員右側的頂部則是用爆反來防護。
  在加強前部的同時,設計方也沒有忽視側面和後面的防護,車體兩側加掛了厚度非常厚的附加裝甲盒,看起來和之前VN-17重步和VT-5輕坦掛過的側面附加裝甲類似,再加上坦克側面的基甲和履帶間隔的加成,這個配置對目前戰場上常見的單兵直射類反坦克武器基本都能免疫。同時為了防止後部載員艙薄弱的出入車門被打穿,VT-4還特意在尾部加掛了一大塊附加裝甲,而且為了方便車門開啟,這塊裝甲是用支架伸出車體的,可能還能活動。
2019-02-19 09:57:55
圖博館
在火力選用方面,VT-4重步戰也是很有特色,炮塔看起來是使用的簡化版的VN-11A(出口版04A)步戰的炮塔,使用的是100炮加30炮的組合,注意沒有車長周視鏡,所以應該是火控簡化了,不過在增加車體周圍攝像頭的情況下,也夠用了。為了強化後方和側面的火力,設計方在尾部兩側各增加了一座12.7mm遙控武器站,同時為了增大這兩座武器站的掩護範圍,它們被安裝在了可轉動的搖臂上,轉到側面後,甚至能對前方射擊。之所以做成可伸縮的,應該是為了照顧巷戰環境,街道空間如果不夠,就縮回來,空間足夠就伸出去。同時尾部也增加了不少的煙霧彈/榴霰彈發射器。
  VT-4重型步戰車就是充分利用現有成熟設備的情況下,為適應巷戰特殊環境所做出的針對性產品。可以看到,它的防護裝甲已經是這幾年珠海和其他防務展上多次展出的常客了,炮塔和武器也基本是直接用的VN-11A的,那個遙控武器站基本也就是原來VT-4炮塔上的,所以整個改裝所用的設備基本都是現成的,只要用戶下單,基本上立馬就能出成品。不過目前雖然重型步戰車的戰場需求是有了,甚至由於反坦克武器越來越氾濫,這種需求還很強烈,但是真正去採購裝備的暫時還沒多少國家,大多數似乎還在觀望,而且很多也還是傾向於老坦克改裝,所以VT-4重型步戰未來的市場前景如何,還需要再觀察。(作者署名:電波震長空 )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18/doc-ihrfqzka6930921.shtml
2019-02-19 09:58:17
阿楨
055大驅艦炮火力有多猛:1門炮就相當於一個炮兵營 2019-03-15 新浪軍事

  055大型導彈驅逐艦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可謂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艦炮(畢竟052D上面的130毫米艦炮由於其本身噸位較小的關係,故而需要進行減重,因此在部分性能上就不及055上面的這門),而之所說其先進,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H/PJ45射程十分驚人,普通彈29.5公里,火箭助推滑翔增程制導炮彈可達100多公里,並且由於該彈採用了先進的北斗衛星末制導技術,因此具備了較強的命中精度;其次,每分鐘射速可達40發左右,且由於其採用了炮管水冷裝置,因此可以較長時間的保持高速射擊模式。
  而如果將其對比起現在的陸軍炮兵營來說,首先雖然現在的先進的155毫米自行加榴炮也具備發射100多公里火箭助推滑翔增程制導炮彈的能力,但由於自行加榴炮的炮管考慮到重量等因素,並沒有像艦炮一樣加裝水冷裝置,因此在射擊一段時間後,就必然要停下來進行冷卻,而就以一個18門制的155加榴炮炮兵營而言,按照單車每分鐘5發左右的射速來算,其最初每分鐘投射的量雖然可達90發,但考慮到後期不得不停止因為炮管過熱的問題而停止輸出,因此這時候,130毫米艦炮的持續射擊優勢就會凸顯出來,此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艦炮的投射量也就會大於一個陸軍身管火炮炮兵營的投射量了。(作者署名:軍武次位面)
2019-03-16 08:55:36
阿楨
中國陸軍05A加榴炮威力有多大 能從北京打到渤海灣 2019-03-15 新浪軍事

