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01 22:41:54| 人氣743|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威廉波特少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威廉波特少棒/沒讓對手喘息 台灣小將認真贏球

贏了在威廉波特的最後一場比賽,復興小將以大勝收場,小朋友們賽後全部跑到投手丘上,抓一把威廉波特的紅土帶走。(中央社)
台灣隊捕手石勛皓遭觸身球伺候,他在對德州之役2打數2安打,並帶有3分打點,是致勝大功臣。(法新社)

〔特派記者鄭又嘉/美國威廉波特市報導〕日本隊以4:1,光榮地擊敗夏威夷,稱霸本屆威廉波特。台灣隊在交流戰中以14:2輕取德州拿下季軍,小將們終於笑開懷。

輕取德州拿第三 孩子笑開懷

賽後記者會上,隊長洪濬毅說:「這次到美國比賽,能夠在大聯盟等級一流水準的球場比賽,很開心,也很光榮。」一向率直的「貝克漢」石勛皓,昨天敲了全壘打,當著總教練何通宇的面說,想當教練再到威廉波特比賽,他會告訴球員:「認真練習就好,輸贏不重要。」

國際組冠軍戰對日本比賽出現暴傳關鍵失誤的石勛皓還說:「那天不該丟的球丟了,今天該丟的球,沒有丟。」又引起一片笑聲。

遙遙領先還出招 打出火藥味

不過比賽出現一些小插曲,台灣隊為確保勝利打得很認真,讓德州隊非常難堪,場邊突然變得嚴肅。從對加拿大23:0大勝的比賽開始,就有人質疑台灣隊,在大幅領先的情況下還在盜壘、短打,對於對手太不尊重,沒有同情弱者的同理心。

何通宇:對手強 不敢鬆懈

昨天碰上一開始就棄械投降的德州隊,台灣隊依舊極盡所能搶攻,讓原本歡樂的場面,頓時火爆起來。賽後記者會上,美國媒體採訪完德州隊總教練後,就集體退席抗議,某個記者臨走前,很不解地問台灣媒體:「你們的總教練真的懂棒球嗎?」台灣隊總教練何通宇在記者會上解釋,「德州隊實力不錯,也有可能一局打5、6分,所以我們才不敢鬆懈。」

國外媒體認為,爭議在於領先10分時,台灣隊教練團仍然下達各種戰術,絲毫不給德州小將喘息的空間,違背棒球給對手台階下的不成文規定,德州隊家長愈看愈火大,最後兩局甚至出現兩邊加油團相互叫囂的場面,德州隊總教練也一改輕鬆玩球的態度,兩度要求看重播改判。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sp1.htm

台長: ken
人氣(743) | 回應(17)|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隨筆,無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家庭與生活
此分類上一篇:童年

small-tsung
2010-8-31
威廉波特少棒/熬了60天 看大聯盟比賽成真
特派記者鄭又嘉/美國威廉波特市報導

領到畢業證書,當同學們準備迎接兩個月的暑假,12個復興小將,脫掉制服後卻得換上球衣,60幾天沒有放假,而他們犧牲一整個暑假,想換看一場大聯盟比賽的心願,幾經波折才達成。

從畢業那天起,復興小將犧牲自己小學的最後一個暑假,他們先準備在印尼泗水的亞洲賽,拿到代表權後,回台灣繼續準備威廉波特,這段期間,他們幾乎天天住在學校宿舍,甚至連週六、日都不能回家。

「有時候練球沒練好,教練會叫我們假日留下來繼續練。」二壘手藍建龍說,一整個星期沒見到家人,他誠實地說:「會有一點想家。」問三壘手吳尚聿,未來還想不想來美國打比賽?他也誠實地說:「一半一半,因為代表隊的集訓,真的好辛苦。」

而大賽結束後最想去哪裡?除了迪士尼外,大多數球員都異口同聲地說:「想去看大聯盟!」有華僑知道小朋友的嚮往,表明願意租下球場VIP包廂,招待小朋友去巴爾的摩,看金鶯對紅襪的比賽。

但這樣的建議,一度被校方以「已安排活動」婉拒,而事實上是,未來幾天是與華府、費城僑胞的晚宴,這些屬於大人的應酬行程,卻塞滿小朋友僅有的幾天假期,就連威廉波特大會工作人員聽到因晚宴而不去看球賽,也大呼不可思議。

在家長的抗議及媒體建議下,最後校方才改變決定,臨時聯絡該名華僑,再請旅行社重排行程,到昨晚才敲定,台灣時間9月2日到金鶯球場看比賽,昨天也安排4小時到地方遊樂園,彌補出發對小球員「要去迪士尼玩」的跳票承諾。

校方亡羊補牢,終究勉強讓行程稍微圓滿,也讓小朋友達成吃熱狗、看球賽的最大心願。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sp2.htm
2010-09-01 22:43:56
small-tsung
2010-8-31
威廉波特老爸日記/世界第三夠棒了,不是嗎!

