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2-02 15:00:00| 人氣1,647|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流光溢彩------文化尋根( 二)

推薦 1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淑女 ---吳承硯 (  Fair lady ) 油畫「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一句話道盡已故前輩畫家吳承硯,一生專心投入藝術創作,知足常樂的質樸人生觀。
 吳承硯同為畫家的遺孀單淑子表示,吳承硯七十九年的人生中,只要畫畫就快樂,因此三年來將吳承硯的畫作作一系統整理後,她計畫將部分代表作品捐予北美館永久典藏,讓三歲到八十歲的朋友都能夠看到吳承硯的作品。北美館館長黃才郎也是吳承硯的學生,他認為吳承硯是大陸遷移台灣畫家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吳承硯在大陸完成完整的藝術教育,師承徐悲鴻與呂斯百兩位名家,畫風系出名門,來台灣後先是投入基礎美術教育,後又到文大任教。黃才郎表示,吳承硯是DIY先鋒,當年的教具或模特兒台都是自己木工完成的;且在窮困的日子中他自己養雞養鴨又不放棄創作,甚至脫離了徐悲鴻的西畫寫實範疇,將到台灣後的景物與人文融入畫作當中,後期作品出現了雅致的鄉土情懷。
 從小對繪畫感興趣的吳承硯從未想過以畫家作為終生職業,只因遇見繪畫路上首位貴人:妻子單淑子,當年學體育的他因為認識了單淑子而轉系投入畫畫,啟發了潛藏的繪畫細胞,與妻子成為藝術家夫婦一路創作相伴,沒想到單淑子為了照顧孩子反而畫畫時間少了。
 單淑子說畫畫是她一生的夢,她覺得這個夢想至今未曾完全實現,可喜的是在吳承硯身上完成了這個夢想。荷蘭畫家哈勒曼特,也是吳承硯創作路上相當重要的人物,七十歲時一趟荷蘭行,吳承硯深為哈勒曼特的畫作感動與驚艷,更羨慕他一周五天不眠不休投入畫作,周六、周日開放畫室舉行展覽收門票維生的愜意生活。當時畫風穩健的他居然開始挑戰古典畫派想突破長期創作的寫實畫風,感動的是他做到了。
陳景容----靜思 ( 當年 陳景容老師在文化教書, 模特兒沒來,找了同學權充, 桌上骷髏是學校的收藏品, 牆上有時鐘,這一幅畫曾掛在新房子一樓客廳)。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後就讀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1967年日本東京大學壁畫研究所畢業。回台後任教於國立藝專。曾入選1972年省立博物館個展、1975年烏拉圭國際雙年藝展、1977年紐約聖若望大學雙人展、1978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個展、1986年入選法國秋季沙龍、1987年台北市立美術館個展。瘦削憂愁的人物及人煙稀少的巷道與蕭瑟的風景總是彌漫著靜謐的氣氛。在灰藍灰綠色的烘托下更經營出清冷孤寂的世界。畢卡索藍色時期以及瑪格利特與達利所代表的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響表露無遺。


整網---陳瑞福。( 2003 )1935年出生於屏東縣琉球鄉,1954年省立屏東師專畢業,師事劉啟祥,1973獲金爵獎,1980獲中華文藝獎章,1967年起個展於日本、台灣高雄、台北、台中等地。曾出版個人畫集多本,其中自序「我的海」一文傳訴畫家對海的情感,也顯示他的創作以海為主題,尤其歌頌漁民的大豐收,曾任中華民國油畫會理事、中華民國台陽美術協會理事、南部美術協會榮譽理事長、高雄市兒童美術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全國百號油畫大展籌備委員評選委員、高雄市各項美展評審。


魚販正在為客戶 切魚度胸肉, 一看就知一級棒。顧客是行家。

美濃菸樓---林智信

 













九份之美---蔣瑞坑( 1959)


赤崁夕照---張炳堂( 1992)

東港---張炳堂( 1992)









秋林---劉煜
秋林---劉煜 ( 1997)