  眾所周知,中國發展了全世界最先進、射程最遠的全系列遠端火箭炮,03式300毫米遠端火箭炮,使用新型制導火箭彈能打150公里。最新的AR3火箭炮發射火龍280型370毫米火箭彈,能打280公里,這已經堪比短程彈道導彈。
  目前中國陸軍的現役主力大口徑火炮是05A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這種自行加榴炮也是中國陸軍射程最遠的身管火炮。如果使用超遠端的底排火箭助推滑翔榴彈,能打100公里以上,這差不多相當於從北京發射,轟擊渤海灣的目標。
  其次是我國出口型的PLZ-05自行加榴炮,發射全膛底排低阻榴彈,射程可達到50公里以上,發射火箭增程底排彈的射程則超過70公里以上。而韓國的K9式155毫米榴彈炮發射底排彈和火箭增程彈的最大射程分別只有30公里和40公里。
  火炮打得遠,還要打得准才行,要有先進的火控系統還具有戰術意義。05A的火控系統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可不經試射,直接展開非常精確的效力射,實現目標首群覆蓋。05A的自動化火控系統以火控電腦為核心,可實現全系統自動控制,包括自動接收指揮系統的射擊命令和參數諸元,目標資訊,氣象資料,射擊類別和彈種等等。
  05A能夠自動測地,自動定位定向,自動解算和修正,自動操炮瞄準,自動調炮到位。先進的火控系統能讓05A在停止行進1分鐘後開炮,實現了操瞄自動化和單炮自主作戰。由於有了先進火控,一個05A炮兵連在打擊暴露目標時,每門炮打一發就能精確的完成既定任務。
  2013年的東南亞武器裝備展上,中國公開展示了一種WS-35式制導炮彈,口徑為155毫米,長度達到1.6米,全彈重55千克,採用衛星/慣性導航制導方式,鴨翼控制+滑翔彈翼+火箭增程,尾部安裝有8片彈翼,頭部安裝四片鴨翼,與射程37公里的美國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頗為相似。炮彈以滑翔彈道飛行,彈翼在炮彈飛過彈道頂點時展開。在只使用火箭助推、不使用滑翔彈翼時,射程可達70公里,展開滑翔彈翼時的射程超過了100公里。(作者署名:柯洛廖夫)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3-15/doc-ihsxncvh2660098.shtml
2019-03-16 09:00:06
阿楨
美研發58倍徑155毫米火炮 射程有優勢但中國無需跟風 2019-06-03 新浪軍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58倍徑155毫米火炮XM1299將在2024年裝備美國陸軍,該如何看待,有沒跟進的必要呢?
  首先、沒必要質疑其實用性。回顧世界火炮發展史,其實什麼倍身管的火炮都有人用過的。過去由於技術水準的限制,火炮的膛壓比較低。只有把加農炮的身管搞的很長,才能有足夠的射程。現在可以把火炮的膛壓搞到過去的兩倍,火炮的身管倍徑不用以前的那麼長也能有足夠遠的射程。不過這並不代表58倍身管的火炮不實用。既然俄2S7可以跑,那美XM1299也能跑。
  其次、身管火炮射程的需求是有前提的。當火箭炮的技術和簡易制導出現,身管火炮和火箭炮的優勢形成分工協作。XM1299較52倍優勢在於使用火箭增程彈的70公里射程和火箭增程滑翔末制導炮彈的100公里射程。身管火炮較火箭炮的優勢在於壓制小幅員目標時較高的效費比,但是在70公里射程上又有什麼小幅員目標需要身管火炮來壓制呢,而且用的還是威力和效費比遠不如普通榴彈的加了二維彈道修正引信的火箭增程彈,其實用300毫米遠火也一樣可以的。至於那個100公里的火箭增程滑翔末制導炮彈,其實他的功能和當年的神箭手制導炮彈類似,只不過打的遠點。其所謂的末制導要麼是在末端放末敏彈、子母彈什麼的,要麼就是利用前觀的毫米波來進行照射導引。這個炮彈的射程,以及所有的功能其實遠端火箭炮也都是可以實現的。
  第三、未來講究的是如何在已有的效費比基礎上實現效能的成倍提高。比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家為了追求身管炮的遠射程搞了電化學、液體發射藥、長身管火炮等等的新東東,而待到先進的底排彈、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等技術出現後,人們覺得改炮不如改彈,對基於火炮的新技術就沒那麼渴望了。又比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家對於火炮射速的追求是希望通過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的炮彈對目標實施火力覆蓋,但後來隨著炮彈精度的提高和各種廉價制導技術的出現,射速慢的火炮一樣可以做到精准的火力覆蓋。對於我們來說在大部分的射程中我們的52倍155和XM1299效果沒差別,在52倍155夠不著的射程我們又有300遠火以及未來的各種制導彈藥來頂著,我們幹嘛要跟呢?
  在美沒有XM1299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嘲笑美M109A7短,不如NLOS-C先進,但其實美自己用的挺好,而且價格還不貴。同理,當美國人有了XM1299之後,也沒必要擔心我們不如XM1299長,因為我們自己用的也挺好。(作者署名:炮霸707)
2019-06-04 09:13:04
阿楨
中國大批牽引火炮已服役數十年 或被這2款裝備取代 2019/06/26 新浪軍事