棒棒安打,再度帶出台灣隊小球員的笑容,贏了美國西南區冠軍隊伍德州隊後,選手村外圍滿是要鼓勵的、等簽名的僑胞,選手村旁的交流帳棚已經傳出陣陣台灣味道的肉羹香。

亞太區LLB主席MR. CHO專程來到帳棚說了一番鼓勵的話,簡單講就是冠軍只有一個,來這邊不只是求冠軍,更重要的是學習棒球文化。

領了僑胞給的100美元獎勵金,小球員難得在總冠軍賽時外出放鬆,每個人身懷鉅款,都去逛了一趟紀念品店,遇到少飛,問他手臂怎樣,他用招牌的靦腆笑容說,就是投到第6局已經沒力氣了。

金手套的九九拿相機到處找人拍照,很多次都叫住我,吳爸,幫我跟BEN拍一張,吳爸,幫我跟阿姨拍一張。這個長得很CUTE的美國小球迷BEN,場場都坐在台灣隊的加油區,終於,在最後兩次的宴會中拿到一張不知道誰給的VIP,可以進入交流帳棚內跑來跑去,滿足的跟小球員拍照。

尚聿一個人靜靜的逛著禮品店,可能還在想著那個大會記錄的GLOVE OFF,應該就是隱形失誤的意思吧。我找到他,拿給他一本新買的PINS COLLECTION。在會場的美國小孩幾乎人手一本,到處找人交換PIN,見面就是一句「You wanna trade?」。

看著剛贏得LLBS最後一場勝利的小球員,在賓州的陽光下閃耀著笑容,感覺真好。世界第三已經夠好了,不是嗎!

吳明忠威廉波特傳真
(作者為台灣隊球員吳尚聿的父親)

轉貼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sp3.htm
2010-09-01 22:45:55
small-tsung
2010-8-31
沒贏沒經費 基層棒球原罪
記者林世民/台北報導

日前重慶國中拿下世界少棒聯盟(LLB)青少棒冠軍,校方開心遊行慶祝,不過活動辦得熱烈,民眾反應卻有點冷清,原因無他,就是台灣的時空背景,已截然不同。

金龍少棒隊,在1969年為台灣拿下首座LLB少棒冠軍,凱旋返台受到15萬市民「民族英雄」式的狂熱歡迎,打球就是要贏,贏了才對得起國家、民族,靠少棒建立民族自信的時代,幫助台灣基層棒運瞬間蓬勃發展,但也成為台灣棒球的原罪。

對照當年台灣國際情勢,小朋友在國外拿冠軍揮舞國旗的畫面,確實振奮人心,求勝自然成為打球唯一目標,但現今台灣早已不需要藉此證明自我價值,落伍的「勝王敗寇」觀念,反而會阻礙正確發展。

遭對手質疑打球態度,在台灣參賽歷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職業化訓練,也許能讓台灣小朋友,在外國同齡選手還在培養觀念、開心玩球的階段屠殺對手,但也就僅止於此而已。

當然,許多長年在基層打拚的教練,也清楚這些道理,無奈台灣運動政策沒有長遠規劃,面對沒有成績就沒有球隊,甚至拿了冠軍還得擔心明年在哪的困境,只好向現實低頭。

轉貼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sp4-2.htm
2010-09-01 22:47:07
small-tsung
2010-8-31
訓練勝鬥士 少棒畸形發展
「出國拿金牌」是所有球迷的期待,但也因為如此,用斯巴達式的訓練方式,提早壓迫小朋友快速成長,復興國小只是台灣少棒的縮影,台灣的棒球要好,基層訓練要好好重新思考。

「如果我是青少棒總教練,球員從少棒畢業過來報到開始,我一定不讓他們練球。」這次代表棒協,來協助台灣隊的前國家隊總教練林華韋說,「我要讓他們在旁邊看到手癢,這樣一來,他們才是真的想練球。」

林華韋的玩笑話,卻也點出台灣少棒的困境,因為棒球隊花錢,如果沒有成績,就不會有補助,校方更不會支持,因此總教練都有奪牌壓力,然後這個壓力就轉移給球員,為求勝,教練得使出各種手段,產生球員受傷、打罵教育、荒廢課業等畸形發展。

