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1-31 13:20:46| 人氣5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Two Decade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是這個個人新聞台開台二十周年!二十年?!二十年前的今天,我在這個平台發表了第一篇文章Sense and Sensibility,呼應這個台名:天外飛來一筆的理性與感性。轉眼間,竟二十年過去。感謝這個平台仍存在,讓我可以追憶似水年華,寫一篇紀念文來遙想這二十年來的點滴。

    想當年知道這個新聞台是因為我的朋友,也就是之前在文章Farewell, My Dear Jo中悼念的那位已過世的朋友在新聞台開台發表了文章,而促使我也跟著首次擁有了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個人部落格」是新興的概念,年輕人開始被鼓勵利用網路媒體寫出自己的想法。在個人的平台裡,不用再被迫根據別人訂的題目硬掰別人想看的內容,而能自訂題目,抒發自己的情懷。當寫日記也好、練習寫作也罷,要加入誰當好友也都隨心所欲。總之,利用網路讓世界各地的人能透過文章交流,對我們那一代的年輕人而言是非常令人興奮的改變。

    當時決定台名是「天外飛來一筆的理性與感性」,純粹只是因為覺得人都兼有理性與感性的一面,而這兩種情緒也總是沒來由地交替著,所以文字應該也會真實地呈現嚴肅的批判或濫情的護短。但不論是哪個自己,都是真實的心情,也都應該誠實地面對跟擁抱它。至於站長的代稱,也是因為我喜歡海,想像能夠佇立在蔚藍的海岸眺望著寧靜的海洋,晴空萬里、波光粼粼,光是這樣的想像就足以讓我心靈獲得片刻的安穩。就這樣,這個台名與站長代稱定了之後,發表了Sense and Sensibility,就此就展開二十年來的胡言亂語﹝笑﹞,任由自己的理性與感性在字裡行間亂竄,雖文筆拙劣,但是卻滿足了自己想寫作的慾望。

    我回首看了自己二十年來到目前為止發表了285篇文章,主要可分四大類:心情雜記、出國遊記、戲劇感想以及跟木村拓哉相關的文章。若將文章數理想平均分配,平均一年發表14篇文章,也就是一個月發表一篇。想想若這是學術論文該有多好﹝笑﹞。無奈,人生十之八九之事常不能盡如人意。這些文章既不是研究學者們心心念念想完成的學術論文,更不是常態分配。我看了這一路走來的軌跡,發現自己2003-2005這三年算是最多產了吧?尤其是2003年剛開台那一年,我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寫一篇文章,結果那年發表了40篇文章!接下來兩年也各寫了37篇與38篇,這顯示我那時真的是好閒﹝笑﹞。現在想想,我那時怎麼會那麼閒呢?那時在念碩士班,當中還有論文焦頭爛額的時期,到底是怎麼生出這些文章,我現在來看也覺得不可思議。想想這或許是「補償心理」作祟。想說既然嚴肅的學術論文寫不好,就先暫時逃到不嚴肅的自我空間,胡言亂語寫個夠也好啊!但是這也說明人在做一件事開頭時總是比較熱衷的。既然開了台,就覺得該來好好抒發一下。加上當時讀了木村拓哉定期在雜誌發表的文章,受到鼓舞,覺得自己也該來好好觀察生活百態,讓自己能多檢視內心的情緒,因此當時才能寫個不停。但是過了那個熱頭,就漸漸沒了後勁。我發現自己2005年開始以出國遊記為主,因為那時會一年出國旅遊一次、釋放壓力,直到出國回來,才有動力記下旅途所見所聞,就怕現在沒寫下來,旅行的記憶逐漸模糊,最後彷若沒去過那個地方,豈不是太可惜了嗎?但那也表示平常就是在工作中積累壓力,比以前更少心思去感受生活周遭,才會變成生活雜記逐漸減少,紀錄的只是一小段時間的精采。

    2008年開始文章數量開始驟減,主要就只有出國遊記為主。我現在想想,那時真的是為了工作忙碌,同時也沒有心思抽空來抒發心情了。但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或許我的理性與感性也同時被關閉了吧?寫一篇文章通常得花兩個小時以上,要花這樣的時間去跟自己的想法以及文字相處,我想那時的自己應該是真的沒了這樣的情懷與動力。到了2014年開始,竟然一年才發表一到兩篇文章!從第一年40篇到第十一年只有一篇,我回顧時才發現如此強烈的對比。但我也因此發現唯一讓我還能勉強每年發那一兩篇文的動力竟然是木村拓哉!﹝笑﹞他是讓我這站台的歷史沒成為斷代史的最大功臣﹝笑﹞。如果不是我總掛念著要寫一篇生日祝福文給他,這樣就莫名寫過了二十幾個年頭,我想這新聞台真的會有七、八年無更新的情況,也可能會被系統管理員誤以為是一個已經荒蕪的廢墟,說不定早就被關閉了也說不定。想想也真的要感謝木村拓哉陪我一起經營這個站台﹝大笑﹞,他的精神與這個站台同在。

    我看著自己這二十年的文章,有時會重新閱讀,與過去的自己相對。坦白說,有時我會嘲笑自己當時的幼稚,有些時候也會覺得「哇!你那時就有這麼深刻的領悟了嗎?﹝笑﹞」但更多時候,我會因那時年輕的自己而會心一笑。這就是我走過的青春、體悟的人生。或許那只是事件的某一面,我並沒看見全部的真相,就斷然下了結論,等到現在再去看當時,又有了不同的感觸。但是這不就是人生嗎?如果在當時就都看懂了、看透了,那就不會有成長,那時也就不叫年輕了不是嗎?年少輕狂或無知都是必經的過程,即使現在我的心情都不見得比二十年前的我多圓融、通透多少,仍舊有幼稚、武斷、放不下的事情,但是我明白這二十年我經歷了什麼,我所有的文字,也都記載了屬於我的人生片段的歷史、思緒,觀察自己一路走來,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網路傳遞訊息的快速比起二十年前也更加令我驚嘆。我現在看我以前的文章點閱率能夠破千,我就覺得好難得。這個站台,我從來不曾跟任何親朋好友提、藉此衝高站台人氣。對我而言,這個站台就是一片海洋,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向海中投擲的瓶中信,路過的有緣人,拾起這一封封瓶中信,耐心閱讀的,我衷心感謝。但如今有文章會有破萬的點閱率,我看了都有些訝異:「這封瓶中信到底是漂流到哪裡去了,竟然會被這麼多人看到?」﹝笑﹞但不論如何,我仍舊感謝閱讀者分享我不成熟的文字。不論是祝福或批判,都是我想抒發的情緒。那些情緒沒有對錯,只是我覺得人生某一刻需要被記錄的喜怒哀樂罷了。

人生沒幾個二十年。能夠有個站台讓我存放二十年的片段記憶,我也非常感謝。有沒有下一個二十年是未知。也許對於木村拓哉的情感最終隨風而逝,這樣每年固定的一篇也終將停止;又或是年紀漸長,對於生活也真的沒了紀錄的動力與熱情,又或者老到有天連帳號跟密碼都忘了所以進不了自己的站台。不論是什麼導致這個站台不再更新,在那天來臨前,願我還是能繼續默默地與自己三不五時進行對話,在這個寧靜的蔚藍海岸,恣意表達自己的理性與感性。不奢望有人聆聽,至少能自得其樂。

台長: 蔚藍海岸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50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Thoughts about Life |
此分類下一篇:A Memorable Experience of Bungee Jumping
此分類上一篇:Hypocritical Weakling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