  我國陸軍現役的大口徑身管火炮型號比較繁雜,其中自行火炮基本上以05式155毫米履帶自行榴彈炮、07式122毫米履帶以及09式8X8輪式和09式6X6車載炮為主。這些在2000年以後才服役的新型自行火炮已經逐步代替了原有的83式152毫米履帶和 89式122毫米履帶。
  不過,在牽引火炮方面,我軍的主力裝備還是66式152毫米牽引榴彈炮、59-1式130毫米牽引加農炮,相對較新的只有83式和96式122毫米牽引榴彈炮。
  這些老式牽引火炮相對新式火炮來說更為笨重,要全體炮班人員(除了班長負責指揮)齊心協力、前拉後推才能進入炮位。之後,還有更加繁重的體力活:開大架,固定駐鋤、搬運彈丸和藥筒,等等。整個過程不僅耗時長、人員體力消耗大,而且轉移陣地也很慢,容易被敵方發現並實施反擊。所以,在未來資訊化戰場上,這樣的作戰形式肯定無法適應“發現即被摧毀”的要求。
  那麼,從未來作戰的角度來說,是不是就不應該再繼續研發和裝備牽引火炮?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對於我國陸軍現役的這些老式牽引火炮來說,如果其還有一定的剩餘使用價值,不妨投入一部分資金實施自走化和自行化改造升級。
  2018年珠海航展上保利公司就曾展出了經過自走化和自行化改造的66式和59-1式,加裝輔助行走系統,軍用卡車牽引到達預定陣地後,可用自身的行走能力進入炮位或者撤出炮位,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壓縮火炮從行軍狀態到作戰狀態的轉換時間。而自行化就是更加徹底地將牽引火炮移植到輪式或者履帶底盤上。
  另一方面,超輕型牽引火炮和車載炮則無疑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之一。類似於美國M777和我國AH-4這樣的155毫米超輕型牽引榴彈炮雖然自動化程度依然不高,需要大量人員操作,但是其戰鬥全重很輕,可以利用CH-47或直-18這類大型直升機吊掛運輸,甚至悍馬這類輕型車輛也可以牽引。當然,由於大量採用鈦合金製造,這類超輕型火炮的造價也不是老式牽引火炮所能比及的。
  從長遠來看,155毫米超輕型牽引火炮和車載炮將是66式和59-1式炮的合格接班人。(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152和130即將退出現役,毫無改裝的必要!將來PLA只擁有兩種口徑的身管火炮:122和155.
老炮溶解了鋼材早房子吧,那麼多每年維護費都不少錢
溶解掉未免太浪費了,翻新一下賣到非洲國家還是不錯。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6-26/doc-ihytcitk7738986.shtml
2019-06-27 08:54:59
阿楨
中國出口巴基斯坦236門SH15車載火炮 單價220萬美元 2019-12-23 新浪軍事 作者:大水

  最近巴陸軍向中國北方工業公司訂購236門SH-15車載榴彈炮,總價5.12億美元,附加條款是,希望中國提供技術轉讓!北方公司已在11月下旬收到236門2000萬美元。
  與此同時北方公司還和巴坦克製造商達成協議,為巴85-IIAP提供大修服務,已收到預付款2783萬美元,用於檢修106輛坦克。
  這236門大炮將裝備巴13個營,極大改變印巴陸軍炮火不平衡的局勢:2017年5月印韓簽署100門K-9履帶式自行榴彈炮,2018年12月收到10輛,2019年交付40門,2020年11月交付最後50門,單價646萬美元!
  2018年11月,北方公司SH-15火炮趕赴巴,展開了各種嚴酷甚至不近人情的測試,高溫,沙漠,白天黑夜,隨叫隨打,甚至要求能發射巴老舊155彈藥,經過近1年的測試,巴軍方終於確定, SH-15能和K-9抗衡,而且價格便宜,底盤使用維修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中國還可以出售這款最新大炮的技術,這是巴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得不到!
  第一代車載炮SH-1曾經2008年奔赴巴做過實驗,射程足夠遠,但是射擊精度比較差,根本原因是設計師簡單將大炮架在車上,而且操炮系統不夠高效,指揮和控制系統並不完善,經過10年的臥薪嚐膽,最終更新性的大炮終於打動了客戶的心。
  卡車炮最大的麻煩在於,輪式地盤重量比履帶式地盤輕太多,車炮組合射擊穩定性天然不如後者,穩定性差,射擊精度就差,在SH-1失敗之後,設計師痛定思痛,採用了獨一無二的車炮一體化設計,極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多次試射大炮炮管“穩如狗”, 大炮除了依靠後方支架穩定,而且也在車體上設置了穩定機構,這就是獨特的成功竅門!(作者署名:大水)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2-23/doc-iihnzhfz7716749.shtml
2019-12-24 08:11:24
阿楨
中國新一代車載榴彈炮亮相 底盤由6X6換成4X4 2020-01-09 新浪軍事