這次比賽,台灣隊練球時間多到誇張,打國際組冠軍戰前,教練團竟然要求球員跟家長分批吃飯,每批只能吃半小時,吃完的就回來練揮棒,而這些孩子,白天已經練了6小時。

能打到威廉波特機會千載難逢,教練自然想把握機會一戰成名,但在揠苗助長下的教育,卻讓我們的基層棒球呈現「高技術、低知識」的奇怪現象,「打興趣」的棒球,不屬於台灣小孩的世界。
(特派記者鄭又嘉)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sp4.htm
2010-09-01 22:48:09
small-tsung
2010-8-31
棒球場上的思考 ◎ 余宗龍

背負著眾人的期待,高雄復興國小少棒隊繼去年桃園龜山少棒隊後,再度進軍美國威廉波特市,挑戰世界少棒賽金盃。無奈國際組決賽以二比三不幸敗給日本隊,失去與美國冠軍隊爭奪世界冠軍的機會,鎩羽而歸!整場球賽守在螢幕前的海內外台灣人,都難掩失望。一般檢討聲浪強調,全場加油聲震耳欲聾,隊員抗壓性、積極力及專注力都不夠,是落敗主因。筆者感嘆、擔憂此論點並非真正反映出實際狀況,恐誤導社會大眾,將持續阻礙我國棒球運動的發展。

就學理與實務層面來談,隊員抗壓性、積極力及專注力不足,是運動員面對高張力下所產生的狀態,意味著並非只有中華小將有此問題,此次對手日本隊甚至美國隊面對相同的挑戰;從我小將比賽中兩次精彩的雙殺守備及雙方各有一次失誤數據,並未看出中、日選手有何顯著心理素質的差異。再者,對十二歲剛接觸棒球運動的小選手,甚至職業選手而言,心理素質原本就是要靠長期比賽經驗累積建立而成。在學生棒球階段將此問題列為「戰敗主因」,並不合宜。

筆者認為,「我國棒球隊長期未能培訓球員解讀比賽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和「組訓單位對賽制的不了解」,不僅是球賽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亦為我國各級棒球隊當前所面對的瓶頸。

從京奧後,這次比賽中再次驗證,目前各級棒球員缺乏的是「解讀比賽與球員問題解決的能力」,此缺失在此高張力的比賽下一覽無遺,成為影響比賽結果的關鍵。如報載,此次代表隊上下犧牲假期,花了很多時間在訓練上,甚至到了美國也利用比賽空檔,全力投入練習,教練、小球員對球賽的投入令人動容。但枯燥練習,只是訓練球員將所有情況化為反射動作或單一專項技術提升,並沒有教導球員場上問題解決能力,此一能力應從小培養起。
2010-09-01 22:53:08
small-tsung
接上

具體而言,第一個關鍵PLAY:從第一局開始,當日本隊球員攻占上二壘,解讀完我方投捕暗號後,立即傳達給該隊擊球員,使其能預測到我方投手下一球的落點,減低投手球威,並達到有效率攻擊之目的,最後皆擊出安打,帶動得分效益回到本壘得分,對中華隊造成重傷害。這是雙方兵戎相見,兩造實力相近時勝負所在。筆者以為,我方好手或教練應在暗號遭破解後,適時做出回應,用中文或母語直接溝通而非讓對手繼續破解球路,予取予求。同樣的,第二個關鍵PLAY,為捕手不必要的牽制變成暴傳,以當時的情況,應面對打者為首要,而非一心想要解決跑壘員的觀念;教練平時應該訓練選手,有面對問題與思考問題的能力,或者當下提醒球員在當時狀況下應該做的思考。

筆者納悶,國內體育學院已針對如何導入「策略性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於運動訓練中進行研究數年。唯從近幾年的中華隊甚至國內的賽事中,發現部分教練仍以將選手訓練成反射動作,甚至是面對比賽的機器,而非訓練球員成可以解讀比賽、享受比賽,甚至玩比賽的個體為目的。因此,未來教育部與體委會應更主動積極媒合體育學術社群與運動教練,將此理念落實於平日訓練上,而非落得「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發展現況,才是國家體育發展之福。此理念對正在振興國球,企圖喚起國人棒球集體記憶的政府相關單位而言,責無旁貸、刻不容緩!