劉煜先生1919年出生於吉林省磐石縣,高齡93歲淡泊名利的性格,在藝壇備受敬重與景仰,卻鮮為人知。他的一生境遇漂泊動盪並不順遂,誠如其愛女-劉溥芊所描述:「我的父親一生追求美與品質,是一個非常潔身自愛清高的人,他在苦難顛沛中,活出樂觀的人生。...藝術對他而言,不是風花雪月的娛樂,而是一種心靈的活動,是他內在生命的出口、也是療傷、也是一種愛情。」。先生的作品遊走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憑藉對過去詩意般的回憶,繪出了真實生命中的永恆,對於謙沖內斂的劉煜而言,藝術是對生命體悟的總結。

劉煜先生的母親擅工筆仕女水墨畫,父親以收藏名家書畫為雅好,雖雙親早逝,但在耳濡目染中,很早即展露繪畫天份。1934年,東北已淪為偽滿洲國,他考上磐石縣立中學,在圖畫老師的教導與啟發下,心中立下學畫志向。1941年,先生出任磐石縣稅捐處文書公職,然對美術的學習仍無法釋懷,幸參加了新京美術院的公費考試,順利取得赴日留學的機會。1941至1943年,他在日本求學期間,因表現優異,獲得兩次「川端龍子院長獎」,可惜原本順遂的習畫之路,因戰爭局勢日益緊張,只得休學返國。原決定投筆從戎參加抗戰,由於戰事提早結束,乃進入國立杭州藝專就讀,受教於呂霞光、林風眠、關良等名師。

1947年先生蒙呂霞光教授推薦,來臺灣擔任省立工學院(今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顏水龍教授的素描助教。然而,1950年白色恐怖期間,先生蒙受了7個多月不白之冤,獲無罪釋放後輾轉任教於臺南空軍子弟學校,及臺大醫院教材室擔任攝影工作,其後終受聘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始回歸到他所熱衷的藝術領域,無私地熱忱奉獻教學達30餘年,先生曾多次獲頒教育部優良教師獎、金爵獎、中華文化教育獎等,可謂實至名歸。

劉煜先生用生活體驗、以時間淬鍊出對藝術的堅持,真誠地發現與照見,成就了他不受形式拘束的藝術風格,更在他持續不輟的創作下,畫中處處流露出深刻的人道關懷,靜物畫也往往隱含著堅毅自持的象徵寓意,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國立歷史博物館非常榮幸能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合作,邀請劉煜先生於本館國家畫廊展出200餘件,也是他生平第一次全面而完整的繪畫個展。隨著時間長流的向前推移,其中許多作品橫跨了半個中國、穿越了近一個世紀,不僅見證了大時代生命的紀實和感悟,同時也為戰後臺灣美術史,留下一抹美麗的印記。






綠意---潘朝森( 2002)
永遠熱情天真的大孩子──潘朝森


潘朝森筆下的女子,總是低頭斂眉,含蓄而謙卑,而且大部分都沒有嘴巴,潘朝森笑著說:「這就是我的正字標記,女子的臉上沒有嘴巴,反而更具張力。」笑容中有種孩子般的天真。退休前,他在板橋國小擔任美術老師二十五年,受到許多學生的擁戴和喜愛,小朋友每次看到潘朝森,總是「潘老師潘老師」叫個沒完,又笑又跳地前呼後擁,這樣受學生歡迎的熱血老師,很難想像他小時候竟是個極度乖巧安靜的小孩。

1938年出生於苗栗市西山里,七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由於潘朝森的父親到新竹縣工作,全家跟著搬到尖石鄉佳樂村。潘朝森曾在就學前罹患眼疾長達兩年,當時每天靠著母親弄來的草藥醫治,那是潘朝森童年中最黑暗的日子,生理和心理都受到極大的衝擊。兩年後重見光明,他立刻吵著要唸書,當時他已經十歲了,才入學就讀一年級。 
由於曾患兩年眼疾,復學後的潘朝森個性十分內向、怕光、沈默寡言、心靈脆弱,畫畫是他唯一的慰藉以及抒發感情的管道,潘朝森雙手十分靈巧,彷彿天生就是揮灑彩筆的料,美術天分逐漸顯露出來,常被選為繪畫比賽或製作壁報的高手。小學畢業後,潘朝森考上芎林中學,也在這裏遇到影響他一生甚鉅、亦師亦父的蕭如松老師,讓潘朝森從此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