  近日國產新一代09式122毫米車載榴彈炮亮相訓練場,標誌已經實現升級換代,提高了合成旅戰場火力打擊能力。
  傳統牽引式火炮在現代戰場上生存能力急劇降低,而履帶式自行火炮價格又非常昂貴,所以新世紀各種卡車炮大行其道。根據這個發展趨勢,中國也研製了09式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它是將國產122毫米榴彈炮安裝在SX2150越野卡車上面,配備給合成旅炮兵營,是合成旅主要戰場支援火力。
  從實用經驗來看,09式具備結構簡單、操縱方便、使用成本低等優點,並且火炮和底盤都是陸軍大量裝備的型號,後勤保障也非常方便。在中外聯演之中,09式發揮出色,射擊命令下達之後,09式迅速射擊,撤離陣地,而外軍火炮第一發炮彈還沒有出膛。
  不過09式畢竟是第一代車載火炮,許多設計還有待完善。例如它只是簡單將火炮裝在車上,沒有從整體上考慮火炮與底盤結合,火炮射擊對於底盤影響較大,降低射擊精度。還有就是火炮資訊化、自動化程度也需要進一步加強。SX2150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
  根據相關圖片,可以看到國產新一代09式保留了96式122毫米榴彈炮火力系統,當然它增加了射擊精確制導炮彈能力,例如國產鐳射制導炮彈、衛星制導炮彈、末敏彈等等,以提高火炮精確打擊能力。但是底盤進行了升級,採用了新一代4*4驅動輕型化底盤,相比較6*6驅動的SX2150,新的底盤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更適合遠端投送,戰役/戰略機動性能更好。
  新一代09式火炮射擊範圍增加。火炮向前的時候也能夠射擊,為此火炮可能採用了液壓懸掛自動升降系統,也設計了半自動輸彈裝備,可以在任意角度下裝填炮彈,提高火炮射速。和國產155毫米車載榴彈炮一樣,採用了慣導系統、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數位化資訊終端。系統能夠自動定位、定向,可以通過資料鏈接收上級和友鄰發送來的目標資訊,自動火控解算,自動操炮,火力反應時間大為增強,聯合作戰能力提高,具備首群覆蓋和多發同時著地能力。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1-09/doc-iihnzahk2967759.shtml
2020-01-10 09:43:56
阿楨
射程3倍 美試射超級大砲XM1299 2020/03/07 中時

美軍週五試射了用以威懾中俄的超級大砲XM1299,而它的射程比普通大砲大約遠3倍。
據《防務一號》(Defense One)網6日報導,試射在亞利桑那州尤馬試驗場(Yuma Proving Ground)進行。這款自走砲結合了M107A5的底盤,以及XM907型155公釐58倍徑長管大砲。它利用增壓器,將兩款砲彈發射約65公里,遠比傳統榴彈砲的18公里遠多了。
官員說,「神劍」(Excalibur)精準導引砲彈擊中了目標。而XM1113火箭增程彈所測試的是射程,而不是精準度。
基本上,這款砲是現代化榴彈砲,是在增程火炮專案下研發。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AFC)負責長程精確火力(LRPF)跨領域團隊說,這款超級砲提供了攻擊20-60公里外目標的新方式。XM1299讓指揮官能以不同的方式攻擊,使他們除了直升機和武裝無人機外,還能有另一種能深入戰場,追擊目標的武器系統。美已向英國航太(BAE)訂購了18尊XM1299,預定2023年武裝砲兵營。
如今很大挑戰在於,要完成能讓超級砲一分鐘發射6-8發砲彈的自動裝卸機,以製造大規模轟炸效應。不過,拉弗提認為,要打造理想的自動裝卸機並不容易。
  相關新聞
太神!瞄準南海 美要研發射程1,610公里超級砲
  回應
之前吹水“神炮”可打1600公里,現縮水至65公里啊!
美軍舊型榴彈砲射程僅20公里!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307003789-260417
2020-03-10 07:56:21
阿楨
上世紀研製成功的穀山大炮,170mm口徑,射程極遠但性能太差 2019-01-05

170mm谷山大炮是由朝鮮在上世紀研製成功的,最早在朝鮮東南部的穀山地區被發現,射程54公里,但是的射速十分緩慢2.5-3分鐘每發、精準度也不夠等等。再加上其炮管是拼接而成的,所以炮彈在炮管通道內十分不穩定,炮管的連接處也經常受到火藥的侵蝕,造成了使用壽命很短的現象。