其次,對體委會與棒球組訓單位而言,對如此重要的比賽之賽制並沒有充分了解,以至於我國最後派出十一─十二歲代表隊面對其他參賽國十二─十三歲代表隊,起始點不平,競賽優勢未能發揮,亦是需要檢討改進之處。

最後,筆者正面肯定基層教練對棒球運動的犧牲奉獻,唯正確檢討出缺失要點,作出策略性思考、前瞻規劃,並深化各單位的職責與體育學術的使命,才是一棒接一棒地傳承,對台灣棒球運動未來發展作出貢獻之當務之急,而非一味地陷於似是而非的錯誤思維裡。

對小球員而言,未來的棒球路還很長,別忘了,輸球也是一種學習,「跌倒一次,不見得一定是壞事,千萬不要因為一場失敗就懷憂喪志」,加油!
作者曾任棒球國手、教練,現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策略管理學博士候選人

轉貼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o8.htm
2010-09-01 22:53:43
small-tsung
2010-8-31
《觀察筆記》精彩
這段比賽會烙印他們生命中,永遠閃亮。

回來後,他們會星散,有的不再打棒球,有的會往以棒球為重點的學校求學,人生的路開始不同。

雖然冠軍夢斷,仍為小朋友全力搏鬥喝采,這樣的精神相信也將伴隨他們日後在做學問、打棒球的領域中發光。

也許失望,也許傷心,不過不會氣餒,不只是小朋友,大人也該有包容的襟懷,誰不想奪冠?誰不想為台灣再立三冠王之碑?但是總會碰上挫折,盡力了就好。

高雄復興少棒隊一路過關斬將,由台灣而亞太區再到威廉波特,著實擦亮台灣之名,國旗迎風飄展。

縱然領先又被逆轉,終無緣問鼎,依舊無愧台灣男兒本色,一棒接一棒,一代又一代的拚勁,一壘有一壘奔過的灑落汗水,就是今日台灣在運動上不懈的棒球。

只有棒球,台灣可以和他國一較長短。只有在那處球場裡,才可以叫出國家的名字,才可以縱情呼喊台灣加油,才能夠肆無忌憚地、放聲地流露自己對國家的情感。

不只是復興少棒,每一支出國比賽的球隊,每一位站上大聯盟投手丘的球員,都賦與了這般濃情的寄託,也是為什麼會徹夜觀看球賽而同歡呼同嘆息的原因。

打出精彩的一段,歡迎回家,復興少棒隊!
(記者黃明裕)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south11.htm
2010-09-01 22:55:21
small-tsung
2010-8-30
威廉波特少棒╱請給這群孩子 冠軍般喝采

當上千面國旗在拉美德球場飄揚,手裡拿著旗子的,卻有一大半是金髮碧眼的老外,跟著台灣球迷與僑胞一起高喊加油,復興小將沒有在紅土與草皮上贏球,但在場外,卻為台灣贏得了最好的曝光機會。

觀光局砸下大筆預算,毫不手軟地到國外宣傳台灣與花博,成果或許比不上這些小將們,他們用最克難的經費,錙銖必較地遠征美國,再次為台灣打開知名度,有沒有效果?看昨天球場突然出現了幾位政治人物就知道。

復興國小最終沒有達到「國人期待」,繼14年前後再度捧回威廉波特獎盃,別忘了,他們已是全世界萬中選4的球隊,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小孩的抗壓性不夠,才會沒辦法奪冠,但說穿了,他們只是一群12歲的孩子,要把這麼重的擔子放在他們肩上,未免太不公平。

其他12歲的孩子們,現在在做什麼?可能是上網打電動、跟父母去旅行,學很多的才藝,但這群復興小將,為了大人的一句「拿冠軍回來」,每天在烈日下集訓,曬出一個又一個小黑炭,才能走到威廉波特。

沒有他們,僑胞沒有地方揮舞國旗,沒有他們,我們沒機會在凌晨1點時,全家人都不睡守在電視機前,復興國小沒有贏得冠軍,但他們贏的是更多無形的東西,這群孩子,絕對值得冠軍般的掌聲。
特派記者鄭又嘉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0/today-sp2.htm
2010-09-01 22:57:50
small-tsung
2010-8-30
威廉波特老爸日記╱你們仍是美國小孩眼中的英雄

賽後,僑胞群聚在選手村外,一見到12位孩子並肩走出來,現場響起熱烈掌聲,持續有幾分鐘,沒有約定,沒有隱藏情緒,大家齊聲高喊:「孩子們,你們好棒!」

自責多過可惜的孩子們,眼眶紅了。看到尚聿眼眶泛著眼淚,當父親的除了不捨,更多驕傲,忍不住抱著他低聲啜泣,建龍站在我旁邊,威志站在尚聿後面,兩人眼淚也掉了下來,把建龍、尚聿、威志統統摟在懷裡,九九也走過來說:「你們哭了,害我也想哭。」隊長濬毅、昭宇情感同樣豐沛,幾個大人小孩一起發洩情緒。