蕭如松老師很有個性,喜惡分明、律己甚嚴,對學生的管教十分嚴格,但對有繪畫天才的潘朝森卻呵護備至,這個時期的潘朝森對畫畫如痴如狂,經常跟隨蕭如松到處寫生,在蕭如松的眼中,潘朝森是個潔淨、純真、熱愛美術、肯努力上進的好少年,很早就進入創作的境地,有極清淨、銳利優異的造型天資,而且有耐心恆心並愛好美術。兩人的情同父子甚至在畫壇上傳為美談。

由於師承蕭如松,潘朝森的畫藝日益精進,初二時參加全省學生美展,獲得了全省第一名,頓時成了學校的美術明星。初中畢業,潘朝森瞞著蕭如松考上台北師範藝術科,雖然離家在外,但凡學校放長假,潘朝森就到竹東去找蕭如松,請蕭老師指點畫藝,師生一如往昔般攜手創作。 
雖然長期追隨蕭如松學畫,才華洋溢的潘朝森並沒因此盲目模仿老師的技法, 
而是發展出個人獨持的風格。潘朝森的畫如同的他的人一般木納寡言,他筆下的漁婦及其家族、青年、祼女等人物,幾乎都閉眼抱胸,灰藍的色調,詭異的構圖,在過分的寧靜中,總有一種憂鬱浪漫的氛圍汩汩流出,甚至被媒體稱為「穿越憂鬱斑馬線的勇士」。而潘朝森也發現自己在二度婚姻後,畫作的色調跟著明亮起來,重彩度的暖色讓畫作透出新的生命力。 
潘朝森在板橋國小教授美術,許多人都覺得委屈了這位大畫家,他自己卻是甘之飴,「一個禮拜18個小時的課,我有很多課餘時間可以從事創作、開兒童繪畫班,賺更多錢,教更多小朋友認識美術這個世界。」他在北師專時期,受到留美博士劉平侯校長的影響,教學強調自由民主、尊重他人,而且經常研究進修兒童心理學,因此給了小朋友很大的伸展空間,他說他可以不教小朋友繪畫的技巧,但一定要傳授他們自由學習、發揮創意的觀念,他退休後,仍讓全校師生懷念不已。

「平靜的時光就是創作的大好時光。」從學校退休後,潘朝森終於有足夠的時間大量地創作,每天早上吃完早餐,悠閒漫步到畫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先將古典音樂釋放到空氣中,如果窗外再來點綿綿細雨,那更是靈感大發、畫思泉湧,尤其到了下午五、六點,思緒更是如脫?野馬奔騰,他說:「會畫畫的是畫家,會創作的是藝術家。」夕陽慢慢沈沒時分,藝術家正疾筆作畫,用無言的彩筆與世間萬物大聲對話! (齊世芳)

 



潘朝森簡介






夜曲...



.....

......



-----紗帽山...


-----

小港退潮...


-----

-----台北延平南路口



----------


------


------

------城門 ( 陳銀輝)





新瀉 附近雪景---何德來


-----


北埔風景--- 賴傳鑑



-----------



-----------------


以下 為畫家的一句話






------------


---------------


-------------------



----------------


---------------------



--------------------


----------------------------


---------------------



-------------------


---------------------


------------------------



--------------------



-------------------



--------------



------------------------




----------------







--------------


-------------------




-----------------






------------------

台長: 荷塘詩韻 二
人氣(1,647) | 回應(6)| 推薦 (15)|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書畫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畫作雅賞
此分類上一篇:港區藝術中心

(悄悄話)
2016-12-03 11:21:20
旅人
文美,畫美

午安安
2016-12-03 13:26:09
版主回應
早上 學校五十週年校慶..下午 有事 趕著外出...還在忙。

團團轉。
2016-12-03 16:23:12
川川
羨慕善畫的人,能將喧嚷的人世
畫下來,靜靜地,成為一種凝定的風景...
2016-12-03 15:00:11
版主回應
我不會畫畫。都是跟著另一半 每個月 四處看展...二三十年下來也有一點心得

倒是真的。

能畫畫的 當然是上蒼的恩典, 以彩筆 彩繪人生。午安。
2016-12-03 16:25:26
旅人
忙裡偷閒
多歇歇
腳歩放慢
心情放鬆

晚安安
2016-12-03 19:39:18
版主回應
也希望忙碌中生活的腳步是從容的
2016-12-04 07:30:00
(悄悄話)
2016-12-05 15:40:28
(悄悄話)
2016-12-05 23:49:43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