朝鮮穀山大炮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9D%E9%B2%9C%E8%B0%B7%E5%B1%B1%E5%A4%A7%E7%82%AE
2020-04-30 08:22:45
阿楨
舊思維與新裝備 從國產155毫米車載加榴炮列裝說起 2020-05-03 觀察者網

  本周,東部戰區第73集團軍炮兵旅接裝PCL18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的消息在互聯網上不脛而走,PCL181未來將和PLZ-05/05A型155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炮一起,全面徹底地取代解放軍集團軍級炮兵的130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榴彈炮,成為世界上同級別炮兵部隊中裝備最精良的作戰力量。
  73集團軍的炮兵旅,在換裝PCL181以前,其目標保障營已經列裝了ASN無人機和炮兵雷達,等PCL181三年了
  PCL-181全重25噸,比起PLZ-05輕了18噸,但精度上的高要求也讓PCL-181的研製過程頗費了一番周折,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外貿SH-1型早在2006年就完成了外貿定型,並在不久之後贏得了出口訂單,自用型號的卡車炮卻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完成研製定型和批量生產的準備。為了實現這一精度指標,PCL-181在炮車協同性設計上下了更多功夫,將火炮的後座設計與底盤的結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制退器、後座機構、助鋤、可調節底盤等一系列設計來優化火炮的精度特性,而不僅僅像那些普通卡車炮一樣,只是一場火炮與卡車底盤的“拉郎配”而已。在其他角度上,PCL-181的設計也是相當完備,雖然只有半自動裝彈機的設計令其在射速方面稍有遺憾,但配合未來解放軍在外骨骼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如今還是頗為辛苦的彈藥搬運工作強度也將大幅減輕。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0-05-03/doc-iircuyvi1084890.shtml
2020-05-04 07:48:52
阿楨
俄通社2021-03-23俄量產A-192M新型130mm口徑艦炮 最高射速可達30發每分

A-192M為22350型護衛艦主炮,重量輕, 2000噸以上艦艇均可裝備,對海目標的最大射程23公里、對空目標18公里,還將用於出口。

國產130mm艦炮與155mm榴彈炮,哪個威力更大? 2020-07-25 新浪軍事

  以前我們很多驅逐艦都安裝了66式雙130毫米艦炮,旅大級使用76式單管,052D使用H/PJ38型單管,055使用H/PJ45單管。
  艦炮口徑大小需要根據艦船結構、排水量大小綜合考量,單純從威力,155毫米肯定比130毫米大,不過首先是身管長度不同:地炮身管長度基本都是39、45、52倍口徑,而055艦炮則70倍,艦炮身管長主要是海上風切影響大,身管長火藥做功彈頭時間長,初速高,動能大,不過精度就不好說了,但是軍艦有火控雷達,所以無所謂。地炮受到載具、行軍機動等等因素的影響,並不追求身管長度,況且身管長度對於炮彈爆炸威力沒有影響,地炮與其造70倍155毫米口徑,還不如造52倍203毫米口徑,射程差不多,但威力差很多。除了地炮,固定存在的岸炮、高炮、艦炮身管都長。
  第二射速是艦炮的優勢,055至少能達到40發/分鐘,相當於10門155毫米地炮的射速了。
  艦炮低盤優勢,可以把口徑做很大,身管也更長。二是自動供彈設備可以做大,供彈速度快,儲彈能力也大。三是火控系統。130毫米艦炮不論是射速、精度都遠超過155毫米地炮,高射速和火控系統的精度支援下,完全可以彌補口徑上的劣勢,130毫米艦炮的作戰威力要遠比155毫米榴炮大很多。
2021-03-25 10:39:28
阿楨
輪式卡車炮哪家強?泰國買了以色列產品,而此國更青睞中方重炮 2019/03/07

日前,泰國電視台探訪皇家兵工廠生產ATMOS 2000型卡車炮的車間。
泰緬自古就互相不停地征伐,當緬從中進口批SH-1型155毫米卡車炮後,泰立即就從以色列採購了ATMOS 2000。使用增程底排彈最大射程41公里,使用老款的M107高爆彈則24.5公里。全重22噸,泰國空軍的C-130運輸機能實施遠程戰術部署。SH-1在現代化程度,底盤越野能力以及人機功效方面都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過,SH-1車載炮的優勢是價格便宜,在同等價位上,沒有其他產品能與之競爭。