孩子們心裡確實想著什麼而掉淚,我不清楚,我想,應該是一種堅持到第6局仍領先1分,卻被追平到逆轉的過程吧!他們仍是熱愛棒球的美國小孩眼中的英雄。

一位賓州當地的7歲小孩Branden,從第2場開始就到台灣隊觀眾席為小球員加油吶喊,對日本比賽前一天,他拿了一件大會製作的水藍色紀念T-SHIRT,上面印著大大的「高雄、亞太」字樣,主動問我可不可以幫他拿給球員簽名,因為時間無法配合,我們約定好,今天對日本賽後在選手村外碰面,我幫他拿給球員簽名。

賽後,等孩子們開始吃午飯,心情稍微平復時,我讓孩子們逐一簽名,簽著簽著,這群可愛又可敬的台灣棒球小子又恢復慣常的笑容了,看在眼裡,家長們也就放下忐忑的心。

Branden拿到剛簽完名、透著熱騰騰筆痕的紀念衫,跟我低聲說了一句:「You are the best.」Yes,you are the best,Taiwan baseball kids.

吳明忠威廉波特傳真
作者為台灣隊球員吳尚聿的父親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0/today-sp3.htm
2010-09-01 23:00:49
small-tsung
2010-8-28
威廉波特老爸日記/孩子 別忘了我們的約定

台灣隊今天不用出賽,加上27日是留著備用的雨天日,可以連續休息兩天。

日本隊頭號先發在和台灣爭奪國際組冠軍時就要登場,比較讓人擔心的是,25日賽後黃少飛說手有點腫,這下子事情大條了。陳威志和黃少飛是兩大先發,手臂若出狀況,勢必會影響戰績,因此原本排定台灣代表隊隨隊人員跟家長加油團,利用休息的兩天一同觀光尼加拉瀑布的行程,隊醫無法參加,必須留下來照顧球員。

不知道陳威志打電話回家沒?台灣來的電話一直交代威志要打電話給媽媽,外號阿傻的威志沉醉在威廉波特的棒球氛圍裡,把不屬於棒球的瑣事都拋在腦後。

游擊手九九關心他的打擊率,有一天他問我,他的打擊率有沒有超過5成?我記得在6成左右,九九笑得很開心,我追問了兩次,他才說出發前爸爸跟他約定,打擊率超過5成有獎金,九九把獎金數字告訴我,但他要我別說,他怕爸爸會賴帳,父子倆的感情真是沒話說。

真希望他們能參加戶外嘉年華會,開開心心逛著市鎮,多多少少交個朋友,這一趟威廉波特之旅才沒有白走。

我也還在等尚聿的第一支全壘打,也是父子的約定。

吳明忠威廉波特傳真
作者為台灣隊球員吳尚聿的父親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28/today-sp1-4.htm
2010-09-01 23:02:31
small-tsung
2010-8-26
日治軍嚴謹 球員應答須脫帽

〔特派記者鄭又嘉/美國威廉波特市報導〕對日本人來說,要打造出一支強大的球隊,「嚴謹」絕對是不二法門,從這次看到日本隊的種種,都很值得台灣隊借鏡。

帶少棒隊有2種方式,第一是像歐美國家般,以「夏令營」的方式練兵,把輸贏放在一旁,引起小朋友的興趣,讓他開心地投入比賽就夠了,像加拿大、沙烏地阿拉伯以及美國組的球隊,都是採取這種方式。

再來就是像日本,把勝負視為榮辱的代名詞,以「武士道精神」治軍,小朋友的每個動作,都經過不斷地仔細琢磨,練到手都長起厚繭,總教練擁有像天皇般的權威,每字每句都像是聖旨。

在練球時,總教練板起面孔、拉開嗓門「指導」時,每個小球員都會馬上脫帽應答,戴上帽子前再來聲:「謝謝教練。」不用教練講,球具在場邊排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是他們對棒球的態度,擊敗墨西哥登上分組冠軍後,他們用整齊的光頭,向全場一鞠躬。

台灣從日據時代就受日式棒球教育,至今影響仍很深遠,但受到大聯盟轉播普遍,小朋友有樣學樣,許多不好的動作與習慣紛紛出現,練球時嚼口香糖,打全壘打時挑釁式的甩棒,就連集合練球都得花上一小時,這些都說明了,我們的棒球教育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轉貼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26/today-sp2.htm
2010-09-01 23:03:39
small-tsung
快樂打球 跟上世界潮流
作者: TSNA 劉長鑫

世界少棒聯盟在組織章程上明白的寫著:「推展少棒運動最重要目的,是在於協助孩子們鍛鍊身心,培養互助合作、勇氣與忠誠的精神,使其成為一位優秀的公民,而不是一位優秀的運動員。」要讓孩子們快樂的玩棒球、喜歡棒球,或許才是少棒運動的真諦。

