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26 21:52:24| 人氣4,09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遊園戲夢----板橋林家花園2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落大厝特色:1 前面有半月池。2 背立面可見屋頂中高旁低之次序。3 正廳前左右廊之格屏。4 門廳彩畫以黑為主,樑底則漆紅色。5 屏門可以打開,上書「福」字。5 有左護室與側庭。

林園前面最先迎接訪客的便是這一潭半月池。木造的林家花園,半月池還兼具防火功能。

 汲古書屋名稱據說係仿明朝毛子晉的汲古閣而命名。書屋當年藏書甚豐,收藏許多珍貴的宋元善本古書及古今
書畫千餘卷,門楹有蘇大山詩「毋忘學業得修綆,插架圖書發古香,五萬里天無限思,榛苓我自睠西方。」書屋
面寬三間,大門前方設有一座軒亭,亭子屋頂型態別具特色,為半圓筒狀,十分少見。
林家花園很有可能聘請有建洋樓經驗的廈門匠師來台。屋前中庭立有盆景石椅數座,想當年花香伴書香,氣氛至
為雅緻。書屋本身部分原為平頂構造,大約在日治中期才改為目前所見的兩坡落水形式,平頂又稱磚坪。
開軒一笑正對來青閣,四周花圃圍繞擁護,自成格局。閣之兩側設有庭院,以花牆做區隔。牆上鑿設漏窗數個,型態特色頗具雅趣寓意。既阻隔又剔透,使視野可透而人不可穿。手法巧妙。花牆曲折,高低轉折富變化,古人也稱之為雲牆。隔出五個小院,環繞在來青閣四周,若即若離。可供多元活動,古時男女有別,如此分區頗合乎禮節。
 
 
 
 
 
 
 
 
 
 
 
 
 
來到方鑑齋,只見一潭碧池,一端有亭立於水中,另一端亦有亭,兩亭遙遙相對,有對景之趣。此齋有寓意,方鑑指方形水池,鑑可照景亦可照人,齋是書房。方鑑可能蘊含鑒往知來,以古照今,之警惕意味。方鑑齋據傳是當年維讓與維源兩兄弟讀書之所,平時亦是騷人墨客,吟詠唱和之處。水中的亭子為戲亭,內設有太師壁及出將入相門,門後可布置成簡單的後台,供唱戲。戲亭台基有如須彌座,邊緣圍以低平矮欄,造型秀麗。
方鑑齋匾額為清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所立,有對聯曰「老屋三間足蔽風雨,黃花半畝與我周旋。」足以顯現主人心境之豁達。碧池右岸最為巧妙,依牆築假山,層峰疊疊,狀甚嶙峋。山腰有亭,雖狹隘,但可容人駐足。沿山又有小徑,北端入口山洞曰「訪梅」,南端出口曰「問柳」,字跡依稀可辨。小徑中途有凸起拱橋又稱「隱居橋」(台語諧音駝背」。橋身左右曲折,極盡變化之能事。人行其上,不知不覺放緩腳步,靜心體會池中倒影之趣。假山與水池造景格局雖小,但層次變化,意象深遠。
林本源各景中,方鑑齋可說最幽靜,最富詩意的一景。寧靜致遠的方鑑齋既可陶冶性情,淨化心靈,領悟天地之悠久遼闊,使人自覺渺小而謙虛。
 
 
來青閣聳立在庭院中央,景致開朗,登高眺望,附近綠野平疇,大屯觀音諸峰盡收眼底,也是取名來青的緣故。來青閣與觀稼樓相較,算大樓,鄉人以繡樓或梳粧樓雅稱之。當年是貴賓下榻之所。來青閣面寬五間,四方角隅置磚牆以收形式穩定之效,但四面中央卻都設格扇門窗及步口廊,以利憑欄遠眺。
 
開軒一笑的匾額是清光緒四年(西元1878年)所立。其楹聯曰:「海宇正澄清,花柳馬中,一片承平調雅頌。園林新結構,笙歌聲裡,四周全碧湧樓台。」對聯提到園林新建之初,四周環境是一片綠野,用以描述來青閣意境至為貼切。也可證明來青閣是光緒初年林維讓尚在時所營建的。
 
 

台長: 荷塘詩韻 二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4,093) | 回應(4)| 推薦 (1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國內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金山老街
此分類上一篇:拜訪法鼓山

(悄悄話)
2014-08-27 09:36:56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圖片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熱門圖片,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熱門圖片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圖片,加油!
2014-08-27 11:55:05
版主回應
謝謝小天使。^-^*

文字還待補中,得快馬加鞭了。
2014-08-27 12:48:11
泡泡
這裡有聽不完的故事
看不完的景致
也許久未曾去到...
2014-08-28 21:59:31
版主回應
我這是第二回造訪。這回詳細些。想仔細記錄供自己日後參考。

要不偷懶,以後就更不清不楚。也是拖好久才發第二回。文字補述

需要時間。
2014-08-28 22:08:00
旅人
原來您早去過林家花園
2016-10-25 23:26:10
版主回應
板橋 林家花園 經過修繕 更完善

我去過兩次。
2016-10-26 11:15:32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