美軍「斯特賴克」旅要換ATMOS 2000,中國PCL-181能否招架? 2022-04-29

ATOMS-2000性能比PCL-181型,其實優勢不是很大,整體性能、資訊化程度處於「旗鼓相當」的水準: ATMOS-2000可快速更換炮管:包括39倍徑、45倍徑、52倍徑三種。
https://kknews.cc/zh-hk/military/lm3m5o9.html
  相關新聞
小車扛大炮的卡車炮,到底有什麼優勢,這麼多國家都在用?2020-09-07
2022-04-29 07:17:10
阿楨
抗中「超級武器」計畫流產 美軍承認了 2022/05/25 中時新聞網

《國防新聞》(Defense News)24日報導,美國陸軍表示,為讓其他軍事現代化項目獲得足夠經費,射程超過1000英里(約1600公里)、原計畫用於對抗中國大陸的超級火砲系統「戰略長程加農砲」(SLRC)計畫,已確定遭到取消。
美國陸軍發言人羅維特表示,由於國會要求該軍種停止為SLRC計畫提供資金,陸軍部長已決定於今年將其終止,所有已分配給該計畫但尚未使用的資金,都會在陸軍部武獲、後勤與技術助理部長布希(Doug Bush)的指示下轉移至其他研發項目。
布希先前曾在國會聽證會上指出,取消SLRC計畫能避免重複投資與牽連其他項目;羅維特則強調,就算成功驗證SLRC的相關技術,美國陸軍仍可能須花費數十億美元來完成後續的研發及採購作業,並創建全新的單位來操作這項武器。
為確保美國陸軍能在未來戰爭中發揮更大作用,長程精確火力(LRPF)成為該軍種現代化的八大方向之一,其中SLRC被期望以現役火砲數十倍的射程,不僅能在歐陸嚇阻俄羅斯,更要機動部署在太平洋島嶼上,讓美國陸軍能夠直接打擊位於中國大陸的目標。其他LRPF項目還包括「延伸射程火砲砲兵」(ERCA)、「長程極音速武器」(LRHW)、機動反艦飛彈「中程戰力」(MRC),以及「精確打擊飛彈」(PrSM)等。
不過《國防新聞》先前指出,SLRC計畫被認為不確定性過高,因為超長射程火砲不僅考驗現有技術,美國陸軍也缺乏運用此類型武器的戰術與經驗。
2022-05-26 12:05:58
阿楨
柬埔寨採購的中國產自行火炮 遠端火箭炮到貨

2022-05-28柬埔寨國防部副大臣等察了柬埔寨陸軍新獲得一系列新型炮兵系統,包括中國北方工業的SH-1型155毫米輪式自行火炮、90B型122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和AR-2型遠端火箭炮,還採購了配套的萬山系列裝填車、陝汽系列卡車和東風猛士裝甲車。
柬炮兵此前十分落後,為戰爭期間遺留下來的老式蘇式火炮,包括BM-21自行火炮、D-20式加榴炮乃至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泰國陸軍在本世紀完成了一輪炮兵換新,包括44門泰以聯製的ATMOS2000自行火炮,以及6門法國凱”自行火炮。還擁有90餘門加拿大GC-45型45倍徑155毫米自行火炮。
  回應
柬埔寨絕對不是武器現代化這麼簡單,是最重要的是全面提升炮兵指揮體系的效率。

烏克蘭軍隊“崩潰”徵兆顯露?2022-05-29 王世純

俄軍在烏東的進攻形態不再是開展之初在基輔周邊的機械化縱隊狂飆突進,為了突破烏軍綿密的防線,俄軍變成了集中力量對烏軍的炮兵部隊進行打擊,戰場的主角也就成了各種無人機的相互偵察和炮兵部隊的“大顯神威”。
由於完全資訊化的軍隊建設成本巨大,俄軍雖然在機械化裝備上有冷戰武器可以吃老本,但在資訊化裝備上,相比解放軍或者美軍這樣的一流軍隊,俄軍的裝備水準只能說解決了有無問題。
在頓巴斯戰場上,俄軍兵力密度比起此前在基輔附近大幅提高,能夠防止烏軍小分隊的穿插破襲。同時集中火力優勢,保障各個炮兵和導彈部隊的資訊需求,對烏軍後勤補給和大型技術裝備進行打擊。新作戰模式不僅快速拿下了波帕斯納亞鎮,還殲滅過美援的M777牽引榴彈炮部隊。
烏軍開始將本國各種庫存的老舊火炮送上前線,北約援助的既有FH-70冷戰老兵,也有M777乃至“凱撒”新時代炮兵裝備。烏軍對這些武器的掌握遠談不上熟悉,美軍還出現了把移交的M777火炮上的資訊化組建拆除這樣的“偷工減料”行為。
烏軍戰前擁有的2S19/2S3/2A65/2A36等152毫米火炮的庫存數量超過2000門,最近卻開始用上了更加老舊落後的D-20型152毫米加榴炮。烏軍雖然獲得了來自北約援助的T-72M1等裝備,但其中不少也已經被拍攝到遭遇集中損失甚至被俘。
2022-05-30 12:41:19
阿楨
雷霆-2000火箭炮自爆的背後:反登陸利器淪為明日黃花 2022-06-27澎湃新聞