威廉波特少棒賽在比賽性質上而言,是屬於國際間大型的少棒夏令營活動,但中華少棒隊總是在軍事化訓練與國人殷殷期盼下遭到參賽各隊的側目,球隊的勝敗甚至影響到全台灣的軍民士氣,有外國媒體也因而批評中華少棒隊像是在「打奧運」。

不少球界人士也說,過去我們國家在少棒階段太重視戰績了,讓小選手們以為只要拿到世界冠軍棒球生涯的目標就已達成,而美日甚至韓國等國家,都教育選手棒球生涯的終極目標放眼在職棒的觀念。

即是到了2011年的今天,以7月份在台北舉行的首屆IBAF世界少棒賽為例,中華隊是經過選拔賽後選出精英陣容,而日韓則不是,韓國甚至是單一城市4校所組成,實力當然不如中華隊。但等到這些小選手長大以後到了成棒再到最高殿堂的職棒,就以經典賽為例,中華隊好像就打不贏他們了。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反省的現象,目前正帶隊參加威廉波特少棒賽的中華隊總教練徐宏根,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因為金潭國小是依LLB規定以單一學校組軍,比較沒有這方面的疑慮。他說:「少棒最應該注重的是品行、不要學壞,我覺得台灣少棒練太多了。少棒好玩就好,但如果可以打到冠軍出國,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出國本身和打球一樣,對球員來說,都是好玩的一部分。」

但徐宏根也明白地說出基層教練的難為之處,或許也是共同心聲。他說:「台灣少棒之所以太重視成績,也是因為教練要經過考核,像學生棒球聯盟跟棒協對於學生球隊的很多規定都不一樣,很難讓學生棒球有個統一的規範,教練也會因為要爭取成績保住飯碗,才會讓選手練太多。」

事實是,自從2003年我國重返威廉波特參加世界少棒賽以來,中華隊至今年為止,還沒拿過冠軍。顯示我國對少棒運動政策重新調整腳步後,已經不像過去一樣以冠軍為唯一目標。讓小朋友在沒有壓力下快樂地打球,這點似乎已跟上世界潮流及威廉波特的精神。

http://tw.sports.campaign.yahoo.net/beinan/baseball/article.php?id=40
2011-08-28 14:09:27
small-tsung
威廉波特之途 一波三折
作者: TSNA 劉長鑫

台灣於1969年首度參加LLB世界少棒賽,歷來總計獲得過17次冠軍。1997年,因組隊問題屢屢與世界少棒聯盟發生齟齬,而宣布退出世界少棒聯盟。直到2003年,在國人的殷殷期盼下,才再次重返世界少棒聯盟。

世界少棒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l,簡稱LLB)是由Carl Stotz先生於1939年在威廉波特(Williamsport)所創辦並負責辦理之賽事,於1947年舉辦首屆比賽。由於本項賽事歷屆均在威廉波特舉行,因此又被稱之為「威廉波特少棒賽」。

自1969年金龍少棒隊奪得首度冠軍以後,除隔年七虎衛冕失利外,中華少棒隊在威廉波特連年奪冠,而且多是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一路痛宰對手,造成他隊小選手們的自尊心遭受打擊。

當時的中華棒協理事長謝國城,還為此經常向對手道歉說:「對不起,我們實在太強了。」但這帶點幽默的一席話,聽在對手耳中似乎並不愉悅。1975年,世界少棒聯盟終於拒絕所有外國球隊參賽。而這一年從全國錦標賽脫穎而出,並在遠東區封王、拿到代表權的高雄市鼓山少棒隊,就成為受害者。

之後又因為中華少棒隊屢屢以各隊菁英、學校掛名或刻意轉學的方式組隊參賽,學生人數超過 1500 人的學校也無法分成兩隊參加選拔賽,與世界少棒聯盟的規定不符合,導致我國自1997年起宣布退出世界少棒聯盟。

台灣三級棒球每年都會參加許多國際賽,包括世界少棒聯盟(LLB)、世界小馬聯盟、國際棒球總會(IBAF)與亞洲棒球總會(BFA)所辦的比賽。退出世界少棒聯盟後,甚至還一度改參加國際賽規格小了很多的日本少棒野球聯盟(Japan Boys League,簡稱JBL)比賽,只是為時很短。

然而,LLB是台灣最早參賽的三級賽事,當年少棒球員去威廉波特比賽就像是朝聖一樣,所以雖然LLB的比賽強度並不高,但它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和在國人心目中的份量,還是讓我國棒球主事者決定在2003年由少棒先行重返世界少棒聯盟。