  火箭炮,可在幾十秒內連續發射大量的火箭彈,被稱為“鋼鐵暴雨”。以俄烏戰爭中的M142海馬斯為例,一門M142可在30秒內發射6枚火箭彈,可拋撒3864顆子母彈,覆蓋3個足球場。
  M142的兄弟189門M270在海灣戰爭,共發射17000多枚火箭彈,投射了1100萬枚子彈藥,倖存的伊兵表示,最怕的不是飛機、坦克,也不是戰斧巡航導彈,而是突然間鋪天蓋地砸下來的“鋼鐵暴雨”。
  1992年,台開始研製雷霆-2000火箭炮,採用類似M270模組化設計,可發射3種口徑的火箭彈,MK-45彈徑227毫米,每個發射箱裝有6個發射管,最大射程為45千米。MK-30彈徑為182毫米,最大射程30千米,3個發射箱,總計27枚火箭彈。MK-15口徑117毫米,最大射程為15千米,一輛發射車可攜帶60枚。
  雷霆-2000比原計劃晚了近10年,當時PHL-03式火箭炮還沒服役,但是到了2012年,雷霆-2000已是明日黃花。服役後該炮沒有像其他同級別火炮一樣進行改進,比如M30射程提高至70千米,精度在5米之內(CEP)。
  相關新聞
俄烏戰爭俄羅斯火(箭)炮“鋼鐵暴雨”,俄烏火砲20比1,彈藥40比1,雙方的戰力懸殊,烏軍從北頓涅茨克撤離
土耳其明星無人機TB2抗俄失靈 引爆烏克蘭軍方內鬨
2022-06-28 08:28:10
阿楨
遠銷歐洲的韓國軍火,真的只是因為便宜嗎?

  2022-07-22,波蘭公佈了下一代武器裝備換代計畫:將採購185輛K2坦克生產線、48架F/A-50戰鬥機和一批K9自行火炮, 145億美元。2030年後,可能增購400輛K2坦克,取代現役的M1A2和豹2坦克。波蘭的主戰武器裝備,將會全面“韓國化”。
  韓國2016至2020銷售2011至2015的兩倍。K9已經出口近千輛,F/A-50已售上百架。
  走向自主的“韓國製造”
  整體來說,韓國武器的性能已經達到先進水準,同時擁有較高的性價比,F/A-50以低廉的價格和全面的性能取得優勢。
  美國軍火的性能自然沒的說,但美國一向嚴格限制客戶的自主權。
  韓國繼承了美歐武器的設計理念,但卻幾乎沒有限制。不僅願意低價出售武器,只要訂單夠大,還願意贈送生產線,甚至還有其他附加優惠條件。例如向土耳其、波蘭出口K2和K9時候,現代集團就給豐厚條件,包括與客戶合作研製新型坦克、贈送民用汽車生產線、允許客戶向第三國出口等等。
  從情感上講,軍武菌對韓國人沒有什麼特別好感,但在外國線民眼中,中國武器永遠都只是對蘇俄的拙劣模仿。
  相關新聞
俄烏戰爭拉警報 韓國靠軍火狂賺145億美元
  回應
南棒能和20多年前的中國比? K9,是能自產炮管呢還是能授權別的國家發動機許可證或者的火炮的控制系統許可證? KA50讓別的國家自產發動機呢還是能讓他們自產飛機上的飛控系統?連飛機部件上技術最低的彈射座椅南棒都要進口。所以,南棒的武器,充其量就是能弄個外殼加裡面的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那部分機械電子而已,和中國的完全自主可控有可比性? 最近出來許多尬吹韓棒子的人

透視韓國武器出口

韓國在武器出口方面的成績單也得益於其政策的成功。一是見縫插針,主要瞄準東南亞、東北歐、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市場,儘量避免與美俄等武器出口強國爭搶風頭。二是政策靈活,儘量滿足武器進口國的多樣化需求且毫不吝惜技術轉讓。三為鼓勵軍火出口,韓國將本土企業武器出口和在海外組織生產交付的“技術費用”等行政費用大幅降低40%至50%。此外,韓國還積極促成本土中小型軍工企業與國外武器裝備承包商聯合,以融入全球供應鏈。然而,亮眼的成績單,掩蓋不了“韓國製造”的尷尬。由於缺乏核心技術支撐,韓國的出口武器中許多都是“拼裝”或者“集成”產品。也正因如此,韓國武器出口的後勁明顯不足,並有進入瓶頸期的明顯跡象。
2022-07-26 07:50:12
阿楨
什麼叫合成營?合成營的優缺點又是什麼? 2022-10-08

【本文來自《俄烏戰爭是不是表明師改旅是個錯誤?是個陷阱?》評論區】
什麼叫合成營?簡單的說,營長就能調動無人機,自行炮兵,反炮兵雷達等等技術花活,就像一個星際爭霸的玩家,同時控制一百多個不同的單位。要的就是發現就摧毀,打完就轉移。
這種小而精悍的玩法,步兵是跟不上節奏的,甚至根本就看不見敵人,還要步兵何用?實際上,坦克也跟不上節奏,坦克是突擊衝鋒用的,沒有步兵協同開視野,就是送。
合成營不需要突擊,就是吊打,消滅敵方有生力量即可。其本質,就是古遊牧馬賊戰術,馬賊來去如風,絕不攻城,近乎無解!
合成營的缺點其實也明顯,兵種花活太多,對後勤的要求太高。俄軍的問題,就是沒錢搞那這麼多花活,庫存裡還有大量蘇聯遺產!煩逼不得,那就大炮兵主義就是,吊打烏克蘭這半吊子資訊化。
合成營缺不了一個大腦,就是戰役指揮資料鏈,這是陸海空天一體化的指揮系統,沒了這個,就是耍流氓。
  回應
合成營的問題就是編制太小,花樣太多。花樣多,裝備複雜,編制小,持續作戰能力弱,打不了硬仗。
合成營主要設想是,美軍有絕對的技術裝備和資訊優勢,戰場單向透明,掌握制空權,然後美軍可以用各種複合火力輕鬆消滅敵方的主要兵力和裝備,步兵只要跟隨打掃戰場,收拾漏網潰敗之敵即可。戰場實踐表明,美軍的設想在對付伊拉克,利比亞這樣的弱國弱軍,是有效的。但是對遊擊隊,效果不明顯。
對俄烏戰爭來說,俄軍有制空權,但不完整,烏軍依靠西方支持保持了戰鬥力,烏軍士兵目前還算頑強,沒有崩潰。俄軍合成營,需要擴大編制。俄軍那不是合成營,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2022-10-09 07:49:11
阿楨
陸全新155毫米輪式自走砲 高度自動化 主打外銷市場 2024/02/16 中時

中國大陸的國有軍工巨擘北方工業(Norinco)近期展示了一款新型輪式自走砲,系統強調高度自動化,主要針對出口市場,結合6x6卡車底盤與一個無人砲塔,主要武裝為一門155毫米52倍徑(L/52)榴彈砲。
據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15日報導,這款新型自走砲於2月10日農曆新年慶祝活動期間發布的宣傳影片中亮相,該影片展示了現有的火砲產品,也作為一個中國大陸火砲產業實力的推廣用途,以吸引了外國代表團參加。
這款新型火砲的砲塔與2022年出現在北方工業產品目錄中的SH16履帶底盤自走砲設計圖樣的砲塔相同。雖然目前是否真的有履帶型的SH16樣車,但由於影片已經秀出了卡車底盤版本的實彈射擊畫面,至少確認了輪式SH-16存在。
這套新系統將14噸的SH16無人砲塔安裝在一輛6x6卡車底盤上,北方工業將戰鬥重量設定為32噸,後部的砲鏟能夠在開火時提供穩定性,由裝甲駕駛艙中的2名成員操作。
曾任北京和香港擔任美國武官並對於解放軍研究有相當知名度的專家丹尼斯(Dennis Blasko)認為,這門砲似乎與解放軍現役的PLC-181輪式自走砲定位相似。
丹尼斯認為,這款輪式SH16直接面向出口市場:「以前,我曾看到北方工業展示一系列武器的原型或模型,希望外國買家能幫助資助某些衍生型號進一步開發。」
中國大陸最近剛完成開發一款火砲模組化裝藥的自動上彈機,它至少有7個彈藥管,每根可以容納高達6包推進藥。這套系統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片段中有所展示,很可能被用於SH16,但也可能要到解放軍下一代155毫米火砲系統才看得到。
丹尼斯表示:「過去15年來,隨著解放軍現代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火砲一直是組織、裝備和軍事準則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
2024-02-16 03:17: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