而為了推動我國基層棒球運動正常發展,達到身心平衡的目標,自1995年成立的中小學棒球聯賽運動籌備委員會,恰巧也在我國重返世界少棒聯盟的這一年,正式成立為學生棒球聯盟。聯盟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協助教育部推動「小學玩棒球,國中學棒球,高中練棒球,大專愛棒球」的政策,而不再像上個世紀70年代以奪冠為唯一的目標。

http://tw.sports.campaign.yahoo.net/beinan/baseball/article.php?id=39
2011-08-28 14:13:34
ken
黑豹旗棒球賽之省思

首屆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歷經一個半月鏖戰冠軍終於出爐。由於比賽之初大直高中無法參賽引發爭議,又有非傳統球隊如建國中學等名校參賽,加上場場電視直播,因而吸引各界聚焦,成為國內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青棒賽事。

打著「台灣甲子園」旗號,標榜最高榮譽的最高級盃賽,首屆黑豹旗雖已落幕,但徹底檢討此賽事的改進工作,決不能隨之曲終人散,以免步上昔日金龍旗後塵,只辦八屆即走入歷史。

一項賽事能否成功,不能缺少前置籌畫,黑豹旗的籌備工作其實略嫌倉卒,在4年前耗資10餘億的「振興棒球方案」裡根本見不到有關黑豹旗賽事的規畫。體委會在2011年將「台灣青棒菁英大賽」(掛名為「大通盃」)定位為最高榮譽、最高層級之單一球隊性質全國性錦標賽,而以「玉山盃」為名的「全國青棒錦標賽」也自詡為「台灣甲子園」,試圖與日本「甲子園」、韓國「青龍旗」並列為亞洲三大頂尖青棒賽事。

「大通盃」及「玉山盃」皆由中華棒協主辦,加上由學生棒聯所主辦的「高中棒球聯賽」以及另一項由棒協主辦的「王貞治盃全國青棒錦標賽」,台灣青棒除黑豹旗外共有四項全國大賽,到底何者是最高榮譽、層級最高的青棒賽?何者是正港的「台灣甲子園」?為何在振興棒球計畫的最後一年又突然冒出「黑豹旗」?

即將滿百歲的日本「全國高校野球選手權大會」(俗稱「夏季甲子園」是因1924年後比賽場地遷至當年落成的甲子園球場),因為歷史最悠久、參賽隊數多達四千餘隊(決賽隊也是最多),所以在日本全國層級的高校四大賽事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受各界重視,但日本卻從未正式標榜阿其為高校野球的最高層級賽事。

從主辦單位及參賽隊數來看,先打地區預賽的「高中棒球聯賽」與「夏季甲子園」最為相似,而只打全國賽的「台灣青棒菁英大賽」則較接近「春季甲子園」(正式名稱是「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

日本高校的全國賽事皆由「高等學校野球聯盟」與其他單位合辦,台灣則因各級國家隊的選拔事宜由中華棒協主導,所以多數的青棒全國賽,學生棒聯反無權置喙。

平心而論,首屆黑豹旗獲得的回響還算不錯,但最重要的「定位」問題,主管當局教育部仍未向外界說清楚講明白。體委會在去年初回歸教育部改組為體育署後,事權得以統一,學生棒聯與中華棒協的責任分工應更明確,對各項賽事的籌畫也該更周延,否則每隔幾年就冒出一堆華而不實的口號,沒幾年又無疾而終草草收場,這樣的賽事有何榮譽可言?
2014-01-19 22:46:04
ken
中國時報【黃國洲】
早在甲子園落成前一年(1923年),台灣代表隊就曾赴日遠征當時第9屆的「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但自脫離日本殖民後,除1995至2003年8屆金龍旗及首屆黑豹旗稍具雛形外,真正的台灣甲子園始終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台灣的基層棒運為在國際賽事爭取佳績,國家傾全力培養少數在「集中營」斯巴達訓練的學生球員,畸形發展導致高中球賽的參與者總是那幾支菁英球隊。絕大多數在一般體制內的高中生,接觸棒球的機會極少,能經學校許可組織社團,參加地區性賽事已是萬幸。

棒球校隊與社團在台灣的學生棒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也是兩條平行線,直到金龍旗的開打才首次交會。日本的少年棒球如同美國,高校以前的小學與中學很少有所謂的「校隊」,幾乎全為社區化的球隊,即便進入高校也均為「社團」性質的「棒球部」,不但沒體育班,更嚴禁在正規上課期間練球。

日本野球健全發展成果豐碩,全國5千餘所高校將近8成設有棒球社團,約有4千支球隊超過10萬名的高校球兒投入這項運動。單敗淘汰過關斬將,全國只有49校能踩進甲子園的黑土球場,難度之高無怪乎人人為之痴狂。傳統強校是甲子園的常客,但也不時出現名不見經傳的黑馬隊伍,讓球迷津津樂道,尤其是升學率特高的名校,經甲子園加持後文武雙全,傳媒無不口碑稱頌。

金龍旗的極盛時期是1997、99這兩年,報名隊伍均超過百隊,當時全國的高中職合計不到500所。目前的台灣高校數(含綜合高中)已超過600所,但黑豹旗的參賽隊伍只有51隊,與上屆高中棒聯3組的隊數相去不遠(分別是木棒組37、鋁棒組49、軟式組51隊)。
2014-01-19 22:47:23
ken
可惜的是各地升學名校如師大附中、台中一中、台南一中…,這些學校都有棒球社團,為何不能像以往金龍旗一樣參加黑豹旗?更離譜的是,曾在1937及1939年兩度代表台灣遠征甲子園的嘉義高中,竟因作業疏失而在首屆黑豹旗缺席,這支隊伍不是「社團」而是「校隊」,已連續5年參與高中棒聯木棒組的比賽。

教育部籌辦這項「三高」(最高榮譽、最高級盃賽、高中棒球)賽事,只要熱愛棒球應該無人反對,但在現行教育體制「棒球體育班」及「棒球社團」二元分立的態勢下,最大的問題是資源只挹注在少數的菁英球隊,對其餘的棒球社不聞不問,甚至放任校方打壓。

學生棒球「兩極化」惡性循環的情形,短期內似乎難以改善。道理很簡單,過去4年的「振興棒球計畫」及未來4年的「強棒計畫」,在預算的配置完全看不到任何扶植高中棒球社團的項目,而對設有「體育班」的高中校隊,每年每隊的補助幾乎都超過百萬台幣。

負責研擬棒球政策的官員及專家學者,難道你們不知道發展高中棒球最大的困境不在於有多少「強隊」,而是我們的「弱隊」數目實在少得可憐!

http://tw.sports.yahoo.com/news/扶強不管弱-高中棒球最大困境-213000559--mlb.html
2014-01-19 22:47:47
ken
甲子園大賽 日本棒運基石

中國時報【黃國洲】

無論過去轟動一時的金龍旗,或最近的黑豹旗,甚至是目前仍續辦的玉山盃或菁英大賽,台灣的青棒總以甲子園為目標,試圖營造出如同日本高校野球的蓬勃景象。

日本高校野球源遠流長,早在19世紀之交即有不少球隊,連海外殖民地亦不例外,1906年台灣史上首支棒球隊即是支中學球隊(建國中學前身)。

1915年8月中旬,第一屆「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在大阪豐中球場開打。1924年歲次甲子,比賽場地遷往新建的甲子園球場,該年春季首屆「選拔中等學校野球大會」在名古屋山本球場開打,隔年移至甲子園,此後甲子園每年均有春夏兩季的全國大賽。

1948年日本實施學制改革,舊制中等學校改為新制高等學校,甲子園兩大賽分別更名為「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及「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除二戰期間停打數年,目前夏季已舉辦過95屆,春季則是85屆。

兩季甲子園的主辦單位均是「高野連」(高等學校野球連盟),夏季是由全國數千支球隊先舉行地區預賽,以單淘汰方式決定49隊赴甲子園進行決賽;春季不辦地區賽,主辦單位根據去年成績挑選32支優秀隊伍,直接進入甲子園開打。(和夏季一樣,遇特定屆數有時會增加數隊)

由於參賽勁旅眾多,春夏甲子園賽制皆採單敗淘汰,拚至最後一戰產生優勝隊伍,落敗的一方稱為「準優勝」。1931年台灣嘉農即是在冠軍戰以0比4輸給中京商,而拿到準優勝殊榮。

高校甲子園為何受到日本社會重視與歡迎?最主要原因正是高校野球標榜的精神-熱血青春,年輕只有一回,能在甲子園球場上揮灑青春燃燒熱血,成為每一位高中球員畢生的夢想。只有極少數球員能達成願望,但絕大多數的人奮戰過後也無悔於青春,轉而將夢想寄託在未來的年輕人,特別是家鄉的子弟兵。

全國數量驚人的高校球員是日本棒球發展承先啟後的樞紐,遍地開花的社區野球少年(國中小)進入高中開始建制化為校內棒球社,而這群球員幾年後成為社會人、大學及職棒的生力軍。日本棒球的強盛其來有自,從來不用「振興」與「強棒」等計畫,整體架構如同金字塔般持久穩固。

我國少棒奪得首座世界冠軍是在1969年,台灣職棒也即將邁入第25年,但為何棒球發展的腳步仍跌跌撞撞?關鍵或許在我們始終沒有自己的「甲子園」。

http://tw.sports.yahoo.com/news/甲子園大賽-日本棒運基石-213000474--mlb.html
2014-01-19 22:49: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